窮游四川——峨眉山攻略

作者: 無敵的金貝貝

導讀交通: 成都-峨眉山:成都新南門汽車站購票上車至峨眉山市區客運中心,票價42元(含保險),最早一班7:30,大概半小時一趟,車程約2.5~3小時。 峨眉山市區客運中心至景區車站——峨眉山旅游客運中心(也稱報國寺車站),乘1路公交(1元)再轉5路公交車報國寺站下,票價1.5元,每10分鐘一班;在客運中心坐出租車約15元可到報國寺;市區客運中心有很多小面的拉客,每人5元可 ...

交通:
成都-峨眉山:成都新南門汽車站購票上車至峨眉山市區客運中心,票價42元(含保險),最早一班7:30,大概半小時一趟,車程約2.5~3小時。

峨眉山市區客運中心至景區車站——峨眉山旅游客運中心(也稱報國寺車站),乘1路公交(1元)再轉5路公交車報國寺站下,票價1.5元,每10分鐘一班;在客運中心坐出租車約15元可到報國寺;市區客運中心有很多小面的拉客,每人5元可至報國寺車站。

峨眉山-樂山:報國寺車站和樂山肖壩車站之間有往返直達的大巴,票價11元(含保險),最早一班8:00,發車間隔1小時,車程約1個小時。

肖壩子車站至樂山大佛景區可坐公交車13路至大佛寺門站下,票價1元,全程約30~40分鐘。

門票:

峨眉山進山門票價格:150元/人(不含保險,不含寺廟);學生票80元。淡季門票:90元/人。寺廟票價:報國寺:8元/人 ;伏虎寺:6 元/人;萬年寺:10 元/人

景區內索道/觀光車
金頂索道:從雷洞坪停車場至金頂,上行65元,下行55元,往返120元 ,索道運行時間5:30--18:00

萬年索道:從萬年寺停車場至萬年寺,上行65元,下行45元,往返110元 ,索道運行時間6:40--18:00

觀光車票:客運中心(報國寺)—雷洞坪車場上行 40元,下行30 元

客運中心(報國寺)—萬年寺車場 20元,客運中心(報國寺)—五顯崗車場 20元

客運中心(報國寺)—零公裡 20元,五顯崗—萬年寺車場 10元

萬年寺—雷洞坪車場 20元 ,五顯崗—雷洞坪車場 35元

零公裡—雷洞坪車場 20元

每年4月26日—10月30日(旺季),6:30—18:00,全天每半小時一班車。

徒步上山路線1:(我們徒步的路線)報國寺車站坐觀光車至五顯崗(上行20元/人)開始徒步沿西線上山,上山全程約50公裡,耗時約1.5天。

具體路線:五顯崗→清音閣(1.5公裡) →洪椿坪(6公裡,途經一線天、生態猴區) →仙峰寺(15公裡,途經九十九道拐、天池峰) →洗像池(12.5公裡,途經遇仙寺,九領崗) →雷洞坪(7.5公裡) →接引殿(1.5公裡) →太子坪(3.5公裡) →金頂(2.5公裡)

我們的行程:第一天中午12:30從五顯崗出發沿西線上山,下午5:30到達仙峰寺,夜宿仙峰寺;第二天早上7:30出發,下午3:00到達金頂。從金頂下山至雷洞坪大概1.5小時,然後坐觀光車下山至報國寺車站。

路上遇到同伴,他們第一天早上9:00從報國寺出發沿西線上山,下午6:00到達仙峰寺,夜宿仙峰寺。第二天早上7:30出發,下午3:00到達金頂。從金頂下山至雷洞坪大概1.5小時,然後坐觀光車下山至報國寺車站。

徒步上山路線2:從山腳報國寺開始徒步沿西線上山,全程約62公裡,上山耗時約2天。

報國寺→伏虎寺(1公裡)→雷音寺(1.5公裡) →純陽殿(2.5公裡) →神水閣(3.5公裡) →中峰寺(1公裡) →清音閣(2.5公裡)→ 洪椿坪(6公裡,途經一線天、生態猴區) →仙峰寺(15公裡,途經九十九道拐、天池峰) →洗像池(12.5公裡,途經遇仙寺、九領崗、鑽天坡) →雷洞坪(7.5公裡) →接引殿(1.5公裡) →太子坪(3.5公裡) →金頂(2.5公裡)

徒步上山路線3:從山腳報國寺開始徒步沿東線上山,上山全程約44公裡,耗時約1.5天。

報國寺→伏虎寺(1公裡)→雷音寺(1.5公裡) →純陽殿(2.5公裡) →神水閣(3.5公裡) →中峰寺(1公裡) →清音閣(2.5公裡) →白龍洞(1公裡)→萬年寺(2公裡)→息心所(5公裡)→初殿(4公裡)→華嚴頂(1公裡)→九領崗(1.5公裡)→洗像池(2.5公裡,途徑鑽天坡) →雷洞坪(7.5公裡) →接引殿(1.5公裡) →太子坪(3.5公裡) →金頂(2.5公裡)

Tips:

1、西線上山風景最佳,尤其是清音閣一帶。

2、洪椿坪以下的各段山路較為平緩,但洪椿坪~仙峰寺途徑九十九道拐較為陡峭,一般呈之字形上升;仙峰寺至遇仙寺一段有下坡,先下到谷底再上升,從九領崗~洗像池有2.5公裡又陡又長的路,名曰鑽天坡,走的有點崩潰;雷洞坪~金頂也要途徑一小段陡坡,但距離不長。

3、徒步上山一定要購買竹子做拐杖,個人感覺用處很大,一可借力爬山,二可嚇唬沿途的野猴子。峨眉山腳下2元/根,生態猴區1元/根,雷洞坪5元/根。

4、生態猴區和雷洞坪附近的猴子比較文明,基本上能跟人和諧相處,有當地居民出售猴食,3元一小包,可以買來喂猴子並拍照;九十九道拐、遇仙寺、鑽天坡一帶野猴子就不那麼友善了,蹲在有利位置打劫路人,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些地方抓緊自己的包,手裡和包外面的兜兜裡都不要裝吃的,否則逃不過猴子的火眼金睛。峨眉山的猴子喜甜食,手裡的礦泉水不用擔心,猴子看一眼就走。千萬不要在猴子面前吃東西,不要用塑料袋拎著吃的東西上山,否則都會成為猴子打劫對像。

5、徒步上下山最好不要單獨行動,猴子尤其喜歡欺負獨行的女人;看見猴子千萬別咧嘴露牙大笑,猴子會誤以為你攻擊它;不要穿紅色衣服,猴子喜歡攻擊穿紅衣服的。

6、沿西線從山腳到山頂,每隔一段距離就有當地人搭建的小吃店,可以補充水和食物,價格從山腳至山頂依次增加。在接近雷洞坪的小吃店,蛋炒飯 8元,清湯面8元,大家可以參考此價格。推薦大家嘗試一下泉水豆花,豆腐拌上辣椒等佐料,味道不錯,價格5~10元。

7、東線上山小吃店較少,萬年寺至息心所一帶山路也很陡峭。

8、峨眉山徒步上山過程中有多個地方可住宿。報國寺~清音閣一帶有眾多農家樂和賓館可以選擇,除雷洞坪和金頂以外,清音閣以上農家樂較少,基本山只能住寺廟。雷洞坪和金頂可住宿的賓館眾多,價格未知。

半路上可提供住宿的寺廟:洪椿坪、仙峰寺、遇仙寺、洗像池、太子坪、萬年寺。其中仙峰寺住宿價格最貴,兩人間80元/人,四人間50元/人,六人間35元/人,大通鋪30元/人,在洪椿坪、仙峰寺、洗像池、太子坪基本上都是2人間80元,仙峰寺貴了大概一倍。萬年寺沒去,價格未知。仙峰寺住宿條件不好,房間裡就有床和一張桌子,公用廁所非常臭,被子非常潮濕,倒是公共浴室打掃的挺干淨,電熱水器可提供洗澡的熱水,其他寺廟估計條件也差不多。

9、寺廟早中晚都有齋飯,早飯時間早上6點半到7點之間,午飯時間11點到11點半之間,晚飯是6點到6點半之間。我們在仙峰寺吃的晚飯,味道一般,價格不算便宜但也不巨貴,炒雞蛋大概20元/份,不過雞蛋不多,雪魔芋16元/份,酸菜粉絲湯10元/份。

10、峨眉山上經常下雨,最好自帶雨傘或當地購買雨衣。

11、徒步上山體力消耗非常大,應該帶一些巧克力、雀巢威化餅、糖果這類小體積高熱量的食物,隨時補充能量。

峨嵋山下住宿

山下賓館旅店眾多,非黃金周假日不需提前預定。農家樂的旅館非節假日價格很便宜,標准間60元/晚以內可搞定,條件都還可以。

峨嵋山下飲食

報國寺車站附近一溜都是吃飯的小飯館,非節假日價格不算很貴,一般家常葷菜20元以內,素菜10元以內,菜量適中。推薦到車站附近榮峨小吃店的早餐,龍抄手、肥腸粉之類的都是5元/份,味道非常好。

順著報國寺車站前的路往下走,十字路口拐彎向左走大約500米,有眾多吃飯的地方,貌似很多都是主打魚的飯店,價格不清楚。

峨嵋山下娛樂

峨眉山下有溫泉,溫泉歡樂谷位於報國寺片區

由於身體原因,我們沒有前去體驗,網上不推薦紅株森林溫泉,理由是又貴水又不好。
眉山景點介紹

按山腳~山頂順序介紹
“名山起點”牌坊

名山起點,位於有“世外桃源”之稱的峨眉山第一鄉---黃灣鄉,是進入峨眉山景區的門戶。“名山起點”牌坊結合了古代南北建築藝術風格,既有北方建築的莊嚴氣勢,又有南方建築的精雕細刻,其牌坊頂部則采用了峨眉山民居典型的翹角手法,整體均為仿古式建築,莊嚴凝重,古樸典雅,集景區的行政和客運為一體,也是“數字峨眉山”的重要組成部分。

秀甲瀑布(瀑布是人工控制的,不是一天24小時都開)

秀甲瀑布是迎賓廣場的一大景觀。“秀甲天下”是“峨眉天下秀”的濃縮,“甲”字突出了峨眉秀色的地位和峨眉山人的氣質。同時,“秀甲天下”與“天下名山”牌坊互相呼應,對“天下名山”的特色作了補充和強調,概括了峨眉山的歷史地位和景觀特色。站在瀑布前,只見飛瀑從天上瀉來,一條白練懸掛於石壁上,飛濺的水花在空中形成雨霧,陽光下七色彩虹隱現,溪河中浪花滾滾,響聲隆隆。

第一山亭
第一山亭,位於低山游覽區中心,秀甲瀑布旁邊,展示了峨眉山豐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蘊,表現了峨眉山磅礡而奔放的恢弘氣勢,是峨眉山古今文化的縮影,是中國目前最大的銅亭,也是游客步行入山的起點。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面向峨眉山最大的生態旅游廣場,位於第一山亭後邊瑜伽小徑旁,北靠紅珠頂,瑜伽河從旁邊緩緩流過,倍添一份靜謐和雅趣。崖石上“神州第一山”和“山之領袖”九個朱紅色大字,標明了峨眉山在中國名山中的顯赫地位,向世人展示了峨眉山的自然和文化魅力。分列在四周的名人名言,代表了魏晉、元、明、清時期不同人物對峨眉“第一山”的評價。

報國寺

報國寺是峨眉山的門戶,坐落於峨眉山腳下,背靠雄偉的光明山,面對秀巧的鳳凰包,是峨眉山最大的一座寺廟,被稱為峨眉山第一景。原名“會宗堂”,報國寺始建於明代萬歷四十三年(1615),明末毀於大火。清順治十一年(1654)聞達禪師重建,清康熙帝敕名報國寺。匾額為康熙所親書。清嘉慶和光緒時經過兩次擴建,成為四重殿宇和亭台樓閣俱全的宏大廟宇。

寺內殿宇四重,掩映在蒼松翠柏間,還有新建的亭台樓榭和精巧雅致的花園。報國寺中有三件珍寶,一是七佛殿內永樂十三年(1415年)建造的高2.4米的巨型瓷佛;二是高2.3米、重25噸的大銅鐘;三是高7米、四周鑄刻有4700余尊佛像和華嚴經全文的14層“華嚴銅塔”。

銅塔分三段十四級,下段為粗壯的覆缽體,塔身上部為雙重樓閣,中間以巨大塔檐劃分為兩段,上、下各七級。華嚴銅塔兼具我國古代亭台與佛教建築的特色。其上之雕飾多屬高浮雕,且造型特殊,狀如兩重七層寶塔相疊。在大型金屬建築物中,堪稱首屈一指。是研究我國古代建築、雕刻藝術之珍貴文物。
聖積晚鐘

聖積晚鐘位於報國寺對面的小坡上,為1564年別傳禪師鑄造,高2.3米,口徑兩米,淨重12.5噸,有巴蜀鐘王之譽。此鐘晚上才敲,計108響,謂消人世108種煩惱。僧人邊叩邊念祝詞。鐘聲洪亮,周圍十裡之內都能聽到。

清音平湖
清音平湖位於清音閣旁邊,面積30萬平方米,系綠色生態湖,水質純淨,清澈見底。四周青嶂翠巒環抱,古木參天,湖如碧玉嵌入其中,深深淺淺,點點滴滴,不知是樹映綠了湖,還是湖染綠了樹。置身於其間,只聽綠樹濃蔭處,蟬鳴聲聲,山風陣陣,絲絲水氣洗盡凡塵,好一派山水之情,逍遙之樂。這裡夏清秋涼、景美色秀,為度假避署的勝地;即使在冬季和春寒料峭的初春,這裡沒有冷風寒流相逼,仍然溫適如畫,翠色生煙。

沿著清音湖上的吊橋到對面,往右邊走幾步可以看到一個小瀑布。
雙橋清音

清音閣隱現於牛心嶺下,左黑龍江,右白龍江,兩水合抱,彙合處的峽谷有一黑色巨石,形似牛心,稱牛心石。“黑白二水洗牛心”成為峨眉山著名景觀之一。閣下有雙飛橋,兩橋之間聳立雙飛亭,兩條清澈的溪水從橋下奔流而過,“雙橋清音”為峨眉山勝景。兩溪交彙處有一大石矗立其間,溪水撞擊大石,發出巨響,浪花飛濺,激起陣陣薄霧,陽光下呈現出五彩繽紛的虹影,令人爽心悅目。“雙飛兩虹影,萬古一牛心”詩句概況了此閣特色。

清音閣系公元877年(唐僖宗乾符四年)慧通禪師所創建。原名集雲閣,清康熙時重建,改名清音閣。殿宇一排,供奉釋迦、普賢、文殊像三尊。這裡山環水繞,溪流有聲,岩壑林泉,清幽絕佳,被譽為峨眉山第一勝景。峨眉山海拔700-3000米,有黑龍江、白龍江穿插其中,河床落差大,構成了眾多的流泉飛瀑、峽谷懸崖。仙峰寺、洪椿坪、清音閣一帶,峰谷高差都在七八百米以上。

一線天

一線天在清音閣西的黑龍江峽谷,兩岸對峙,險如刀削,寬約6米,最窄處僅寬3米,傾崖壁立,直落江底,形勢十分險要。黑龍江棧道一線天,是清音閣景區的泉峽景觀。位於黑龍江上白雲峽內,在清音閣西面1公裡。黑龍江源出九老洞下的黑龍潭,經洪椿坪,至清音閣,會白龍江流入峨眉河。在牛心嶺下,沿著黑龍江西行上山,山徑總是在江兩岸縈回紆曲。舊時步行需來回涉水踏石過溪,並在亂石中淌水行走,故這一帶山道俗名“二十四道腳不干”。後來,景區管理部門已建起數座小橋,整修成一條平坦的水泥游山道。沿途兩岸瀑布轟鳴,怪石崢嶸,山道隨著溪流峰回路轉,頗有“曲徑通幽”之感。

幽谷靈猴

峨眉山靈猴是峨眉山的精靈,嬉鬧頑皮、滑稽可掬又極通人性,見人不驚、跟人嬉戲、與人同樂,給游人帶來許多樂趣,成為峨眉山的一道活景觀。與群猴玩耍,給猴子喂食,觀賞其千姿百態,了解其生活習性,跟它們親密接觸,成為游客到峨眉山旅游不可缺少的項目。峨眉山生態猴區位於峨眉山清音閣、一線天至洪椿坪之間,為一段狹長的幽谷,占地25公頃,是目前我國最大的自然生態猴保護區。生態猴區內現有三支家族式野生猴,共300多只。

洪椿曉雨

洪椿坪後倚天池峰,前臨像鼻岩,古木扶疏,濃蔭蔽日。清晨,山峰林木就像罩上了一層薄薄的面紗,朦朧淡雅,又像一幅煙嵐圖,用水墨渾染。只聽小鳥在林中來回。一股股清新的涼氣撲在游人臉上頓覺腦醒神爽,不一會兒就發覺衣服不雨而潤,這就是"洪椿曉雨"的神奇所在。這是因為四周環山,日照偏少,空氣濕度大,不易散發,往往在清晨形成空蒙的"霧雨",似雨不見雨,蒼翠濕人衣。

萬年寺

萬年寺是峨眉山的主要寺廟之一,始建於東晉元熙二年(公元420年),當時叫普賢寺,宋代改名為白水普賢寺。明萬歷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建無梁磚殿,第二年竣工,改名為聖壽萬年寺。明代磚殿內宋代鑄造的普賢騎像銅像為鎮寺之寶。這尊銅像通高7.85米,重62噸。萬年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有殿宇五重:山門、彌勒殿、磚殿、巍峨寶殿、大雄寶殿。萬年寺磚殿為我國古代建築一大奇觀,該建築400年來經歷了18次地震,卻安然無恙,被譽為我國古建築史上的奇跡。1986年以後又修復了彌勒殿、般若堂、幽冥鐘亭、鼓樓長廊、山門等,使整座寺院更加雄偉莊嚴。

像池夜月

洗像池原名初喜亭。洗像池海拔2070米,地處山脊,遙望東方,開闊無遮。每當晴日,夜幕降臨,霧靄升起,群峰朦朧入睡之時,可見月從東升。若是圓月當空,就像玉盤,特別明亮,進在咫尺,仿佛伸手即可抱下;當她掛在那枯老的虯樹上,就像老龍戲珠,似吐似吞;當她墜落在池水中,如鏡的池水便映出其羞澀的笑臉;當她鑽進白雲裡,又像一只高懸蒼穹的大霧燈,散出淡淡的輝光,給靈山抹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池畔的游人都會沉浸在這寧靜的月色之中。像池月是一輪聖潔的月,把人們帶進了一個進化了的世界;她又是一輪多情的月,勾起游人多少愛的情愫。

峨眉雲海

晴空萬裡時,白雲從千山萬壑冉冉升起,頃刻,茫茫蒼蒼的雲海,雪白的絨 毯一般平展鋪在地平線上,光潔厚潤,無邊無涯,似在安息、酣睡。有時,地平線上是雲,天空中也是雲,人站在兩層雲之間,極有飄飄欲仙的感受。南宋範成大把雲海稱“兜羅綿世界”(兜羅:梵語,樹名,它所生的絮名兜羅綿),佛家叫作“銀色世界”。在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佛家又把“銀色世界”作為峨眉山的代稱,如同五台山叫“金色世界”,普陀山叫“琉璃世界”,九華山叫“幽冥世界”。

山風乍起時,雲海飄散開去,群峰眾嶺變成一座座海中的小島;雲海彙聚過來,千山萬壑被掩藏得無影無蹤。雲海時開時合,恰似“山舞青蛇”,氣像雄偉。風緊時,雲海忽而疾馳、翻滾,忽而飄逸、舒展,似天馬行空,似大海揚波,似雪球滾地。最壯觀的是,偶爾雲海中激起無數蘑菇狀的雲柱,騰空而起,又徐徐散落下來,瞬息化做淡淡的縷縷游雲。此種蘑菇雲卻極難見到。範成大有詩驚嘆這幻變的雲海:“明朝銀界混一白,咫尺眩轉寒凌兢。天容野色倏開閉,慘淡變化愁天靈。”

峨眉日出

金頂黎明前的天空是美妙的。東方,墨紫墨紫的太空,天地一色,逐漸地,地平線上天開一線,飄起縷縷紅霞,托著三兩朵金色鑲邊的彩雲,預示著一個輝煌的白晝即將降臨。彩雲下,空曠的紫藍色的天幕上,一剎間,吐出一點紫紅,緩慢上升,逐漸變成小弧、半圓;變成桔紅、金紅;然後微微一個跳躍,拖著一抹瞬息即逝的尾光,一輪圓圓的紅日嵌在天邊。日出,因氣像條件和季節的不同而千姿百態,差異極大。天氣晴朗時,太陽從地平線升起,可觀賞到壯麗日出的全過程;或天邊有雲氣,待見日出時,已是脫離地平線的一輪紅日;或雲層彌漫,則有時僅能看到朝霞、雲海。

伴隨著旭日東升,朝霞滿天,萬道金光射向大地,峨眉山宛似從頭至腳逐漸披上金色的大氅,呈現出它全部的秀美身姿。此時此刻,天上地下變成金色的世界,像征著“早晨是黃金”之意不陟高寒處,安知天地寬。

金頂金佛

金頂金佛系銅鑄鎦金工藝佛像造像,通高48米,總重量達660噸,由台座和十方普賢菩薩像組成。金像通高48米,像征著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個大願。其中,台座高6米,長寬各27米,四面刻有普賢菩薩十種廣大行願。外部采用花崗石浮雕裝飾,十方普賢像高42米,重350噸,整尊金像設計完美,工藝精湛,堪稱銅鑄巨塑的曠世之作,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觀賞審美價值,是海峽兩岸藝術家智慧的結晶。

金頂祥光

即佛光,古稱"光相",是日光成一定角度照射在雲層上產生的衍射現像。每當雨雪初歇,午後晴明之時,陽光朗照,光映雲海,游人立於睹光台上,可見自己身影被雲面一輪七色光環籠罩,舉手投足,影隨身動,即是兩人並肩而立,也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絕無雙影,故又名:"攝身光"。佛光大小、色彩、形狀不同,也有不同的名稱。白色無紅暈的,稱"水光",大如簸箕的,稱"辟支光",小如鐃鈸形的,稱"童子光",光稍上映,直東斜移的,稱"仙人首"或"仙人掌光",光環如虹的,稱"金橋",佛光出現往往依雲而出,若無雲出現,稱為"清現",最難得。還有一種稱作"反現"的,即早上,光環出現在金頂西面,此種現像極難見到。


精選遊記: 峨眉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