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並快樂著-黃山初冬游(一笑置之二)
D2
話說到站後我被程劍安排接我的賈(或蔣,我無法判析,當時也沒有注意問清楚)姓司機安頓在火車站旁的家庭旅館。我躺在異鄉之床,輾轉反側,直到約4點多才入夢鄉,就如一個思春少男就要面見朝思暮想的心上人那般,惴思太多的相見驚喜場面。第二天6:00被手機與老板的敲門聲同時吵醒,洗潄完畢,到旅館前樓的樓下(火車站旁的家庭旅館大多是前店後住宿)三下五除二解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首先面臨的溫飽問題,方便的話也可以在該處購買地圖與雨衣,特別告知諸位驢友,去黃山必須自備的是手電筒,因滿街出售的旅游用手電筒,實在是小孩用的玩具手電筒,用時可是憑個人的運氣了,能用也是那麼微弱的光,不用也罷!我們這一次夜游天海景區與光明頂還好用自帶的手電筒,此是後話,延後再表。另外地圖要購買2002年最新版,才有夢幻景區的詳細走勢圖,畢竟黃山自助游就是要走夢幻景區,否則在現今天都峰被封的情況下,能令你我等諸位驢友直呼“驚艷”的實在不多,切記!
6:30出發,沿著213國道前往歙縣,沿途經過岩寺,問開車的,方知徽州也叫岩寺,算長了見識。賈司機(姓氏只是符號,權當姓賈吧)開的是一輛重慶長安的小面的,新車,車況不錯,行駛的速度是風馳電擎,極速飛車,玩的就是心跳,因為他的車速基本都在90公裡/小時,老天,這不是開轎車,如普桑或神龍富康,但不得不承認他的車技不錯,既快又平衡。
半小時後到達棠樾牌坊群,隸屬富堨鎮,在古時進出村的鄉村大道上依次排列,計有七座牌坊,按“忠、孝、節、義”排列,其中明朝3座、清朝4座,既有當達官貴人奉旨興建的光宗耀祖的牌坊,也有父子爭死及按現代理念解讀為愚不可及的割股救親孝子坊及令人匪夷所思而又令人唏噓不已的貞節坊。我們是當天第一批到達牌坊的客人,整個村落只有我們兩個外地人。七座牌坊無聲豎立於光禿禿的稻田旁,給我們的整體感覺是悲涼與肅穆,想必已看盡世間滄桑,太多的榮華富貴已成過眼雲煙,太多的絕對已成今日的相對。棠樾牌坊群景區門票價格高達50元,而且我們到達的時間已為旅游淡季,也沒有打折,這一點與稍後游覽的唐模有天壤之別,唐模是只有20元,真的是奇貨可居?我看不見得!
棠樾牌坊群主要的景點有男祠(鮑氏支祠)及女祠。男祠正門是兩門神,旁有兩石鼓,正門兩側是邊門。入內則有樂施好善的牌匾,大廳右有忠、孝,左有節、義四個各自有4平方米的大字,極具視覺衝擊感!中間有我們敬愛的江總書記題字的照片。跨進左邊門,發現有一台顯示屏(按顯示屏旁的標注來看,是歙縣旅游局下發的宣傳品)未開機,就叫來尚在門外織毛衣的管理員要求開機,顯示出來沒有自動播發黃山的旅游介紹(到瘟98界面),管理員就“啪”的關掉電源,然後再打開電源,並洋洋得意地說“你看、你看,不是出來了吧?”算長見識了,瘟98不死才怪。出了男祠,一婦人自稱是管理員,說我同伴有吉相,喜運來臨,我調侃:給她瞧瞧,吉人有天相。逛完男祠到女祠,就在男祠旁,方向是坐南朝北(與男祠的坐北朝南剛好相反),進去的門是一個小偏門,裡面幾無雕刻與繪畫,所謂的素面朝天,頌揚的全是古女子貞孝兩全。盡管這樣,據說一個村落有女祠在古時已是相當開明。現在女祠裡面只有徽州地區的各地石坊模型,著名的如歙縣縣城的許國安石坊、狀元石坊等。有空的話,可到棠樾古民居,裡面有鮑氏始祖墳、還有剛進去不久就可到的一處古宅,裡面有一老婦人,她會熱心地向你介紹她鮑氏家族的輝煌史,然後跟你說放在外面你看得到的很多都是仿造品,真品在裡屋,不等你回復,她就會起步到裡屋,趕快跟她說推辭話,三十六計走為上策―――溜吧!驢友。她看到被識破伎倆,倒不會耍賴,也許此是理學熏陶所致?
離了牌坊,到了唐模。唐模是徽州歷史悠久、人文積澱極深的千年古村。門票20元,已包有導游講解。一路伴行的導游是3號導游,胡系人馬-胡美姿,她的旁征博引的講解,使我們充分領略江南水鄉的古韻悠遠、幽雅別致之美。一路沿著穿過唐模村的小溪前行,唐模古人認為水是時間與財富的像征,因此按照風水的說法在村中多處築有水壩,寓意是把財富留在唐模;把歲月的時鐘堵慢,好讓唐模的子民長壽高歲。在村口就有三處古跡:沙堤亭,雖建有三層,但無配置樓梯前往上層,主要是供村中達官貴人迎來送往的歇腳處。據說在征服97年安徽發生的百年罕見洪災後,安徽省政府為感謝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仿制了沙堤亭,用其八角造型意寓“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現存人民大會堂安徽廳;四百多年樟樹,是當年電影〈〈天仙配〉〉導演看到該樹樹干中空,忽發奇想,做為董永與七仙女的撮合者,於是成就了今日天下第一媒人的雅稱;在沙堤亭不遠處,有一上刻“聖朝都諫”的牌坊,其做工之精細、展示內容之豐富、氣魄之宏大,非棠樾牌坊群粗獷制作所能比擬,其是三門四棟三樓的布局,整幢牌坊皆是雕刻華麗的圖案,也橫梁底部都不放過,可想而知它的藝術價值有幾何!
唐模作為水口文化的經典之作,亭台樓榭、小橋流水都精細到極至,更不用說古時某一富裕徽商為解母思杭州西湖之愁,特地花巨資興建的人們號稱相對於杭州西湖的“瘦西湖”。
在書院裡的忠烈廟旁,有一仿制古代的小書塾,裡面有6個身著唐裝的小孩,在搖頭晃腦朗讀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童聲清脆,憨態可掬。在此友情提醒,在唐模售票處購完票,導游會給你一張畫:金剛頂著托盤,上面有四個空格。在觀賞忠烈廟時,會有人要求你燒香,並要在金剛頂著的托盤上面蓋上財福壽祿印戳。千萬不要以為人家是學雷鋒,畢竟時風不古,外出處處小心為妙!!!
唐模村中有唐朝時栽種的千年老樹,旁有一詩,題目是《詰老樹》,其中的一句我印像深刻:老樹千年無一語,看人衣冠變黃土。一語中的,一針見血,確具辛辣諷刺的痛快淋漓之勁。
依依惜別唐模,來到20集電視劇《走出藍水河》拍攝基地-潛口。潛口主要是民宅,雖然在其牆壁上有“觀皇宮到北京,看民宅到潛口”的鼓動詞,我還是拍了外景,留張相片就走人,因為下一站有全國獨一無二、保存完好的明代古村落在等著我們,那就是江南第一村的呈坎。
到了呈坎,因為是淡季,游人稀少,一路只有我們和兩位聽似浙江口音的人同游,導游不用話筒我們也能清晰聽見,這就是淡季自助游的好處之一吧。整個村落按《易經》“天人合一”理論精心選址布局,走到村裡如果沒有導游帶路,迷路十之八九。沒有高度開發、太商業化的景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連導游也是土生土長的當地女孩,摻雜當地口音的普通話,讓我們聽得特別“仔細”,據導游自己介紹,每月的工資就是300元,當地商業化的程度由此可見一般!怪不得昨晚在中央5套看到安徽的體彩(好像是31選七)全省只有7至8萬元的投注額,但往往是如此的地方沒有太多人為的造作,清新自然的氣息撲面而來!
呈坎的取名,與八卦息息相關-陽(呈)陰(坎)。呈坎,除了人所共知的眾多徽派建築,國家級、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計72處外,尚有許多文革期間因被當地人拿去當壘豬欄、牛欄的材料才幸免於難的牌匾,這些牌匾大多污漬斑斑,還有許多珍貴的牌匾被老鼠啃咬,漏個不大不小的洞;有的被當地人用鐵釘釘過,賽似馬蜂窩……如此等等,讓人禁不住一聲:文革惹的禍,不免令人喟嘆造化捉弄世人。需要特別提起的是防火門:外層用防火磚包著,並用鐵釘加固,中間據說用石墨填塞,最裡層是用鐵皮包著。此門用手推拉,可以感覺決非偽劣品,保家保命保錢財,無人對此物馬虎,再加上徽派建築特有的高牆小窗,不敢說固若金湯,也可講可保一時身家財產無慮。
信步呈坎,可不時看見毛主席語錄: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等,橋上有閣樓,上批“紅旗橋”。時過境遷,如何處理這些帶有那個瘋狂年代烙印的產物,應是擺在呈坎人面前的一道解題,這些特殊年代產物與巧奪天工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及古民居格格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