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地方,號稱中國的“霧都”,常年籠罩在霧靄中的一個城市。
初到成都,十分不習慣那裡每天的朦朧,清霧即便是到了下午仍然不肯散去,徘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這便是我對成都最深的印像。 到達成都是在夜間,但是隨著車子的行進,並未能覺察它的獨特之處,甚至覺得夜晚的成都顯得格外落寂。除了城市中心的商業區的霓虹閃爍外,稍為僻靜的地點連路燈都不是十分敞亮。但成都的馬路挺寬敞,八車道,且留下富裕的空間給予非機動車,顯得頗為體貼。
當第二日的清晨再次來到馬路,只見街上是車水馬龍。雖然城市的道路情況較好,但卻依舊擁擠不堪。故而成都人自己戲稱成都為“堵城”。據稱,成都的私家車擁有量是僅次於北京和廣州,位列第三。不過,車輛的檔次都不高,以實用的家庭車為主。古時雲:“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如今成都的交通十分便利。多條高速路的通車使其成為一個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成都地處平原,豐饒富庶。這點單從成都的飲食文化便可見一斑。走在這個城市中,幾乎是五步一小店,十步一大店,星羅棋布的全是飯館,各種檔次不一而全。成都人愛吃也會做。十分稀松平常的原料,三下五下就能成為色香味俱全的佳肴,變幻出令人目眩的各色美食,讓人忍不住十指大動,大快多頤。這裡真的是美食者的天堂。而且成都老字號的美食都有個顯著特點。各種特色小吃的精品總是加上店主人的姓氏,譬如:陳麻婆豆腐、賴湯圓、龍抄手、韓包子等。 除了濃厚的飲食文化外,成都還有悠長的歷史積澱。這個城市2500年來從未更名,也是2000多年來起其區域首府地位從未撼動過的城市。它的得名源於古蜀王說過“一年成邑,三年成都”。
在這塊土地上,古蜀文化滲入骨子,演繹過許多帝王將相、王侯大臣的故事。劉備、諸葛亮、李白、杜甫、蘇軾父子等在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都與此地有著深厚的淵源。如今的成都,仍能看到莊嚴肅穆的武侯祠,書香漫溢的杜甫草堂,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水利奇觀――都江堰。幾千年的文化給成都留下了太多值得稱道的遺產。 這次游歷成都,時間匆忙,並未能真正體會這個城市的生活節奏 。
在這個被人稱為“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裡行色匆匆,走馬觀花,其實也頗為遺憾。我並沒有享受到坐在舒適藤椅上,喝著清香的蓋碗茶,聽著激昂的川劇的那種愜意生活;也沒能有機會認真的流連在成都的大街小巷,吃著地道的小吃,樂悠悠地欣賞美女的幸福經歷。
希望下次再到成都時,我能得償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