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記---尋訪鄂倫春

作者: 揚揚驢

導讀五一逃課四天加大假七天,從南到北跑了大興安嶺四個點。收獲也有,遺憾也有,百感交織,連同經驗與教訓,一並獻給大家。 因為沒錢,也因為計劃沒做的狠詳細,所以一個人,懷揣帶了400元,於27號雄赳赳氣昂昂的上路了,准備行到錢窮處,坐車回學校。 27號賬本:早飯2元餛飩,公車1元,火車票49元,中午壓縮餅干,晚飯2元冷面,住宿10元。 火車是4073次,8:09哈站發 ...

五一逃課四天加大假七天,從南到北跑了大興安嶺四個點。收獲也有,遺憾也有,百感交織,連同經驗與教訓,一並獻給大家。 因為沒錢,也因為計劃沒做的狠詳細,所以一個人,懷揣帶了400元,於27號雄赳赳氣昂昂的上路了,准備行到錢窮處,坐車回學校。

27號賬本:早飯2元餛飩,公車1元,火車票49元,中午壓縮餅干,晚飯2元冷面,住宿10元。

火車是4073次,8:09哈站發,19:50到加格達奇。我是第一次白天往北走,景色適合南方人看----荒涼,廣闊----有一種滄桑的感覺。值得幾提的是出哈爾濱不久注意往左看,能看到十幾秒鐘東北虎園,眼睛好可以看到老虎;有的地方的防護林很有意思,整齊劃一,長長的,豎在北大荒讓人想起“白楊禮贊”;路邊的樹會看到很多喜鵲窩,據說往北走烏鴉代替了喜鵲,後來發現往北走什麼也沒有;聽人說阿裡河有個嘎仙洞不錯,我在網上也見過,可是眾人七嘴八舌我到現在沒搞清楚那個洞是野人遺跡?自然景觀?還是網站上說的鮮卑人遺跡。

到加格達奇天黑了,買第二天的車票時有幫人拉住店的,估計都是家庭式的旅館,找個面慈的老大娘,說好10元錢,去住了。12小時旅途疲勞和對東北治安的不信任,打消了我逛逛加格達奇的念頭,路邊吃完冷面邊上樓睡覺了。

28號賬本:火車票5.5元,早飯2.1元,汽車15元,午飯壓縮餅干,晚飯鄉政府食堂,住宿鄉政府。

火車是6561次,5:57加格達奇發,8點到吉文。火車過了加格達奇就全是山啦林啦,河裡背陰處還結著冰,我的心揪了起來----我出來就穿了一件厚毛衣,連毛褲都沒穿。吉文很小,“T”行的。和我後來到的林區小鎮都差不多,就街面還有點現代的氣息,後面全是平房加柵欄,家家一個院子。火車站在T的底部,下車在路邊找了一家小店吃早飯,一打聽說去托扎敏鄉的車一天只有一趟,8點半在“T”的交叉口發車。我考~趕緊丟下熱粥抓起包子跑過去,據說20分鐘的路10分鐘就走到了。在那一打聽,說那車采青去了8點40才到。(采青?,我也不知道是什麼玩意)沒辦法,蹲在路邊和別人侃大山,看扭秧歌(蠻好玩,在南方看不到),等到9點車才到。

托扎敏鄉是阿裡河鄂倫春自治旗的一個鄉,鄂倫春人多一些。過去不到80公裡路,2個多小時,15元車票,全是山,手機只能當鬧鐘用。一路顛簸,11點多到了。這是一個很普通的鄉:一排排整齊的瓦房,小學校,鄉政府,玩鬧的孩子說的是漢語,緩緩的小河充斥著村民丟的垃圾塑料袋,實在看不出和那個騎馬背槍打獵的強悍民族的什麼關系。

下車聽司機建議,先去鄉政府把食宿搞掂。在那拿出慣用伎倆,說一頓“很向往你們少數民族的生活”“迫切想感受一下村民的生活”等等,結果他們和村民也不熟,讓我晚上在鄉政府住。心中頗為憤憤,不過有總勝於無。不過有件事把我氣歪了,我口口聲聲說你們鄂倫春怎麼樣怎麼樣,到最後才知道那幫人全是漢族人,除了一個鄂溫克的,什麼自治旗呀~

搞掂住宿,急不可待往村裡走,看看能有什麼收獲。在一個小朋友的指點下,翻過兩道籬笆,穿越一片菜地來到村子裡唯一能看出來鄂倫春跡像的撮羅子前。可憐的撮羅子現在只是一個堆雜貨的地方,拿樹杆一搭,中間扯些樺樹皮,不禁讓人神往早年樸素的鄂倫春人在山上雪地裡的生活。

主人很熱情,進屋看了一下,和漢人沒什麼分別;和主人聊了一會,更知道其實真正的鄂倫春在這邊是不可能找到的了。自治旗96年1月份開始全面禁獵,不是為了保護動物,是因為動物太少了,不足以維護鄂倫春人的生計。政府幫忙蓋房子,鄂倫春人放下祖祖輩輩依仗的獵槍,靠種大豆黑木耳為生,現在因為不讓砍樹,連木耳都不讓種了。

從他家出來,腦袋裡總是在想:這是社會的進步還是退步!?以前的鄂倫春,住山林打獵,生活極度貧苦,食肉穿皮病無藥。後來砍樹的人來了,樹少了;“關心”他們的人來了,生活好了,孩子多了,武器也先進了,動物少了;所以到現在他們說漢語住瓦房種地,生活比在山上舒服多了。可是鄂倫春的文化呢?以後他們的孩子只能在書裡看到他們祖輩們的生活了~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