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縣-沉甸甸的歷史

作者: 加點米

導讀五一到了,LD體諒我說你要是想要一個人出去就出去吧,不用管我,但一來五一計劃做晚了,二來沒有動力出去。但接到母親的一個電話,我必須去趟合肥。那好,很久沒有一個人上路了,第二天就出發吧。 想到了壽縣,那個古城,上次的亳州之行因為時間不得不放棄的地方。它又進入了我的視線,算了算也就合肥再過去100公裡,時間上也有,那為什麼不去呢? 又是滬寧高 ...

五一到了,LD體諒我說你要是想要一個人出去就出去吧,不用管我,但一來五一計劃做晚了,二來沒有動力出去。但接到母親的一個電話,我必須去趟合肥。那好,很久沒有一個人上路了,第二天就出發吧。

想到了壽縣,那個古城,上次的亳州之行因為時間不得不放棄的地方。它又進入了我的視線,算了算也就合肥再過去100公裡,時間上也有,那為什麼不去呢?

又是滬寧高速,這條高速是我走的最多的一次,只不過沿途的景色隨著時代的步伐與時俱進。2002年的時候第一次自駕游,開著一輛桑2000去鎮江,感覺是那麼遙遠,而且高速上車也不多,當時的油價才3元多,想想的確感慨。現在一次次地頻繁地跑這條高速,感覺路越修越寬,但車也越來越多。更重要的是,沿途的田園風光逐漸被鋼筋水泥所替代,最為明顯的標志是那像搭積木般出現在高速公路邊的高速鐵路。

人們總是孜孜不倦於挑戰速度的極限,但卻忘記自己從哪裡來。

7點從家出發,10點鐘在南京轉長江三橋再接寧合高速。短短幾十公裡路,路是最爛的,但接二連三的收費很讓人惱火,10+20+15+15,我以為下一個應該是拿卡了吧,沒想到總能又有另一個名義收費。不多想了,好在安徽段的高速車少路好,這樣差不多13點就到了壽縣。下高速的時候下早了,以後知道一定要從第二個淮南西出來。

從合肥方向過來,先看到的是古城的南門。古城一共保存了四個門,東(賓陽門),南(通淝門),西(定湖門),北(靖淮門),其中東門感覺最原汁原味,還有甕城。

進了城裡,先找的是縣博物館。之前就聽網友評價為最贊的縣級博物館,於是也成了我的首選目標,更何況,今天30度的高溫,在室內避避不是挺好?

兜了個圈子,找到了博物館,靠的都是三輪車師傅的指點。這裡要說的是當地人留給我了非常熱情和淳樸的印像。一次進弄堂,不小心碰倒了靠牆的一輛自行車,那個女主人樂呵樂呵地跑過來一邊把車扶起來,一遍向我道歉“是我放得太中間了。”晚上吃飯,想吃當地特色的豆腐,但店家說豆腐賣得只剩一塊了,於是建議我放雞蛋一起做,這樣更有味道。相當替對方考慮的人。還有酒店裡的服務員,當我和她說衛生間漏水,讓她過來看,她看到後給我的感覺就是這個衛生間好像就是她家的一樣,這從她和維修工和前台略微高亢地溝通中能感覺到。Ok,按照國際化標准化的服務流程,她這麼做是不合格的。她應該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鎮定地用標准辭令來對付我,比如說“非常抱歉,給您添麻煩了。”“需不需要給你換個房間呢?”但在這裡,此時此刻,我喜歡前者給我的體驗。

說遠了,還是說回博物館。縣博物館不讓拍照,基本上兩層慢慢端詳大概耗時90分鐘。我對那些青銅器,瓷器,陶器,錢幣興趣不大。參觀主要給了我一個針對這個城市的總覽和背景知識介紹,還見識了幾件鎮館之寶。其實差點錯過寶貝,我都已經離開那個房間了,聽見後面一個導游激動地介紹說“這件就是我們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於是我屁顛屁顛地跑回去湊了熱鬧,原來我光看周圍的忘了看中間的了。還真是有特點,一個細膩精致的的手掌大小的金制盒子,據說是在縣東北角報恩寺中寶塔地宮中的石匣中發現的,內藏的是活佛的舍利子。另外一旁的唐代木質的佛像也覺得是一件寶貝。其它諸多物件感覺大多是仿制品,真品可能轉到了省博物館存放展示,說不定有的正在上海世博館展出呢。

壽縣的歷史也通過博物館的介紹梳理了一番,的確如別人所說。現在的壽縣級別上僅僅是一個普通的縣,但曾經在秦朝的時候算得上是省會,之前是劉邦封給長子劉長淮南王的國都(劉長的兒子比較有名就是發明豆腐的劉安);再之前還是楚國的第四個都城,雖然是亡國之都;再再之前,它是楚國屬國蔡國的都城。

當然更多人知道的少不了小時候讀過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故事發生地了。那個就是可憐的五胡十六國中的前秦苻堅慘敗的淝水之戰。說實話我挺為苻堅打抱不平的。東晉那個時候是偏安朝廷,跟南宋一個德性。但苻堅統一中國的意願非常強烈。要不是謝安使了個陰招,說“你能不能退後一點,讓我渡了河PK怎麼樣?”然後在秦軍後退之際,安插在前秦軍隊中的內應制造謠言說前軍敗了,於是兵敗如山倒。本來苻堅統領的就是類似於多民族部隊,各人有著各人的小算盤,看你敗的時候更加沒有人出來替你拼命了。於是這一敗,直接把中國的歷史又帶入了一段軍閥割據亂戰的十六國後期和南北朝時期,直到200年後才被隋朝所一統。

一個地方如果可以改變整個國家的歷史,那它絕對是一個雄渾偉大值得憑吊的地方。

出了博物館看了一些其它的古建築,主要包括

1) 對面的孔廟、魁星樓 – 孔廟門口是露天老年人活動中心,收沒票沒有進去,魁星樓新造的,適合到此一游

2) 東街上的天主教堂。這個建築據說是1924年造的。我得以進入內部,的確挺宏大。更讓我震撼的是,我趕上了當地上百人做禮拜,用可愛的方言唱贊美詩的時刻。我不知道怎麼形容,只能說震撼

3) 天主堂對面還有一樓門,過去一看是古壽州署,根本沒有妥善保護。似乎成了一家旅游公司的辦公室,門樓上掛著紅色橫幅,意思就是這裡可以辦理去上海參觀世博會的旅游事宜

4) 留犢祠巷裡的清真寺,號稱華東清真第一大寺。日落時候進入感覺肅穆神秘,一如我參觀的其它清真寺。旁邊的時公祠已經荒廢。這位時公指的是時苗,應該是當地三國時期某的縣令,以為官清廉為名。人不一定知道,但喜好書畫的朋友,可能知道一位元代名畫家趙孟頫(fu)也有這麼一幅畫《時苗留犢圖》,現在收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館中

5) 報恩寺,廟是新修的,但碑文值得看看

除孔廟外,都不要門票

更多的壽縣的感受

一個由東門(上午向陽)西門南門北門(下午比較適合攝影)城門,以及東街西街南街北街四條大馬路劃成的十字形成的圍城。

一個城裡人仍然騎著電動車自行車出北門到淝河裡用古老的方式洗衣服的地方。

一個月人均收入不足千元,而城裡大概商品房價格是其兩倍的地方。

一個很多年輕人在上海,東莞等地打工的勞務輸出地。

一個留下了我父母那個年紀的一代上海人知青青春的地方。在北門就遇到了這麼一家。父親執意要帶女兒來看看自己的年輕時勞動的地方。

有吃到好吃又便宜的蛋餅,以及壽州賓館裡一份可以在上海分三份賣的菜。


精選遊記: 壽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