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雜記

作者: bear98

導讀一、我心目中的成都 我心目中的成都是綠色的,它有波瀾起伏的街道,街道兩旁有竹子搭建的茶樓,成都人一般都坐在裡面品茶聽書。 我搭乘南航北京飛成都的班機到達成都雙流機場,和一個久違的老朋友相約一起游成都。沒想到,這個決定卻成為一個……什麼呢,至今讓我不好下結論的結論。 二、成都第一餐——傷心涼粉 我們是提前在網上預定的錦江之星賓館(位於東 ...

一、我心目中的成都

我心目中的成都是綠色的,它有波瀾起伏的街道,街道兩旁有竹子搭建的茶樓,成都人一般都坐在裡面品茶聽書。

我搭乘南航北京飛成都的班機到達成都雙流機場,和一個久違的老朋友相約一起游成都。沒想到,這個決定卻成為一個……什麼呢,至今讓我不好下結論的結論。

二、成都第一餐——傷心涼粉

我們是提前在網上預定的錦江之星賓館(位於東風路),這個決定證明還是不錯的,賓館周圍的交通確實非常方便,而且距離有名的美女小吃街春熙路步行15分鐘就到。這裡要插一句:春熙路類似上海的南京路,商場雲集,小吃卻寥寥無幾,據說已經拆了,所以我們第一次興衝衝到春熙路,卻不得不打車趕往錦裡吃到成都的第一餐。第二次,經過導游的指點才在春熙路的深處找到“龍抄手”店面,點了25元的套餐(裡面幾乎包括各種成都小吃特色,只可惜我感覺很一般,除了餛飩)。

打車趕到錦裡,是一座古色古香的小街道,街道兩旁店面林立,各種小吃供游人品嘗。我們匆匆走了一圈,就選擇吃龍抄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餛飩)、傷心涼粉、特色涼面、類似於年糕的東西、豆腐串。我點的傷心涼粉,我的朋友點了特色涼面,都是成人拳頭大小的一個小碗裡面盛著粉或者面條,而調料幾乎是一樣的紅紅的辣油,再配上據說是成都最辣的碎紅椒(這是後來遇到一個成都美女才知道)。

吃傷心涼粉的我,真的在成都度過了傷心的一周,所以那些像我一樣感性的美女最好還是不要第一餐就吃傷心涼粉;而吃特色涼面,並且把上面碎紅椒也吃了的我的朋友整個下午胃口都是火火的,自此對成都的辣有了一個印像深刻的體驗。

三、武侯祠論諸葛

武侯祠緊挨著錦裡,我們吃完成都第一餐,就開始游覽武侯祠——諸葛亮的故居,裡面陳設了很多三國時期的人物和故事,整個院子不大,游覽下來2個小時福福有余,因此我們還順便游覽了武侯祠外面的公園,雖然少了些人文展覽,但風景依然延續武侯祠的特色,綠意盎然。

在武侯祠的時候,我就想,都說諸葛孔明如何聰明厲害,可是最終選擇劉備到底是他的幸還是不幸呢,畢竟漢室大業並未成就。朋友說,諸葛亮之所以選擇劉備實屬無奈之舉,東吳有周瑜——人家和孫權、孫策都是稱兄道弟,哪輪的上你諸葛孔明說話,而曹操手下謀臣上百,諸葛亮也不一定能得到重用,這些話,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是我還是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諸葛亮當初之所以選擇劉備確實被其打動,也許諸葛亮已經知道劉備不能成就大事,所以才有三顧茅廬之辭。

再說劉備,臥龍鳳雛都收於帳下卻依然沒有成就大業,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如果劉備其人還有什麼過人之處,就要數“心機”,所謂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以及劉備臨終告訴諸葛亮等人如果覺得阿鬥扶不起就廢之自立,致使有此念頭的臣子徹底臣服。

四、寬窄巷外體驗打車難

從武侯祠出來,天色尚早,於是我們決定去寬窄巷子走走,打車到達寬窄巷子天色已經擦黑。寬窄巷子是幾條非常干淨的石板巷子,正如網友評論,已經非常商業化,但是看看這些老房子(或仿老房子),以及街邊招牌各具特色的店面也蠻有意思,如,ONE(中文:不二)、可欲……我朋友拍了一些。還有我第一次看的掏耳朵,據說也是成都一大特色,一個師傅身穿白大褂,手拿超大號棉簽,還有一根U型銅條,輕彈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音,據說是可以把耳朵壁的東西震動下來。

天色漸晚,沒吃什麼東西的我們也感到陣陣涼意,加之朋友已經感冒,此時藥效已過,需要繼續服藥,我們匆忙結束寬窄之旅,准備打車回酒店去吃網友推薦的火鍋店(酒店旁)。誰知此時我們又徹底體驗了一次成都打車難,這種難,絕對是我第一次遇到的,一是看不到出租車,二是看到的全是滿客,三則,更恐怖的是路邊有許多和我們一樣眼巴巴等著截車的乘客(起初我還以為只有外地人才有此感受,到後來才知道成都本地人打車一樣艱難)。

就這樣,為了打上車,我們沿著街道逆流而上,走了幾乎一個街區,等了大概半小時才在天色全黑之前打到一輛車,而車此時也被死死的堵在路上。平時,遇到堵車我總是很擔心計價器的讀數,此時此刻,我竟有種到家的感覺:我終於坐在溫暖的車裡了!

晚上,酒店對面武陵山珍的菌湯火鍋還是不錯,也幸虧這一餐才讓我們有力氣繼續後面幾天的旅程。此時人均消費50元,還剩了一大鍋雞湯和雞肉,讓朋友一直惦記了很久,這也從側面證明我們後面幾天的伙食是如何的凄慘。對了,21號到成都,26中午離開成都,我瘦了差不多5斤。

五、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

當晚,我和朋友商量,決定報一個一日游的團——都江堰、青城山一日游,兩個人500元包午餐(這個午餐非常差,我只吃了幾口就吃不下了,基本保證不要空腹爬山就行,所以我才會瘦那麼多。雖然之前導游一再提醒團餐一定不好吃,當時我想,為什麼不能做的好一點呢,讓游客舒服一點呢,哪怕給一個選擇也好),中途有大約2小時的購物活動。

跟團的好處是不用擔心行,同時也失去了一定的自由和必須購買一些東西,比如景區游覽車票,因為導游給的時間有限。對於那些圖方便,同時只想走馬觀花的朋友,報團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當然最好自己准備好吃的,否則很可能餓肚子,飯實在難吃。對了,有導游還可以增長一些知識,比如此次都江堰有了導游的講解,看似平常的河道原來融合了2千年前勞動人民的智慧,而李冰父子也自然成為成都人民的英雄,直到今天都江堰依然保證著成都人民的用水。這裡給大家揭開一個秘密:李冰有女無子,但成都人民為了感謝李冰的功績,就把所有修理河道的工人都稱為李冰的兒子。

離開了細雨籠罩的都江堰,我們要去一次購物點——一個軍工廠轉型的企業,據說在汶川地震中廠房全部損壞,此次購物行動完全是出於對地震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的支持,經此一說,原本對旅行社安排的購物活動非常反感的我,竟也欣然前往。去的途中導游說該購物點周圍有一萬多汶川地震安置的災民。安置災民和游客曾經發生過不愉快,所以一再警告我們不要去打擾人家生活,而且說當地政府也已經采取行動。

到達地點,果然如導游所說,坐在高高的旅行大巴上一眼望去藍頂白牆的簡易房整齊而密集的排列著,沒看到什麼人,安置房的周邊被一人多高的圍牆包的嚴嚴實實,據說除了當地媒體,其他媒體也不給接觸災民,聽到和看到眼前一切,我心裡有了一絲不舒服,這種不舒服不是對於地震,而是對於政府的這種“保護行動”的質疑,突然想到“集中營”幾個字,也許在這裡並不合適,但是這種封鎖總不會給人好印像,不管它是出於什麼目的。

帶著對購物點銷售員口才的欽佩之情(絕對有資格上電視購物節目),我們驅車到達青城山腳附近,吃了一頓糟糕的團餐(有些團員壓根兒一口沒動)。午餐之後,我們開始自由活動,導游給了大約3小時的時間,時間還算充裕,只是我朋友腿部受傷,下山會有問題,所以我們要預留出更多下山時間。

青城山以幽見長,雨後的青城山確實濕漉漉的,而且山路兩旁長滿了參天大樹,幾乎見不到天空,因此“幽”的可以,只是少了“靜”,一路上鋪滿了人。我們仗著年輕在人群中穿梭,希望能把厚厚的人群甩在身後。

漸漸的,我開始體力不支,但很快(約1小時不到)就到目的地(大約半山的位置),由於地震,很多景點無法到達,包括我非常向往的青城後山(至今沒有開放)。

現在回憶起來,好像也沒什麼印像深刻的,上山不久,我們就往回返了。下山對於我的朋友真的是痛苦的開始,短短的下山路讓我很緊張,我能感覺到朋友在忍著疼,好幾次,我真想干脆讓朋友做滑竿兒(當地一種兩人抬的椅子)下山。

終於,我們在大約過去2個小時的時候下到山腳,拍了幾張照片,休息了一會兒就踏上回成都的旅程。

對了,臨離開青城山還有一個小插曲:車停在車場等待其他游客的時候上來一個老奶奶兜售東西,只見她一邊嘴巴裡說可憐、幫助災區人民的話,一邊抽動著臉,樣子有些嚇人,我不太喜歡這種情景,就把頭扭向了窗外,朋友也沒理她,後來等她下去後,朋友說了一句:她是學變臉的吧。這話讓我不知所措,現在回憶起來,也許我可以買她一點東西。不知道這種變化是否與拜佛有關(寫這篇雜記之前,我曾去菜市,計劃買點活雞補一補身體,這時跑過來一個人說要信鴿,老板立刻從雞籠子裡抓出一只張著翅膀的灰色鴿子,看到此情此景我連忙說“回頭再說‘,竟落荒而逃,回家就一直暗自念叨著”掃地不傷螻蟻命,愛惜飛蛾紗罩燈“)。

晚上去了經過導游指引的春熙路龍抄手,算是又嘗了一次成都的小吃,感覺一般。最後兩天我們還去了導游推薦的位於總府路附近的紅旗超市,買了一點張飛牛肉,價錢比機場便宜10%,不過感覺超市裡面人不是很多,而且好像都是面對游客的,稍稍有點失望,因為我喜歡體驗當地人的生活。

六、巧遇峨嵋山——五人行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23號我們打車去新南門,計劃坐到達峨眉山景區門口的長途車,誰知新南門居然沒有,只能開到峨嵋市區(春熙路小吃之後,又一次出現網友評論與現實不符事例)。因此我們必須先到峨嵋市區客運總站,再想辦法到景區門口,一路上不斷有人接客說5元、15送到景區,我們差一點下去,但考慮到人生地不熟,自己半路下車,實在不放心,就堅持到終點站下車,也正因為此,讓我們遇有到一個四川大學的大肆男生(據說被朋友放了鴿子),和一個陪同台灣男性朋友游覽的成都美女,於是我們臨時結成5人團。團隊的力量讓我們每人只花了3元錢就被從峨嵋市區送到景區門口。

隨後,我們一起在好吃街吃炒菜、嘗豆花,這一頓是我到成都後第二頓比較舒服的一餐,人均18元。酒足飯飽之後,我們按照既計劃走五顯崗——萬年寺一段,前一天晚上我們已經在萬年寺停車場訂了農家酒店100元一晚(有熱水器、空調、電熱毯,衛生條件雖然不能和錦江之星比,但在山上算比較舒適了,相比幾步之遙的萬年賓館180一晚,價位也還實惠)。

川大男生計劃玩2、3天,走到哪裡住到哪裡,成都美女和朋友已經在金頂預定好酒店,因此今天一定要上金頂,不過前半截路途倒也無所謂,大家正好一路作伴兒。

這一次出門,我表現的很獨立,也很堅強,身體也好像很棒的樣子。當那個川大男生氣喘吁吁的時候,我還有精神,不免有些得意,暗想:小樣兒,年紀輕輕,還是男生,就這體格兒!

由於,大部分旅客是選擇這一段作為下山旅程,因此,一路上我們5人走的很是清閑,只偶爾有團走過,著實體驗了一回遠離人世和大自然親密接觸的機會。尤其路上看到那一大汪綠水,如碧玉般,我真得醉了,驚嘆於峨眉山的美。呵呵,朋友那裡有照片,有機會把美景補上,以共賞。

到清音閣人一下子多起來,我們匆匆看了一眼就繼續趕路,從五顯崗到清音閣一路平坦,朋友還說太無趣,現在路漸漸陡了起來,我們幾個人也開始氣喘吁吁,不過也還有精神欣賞一路美景,走過白龍洞,看前面有幾個石凳,只坐著兩個人,於是我們幾個人決定休息一下,我渾身是汗,朋友也早已濕透。

經過攀談,才知道這兩位老人都來自汶川,問起地震後的情況,頭戴黑色禮帽的老漢一再誇政府好,要不政府,自己哪有錢蓋新房子,而且多虧了這次地震,老漢一家——早想蓋新房子的他們——才有機會換新房子,算是因禍得福。

告別老漢夫婦,我們繼續趕路。

山路延伸,大家走的也越來越辛苦,此時身上所有的背包都成為一種負擔。朋友背著我的背包看似比較輕松,但裡面的水還是挺沉的,我則單肩背一個行李包,看似很大,其實不怎麼沉(裡面只裝了幾件衣服和一件羽絨服),誰知竟被同行的成都美女誤以為我很辛苦。

大概3點的樣子,我們就趕到萬年寺。哇!一抬頭,我著實被嚇了一跳!清淨了一路,突然不知道從哪冒出來這麼多人,真的讓我無法適應,以至於不得不背對著萬年寺回望來時路,求得些許安寧。

見到這個架勢,我真不打算再買票進去,加之同行的其他朋友也不太想進,幾乎讓我放棄,最後還是朋友想去,我決定既來之則進之,總要有點集體主義精神,也幸好進了,裡面還是很不錯的。至此,我開始見佛就跪拜,人漸漸融入到拜佛的氣氛之中,甚至還主動塞功德錢,與曾經游普陀半佛未拜的我,判若兩人,而朋友也出乎意料的虔誠。

萬年寺出來(對了,進萬年寺之前,成都美女和她的朋友已經先行),川大男生看時間還早,決定自己繼續往前爬,就此5人組分開。我們本打算步行下山去萬年寺停車場住宿,可朋友的腿在離開萬年寺的台階剛剛小試,就決定坐索道下山。

5分鐘的索道,倒是悠閑,看著腳下的綠,還有山腰上一道道茶樹,輕松(我還是有一點擔心索道的安全)。此時只有我和朋友兩人對坐。

七、遭遇為愛的菠蘿男孩

群山中,天色一點點壓下來,此時我和朋友已經安頓好住出,開始考慮晚餐,走出賓館,看到一個賣菠蘿的青年男子,買了一個菠蘿吃下,頓覺一股股清涼沁入心田,對於晚餐也多了幾分興趣。本來我們已經離開菠蘿男生,但回味著菠蘿的甜味讓我們決定咨詢菠蘿男孩什麼地方適合解決晚餐。

“你家不就做農家菜嗎?”菠蘿男孩回頭對身邊年輕女孩說。

於是我們跟著年輕女孩繞到賓館後面的一處小院兒,吃了一頓槽糕且昂貴的所謂農家菜,裡面的大米尤其難吃,我不知道他們是否也吃同樣的大米,如果是,我真得蠻同情他們的。這一餐我依然沒吃幾口。

晚上出來散步的時候,我們又遇到菠蘿男孩和年輕女孩,看著他們親密的樣子,我更覺得自己被男孩的“愛心”出賣了。

睡覺前,我們在停車場周邊轉,遇到一個賣茶葉的老婆婆,地上散落著一大片新鮮的茶葉,旁邊有兩個收茶葉的小伙子。本打算和老婆婆聊聊,可沒開口幾句,老婆婆就鼓動我們去她家品茶,並一再推薦她的茶葉如何如何的好,商業氣息十足,讓我有點窒息,我急忙抽身以擺脫老婆婆的“推銷”。

慌亂中,我們奪路走到峨眉山植物博物館——夜色中一個小小的院子,步入院子,我們順勢爬上左手的小山,窄窄的山路兩旁栽著各種花草,可惜只能在夜色中用力辨別字牌上的說明。

我和朋友站在涼亭上,面對幽幽群山,朋友問我看這裡像哪兒,我只覺眼熟,並想到當年達摩老祖面壁。朋友笑我,說達摩老祖是真得在山洞裡“面壁”,哪裡像我們這般悠閑舒適。

時間過得很快,不管是快樂的還是不快樂的,但記憶似乎更偏愛“快樂”。

八、虔心金頂行

這一路基本是按照原計劃走。

24號一早,鑒於朋友的腿,我們選擇坐觀光車到雷洞坪,然後步行經接引殿上金頂,一般游客會選擇從接引殿坐金頂索道到金頂,而我們要用兩個小時步行這三分鐘的金頂索道路程。

從雷洞坪到接引殿路上人還比較多,我們依然匆匆急行,希望能甩開臃腫的人群。起初,我還很有力氣,但隨著海拔的升高,漸漸覺得氧氣不足,腿開始無力,背在胸前的背包也覺得格外沉重而不得不取下來單肩挎著,此時此刻我似乎已經到達長跑運動中的極限。

當然,隨著海拔的升高,一路的風景也由滿眼翠綠,變為枯木矗立。由於前一天山上剛下過雪,所以現在爬上來還可以看到皚皚白雪,山路、枯枝、白雪、零星的游客完全一副冬天的景像,卻無絲毫蕭瑟之意,大概是我一直期盼那些會突然蹦出,攔路“搶劫”猴子們的緣故。累急了,我們就在半掛的山路旁找個稍平緩的平台站著休息一下,朋友也順勢拍了一些美景,全當犒勞一下辛苦爬山的自己。

一路上,不斷遇到從山上下來的游客,我們最常問的一個問題:你們從金頂走下來花了多少時間?

終於,經過整整兩個小時的攀爬,我們到達金頂。此時山頂已漸漸起了一層薄霧,霧色中我突然看一個巨大的金色物質升騰在眼前,著實楞了一下,眨眨眼睛,仔細辨認,才發現是一尊巨大的金佛——十方普賢菩薩(普賢菩薩高48米)。

雲霧中,我們由左入內,雙手合十,先在殿內參拜菩薩,繞殿一周,出來後,在殿外繞十方普賢菩薩順時針走三周。這三周,在我心中代表著前世、今生、往生。第一圈我忘記自己都想了些什麼,第二圈,我似乎告訴自己要放下一些東西,並注意到朋友的存在(也許正因為此,才讓我們相遇),第三圈,走著走著,我竟然哭了,不過眼淚一直含在眼眶。十方普賢菩薩最下面圍繞著一圈大像,我想自己下輩子就變成這大像好了,守護著佛祖,遠離人世。一邊走,一邊輕輕撫摸那些石像,想著先混個臉熟吧。

我決定給親人請一些東西回去,於是我們到旁邊大殿選擇物品,那裡的東西有些價格還是比較貴,幸好我們都找到自己覺得合適的物品。等我們再次出來,大霧越來越濃,幾乎看不到五米之外的人,更別說周圍的風景,這也成為我們在金頂的一個小小遺憾。

九、回望來時路,外來的和尚會念經

下山的路走了差不多兩個小時,包括十多分鐘的步行、五分鐘的索道、一個多小時的觀光車。最後,這個開車的司機師傅性格很豪爽,有點北方人的性格。據他自己說,當年在北方當兵,河北籍的戰友對他說“河北都是平原,所以河北人出門背上插根旗子一類的東西,風一吹就走了”。

到達峨眉山腳,我們本打算直接上車走人,可是報國寺一些山腳的景點還沒去,加之時間才下午3點不到,於是決定先吃飯,再在山腳玩一會兒。我直接帶朋友去了我們五人組第一次吃飯的地方,不過這一次老板的態度讓我的朋友很不開心(又累又餓誰心情都不好),但我覺得餛飩還行,也實在是被成都的“小吃”弄得徹底沒“要求”了。

山門處石壁上“峨眉山”幾個大字還是康熙題寫的,我們依然拍了一些照片。之後,沿著上山路走入峨眉山博物館,在那裡看到了很多植物、動物標本,包括讓我久聞盛名卻無緣一見的峨眉山藏猴標本,當然還有熊貓標本。看著裡面的植物,發現峨眉山有很多地方我們還沒有去,以後也許會有機會吧。

今天的峨眉山雖然已是佛教聖地,但當年倒是有很多道教的創始人和弟子在此修煉,只可惜他們的後人沒有如佛教弟子般把老祖宗的教義發揚光大。

十、清晨拜訪玄奘出家寺——大慈寺

從峨嵋回成都一路非常堵車,大概晚上8點多才到賓館,幸虧前一天前台小姐幫我們把房間留到九點。當晚根據黑車司機(下了長途車,成都就在下雨,實在打不到出租車)的介紹在酒店旁找了家xx中餐館點了兩個家常菜,我感覺還好,可後來朋友說魚香肉絲的肉都臭了。難道是我的味覺出了問題?

一晚無話,由於前幾天玩的比較累,所以取消了25號的一天游,因此像洛帶古鎮、熊貓基地、三星堆都沒機會去了。

25號早晨,朋友還在睡夢中,我早早醒了,決定臨走前再嗅一嗅成都的味道,感受一下成都的市民生活。沿著東風路,我一路向著春熙路的方向走下去,迎面不斷有小摩托、自行車駛過(成都的人行便道已經完全被小摩托等非機動車占用,記得剛到成都的一次,我在人行橫道上等候紅綠燈,一轉頭,突然發現洶湧的小摩托、自行車向我湧來,著實嚇了一跳)。

一步步,我來到酒店旁的大慈寺後門,花三元錢買了張票,循著誦經的聲音,我冒冒失失的闖入了一個大殿——由一個出家僧人帶領下,著棗紅色僧衣的眾俗家弟子誦經,大約有上百號人。

旁邊有一個負責人建議我也穿上僧衣,我連忙從一邊退了出去,在殿外先是叩拜了殿內佛像,而後靜靜地站了一會兒,感受眾人誦讀的氣氛。

每到一個寺廟,如果你叩拜,僧人都會輕輕敲響金鐘,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也許是告訴佛祖有弟子叩拜,也許是對叩拜者的警醒。

今天是周末,雖然才8點鐘,可寺廟裡早已可以看到香客,若是上了年紀的人倒也不奇怪,只是很多二十歲出頭穿著時尚的年輕人也來上香拜佛,或者在大殿幫忙打掃衛生到讓我有些出乎意料。在我叩拜一尊佛像的時候,一對祖孫走來,爺爺模樣的人帶著小孫女(約3歲的樣子)也來叩拜,小孫女人太小,還要爺爺拽著歪歪扭扭爬上蒲團才行。

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過去了,我的肚子也開始咕咕抗議,回酒店的路上我買了一點豆漿和餡餅帶回去和朋友當早點。

十一、有點無趣的一天

早飯之後,上網查了一下成都的美食,最後決定打車去科苑北路吃網友推薦的火鍋,即便是微辣也絕對夠辣,價位從人均38已經變為58,兩個人只能點一個火鍋,其他菜都沒機會點,如果是四個人會更好點菜。再去紅旗超市購物、陪朋友在春熙路的商場給好友選擇配飾(成都的小飾品還是不錯的,精致,有成都小女人的味道,我很喜歡。不過對於春熙路美女,除了在大慈寺遇到一個美女外,我沒覺得有網友說的那麼多美女,或許是我在春熙路呆的時間太短了)。步行回酒店,買了一點聞酥園的小點心,真的如網友推薦,很不錯,本打算帶一點回北京,可惜後面太累了,只淺淺品嘗了一點。

整個傍晚都在酒店窩著,累了,哪裡也不想去,還小睡了一會兒。晚上8點多鐘的時候朋帶我去了總府路旁的一家豆館,看上去一點都不辣的牛蛙鍋,吃到嘴裡還是泛著幾許辣,所謂殺人於無形,不過此時的我對於辣已經有了抗體。:)

酒足飯飽之後,夜色中我和朋友散步走回酒店,少了一些浪漫,多了幾分匆匆,方佛前面有很急的事情。

十二、愉快的告別成都之旅

早早的我就醒了,12點多的飛機,我9點不到就出了酒店,幫還在熟睡中的朋友訂了叫醒,打車、奔機場大巴候車點、登車,一切很快就要過去了。

10點多就到機場了,拿機票、安檢一切都弄完也還不到11點,我很悠閑的坐在登機口,打盹兒、看美女帥哥,時間一點點過去。。。


精選遊記: 成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