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理和麗江進行了一次淺嘗輒止的旅游。時間短,沒怎麼去景區,主題是休閑和放松。
行程:
北京-昆明(飛機)
昆明-大理(汽車)
大理-麗江(火車)
麗江-昆明(汽車)
昆明-北京(飛機)
大理游記:
周六下午2點的航班飛昆明,到昆明是5點半。與其它城市不一樣,昆明的巫家壩機場離市區非常近,也就四五公裡,所以在飛機降落時,能夠很近距離的觀看這個城市的全景。昆明不大,沒有太高的樓,新樓與舊樓交替著,但舊樓似乎多了點。走出機場,天空很藍,陽光很晃眼,有種天高雲近的感覺。於是對這個城市有了個不錯的印像。
打車直接去了昆明的西部客運站(昆明將到達不同地方的汽車,分別安排在了東南西北幾個客運站,這樣很快就能夠上高速了,不用花時間通過市區,大理在昆明的西邊,所以在西部客運站),買了7點鐘的汽車票,預計到達大理的時間是晚上12點左右。
昆明到大理之間300多公裡,有高速相連。正常的話,也就四個小時就能到。但高速最近有一段在整修,不能走車,所以有一段路需要繞行以前的山路。山路很窄,兩個車道,但來往車輛較多,這也預示著堵車的風險。果不其然,到10點多,行至一段時,果然車就不能動了,據說是前面幾公裡處翻了一輛油罐車,沒法走了。司機師傅將車熄了火,前後其它的車也都熄了,於是大家都在一片漆黑的崇山峻嶺間傻等。有種絕望的感覺,因為不知道要等多久。2個小時後,路開始通了,還好不算太久。汽車在行進時,才發現隔不遠就能看見一個油罐車,每當看見一輛,心裡就會有余悸。
凌晨2點到達了大理新城,再打個車去了古城。大理新城和古城之間相隔比較遠,有15公裡左右,這樣在發展新城時,不會太影響古城。師傅幫忙找了家客棧,敲門進去,條件還行,也就安頓下來了。接著熬夜看了英格蘭與美國的比賽,對英格蘭隊那個丟球非常不滿,憤憤而睡。
周日起來後,就進了古城。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大理古城沒什麼意思,其實大理古城是不同於麗江、平遙、周莊的另外一番景像。
相對於一般的古城小鎮,大理古城算比較大了,但結構比較簡單,幾縱幾橫的直直的街道,比較好認。進了標有“大理”字樣的古老城樓,便進到了古城。沿著博愛路往裡走,慢慢就會被這裡濃厚的生活氣息所籠罩。大理古城裡仍然生活著大量的白族居民。而他們仍然保持著早上趕集市的習慣。街道兩旁有賣各種東西的地攤,小吃、雞蛋、土雞等一應俱全,快端午節了,賣粽葉的便成了熱門。白族居民,穿著傳統的民族服裝,背著手工編織的竹簍,穿梭於街市,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一片忙碌的景像。古城裡的商店,不只是為游人開的,或者說大部分都不是為游人開的,而是為生活在這裡的居民開的,這就讓古城顯得不是那麼商業化了,而是多了濃濃的生活氣息。
另外一條有名的街是洋人街。與博愛路不同,洋人街就是為游人所開的。街道兩邊多是酒吧、咖啡吧、餐吧、CD店等,透著一股小資與慵懶的氣氛。這是一條節奏非常慢的街。中午時分,找了一個叫“懶人”的咖啡屋坐了下來。咖啡屋的主人在悠閑的拿著筆記本上網,很是舒坦。主人給端上一杯咖啡後,邊悠閑的忙著自己的事去了。到了吃飯時間,主人不知從哪裡打了點吃的回來,一口一口非常慢的開始吃起來。
在這種地方,你就忘記時間吧,時間真的不值錢,值錢的是自己舒坦的生活。店裡有幾只貓,大貓帶著小貓躺在沙發上睡覺,這裡的貓比別處的貓自然也要慵懶幾分。如果想真正放慢節奏,忘記時間,其實大理比麗江要合適。
除了表面上的這些東西,其實大理的藝人非常多,也就給這個城市增加了很多文化底蘊。據說,住在大理的藝人,從數量而言,僅次於北京。這些更深層次的東西,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慢慢發掘了。
去了三塔外面轉轉,看著嶄新的三塔,沒什麼感覺,很快就撤了。蒼山洱海,這兩個大理像征性的景點,沒去體會。
轉一句看到的話吧:
在大理,無非還不是每天吃喝玩樂
只是背靠著蒼山的雄偉
面朝著洱海的寬闊
一切就真的不一樣了
麗江游記:
下午5點多鐘,坐火車離開大理前往麗江。100多公裡,火車要開3個小時。一節很老的硬座車廂,有游人,也有很多當地人。這是我經歷的最鬧騰的一個車廂了。鬧騰在這裡是一個褒義詞,是對他們精神狀態的一種羨慕。很多人,特別是當地人,都在大聲說笑,相互聊天,小孩子在車廂裡跑來跑去,不亦樂乎。在他們的臉上,有著歲月的足跡,卻少了很多的滄桑,他們的生活要簡單純淨的多。而我只能是羨慕了,做不到那種狀態的,即使是在這麼輕松的旅途中。
晚上8點多,到了麗江東火車站,再坐車進古城,快九點了。
一進古城,游人如織,一股股熱鬧的氛圍鋪面而來。游人多,美女也多,一路看過去,很是養眼。
沒有提前訂客棧,古鎮裡有幾百家客棧,住哪家就隨緣吧,不想提前訂。找了個叫木一山的,兩層的小木屋,住了二樓的一間,木窗木門木牆,挺有感覺,一晚上一百。
麗江古鎮其實不大,但小路較多,並且彎彎曲曲,不容易找著北。古鎮的中心是四方街,是個小廣場,因為四通八達,故名四方街。麗江古鎮其實也並不古老,最老的應該算是石板街道了。街道兩旁的店鋪基本都是新修的,修成古式模樣,店鋪奇多,賣的較多的是犛牛肉、披肩、絲巾、銀飾、小飾品、普洱茶等,不貴,很便宜,但大部分東西,在全國其它地方也基本能買到。有一種比較有意思的店,是賣音樂的,店主們自己選的音樂,中外都有,風格也多種多樣,一般15塊錢一張碟。沒事的時候,可以往店裡一座,靜靜的聽上一陣,跟老板聊聊音樂,聽聽他們的一些高見,也是一份自在的愜意。
從四方街往萬古樓的方向,沿著向上的街道走一段,有一些可以看風景的茶座。有一家吸引顧客的方式別出心裁,看風景2元,喝茶免費,果然是很容易招攬人過來。在這裡可以俯視古鎮,看到近處的房屋瓦頂,遠處的山巒,再遠處的白雲,再再遠處的藍天,心曠神怡,心情舒暢。找了個桌子坐了下來,跟旁邊的兩個上海朋友聊了三個小時,天長海闊、天南海北的一陣瞎侃,侃完之後,各自走了,不留聯系方式,萍水相逢,然後相忘於江湖。
晚上可以去麗江的酒吧逛逛,酒吧大部分都在新華街兩旁,一彎細細的流水將兩岸的酒吧相連。晚上六七點左右,酒吧裡開始熱鬧。酒吧大多是木屋,沒什麼隔音功能,這條酒吧街也就在從各個酒吧出來的巨大的和嘈雜的聲音中搖晃。為了吸引客人,很多酒吧都舉行盛大的表演活動,不進去酒吧,在街上也都能看見和聽見。表演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至多也就是找一些藏族的歌手和舞蹈演員,唱唱歌,跳跳舞,喊叫喊叫。有些稍微安靜點的,則是似後海的彈唱風格,但彈唱的水平比起後海是差很遠了。麗江的酒吧,實在不適合一個人去。酒吧裡基本沒有吧台,而老板是不願意讓一個人單獨坐一張桌子的。好不容易找了一家叫“小吧黎”的酒吧,有吧台,也就坐下來了。啤酒的價格和北京的差不多,喝著啤酒,慢慢聽著三個新疆歌手在稀裡嘩啦的唱歌。其它的桌子上則基本是很多朋友在鬧騰了。我是一個人的孤單,他們是一群人的孤單,各有各的樂趣。坐了約摸一個小時,旁邊的位子上也坐上了一個人,於是便一塊兒喝酒一塊兒聊天。我說來麗江的目的有很多種,有來度蜜月的,有來療傷的,有來艷遇的,有來曬太陽的,有來散心的,問她屬於哪一種,答第二種,眼裡隱約已經有了淚滴在打轉。然後又是相忘於江湖。
麗江的名片是“一個讓你忘記時間的地方”,我承認麗江現在太商業化了,但是她的名片仍然是貨真價實的。
離開古鎮,走向汽車站時,內心的輕松就完全被什麼東西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