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英雄
鄭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際民族英雄。漢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鎮人。祖籍河南省固始縣汪棚鄉鄧大廟村。弘光時監生,隆武帝賜姓朱、並封忠孝伯,這也就是他俗稱“國姓爺”的由來。清兵入閩,其父鄭芝龍迎降,他哭諫不聽,起兵反清。後與張煌言聯師北伐,震動東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將士數萬人,自廈門出發,於台灣禾寮港登陸,擊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
日光岩上的鄭成功紀念館和皓月園裡的鄭成功石雕像,在這裡重新認識了這位歷史書裡的英雄人物,對於他的那句“文官不貪錢、武官不怕死,國家方有希望”印像頗深。皓月園為鄭成功揮師東渡、臨海誓師之地,很普通的一個花園游客不多,站在“英雄”的腳邊(雕像實在是很大)吹著海風望向海的遠方,想像著當年的景像,耳邊竟然響起的是《康熙王朝》的主題曲。。。
關於美食
要是在這兒住上幾個月,那麼本人的體重一定會呈tg曲線x軸正方向部分那樣子不斷上升的。。。龍頭路是島上小吃集中地,所有當地美食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蹤影,以下就親自嘗試過的美食進行一一點評:
麻糍:皮是糯米做的,餡是芝麻的,根據個人喜好放在芝麻/白糖/花生粉裡翻幾個跟頭就完成了。味道不錯,有點偏甜,不過連著兩個早晨都吃了。
糯米雞:這個在上海就吃了n多回,不過賣早點的小妹(這邊都是叫小妹,要是叫小姐才不會有人理你,說不定還會遭人白眼)介紹說是很不錯,就買了個試試,味道還不錯,比當年爾美樓的要好吃些。
海蠣餅:就是面粉加胡蘿蔔粒和海蠣肉煎出來的餅,看著不怎麼樣,味道超喜歡,兩天裡吃了n個。還有種蝦子餅,和海蠣餅差不多,不過嫌麻煩就沒嘗。
沙茶面:面條很有彈性,湯裡放了沙茶醬,味道比想像的好吃。
五香條:餡是用豬肉、菌類、水果、海鮮混合做成的(老板娘介紹的),外面包著層豆腐依,很和本人胃口,相當喜歡。之後在廈門市裡也嘗過,不過味道不如鼓浪嶼上的好。
魚丸:吃過兩回,一次在原巷口魚丸店吃的,丸子很q,裡面還有夾心,湯很鮮。第二次在肉松店老板介紹的魚丸店吃的,味道比第一家差了點點,不過貌似當地人很喜歡這家店。
面線糊:當地人最喜歡的早餐,生意很不錯。煮得快爛了面線,可根據個人喜好放肉絲、鹵蛋、豬大腸、豬肝什麼的,實在沒膽量嘗試豬肝之類的,只點了肉絲和鹵蛋,味道一般。
薄餅:春卷的皮包著胡蘿蔔絲、香菇絲、萵筍絲、海苔等,再塗上些甜辣醬,味道還不錯。
北仔餅:跟肉夾饃有點類似,只不過是肉換成了薄餅裡的那些東東,再加上花生粉,甜甜辣辣鹹鹹的,有點奇怪。
黃勝記(黃金香)肉松:肉松、肉條、肉脯味道都相當不錯,老板也很大方,試吃都是大塊大塊地給的,買的多還有專用袋子送。
鼓浪嶼餡餅:各種口味,餅很酥,餡不是很甜,相當好吃,本人比較偏好綠豆和綠茶口味。
naya咖喱牛肉飯:咖喱味般般,牛肉也不是很入味,老媽超級不喜歡。
naya千層面:naya咖啡店的推薦產品,本來想吃很多網友推薦的牛肉餅的,賣完了,就點了這個。味道般般,沒有季諾的好吃。
張三瘋奶茶:一看名字就知道跟naya有關聯,開在龍頭路小廣場上,店裡的裝修跟naya很相似,很小資的感覺,奶茶15塊一杯,有點小貴,裡面放了很多麥片、紅棗絲之類的東東,味道不錯,不過性價比差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