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絲綢之路——青海、甘肅七日游(8)

作者: 豆爸1973

導讀D7 敦煌 陽關、玉門關、雅丹魔鬼城 我們的生活時鐘似乎向後調整了1個小時,想到包車不用趕,我們充分睡到自然醒,打點妥當一路往西線開去。路上經過敦煌古城,40元/人,是拍攝《敦煌》、《封神演義》、《怒劍嘯狂沙》、《新龍門客棧》、《西游記》、《神探狄仁傑》等很多電影的外景。城內由北宋時期的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點綴以不同 ...

D7 敦煌 陽關、玉門關、雅丹魔鬼城

我們的生活時鐘似乎向後調整了1個小時,想到包車不用趕,我們充分睡到自然醒,打點妥當一路往西線開去。路上經過敦煌古城,40元/人,是拍攝《敦煌》、《封神演義》、《怒劍嘯狂沙》、《新龍門客棧》、《西游記》、《神探狄仁傑》等很多電影的外景。城內由北宋時期的高昌、敦煌、甘州、興慶和汴梁五條主要街道組成,點綴以不同地域的過街樓、佛廟、當鋪、貨棧、絲綢店、酒肆、飯館、住宅等,作為拍攝用道具,互為背景,相輔相成。敦煌古城再現了唐宋時期西北重鎮敦煌的雄姿,被稱為中國西部建築藝術的博物館,現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影視拍攝基地。 解說員說是由日本人為了拍攝大型傳奇故事片《敦煌》在4個半月裡快速搭建的,影片拍完後無償送給了敦煌市。應該說當時日本追溯漢唐文化的各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全世界發現敦煌,欣賞敦煌。

繼續西行,我們遠遠看到一座臥佛山,司機說老話認為正是這座臥佛山鎮守住西邊,敦煌這個城市才能在茫茫戈壁,安居樂業。(真是很奇怪,鳴沙山圍繞敦煌,市區卻感覺不到風沙。)臥佛山下是西千佛洞,據說這裡曾經比莫高窟規模還要宏偉,但由於保存不善,塌方造成很多洞窟面積大大縮小,甚至掩埋在沙土,再也無法見到天日。門票20,只看到5個洞,解說也一般,感覺不值。

再向西行,我們來到陽關,這裡兒童超過1.1就要買票,是我們本次游玩唯一買了兒童票的景點。建議還是值得一看,裡面有兩個大型展廳,陽關遺址,特別是那個解說員,非常認真負責,我們就倆人,他卻一點都不懈怠。我的很多疑問都在這裡得到解答。他給我們詳細講解了展廳中的各類展品,站在古絲綢之路的沙盤圖邊,漢代四郡兩關的設立都充分考慮了地理位置上的優勢,既能隨時掌握匈奴的入侵,並迅速集合隊伍,又保障了後方甘州(敦煌)郡人民生活的安康。“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古人出了陽關就算出了國了。我也給兒子辦了一張通關文牒,是用這裡特有的紅柳制成,據說也是千年不腐。

我們經過漢長城,它是用土和蘆葦一層一層夯實出來的,經過2000多年,從3米才降到1米多,很多地方已經平塌。我看不出有什麼秘訣能千年不倒,司機師傅一句道出真諦,全因這裡年平均降雨量才39毫米,若是遇上今年江西的洪水,不要說千年,可能瞬間土崩瓦解,所以說存在總是有理由的。四周到處張揚著徹頭徹尾的荒涼,“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我們靜靜的站著,四周沒有一點聲音,我只聽到一只飛蟲拍打翅膀從我身邊掠過,兒子說他聽到了心跳的聲音。。。。。。

在陽關看得很仔細,到了玉門關我們就沒細看,遠遠地照了照片就奔雅丹而去。據說在玉門關守衛的一個老頭幾年前就搬回市區了,可見這裡的荒涼寂寞在千年以前是如何煎熬守衛的壯士男兒。

去雅丹還是較遠,車子開了快2個小時,一條平坦的路,上面散落著些許沙礫,常常是開了很久也沒有一次錯車,我開始錯覺如果我們拋錨,是否要待了一兩天才會有人來救。感謝現在通信的發達,我們還能打開手機,聯系外界,發發消息,玩玩游戲消磨時間。終於,我要說終於,真沒想到這段路開了這麼久,可能是雙眼沒發現什麼驚喜,只有一絲意念支撐才能堅持。天氣有些變化,遠遠的烏雲堆積,灰蒙蒙的,天和地被粗細的灰色豎條紋連在一起,司機說那是遠處在下雨。對這裡的人來說下雨是件好事,所以我們也算帶來了福音,呵呵。到達雅丹,下車買票時忽然刮起一陣妖風,旋著沙土刮進我的眼睛、嘴巴和頭發,我直衝進賣票人的房間,那倆人抬眼望望我說,這只是小風,怕啥?!我才不管,立刻和兒子全副武裝起來,戴好口罩、帽子,穿上外套。在大廳裡看了一會兒介紹雅丹地貌的記錄片,就和來自南京的三口之家直奔景區。門口耽擱了一會兒,導游體貼地將我們的敞門車換乘了小巴士,讓我們感動之余,不免也有些擔心天氣的惡劣,難怪早上出來聽別人說天氣不好改行程,難道。。。。。。車開進景區,司機在幾個規定拍攝點停下,我們奢侈地享受著空曠的背景,冷冷的空氣,兒子總是在我給他拍照時制造“UFO”,別說,跟這裡的背景還挺相配,如果說外星球到訪地球,沒准真會選擇這種空曠的地方著陸。

雅丹成因有不同的說法,介紹片中認為這裡原本是湖泊,經過西瑪拉雅造山運動,擠壓出高地,再經過洪水衝蝕和風的作用形成。這裡自古就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運氣好的話,你還可以在這裡撿到文物;走在雅丹中,風呼嘯著穿過,聲音如同鬼哭,令人心驚膽戰。站在高聳怪異的雅丹石下,如果是月夜,真有些另人毛骨悚然。難怪這裡被稱為“魔鬼城”,導游一再提醒我們不要走得太遠太深,因土台形狀近似,據說進去了就會迷路。在最後一個景點“萬艦齊發”前,我們還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所有的土台都呈長條狀東西排列,猶如茫茫沙海中的一群巨鯨,或聯合艦隊的一列列戰艦在游弋,氣勢磅礡。我和另一家的爸爸都放棄了拍照,因為總覺得鏡頭太窄,拍不出雄偉壯觀的氣勢。如果還要往裡,需要租用越野車,300-400一輛,我們還是放棄了。

這裡離羅布泊中心其實只有200公裡,路上司機和我們講到了探險家彭加木和余純順,還有很多人尋寶一去不復返,那裡曾經是牛馬成群、綠林環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公元前126年,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向漢武帝上書:“樓蘭,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它成為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還有頗具規模的古代樓蘭王國,那美麗的樓蘭新娘守侯千年等待多少壯志男兒揭開她的面紗。曾幾何時,繁華興盛的樓蘭,無聲無息地退出了歷史舞台;盛極一時的絲路南道,黃沙滿途,行旅裹足;煙波浩淼的羅布泊,也變成了一片干涸的鹽澤。現在那裡已成為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沒有一棵草,一條溪,夏季氣溫高達70℃,天空不見一只鳥,沒有任何飛禽敢於穿越。有人稱羅布泊地區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古往今來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蕩,枯骨到處皆是。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取經路過敦煌時,在《大唐西域記》中曾寫到“沙河中多有惡鬼熱風遇者則死,無一全者……”。許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遠的地方,不可思議的事時有發生。現在仍然時常會有車或車隊走進去,但獨自一人探險還是需要慎重和非常充分的准備。如今,從衛星像片上反映出來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荒漠!是活生生的湖泊消亡的實例,警告人們保護西部脆弱的生態。有時間真的值得“到此一游”,可能N年後,由於土壤環境的變化,這裡的雅丹也將消失殆盡,成為一片荒漠。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