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夢絲綢之路——青海、甘肅七日游(6)

作者: 豆爸1973

導讀D5 張掖—嘉峪關 張掖古稱“甘州”,從唐代安史之亂以後,一直是回鶻王廷——“牙帳”所在地, 史稱甘州回鶻。北宋年間,以今天銀川一帶為中心建立西夏政權的黨項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後,全面占領了河西走廊。今天去的著名的大佛寺,就是當年為了加強對河西的經營和管理,西夏政權積極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而興建的。大佛寺始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 ...

D5 張掖—嘉峪關

張掖古稱“甘州”,從唐代安史之亂以後,一直是回鶻王廷——“牙帳”所在地, 史稱甘州回鶻。北宋年間,以今天銀川一帶為中心建立西夏政權的黨項人,攻下了甘州;八年之後,全面占領了河西走廊。今天去的著名的大佛寺,就是當年為了加強對河西的經營和管理,西夏政權積極推行了一系列的漢化政策而興建的。大佛寺始建於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寺內安放有國內最大的室內臥佛,也就是佛祖釋迦牟尼的涅磐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壇之上,佛身長34.5米,肩寬7.5米,耳朵約4米,腳長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個人,耳朵上能容八個人並排而坐,可見塑像何等的龐大了。傳說蒙古別吉太後住在大佛寺,生下大元帝國的開國君主——元始祖忽必烈。是真是假,由人評說。出了大佛寺,門口街邊古色古香的小店中,我買了一套喝茶的夜光杯“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所謂夜光杯,並不是在夜中能發光,而是用專門器具打磨出來,杯壁很薄,能透光的玉杯,花了115元大洋,後來在機場同樣的東西標價496。



直奔丹霞山而去,(這裡也是張藝謀拍攝《三槍》的外景)。當你站在彩色的群山中間,真的有點置身魔幻世界的錯覺。這些彩色的土過了千百年,逐漸在淡化,從絢爛歸為平凡,強烈建議去看一次。我常常想,等我的孫子出生,可能很多景色已經無法昨日重現了,所以用我們的相機,我們的心去留住這一刻的輝煌。

我和兒子跑上跑下,特別是3號觀景台,處於群山包圍之間,感覺特別奇妙,照片我潤飾了一下,但因為因為沒有陽光,怎麼也拍不出那種鮮得發亮的震撼感。





吃好午飯,我們驅車前往嘉峪關。本來馬師傅要打道回府,因跟他兩天後行程重合,就約了他再送我們一程,的確省了我們不少時間和精力。嘉峪關也是古城,但也許是我們入住的金葉賓館條件一般,也許是這裡找的包車師傅態度不好,總之對這城市印像不如張掖。不過在這賓館,兒子跟一個不懂中文獨自出來旅游的一個老外老頭溝通了幾句,幫他解決了遙控器壞了,看不了世界杯的要求,也算旅途中一個小小的插曲。

本安排第二天去嘉峪關,因這裡日照實在很長,我們就2點出發了,玩了嘉峪關、懸臂長城和第一墩三個景點,現在是聯票,100元。需要3個小時。萬裡長城沿線分布著許多關隘,其中規模最大的有兩座:一座是東端的山海關,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關,而後者經前者猶有過之,所以嘉峪關是長城上的最大關隘,也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嘉峪關關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寬約15公裡的峽谷地帶,該峽谷南部的討賴河谷,又構成關防的天然屏障。嘉峪關地勢天成,攻防兼備,與附近的長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設施構成了嚴密的軍事防御體系,又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很多人只在外面拍拍照片,我覺得既然來到這裡,身臨其境還是很有必要的。買了嘉峪關的門票進去才發現,其實裡面大得很,我們參觀了當時守關的游擊將軍府。之所以叫游擊將軍,我猜是因為當時大漠荒野,荒無人煙,除非有戰事,否則真是非常難熬。所以幾年左右就要換領導,不然誰也待不下去。嘉峪關上空飛翔著很多燕子,啾啾盤旋,縈繞不走。古時,人們把在嘉峪關內能聽到燕鳴聲視為吉祥之聲,將軍出關征戰時,夫人就擊牆祈祝,後來發展到將士出關前,帶著眷屬子女,一起到牆角擊牆祈祝,以至於形成一種風俗。








懸臂長城我們爬到第一個烽火台,看到山外一馬平川,想像自己成為千年之前的衛士,一旦平原有點風吹草動,立刻點燃烽火。還記得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周幽王為了博得美人一笑,惹惱了各諸侯。有人不愛江山愛美人,感動無數美女,也有人只能千古遭人唾棄,落得國家破敗,更朝換代的下場。


長城第一墩它是明代萬裡長城自西向東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長城的西端起點。目前正在維修,也無法拍照,我拍了旁邊的第二墩,雄姿已經不復存在,很難想像它和旁邊的這個土牆能在2000多年前抵擋匈奴的金戈鐵馬。



精選遊記: 青海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