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外出溜達溜達,看到在我們所住的地方,鱗次櫛比大大小小的溫泉酒店數不勝數,而且全部住滿了人;原來到這裡泡溫泉不但是我們旅游人的體驗,也是當地人們休閑、休息的方式;它這裡的溫泉屬於硫磺泉質,但是無濃厚硫磺臭味,洗後也不會有黏澀感,相當特別;昨天泡完溫泉確實是這樣的,可以不用再衝澡了。
早飯後登車前往“墾丁國家地質公園”;墾丁國家公園--“墾丁”名稱的由來是清光緒三年(1877年),清廷招撫局自廣東潮州一帶募集大批壯丁到此墾荒,為紀念這些開墾築路、以啟山林的開“墾”壯“丁”們,而將此地名為“墾丁”。公園面積很大,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跡保存區、游憩區、一般管制區等五種管理分區;裡面有很多精致而多變的美景,如南仁湖、龍鑾潭、大尖石山、船帆石、貓鼻頭、鵝鑾鼻等等。 中途我們在一個水果攤上小小的休息一下,品嘗了台灣的水果—釋迦和蓮霧,這兩種水果原來還真沒有吃過,嘗嘗還是非常好吃的,就有買了點路上吃,真貴呀,一個釋迦要100台幣、折合人民幣23元多了,呵呵……真奢侈。 我們先游覽了貓鼻頭景區,貓鼻頭--介於台灣海峽和巴士海峽的交界處,地勢西高而東低,受海蝕、鹽漬及風化影響特別強烈,以隆起的珊瑚礁海岸為主,有海蝕溝、海蝕壺穴、海蝕礁柱等造就當地鬼斧神工的自然地形,也成為看海觀石的好去處;貓鼻頭位於低緯度,具有獨特的熱帶風貌,湛藍的大海更讓人心曠神怡,而因岸旁一塊突出的珊瑚礁岩,其外型像蹲坐的貓而得名為貓鼻頭;貓鼻頭我永遠記得住的地方,我在支三角架照相時,一個比我年齡大的女人把三角架趟了一下(她後來說我選的地方照相好),相機差點掉到岩石下去,好虧我眼急手快一把抓住,可相機還是摔到了地上,鏡頭不可以伸縮了,變焦和廣角沒有了,只能當普通相機用了,唉……郁悶。 從“貓鼻頭”出來沿海岸線往鵝鑾鼻方向前行,不一會兒就看見路邊海中的有一座珊瑚礁石,近看其形狀似一艘進港的船只 ,遠看像一個人頭,導游說:人們都說像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側臉,故又稱尼克森頭,它就是“船帆石”。 在往前行就到了鵝鑾鼻公園;鵝鑾鼻公園—它位於台灣最南端,左臨太平洋、右臨巴士海峽,為台灣八景之一,園內珊瑚礁石灰岩地形遍布、怪石嶙峋、柔軟的草地、高大的檳榔樹、步道縱橫交錯,可通往好漢石、滄海亭、又一村、幽谷、迎賓亭等風景區,漫步在海邊,波濤帆影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觀令人心曠神怡 ;這裡還有一個著名的景觀,它就是每隔10秒鐘自動閃亮一次、光力可達到20海裡的遠東最大的海上燈塔——鵝鑾鼻燈塔;燈塔為公園的標志,有“東亞之光”的美譽,是世界少有的武裝燈塔,塔身全白,為圓柱形,真想不到這座高18公尺、周長110公尺的燈塔,卻是當年腐敗清廷敗於入侵者之手的賠償品,它的建成標志著台灣門戶從此洞開,參觀展覽室我知道了這些;如今,昔日的一切已不復存在,可充滿火藥味炮樓型的獨特建築,深深地記載著一段百年辛酸史,仍不失為落後挨打的一個見證,時時警醒著來這裡的每一個中國人。
從墾丁公園出來在一個非常大的餐廳午餐,為什麼說非常大呢,因為這個餐廳能同時安排3百多桌的(導游說的),我看像是大禮堂。而後,我們旅游車開始往高雄、嘉義方向駛去,3點多種到了高雄;因為某些原因,現在旅游團隊一律不在高雄停留住宿,我們今天的住宿地是台南,只是路過、暫短的休息一下;導游帶領我們來到一個大廈裡面,即參觀了珠寶、名表,又休息喝水了,在大樓上我們看到了台灣第二高樓,有85層哦;離吃飯時間尚早,導游又帶我們到了位於高雄的“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前清打狗英國領事館及領事官邸是兩座建於1879年的英式建築,領事館位於高雄港(清打狗港)口北岸的哨船頭碼頭邊、中山大學校門口的山丘上,是當時英國政府於打狗掌理領事業務工作的重要據點,在台灣目前現存的西式近代建築中,打狗英國領事館及官邸的年代最為久遠。而沿著港口岸邊是“夕陽西照”的景點,一個個石頭坐凳為在此竊竊私語的人們提供了相向而坐的便利。
晚餐後,旅游車直達今天的住地,台南的日式旅館—碳佐麻裡商旅;放下行李、逛街,這裡像一個小縣城,沒有什麼可逛的,基本上與其他城市一樣,大同小異,都有夜市和小商店,沒有看到什麼特色;回酒店、休息,還是我一人住呦,這回可不行,小日本就是小日本,房間較小,不過布置的還是不錯的。休息啦,明天的行程是:安平古堡、赤崁樓、阿裡山……
旅途中的照片在這裡呦:http://liangaihua1018.blog.***/album/#m=0&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