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老徐的這句話讓國人對黃山無不心向往之。我對黃山也是YY了8年之久了,卻一直沒能成行。
恰逢今年國慶提前兩天放假,能避開人潮,於是便思量著往黃山一走。但那幾天查的黃山的天氣都不太理想,甚至9月28號從黃山上下來的網友也說在黃山上呆了兩天全是大霧,什麼也看不到,而且天氣暫時沒有轉好的跡像。於是我又猶豫不決起來。想想自己因為一時的猶豫而錯失了多少事物,這次去的話或許會有遺憾,但不去的話肯定會後悔,於是終於還是決定去!哪怕漫山大霧也一定要去!
9月29日,背著60L的大包,塞著帳篷睡袋及若干食物及水等,就前往杭州汽車西站了。順利買到9:50開往黃山景區(湯口鎮)的大巴車票,100元。原來網上看到的信息是到景區的大巴不走高速,要5、6個小時才到,然而這次走了大段高速,實際上只4小時不到就到了。這裡有個小插曲,同一大巴有對小夫妻也是准備露營的,於是便想雙方一同上山。在大巴快到山門時,上來一婦女詢問大家的住宿,車停在山門前時,那對小夫妻還沒拿定主意住哪,我因為早就計劃著住雲海樓了,便想拉他們一同住雲海樓,沒想到那婦人及旁邊的山門前的旅舍老板對我此舉大為不滿,後聽該婦女說那老板差點都准備打我了-_-。無奈,該小夫妻還是住在山前的旅館了。大巴折回二百米,將我送到雲海樓門口,一進雲海樓,樓主就問我剛才是不是在拉別人過來住宿……沒想到電話這麼快就打過來了……我真是不懂江湖規矩-_-
湯口鎮周邊有不少地方可以玩看,比如宏村、西遞,比如翡翠谷、九龍瀑等。到湯口時間尚早而又不打算當天上山的游客多會選擇到其中的一兩個點玩。時正好雲海樓有5人准備去翡翠谷游玩,於是我便和他們一起前往。
翡翠谷門票50元,通過雲海樓則9折,來回車資每人10元。翡翠谷裡邊也有個村,全村統一蓋了徽派風格的農民房,多做家庭旅館生意,隨便問了一家,標間50元,可惜若住在這裡的話交通不方便,否則或許還是不錯的選擇,興許還能“免費”參觀翡翠谷……言歸正傳,對於我這種沒見過祖國西部大好河山的人來說,翡翠谷的水是很綠的(要麼還能叫翡翠谷麼-_-),不過就是規模不大。順著小山谷往上走,都是些小的碧水潭。對於我這種見多了山谷景色的人來說,只是水綠了些外加個高空鋼絲表演而已。
2個多小時游完翡翠谷,5點多返回雲海樓。6點多樓主給我們“上課”講解游黃山的行程安排(推薦我們後山白鵝嶺新索道站上山,前山下山),然後和游翡翠谷混熟的幾人一起吃了晚飯後,我到鎮上逛了逛。鎮不大,和其它鎮一樣,該有的都有,許多國內品牌的運動鞋、服裝店,也有國外品牌的,移動電信聯通營業廳,餐館銀行超市等等,一應俱全。只是小鎮比較安靜,晚上才8點鐘,街上便不大多人了。
第2天(9月30號)6點鐘,總台電話打進來叫起床,下樓吃早飯,聽說早起的人4點多已經出發了,汗。飯畢,門口已有新國線的出租車在等著了,滿4個人就拼一車進山。聽司機說,只有雲海樓和油豆腐客棧有上門接送的服務,這兩家在網上的名氣也是最響亮的。
沿著蜿蜒的山道前行,我們看了一路的大霧不禁有些失望。不過司機說黃山的天氣就像女人一樣善變,讓我又有些許期待。約20分鐘車程,我們到達後山雲谷寺售票處,門票已由200元漲到230元,索道票80元,支持銀聯卡,建議帶足現金,前年我在普陀山時就遇到售票處銀聯系統暫時故障的情況。或許是由於天氣不好,或許是大多數人還沒放假,我們來到索道站時游客寥寥無幾,我們倆人便“包”了一廂纜車上山。可惜濃霧迷漫,在纜車上俯瞰什麼也看不到。到了白鵝嶺,一陣涼風讓我興奮起來,哈哈,說不定有霧散的趨勢!
沒多久,便爬到了著名的始信峰。,彌漫的大霧根本不給我感慨“始信天下有此峰”的機會。若是平時,這裡必定是大批的游客爭相拍照留念的吧,但此時,只有寥寥數人,我也懶得排隊拍照了,隨手拍了一張便繼續上路,心裡不禁暗罵,這該死的鬼天氣!
繼續走到北海賓館,感覺頓時熱鬧起來。 繼續去清涼台、猴子觀海等處,只是留下足跡便離開了。由於霧氣太大,而我又是短發,同伴居然發現我發稍上結了一顆顆晶瑩的露珠-__-
繼續走到西海賓館,把大包放在同伴的房間內,再補充些能量,繼續上路。今天的計劃是走完西海大峽谷。到了排雲亭又感受到陣陣涼風。這裡看到的山谷中霧時起起落,美景時隱時現。又走了一會,忽然看見地上有影子出現,我抬頭一望,忍不住大喊出來:“太陽!太陽出來啦!!!”興奮!或許今天能得到老天的眷顧。往西海大峽谷走了一段,游人越發稀少了。而這裡的棧道修的挺險的,下邊就是懸空的,好在側邊都有欄杆扶手,所以安全無虞。但仍有恐高者害怕,謹慎地邁著每一步。
天氣越發好轉,當我們過了一環之後,天上竟然出現了WIN98的桌面——藍天白雲。而對著難得的天氣,我們貪婪地欣賞著黃山的奇景,盡情地開懷大笑大叫。然而好景不長,歡樂是短暫的,痛苦是長久的。老天的恩賜只有一個小時,天上又淅淅瀝瀝地下起了雨,雨量中等。該死的是我把一次性雨衣忘在大包裡了沒帶著。不過一路上在走著,淋淋雨倒也無所謂。
當我們一行人冒著雨走到谷底之後又要冒著雨往上爬,攻占光明頂,真是毅力的考驗啊!好在我們是輕裝上陣,一路上又有山洞或亭子可休息,且在西海大峽谷一路上結伴有7人之眾,一路有說有笑倒也減輕一些疲勞感。
好不容易爬出谷底過了天海到了光明頂。濃濃的大霧夾雜著雨水使我看不清近在咫尺的一個大圓球是個什麼東西,只能看到一個圓形的朦朧的輪廓(第二天才知道這是個氣像站)。光明頂服務台前的電子公告牌顯示今天看到日落的概率為30%,明天日出概率為30%,雲海概率為40%,加起來正好100%,心想總能看到一樣吧?對於今天的日落我就不指望了,只希望明天能夠看到日出和雲海吧。
經過飛來石——一個看日落的好地方,當時風很大,站在巨石旁,若是瘦弱女子的話懷疑很可能會被風刮跑。又走了不知多久,到了排雲亭賓館,看見溫暖的燈光時,住在這的同伴真是如歸啊,可憐我們還得繼續走上一段。綞到了西海賓館,我在籃球場上搭帳篷時發現居然沒帶地布,暈,只好靠帳底和充氣墊防水了。在同伴房間洗了熱水澡,聊天聊到8點多就跑回帳篷裡睡覺了,這時又慶幸出發時沒有為了減輕一點重量而選擇帶抓絨睡袋來,而是選擇了棉睡袋,這回可以暖暖地睡上一覺,否則可要凍死了。
聽了一夜的雨聲第二天清晨總算是停了,但霧還是很大,在籃球場這頭都看不到那頭。5點多被同伴叫醒,顧不得刷牙洗臉,穿著拖鞋就向丹霞峰飛奔而來,興衝衝地在那等日出,然而只看見遠處的光越來越亮而已,厚實的雲層無情地讓我們的又一個30%變為了0。悻悻而歸。回到籃球場收拾帳篷,帳篷上粘著水膜沒法晾干,平白無故負重又要增加了-_-。
收拾妥當後,一行6人又踏上了今天的征途。
繼續來到光明頂,終於看清了氣像站的面目。而且往邊上去有個練丹峰,在短暫的幾分鐘內看到了壯麗的景色,然而不一會就又被大霧給遮的嚴嚴實實了。看來今天的雲海又沒指望了。在這看到一對露營的背包客情侶,聽他們說已在山上三天了,天氣一直不好,但他們准備再呆呆看,等天氣好了或者人太多了再下山。我當時有股想和他們一道再在山上呆著的願望,但看看天……明天未必能是好天氣,且明天可能就是漫山遍野的游客了,於是按原計劃下山。
經天海到鰲魚峰,上山的游客開始多起來,一路上碰到不少團隊。途中休息期間問一位導游今天大概有多少游客上山,答曰一萬可能都不到,連平時周末都不如,人流高峰會在長假中期的幾天出現。
辛辛苦苦爬過百步雲梯再走上一程,便來到迎客松,游客甚眾,拍照留念走人。下山來到天都峰腳下。聽送我們進山的司機說,游黃山的有98%是跟團的,只有不到2%的自助游,走完西海大峽谷的只有不到1%,走完大峽谷又走完天都峰的更是不到0.1%。我們今天的目的便是成為那0.1%。
在迎客松下山途中看到了天都峰的險峻,現在來到了天都腳下高山仰止,遠處的山峰藏在大霧之中,與天空一樣的顏色,有一種直入雲霄的感覺。天都峰險則險,但台階兩側卻有繩索可以抓手,只要不大意,安全是沒問題的。問題的關鍵是體力和毅力。好在我們一隊人馬三男三女全都登上了天都絕頂(我還背著30斤的大包-_-),讓我不禁想起去年11月一起爬張家界的驢友們,當時我們是三男兩女,全程不坐電梯、不請挑夫,除了乘坐景區巴士外,便是全程腳力。佩服這兩次遇到的女性,巾幗不讓須眉,不知道他們現在過的怎麼樣了?老毛說“無限風光在險峰”,可是我們在天都絕頂只看到白茫茫一片,冏。
上山容易下山難,從天都的另一邊下山的路也不好走。上下天都一共耗去我們3個小時。從半山寺走到慈光閣又花了不少時間。此時回頭一看,天氣已經比原先好了很多,手機上看到天氣預報,黃山的天氣這幾天會逐漸好轉,我又有些後悔沒在山上多呆一天。要是此刻我再折回光明頂,那麼我一定是瘋子。算了,遺憾就遺憾吧,黃山以後應該是還會再來的,只是那不菲的門票……
從慈光閣坐新國線的的士4人每人15元(聽說要找雲海樓預約才能13元)約10分鐘到達雲海樓。在雲海樓稍做高速後,我們3個人便找雲海樓包車去屯溪市區的火車站(車資一樣是60元,裡程卻至少是新國線進山的士的3倍),買到火車票後時間尚早便又讓其送我到老街轉轉打發時間。老街其實看不看無所謂,除了建築風格稍有差異外,功能上等同於杭州的河坊街、蘇州的山塘街、南京的夫子廟等……
後話不提,就此擱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