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的天氣裡,最曬的陽光裡,我和大姑子站到了金水橋上。
她沒進過故宮,我沒到過攔成一條窄縫兒的金水橋——去年還是前年我還幫小孩兒跟武警叔叔照合影呢怎麼一轉眼都三米之內不得近身了呢?武警叔叔微微一笑:“人太多了要保障安全。”
其實是的,一溜人馬過橋也省橋塌了麼。
售票處有個大姐賣地圖。她選的這個位置要照市場分析,真是絕佳。人都是進故宮的,並且相對傾聽的時間比較長。關鍵,這個姐姐會推銷,她這麼說:
進去以後太大了,哪個要看哪個不要看,第一次來的人真摸不准。這份導游圖上都標好了哪裡是重點景觀了,還有路線圖。要不啊~那麼大的宮殿一天您可逛不下來。
於是人們紛紛解囊購買。其實,隨著人流哪兒都亂不了,看著景點前的銅牌什麼歷史都了解得清楚。
不過,當個紀念品收藏麼,也挺好。
大姑子嘖嘖贊嘆說:你看人家賣東西頭腦就是好,在外面吆喝賣圖的哪個能賣出去呢。
我冷眼打量,還真是。
我指著近處威武的城門樓子說:喏~這就是著名的“推出午門”的午門了。
我們路過的時候,內心發出一片唏噓。

過城門的時候,一方漢白玉門墩兒引起我的注意。能支撐住城門的門墩,想來也是質密沉重的,應驗老話:秤砣雖小壓千斤。
皇家宮殿的門墩兒,肯定不是固定院門支撐門栓的建築作用那麼簡單;放在故宮裡面,那也是帝王皇權的像征。
看著石墩兒上繚繞四周的祥雲,我這個後世的凡人這麼想:一點沒錯,但凡能越過這道門的,也就是平步青雲的達官顯貴了。小小的門墩兒雖不起眼,但見證著一步登天的悲喜故事。

由此我逆著光以崇敬的心態膜拜艷陽下金碧輝煌的太和殿,寶相莊嚴。
當年中央集權的最高議政處所,於今既可遠觀又可褻玩也是當年不可想像的。
今天以後的事情,誰也想不到呢~

太和殿外面有三樣寶貝,下次詳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