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之旅10——田園山水婺源

作者: xuanbitang

導讀其實這次浙皖贛之行是從婺源開始計劃的,本來是要看油菜花,結果擴展成三省旅游。出行前,在網上做了很多功課,又咨詢去過婺源的朋友們,最後才敲定路線,舍棄清華、江嶺以南的景點,直接北上到理坑,再徒步到慶源,有時間去江嶺,據我個人經驗感覺,越靠近安徽、江西兩省交界的偏遠地帶,風景應該越好。 3月24日下午我從屯溪趕到清華,已經錯過最後一趟去理坑 ...

其實這次浙皖贛之行是從婺源開始計劃的,本來是要看油菜花,結果擴展成三省旅游。出行前,在網上做了很多功課,又咨詢去過婺源的朋友們,最後才敲定路線,舍棄清華、江嶺以南的景點,直接北上到理坑,再徒步到慶源,有時間去江嶺,據我個人經驗感覺,越靠近安徽、江西兩省交界的偏遠地帶,風景應該越好。

3月24日下午我從屯溪趕到清華,已經錯過最後一趟去理坑的中巴車,無奈只能包車,最後談妥60元,可以幫我逃理坑門票。那天雨後初霽,一路行來,遠山如黛,雲霧繚繞,落日余暉,紅透天邊,溪水潺潺,繞村而過,炊煙裊裊,人聲隱隱,真是一幅田園牧歸圖,讓人不由想停下來,把這樣美景深深印入腦海。車行漸遠,直入深山,盤山公路邊,杜鵑花已經悄悄綻放,而沱溪相伴而行,水聲隆隆,好似天真孩童唱著歡快歌謠一路歡迎你的到來。

終於在夜幕降臨時達到理坑的理源山莊,老板余春華年輕能干,除了在理坑有旅店、酒吧,還在屯溪、歙縣建有茶店,老板娘熱情好客,和婆婆一起經營旅店,妹妹則在村頭經營酒吧,家裡最有威望的是老父親,他是村干部之一,為人正直,堅決反對理坑門票一漲再漲。這裡住宿干淨衛生,40元/晚,早餐5元/人,自家魚塘養的冷水魚,是用田邊青草養大的,味道很好吃,大的可達1米左右。

到達的那天又陰又冷,旅游鞋都濕透了,我在他家火盆邊把鞋烤干,和他們家人一起吃飯聊天,老父親向我熱情介紹周邊的風景,尤其說到査平坦,那簡直是人間天堂、童話世界,每到春天,油菜花梯田金光燦燦,到處開滿桃花、梨花,一時間漫天滿眼都是黃的、白的、粉的、綠的,五彩的世界令人沉醉不已,比鼎鼎大名的江嶺還要好得多。聽完他的介紹,讓我心動不已,當即放棄徒步慶源的計劃,准備第二天改去査平坦和浙源。

第二天一早,在理坑游玩一圈。理坑有條小溪,沿溪而建很多商店酒吧,是理坑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在這裡能看到很多美術學校的師生前來寫生。吃過早飯,徒步走到下面1km處的沱川,在那裡租了一輛自行車(5元/天),於是開始了一天的自行車之旅。

査平坦是在沱川到浙源一線上,在沱川水電站附近有條岔路,沿著這條路上山,山頂即是査平坦。我不知道路線,只能邊走便問。從沱川到浙源一路都是下坡,騎得我是順風順水,心情那個舒暢啊!雨後晴空萬裡,照得沱溪波光粼粼,老天終是沒有負我,從北京出發就沒有好天氣,今天終於放晴,可以好好照相,心情大好!

沱溪發源於大鄣山深處,溪水清澈明亮,可以直接飲用,是天然的礦泉水。溪水湍急處浪花四濺,白雨如珠,水勢平緩處聚而成潭,碧若翡翠,忽遇落差,則氣勢磅礡,瀑聲隆隆。沿途山澗泉水清淙而下,聚而成瀑,有時候一個轉彎處,可以看到五六條瀑布同時彙入沱溪,蔚為奇觀,終於切身領略到什麼叫做“飛瀑流泉”了。最有意思的是,有一條瀑布直瀉至公路,無論行人及車輛均無處可躲,只能白白挨淋,有的司機干脆就將汽車停在下面,免費洗車。沱溪風光秀麗,一步一景,只有按住快門,不停拍照了。

從沱川水電站轉向岔路,向査平坦進發,一路上山,自行車根本騎不動,只能頂著烈日推車子上山,路上沒有什麼風景,鄰近的山巒都因過度采伐而傷痕累累,枯燥而乏味的行程,我滿懷美好理想,堅持爬到山頭,終於到達傳說中的童話王國。

査平坦可見層層梯田,但是油菜花大都凋謝,梨花、桃花也已過季,滿目殘痍,大失所望。中午在村口潘寶興老師家吃的飯,和老板娘聊天,才知道這個地方以前一直閉塞,直到有一群攝影愛好者,本打算到理坑,卻誤入査平坦,意外發現這個寶地,久久不肯離去,最後在潘老師家住了好多天,才戀戀不舍地離開,自此以後,査平坦逐漸在網上出名,慕名而來的游客越來越多,這裡也成立了攝影之家,每年接待無數的攝影愛好者。今年3月初風光正好,我來晚了,真是遺憾!好在潘老師家有攝影師拍攝的DVD照片,我在電視上欣賞了一遍,確實是山花爛漫,令人陶醉。無奈,只能下定決心,下次來一定要選對時間。査平坦不收門票,據村民說,以後也會抵制門票制度。潘老師家可以食宿,我留下他們的電話,便於聯系,也好讓大家能確定最佳旅游時間。(電話:0793-7243662 手機:13767369617)

從査平坦回到大路上,一路向浙源騎去。自沱溪峽谷出來,眼前視野豁然開朗,溪水已彙成河流,蜿蜒而行,各具特色的小橋亭亭而立,河道兩岸是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田,金光閃閃,農人或在田中獨自耕作,或牽著水牛開墾土地,村莊錯落而建,與遠山相映,宛若天成。

曾看過很多關於婺源的旅游介紹,談到某個村落有千年古樟,某個地方有廊橋,值得一游。實際這只是婺源眾多村落的一個代表。在婺源,這種現像比比皆是,只要你能隨時隨地停下來,就能靜靜欣賞這種美景。粉牆黛瓦,馬頭牆立,村口古樟,清淙溪水,如月拱橋,青石板路似乎成為了婺源獨有的村落模式。

從高處遠觀,青山隱隱,村落掩映在金色海洋中,溪流如帶,繞村而去,石橋如虹,橫跨兩岸,在橋上停駐的牧童,猶如點睛之筆,構成了一幅浪漫寫意的田園山水畫卷。走進村落,村頭古樟蔥郁茂盛,隨風飄動,倒映在水中,更增搖曳婀娜之姿。站在人字橋上,低頭清溪歡快流淌,抬頭天邊雲卷雲舒,心情燦爛得像正午陽光。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兩邊村舍儼然,家家戶戶門前堆放劈好的木柴,牆頭掛著自制腊肉,拱形木門後時聞人語,不知此後又是何等天地。在村中,時常可見阿婆抱著孫子邊曬太陽邊喂飯,幾位阿公叼著煙鬥聚在一起閑聊農桑,媳婦則門前門後辛勤地打掃衛生,男人們或是劈柴,或是修葺維護宅院,,小孩子們在一起打鬧嬉戲,而公雞在街巷中慢慢踱步,幾只母雞聚首啄食,黃狗追著自己的尾巴玩耍,水牛搖頭晃腦地吃草,一切都顯得那麼鮮活自然,悠閑安逸,似乎老天在暗暗昭示我:生命本該如此。

一路前行,快到浙源時,河水突然轉彎,弧度猶如月形,水中小島也被衝擊成月牙,從高處遠眺,宛若月亮,所以被稱為“月亮灣”,一群來自東北的攝影愛好者,為此處美景所吸引,流連忘返。我在人群中好不容易找到一個位置,終於抓拍了一張照片,只可惜趕上白雲遮日,光線有些暗。

大約下午4點,我從浙源騎車返回理坑,天行漸暗,暮色給村落又染上一層絢麗的色彩,光與影交織出一支和諧的旋律,與正午相比,更是別有一番風情,魅力無限。只是因為趕時間回理坑,所以沒有靜下心來好好拍照。回去的路比較辛苦,一路慢上坡,咬牙堅持,終於在天黑時回到理坑。當我把一天的行程告訴余春華家時,大家都先是很驚訝,然後對我翹起大拇指,表示敬佩。呵呵!我心裡那個高興!這可是我自己開發的路線,集田園與山水於一體,值得稱贊啊!

第二天上午,迎著朝陽,我又騎自行車向溪頭峽谷進發,一路經過沱川村,篁村,最後到達溪頭村,前兩個村落與昨天浙源附近的一脈相承,寫生學生隨處可見,他們在村中專心繪畫,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溪頭村在大山深處,因此更顯得古樸清幽,村頭幾棵古樟高聳入雲,猶如黃山的“迎客松”,溪水潺潺,穿村而過,在陽光下泛著金光,青碧水草隨波搖曳,如同《詩經》所雲:“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萬裡晴空下,一樹梨花,宛若春雪,紛飛飄搖,花落無痕。路過學堂,可以聽到孩童朗朗的讀書聲,水邊婦人在辛勤搗衣,而男人們則為溪頭峽谷開路鋪石。

溪頭其實就是小溪的源頭,溯流而上,進入峽谷,溪水清澈見底,較之沱溪更為清亮明淨,勢急處飛瀑從天而降,水聲隆隆,猶如奔雷,震耳不絕,勢緩處幽碧寒潭,深不可測,如龍在淵,山花爛漫,青竹翠柏,鳥語花香,與溪水相映成趣。看著金光閃閃的溪水不知疲倦歡快而下,忽然想起孔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我想這就是生命的原動力吧!這就是山中的精靈吧!

戀戀不舍地從溪頭那純淨自然的世界折返,我又踏上了趕路的行程,匆匆在理坑用過午飯,開始了沱川——清華——景德鎮——九江——廬山的汽車接力賽,終於在晚上趕到廬山。一路上瀏覽風光,明顯感受到出了婺源地區風光大減。雖然很多朋友評價婺源沒有什麼好玩的,但我想,可能他們去的是南面商業開發區,所以印像不好,我這一日半的游覽經歷,感覺婺源真是好地方,遺憾的是,時間有限,還有很多地方沒有玩到,如果仔細游覽的話,大約需要一周時間。總體感覺,徽州這片區域真是風水寶地,風景優美,民風淳樸,人傑地靈,值得反復深入游覽,推薦給大家。





















精選遊記: 婺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