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 星期六
貴州行的最後一站,是貴陽。
仰賴友人熱心張羅,只管吃、玩,省去許多心力腳程。
若不是我上吐下瀉至虛脫,差點以為自己會命喪於此,貴陽的行程堪稱完滿。
9點鐘,我們從酒店驅車前往貴陽近郊的青岩古鎮。我們當日的行程是,上午游青岩古鎮,下午游花溪公園,花溪公園在去青岩的路上。這是近些年去貴陽旅游的必選項目,我在金陽客車站看到許多去花溪、青岩的旅游大巴。
到青岩的車程大概為1小時。我們去時,走的是新修的花溪大道,回程走老路。路過花溪的時候,畢業於貴州大學的兩位友人不時介紹說:這是貴大的某某校區,那是貴大的博士樓。他們說,貴州大學為了升為“211大學”,合並了許多當地院校,現在有11個校區。令人咋舌。我問友人,廣州的《花溪》雜志和花溪有無關聯?友人釋疑道,《花溪》原為貴陽一編輯部編輯發行,後因經營不善倒閉,刊名刊號被廣州買走。——原來如此。
青岩古鎮
青岩古鎮,始建於明洪武十年,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小鎮最有名的,應是清末雲貴地區出的第一個狀元趙一炯。古鎮門票¥34,但從景區入口右側亦可堂皇入鎮,毋須購票。和鳳凰古城一樣,若干景點才需購門票。在青岩,收門票的地方,都和趙狀元有關,如趙公祠、趙家宅院。青岩又一個叫人驚訝的地方是,小小一鎮,竟同時擁有古老的寺廟、肅穆的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人稱“三教並存”。自從姜文在這裡拍了《尋槍》,這部電影也成了青岩的一個腳注。
和周莊那種戶戶皆商的情形不同,這青石砌就的小鎮裡,除了生意人,還有許多因循著舊時光的人們。走到定廣門時,有農夫趕著黃牛出城去,有年輕的村姑們在地裡摘空心菜。後來,還見街邊一家正辦喪事的人家,子孫們披麻戴孝跪在路邊磕頭、嚎啕。在青岩,似乎煙火氣比商業氣息要濃厚得多。
青岩的吃食,在我有限的游歷中,算是極為豐富的。和鳳凰滿街只有姜糖不同,這裡的姜糖、玫瑰糖的光芒,全部被掩蓋在一家連著一家的油辣椒、壇子菜之下。干辣椒制作的品種之豐富,香氣之濃烈,令人嘆為觀止。油淋的雞樅菌,香噴噴的狀元蹄膀,五花八門的豆制品……簡直是小吃的海洋。路過每家賣吃的店鋪,都忍不住湊上去看看,聞聞,心想回程一定要多買些。可是,天不遂人願,走到趙公祠堂時,忽然覺得乏力,便坐在門口石階上等進去參觀的他們。出祠堂,到趙狀元家門口時,突然惡心反胃腹痛得極其厲害。幸好我們在狀元府邸對面的一家苗族服飾店買了幾百塊錢的蠟染,老板娘恩准我使用她家掛著鎖的洗手間。上吐下瀉,口中巨苦,只怕膽汁都吐出來了。這等慘狀,只能寸步不移地蹲在洗手間。等他們參觀完狀元府邸,我已拉空吐光,面色發綠,腳不能挪,口無力言,只能用迷離的眼神與之稍事交流。 從有記憶以來,這應是吐瀉最嚴重的一次,幾近虛脫。只是余人游興正濃,只得勉力支撐不倒下而已。
從苗族服飾店好不容易挪到正街,他們繼續往前游覽,我則坐在一家飯館前的矮凳上等待。陽光又烈,好在不熱。不一會兒,他們返回,一同往回走。這一路,所有之前覺得香氣飄飄的店鋪,現在都覺得是種折磨,聞之即想吐。經過賣食貨的店鋪,只好屏住呼吸,以免惡心。一旦同伴中有人停下買東西或駐足賞玩,於我都是巨大的折磨,因為根本沒有力氣當街站上哪怕兩三秒。只要有人停下,我就要找個地方坐下,才有力氣等待。好不容易走到吃中飯的飯館,趕緊趴飯桌邊休息。一上菜,一聞菜味又要吐,只好一個人坐張空桌子,吃了幾粒腸炎寧當午飯。這時,我已下定決心,下午回貴陽去醫院打吊針。當時,虛弱得幾乎靈魂出竅,傻乎乎地想,該不會病死在貴陽吧?
等他們吃完飯,我的雙腿似乎也恢復了一絲力氣。出古鎮,開車前往花溪。腸炎寧開始見效,我的腹痛慢慢消退,臉色也由面無人色變得稍有人色。快到花溪公園時,我感覺自己終於又活過來了。他們都松了一口氣,不用送我上醫院打針了,誇我體質不錯。下車時,我雖然眼前一黑差點摔倒,但精氣神還是回來了,可以走路,可以說話。
花溪公園
花溪公園的門票是6元。花溪原名“花仡佬”,與仡佬族曾在此居住有關。因為地處近郊而非市區,游人並不算多。公園風格與長沙的烈士公園近似,只是略微大些,且多了幾分野趣。如腳踏的小游船,能在水面的樹叢蘆葦叢間穿梭,時隱時現,頗為有趣。更有趣的是,將出公園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湖邊一個標牌,寫著花溪是貴陽的水源,請勿下河游泳,請勿在河中洗滌。好事之徒將“勿”字磨掉,意思便截然相反了。淺水區裡,都是三五成群的戲水小兒,盡情享受著清涼的溪水。
約摸1小時,我們便走出了花溪公園。友人道,真正的貴陽人,很少花錢去公園,一般都會去上游的黃金大道,那裡才是真正休憩的好地方。所謂黃金大道,就是花溪河邊一條栽種著兩行梧桐樹的路。一到秋天,梧桐葉黃了,色如黃金,故得此名。據說,這是貴州大學學子談戀愛必去的地方。
黃金大道果然很熱鬧。在溪中游泳戲水的人很多,更多的是沿著大道踩單車的雙雙對對。我們五人租了2輛雙人單車,一輛單人單車,准備悠游一把。只是從未騎過雙人單車的韓老師和F姐都不會掌舵,搭上一個車技爛,身子骨又弱的我,單車差點衝進溪中。無奈,F姐和我只好放棄騎車,改為推車。推了一會兒,在溪邊坐下,休息,賞景。不一會兒,其他人都折返了,一齊在溪邊坐了許久。近黃昏時,才返回花溪鎮上吃晚飯。據友人說,是特意打聽到的一家很有名的凱裡酸湯魚。我腸胃如此,只好請店家做了碗水蒸蛋,吃了小半碗。整整一天,與美味無緣,真遺憾。
從花溪回到酒店,稍事休息,韓老師、F姐和我便步行去附近的一家沃爾瑪超市買特產。坐在車上看貴陽城,和用腳丈量它,感覺頗為不同。車上是浮光掠影的繁華,走在路上,才能感受到這座西部城市的局促和凌亂。到了沃爾瑪,買了些波波糖、雞樅菌、糍粑辣椒。客觀地說,貴陽的油淋雞樅菌雖好吃,卻比昆明的雞樅菌差遠了。20元一斤,買了好幾袋,回長沙後,恨不能當飯吃,幾天就吃完了。沃爾瑪的西瓜居然可以一塊一塊地賣,而且會幫顧客去掉瓜皮,用保鮮袋裝好。真叫人開了眼界。我們不明狀況,買了半邊西瓜,去皮後還有一大袋。回酒店後三人大吃一頓,剩下的一大半,放到房間的小冰箱內,第二天,被我帶上了黔靈山公園,准備喂那山上的獼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