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是城市游,想隨意一點,給自己留下一點點懸念也許會更有樂趣,就基本上沒有做功課。首先在售票點買到10.1白天北京到上海的動車D31,准備在南京下,後為了看閱兵9月30號又買了別人原價轉讓的10.1晚上的T65硬臥,然後虧了30塊好不容易才把D31的票賣掉,看來即使是黃金周,到上海的車票也比較好買。返程票買的是D32上海到北京的票,准備在南京上車。
南京部分
行程:
10.2 湖南路小吃--玄武湖--雞鳴寺--南京長江大橋
10.3 中山陵靈谷寺--明孝陵--總統府--秦淮河夫子廟
10.4 梅園新村--中華門--雨花台--南京大學--赴揚州
住宿:
入住鼓樓附近的康華中心
吃:
在湖南路小吃街吃過回味的鴨血粉絲湯,配料有鴨腸、鴨肫、鴨肝,鴨血比較少,湯味不濃,後來又在別的地方吃過兩次,都差不太多。在秦淮河附近某店吃飯時點了鹽水鴨,太鹹掩蓋了其他味道,跟烤鴨不能比,以普通的涼菜計還算合格吧。後來從南京上車回北京時,本來准備去湖南路上的老店韓復興買一只在車上吃,由於時間來不及,只好在車站附近隨便買了半只,又肥又腥又鹹,簡直糟糕透頂,此外還買了桂花牌一只真空包裝的,還沒品嘗,不知道味道是否會好點。傳說中南京人愛吃生煮的毛蛋,即孵小雞孵到一半有點雛形的雞蛋,在我們家那裡至少要用油煎過才敢吃,傳說南京人煮一下就能直接吃,而且在街頭巷尾到處都是,佩服得五體投地,不過去了似乎沒見著,看來傳說也不可盡信。
關於景點:
玄武湖公園是半收費性質的,湖面很大,湖中有幾個小島,上島的話門票30,其實不上島在岸邊走走就夠了,島上沒什麼東西。要上到長江大橋的橋頭堡,出租車由於無法掉頭是不太願意去的,可以坐公交在南橋頭堡下車。
中山陵和靈谷寺捆綁在一起售票,票價80,靈谷寺號稱千年古寺,其實是一新建的寺廟,完全不用去,純粹浪費時間。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基本上只剩下神道上龐大的石像和石獸了,票價70有點貴,作為一位行事獨特的開國皇帝,遠道而來總是要拜謁一下的。
以前對總統府的印像,來自於解放軍占領總統府的照片或畫作,由於只有局部,以為總統府應該是一棟形體高大氣勢雄偉的大樓,怎麼也得有個5、6層高,幾十上百米長吧,去了才發現原來是這麼小的一個門樓,歷史的形像頓時崩塌。
夫子廟開放到晚上10點,方便晚上去秦淮河的人們晚上游覽,門票30,就是一座重建的孔廟,不進去也罷。去秦淮河的晚上正值中秋,游人摩肩接踵,餐館幾乎家家爆滿,隨便找了一間還性價比特低。傳說中的夫子廟小吃居然一大半都是傳遍祖國大地的燒烤、臭豆腐之類,毫無地方特色。步行街上的小吃店之間還夾雜著一些低檔的服裝小店在跳樓甩賣,也就湊個熱鬧吧,還以為中秋會有人組織一些慶祝活動,結果什麼也沒有,不過中秋的夜晚,伴隨著燈影明月輕風,在秦淮河上坐坐游船感覺還是不錯的。第二天又去了秦淮河邊的奇芳閣吃中餐,一家清真的老字號餐館,品嘗了80一套的點心,也沒什麼特別印像。
梅園新村就在總統府附近,國共談判時周恩來的住所,保留了一些原貌,順便看看也無妨,中華門城堡是帶有3重甕城的城門,還比較壯觀,可惜的是城樓全毀了,現在都是用泡沫搭建的假城樓,效果倒是能夠以假亂真,當天還有一些中老年人扮演朱元璋馬皇後宮女親兵,模擬巡視城門的場景,相當有趣。
雨花台免費開放,犧牲的烈士們有相當一部分都是年齡不大的學生,為了虛幻的理想付出了年輕的生命,誰又能想到歷史又重新走上了老路,不知九泉之下他們會有什麼感想。在雨花台的某個草坪裡撿了一塊漂亮的小石頭,不知道能不能算是真正的雨花石:),後來在去揚州的路上看到一排排的雨花石加工廠,算是明白鋪天蓋地兜售的所謂雨花石來自何方了,我國的勞動人民充滿了智慧,擅長用最低廉的價格將任何東西普及到全世界,宜興紫砂壺也算是一例吧。
南大的校園特別小,10多分鐘即從南門走到了北門,仿佛一個中學的規模,也沒有什麼新的大樓,跟江南地區財大氣粗的大學形像很不符合,古老的教學樓直接命名為教學樓,莫非所有的南大學生都在裡邊上課麼。
其他:
東南地區的經濟發達,門票也水漲船高,來了這裡才能體會到北京陝西山西的門票價格是多麼的便宜;南京的公交基本上都是兩塊,且有些以景點命名的公交車站到景點核心區其實很遠,譬如雞鳴寺、夫子廟等。另外南京的的士也是全國第一貴,起步價標9塊,搞笑的是油價都跌成那樣了還要征收1塊的燃油費,相當於10塊起步價,3公裡之後每公裡高達2塊4。在中山陵碰到老外一家五口,三個孩子中老大是女孩,看面貌也就13,4歲的樣子,居然胸前頂著至少一對C杯,跟lp感慨算是見著天然的童顏巨乳什麼樣了,我倆一路上偷看了人家好多次還偷拍了幾張,徹底ws了一把。
揚州部分
行程:
10.5 冶春早點--瘦西湖--大明寺--富春晚餐--東圈門
10.6 何園--食為天中餐--個園--東關街--共和春晚餐
10.7 從南京回北京
關於景點:
瘦西湖的五亭橋是向往已久,只是湖水太淺大型游船絡繹不絕,攪得湖水一片渾黃,畫中五亭橋橋體和倒影渾然一體的獨特景致蕩然無存。大明寺,又一座號稱千年古寺的寺廟,門票45,登塔另要10塊,結果什麼都是新的,登塔看看瘦西湖以及揚州城的全景倒還不錯,訪古就不必了。
何園是光緒時期才建造的園林,糅合了一些西方的風格,比一般的清代園林更為開闊舒適,造園主人的第三代後人中有大名鼎鼎的何祚庥院士。個園更古老一些,跟蘇州的留園有些相似,假山的布置獨具匠心,於園中沿著小徑悠游,忽而喧囂忽而幽靜,仿佛是來往於歷史與現實之間。
東圈門街上最令人感興趣的莫過於江core的舊居了,據說他老人家在此度過了自己的青少年時代,舊居沒有開放也無標識,向當地人打聽才知道位於東圈門16號,高牆聳立院門緊鎖,據說裡邊有武警的一個班加以保護,門前裝了攝像頭加以監視,怕自己被當成意圖不軌的非良民,故門前逡巡一番即匆匆離去。
跟秦淮河不同,運河兩岸的房子隔得比較遠,晚上坐船的話也就能看看燈光了,正趕上揚州舉辦世界運河名城博覽會,每晚在運河上進行各色燈船大游行,類似於天安門的彩車游行水上版,頗具特色,為古運河增色不少。
住宿:
入住南通西路上渡江橋附近的金獅100連鎖酒店,
吃:
清淡鮮嫩的淮揚菜,其發源地之一就是揚州,國慶期間幾家老字號都火爆得不行,第一晚在食為天兩家店被拒,只好求其次去菜根香位於國慶路上的老店,發現衛生狀況很差,煮干絲發硬發干,味道是最差的,還有蘆蒿炒臭豆腐,這種臭干子是沒有油炸過的,令我這個視油炸臭豆腐為美味的人都不禁掩鼻敬而遠之。
在冶春的早點是一場艱苦的戰鬥,盡管我們去得還算早,但每個桌子都有人等位,沒有排號系統也沒有座位,就站著等一桌人從點餐到吃完總算輪到了我們,還好他們吃得比較快也就30-40分鐘,要了50元一位的早點套餐,其中的蟹黃湯包和煮干絲味道相當贊,千層油糕也不錯,其他的包子餡大都比較甜,尤其無法忍受放糖的菜包。
在富春的晚餐點了肴(當地念xiao)肉、大煮干絲、蟹粉獅子頭、清炒蝦仁、清炒長魚(鱔魚)、一套包子,干絲嫩滑湯味鮮美,以前覺得湖南常德的千張已經是口感最好的豆腐絲了,干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獅子頭口感雖好但太過肥膩,清炒蝦仁,尤其是清炒鱔魚,沒有任何看得見的作料和配菜,就是簡單的清炒,居然也沒有什麼腥味,令我大開眼界,鱔魚居然能還能這樣做,當然味道是少了一點。
經過電話訂座,總算在食為天吃上了一頓中餐,大煮干絲同樣味道鮮美,獅子頭也是同樣的肥膩,而拆燴鰱魚頭則足足讓我們等了一個小時才上來,據說是加工比較費勁,稍稍帶些甜味。
冶春、富春、食為天等人均在50-100之間,外地游客很多,而共和春餃面館則是快餐,相對便宜實惠不少,餃面就是厚皮少餡餛飩、嚼不爛的面條加醬油湯,連我自己做的餛飩面條都比不上,估計這倒更符合當年的原汁原味,畢竟是便宜,其他類似的東西也比前面幾家稍差。
連吃了幾天淮揚菜,算是真正體會到嘴裡能淡出鳥來是什麼感覺了,回到家炒了一個青椒炒肉,煨了一頓醋淋辣椒,吃得酣暢淋漓,無論走到哪裡,兒時的飲食習慣,應該是一輩子揮之不去的烙印了。
每次出游,都有寫點游記的習慣,堪作回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