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的計劃是太原—平遙—介休—五台山—雲岡的
但在看地圖的時候發現從北京到五台山和從太原到五台山的時間和路程是幾乎一樣的,加上當時畢業論文馬上要交稿了,最後便把五台山和雲岡去掉了。
4月24日,從北京西上了去太原的動車。一路風景讓我興奮不已,當時正值桃花將敗未敗的季節,沿途的土懸壁上是不是生長著一叢嬌艷的粉桃。而且路上隧道極多。一分鐘進短的,三分鐘進長的。偶爾能看看這些土壁、藍天。當然,那時候因為見得少,覺得有點土坡就很新奇,現在在甘肅呆著一段時候,估計再看到黃土坡不再有那種新奇感了。
很快車就到太原站了,如想像中的那樣,火車站周圍都是髒亂的,太原呀,先和你說再見,幾天後再好好領略你的風采。下車就衝去買了當天去平遙的火車票。
尤其喜歡這幾趟開在小城市間的綠皮車,車上都是很安靜的山西人,車開得很慢,雖然擠但是不難受,比起春運往廣東開的那些車而言,美好得多。
就在慢悠悠看著窗外的麥田和村落城市時,旁邊搭話的大娘和我們說下一站就是平遙,再回憶起來,覺得是那趟火車根本沒有報站,我們坐的時候極為忐忑不安,總怕過站。
看到平遙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了。那會兒不是旅游高峰期,又不是周末,平遙站的人稀稀拉拉的,也安安靜靜的。
出火車站,因為事先看過網上人寫的東西,知道舊城就離火車站很近的地方,沒有搭乘任何一輛拉我們的三輪車。憑著事先做的准備和感覺,還是很順利找到了古城,果然離火車站就10分鐘不到的步行距離。
看到古城牆的瞬間,我們就開始撒腿往裡跑。進到裡面,仿佛穿越,建築、行人似乎都是沒有過渡到我們這個現代社會來的,迎面看到個賣菜的大娘,穿著對襟的長衫,挽著發髻,面前放一個古樸的菜籃子,裡面是青翠欲滴的蘆筍,看到我盯著她看,問了聲,要嗎?趕緊擺擺手,進入平遙古城。
事先沒有聯系任何客棧或旅館,只好自己去找。沿著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街一直往前走,看到了傳說中的三元奎、鄭家客棧,也看到了無數的冠雲牛肉的招牌。還沒走到一半,前面熙熙攘攘鑼鼓嗩吶聲響。站住一看,一只送殯的隊伍。平遙的白紅兩事都辦的極為隆重,這是在平遙遇到的第一起送殯,此後還遇到另外一起。如同在書本上看到的,送殯的人都著白衣披麻戴孝,前面有兒子拄著孝棍引道,後面有女眷哭聲滔天。樂隊在前,撒錢幣的隨行,有的扛花圈,紙糊的轎子,房屋等等的。浩浩蕩蕩,隊伍的中間,看到了逝者的棺材,也是披著有繁麗花紋的布匹,忘記幾人抬了。我們只好等著讓隊伍先過,心裡念叨下逝者走好之類的,俗話總說,遇見棺材,升官發財。嘿嘿。不過也算是見識真正的民俗。恩
後走到平遙的大街,那條南北走向的大街,有著城樓的那條。這條街熱鬧啊,夾道全是買賣紀念品,工藝品,小吃的。推光漆器,剪紙,布鞋,姜糖,牛肉……,走到這街的將近末端處,終於看到了縣衙的指示牌,我們就是衝著官衙青年旅館去的。縣衙大街較小,人也少許多,旁邊擺攤的也不會拉客,任憑你進去與否。在街道的末端,看到了官衙旅社,進去問,客滿,僅剩一間在廁所旁邊,味道特別大的房間。只好出來另尋,這家青年旅社和那些青年旅社一樣,外國游客多,也有些牛氣哄哄的。出門,發現這條街幾乎都是客棧旅館,挨家問吧,第一家嫌我們住太久,說五一有旅游團訂下房子了。恩~第二家讓我們住閣樓,正在悲傷之際敲開一家閉門的客棧,老板人非常nice,看房,入住,極其順利,而且房間比剛剛看到的都要好。一個大炕,精致的桌椅,有電視,有獨立衛生間,24小時熱水,沒網線。記得我問老板沒有網口麼,老板回答我說,電視是有線的,不用網口。很好~在此住下,無奈我現在也記不起那家客棧的名字了。
放下行李,略作休息,便出門了。那時候已經是快傍晚,我們也是飢腸轆轆,出縣衙大街左拐走進一家叫“三碗不過崗”的小店,那時候大街上的商販都開始收攤了。點了個平遙的炒?,青菜和一個叫化雞。整個小店就我們吃東西,筷子上長著霉,坐了好久才看到店家拎著我們要的那把青菜從外頭進來,好~現買現做。最後菜上桌,叫化雞就是超市裡賣的真空包裝醬雞,青菜被炒得很鹹很辣,那個特色的炒面片味道也是很無奈。罷了,隨便扒了扒糊掉的飯。結賬走人。無奈要價過高,想起網上說山西吃飯必須砍價,便試了一把,老板說那你看給多少合適,無奈啊,按著北京的價格給了,走人。
當天下午沒買到平遙古城游覽的聯票,於是,我們沿著古城邊散步,走進了平遙普通人家的生活環境。再次在內心深深感慨,山西人的豪氣,普通人家都是有著極高的門牆和闊氣的大門,偶爾路過一兩家開著門的,庭院深深。這邊似乎都是泥夯的牆,也不知道是否重建過,厚實。也有些敗落的院子,長著荒草,城內常可望到泡桐,正是開花時節,一串串的紫點綴著一片片的灰黃。放學的孩子在路上喧鬧玩耍,看著我們這些路過的人,熟視無睹。還路過一個天主教堂,小小的,也不收門票,推門進去,一個人也沒有,恐怕驚擾聖靈,快速關門出來。平遙的城牆真的很高很厚,上面有些洞,後來據說是彈孔。走著走著便迷失方向了,朝著我們住的客棧的方位走,還路過那家很著名的很昂貴的設計很華麗的客棧,叫啥又忘記了。終於又回到那條熱鬧的大街,一天的車勞奔波也是累了的,早早回到客棧洗洗睡……
第二天,到了山西不看大院,似乎不是一個庸俗的人所安排的旅行。於是,第二天,我們決定去看王家大院。喬家大院也是在不遠的地方,可是對於那個知名度不如喬家大院的王家大院,我更願意去看王家。去介休的火車一天似乎就兩趟,問了問人,說是我們已經錯過第一趟,第二趟在下午,只好去坐中巴車。中巴車站在古城外,坐上個三輪車,似乎就是4塊錢,載到車站,買票等車。這是讓人很無語的車,中途把我們趕下車換了另外一輛破舊的車,無座……擁擠……路顛。一路塵土飛揚到了介休。比起介休,平遙闊氣的多。在介休還領略了一把介休黑車司機的狡猾。我們問去王家大院坐啥車,人家司機和我們說,去王家大院的路在修,刨了好多大坑,過不去了,去綿山吧,他拉,多少多少錢。第一個,我們不以為然,第二個第三個還是這麼說,我們有些不知所措,難道說王家大院真的去不成了,我不死心,終於看到了隱藏得很深的介休車站售票處,問了售票員,人家說就坐去靈山的車,中途下車就可以了~。我們買票上車,居然車票才4元,坐了好久好久,一直在盤山上行,這車比從平遙來的舒服多了,路平,景美。沿途有高山夾道,山間有麥田,楊樹林。嘩啦啦~
車開了好久才看到王家大院的招牌。王家大院估計去的人多,不多寫了,強烈推薦,很值得一去,最好去前做些功課,看的時候能更熟悉些,畢竟那是一個三雕博物館,但是大院真的很大,逛完就會很累,到後來看每個院子的布局差不多,就了解下,贊嘆感慨下晉商的富裕吧~~~當天下午看完火車回的平遙,還買到了一種很好吃的糖,忘了名字,後來發現太原的超市也是有賣的,不需要從那邊帶。當天晚上等游客都散出古城的時候,我們出門買東西,買了一些推光漆器,也不知道是不是貴了,個人覺得還可以接受。還買了些亂七八糟吃的東西,平遙月餅啦,香草牛肉啦,味道還是不錯的。
第三天,游平遙古城,早晨出客棧就可以在小巷子裡吃到早餐,不算很貴,有當地特色的栲栳佬,味道還不錯,還有各種包子米粥等等。吃飽飽,在客棧邊上的自行車灘租了輛雙人自行車,開始古城景點游。第一站必然是離得最近的縣衙,在縣衙買了門票,去的時候恰好是山西旅游促銷,本身價格減半,加上學生證打折,僅是原票價的1/4。平遙古代是個名稱,縣衙也不是蓋的,保存很完整,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在縣衙裡能看到地牢、縣太爺審案、地道等等我現在還記得住的東西。反正去過就能知道古代縣衙是怎樣運行的。恩。然後我們按著地圖踩著車下一個景點,各種鏢局、各種票號,各家都有自己的特色,逛一趟下來對中國晉商的經營模式大致了解,票號內部呀,鏢局內部,銀窖等等,道具還是很逼真的。當然,還可以到各個鏢局的教場去玩玩,耍耍大刀啥的,也還不錯。
城裡還有各種名人的故居,現在都已辟為博物館,一般吧。還有火神廟和大戲台、文廟等。就一頓逛吧。
格外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外的一家面食店。從古城出來(朝火車站那個方向),面對火車站朝左走很遠,某條巷子裡有一家只有一個小姑娘當服務員的店,面真的不是一般好吃啊,我本身不愛吃面都吃的一點不剩,但似乎我這麼說一點效果都沒有~大家不知道~哎。
當天下午我們去了雙林寺,因為門票裡含了。這是一個必去的寺廟啊。完全不是那種以前見到的金碧輝煌的廟,特別老舊,但是裡面的雕塑真的是栩栩如生啊。建議去哈~~~在城內搭個三輪車,20塊來回。
當天晚上又出門逛平遙夜市,很有意思,買了一些工藝品。
因為壓縮了行程,我們第四天就買了去太原的票,哐當當火車又開回太原。
太原要去的地方就是晉祠了。恩~很大很好玩的地方。離市區不怎麼遠,有公車直達。有難老泉啊,還有各種廟宇、殿堂。但那天去的時候純粹是玩了,沒怎麼了解晉祠本身的文化~恩
在太原休息一天,在找一家著名的過油肉店未遂後我們吃了頓昂貴的川菜。還去超市買了很多特產。
第五天閃人,回北京。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