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中國之美,世界看見”雲南民族采風之旅·行記

作者: 尚西gobi

導讀西雙版納,夢妙年華 ——中國銀行“中國之美,世界看見”雲南民族采風之旅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出自早期的電視劇《孽債》,它的拍攝取景地位於西雙版納,也正是這部在那個年代裡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讓很多人開始認識西雙版納,西雙版納的神秘氣息與自然風光也開始被更多的人們所向往。 十分榮幸地,能夠成為由中 ...

西雙版納,夢妙年華

——中國銀行“中國之美,世界看見”雲南民族采風之旅

“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不住我的爸爸……”

這句耳熟能詳的歌詞,出自早期的電視劇《孽債》,它的拍攝取景地位於西雙版納,也正是這部在那個年代裡紅遍大江南北的電視劇,讓很多人開始認識西雙版納,西雙版納的神秘氣息與自然風光也開始被更多的人們所向往。

十分榮幸地,能夠成為由中國銀行與網合作的“中國之美,世界看見”活動中民族采風團隊的一員。這個活動的目的在於發現並保護中國少數民族的特有風俗以及藝術或手工藝。就像活動的名字一樣:希望能夠發現更多的中國民族之美,讓世界得以看見。在整個民族采風的任務安排中我們團隊的任務是雲南的實地民族采風,於是便有機會飛到美麗的彩雲之南,去到了神奇曼妙的西雙版納。一次難忘的旅程。

不同於那句歌詞的感傷。我要說,“美麗的西雙版納,留住了夢妙年華……”

——題記

第一篇:初見版納

2010年7月18日,昆明機場。我們此行的幾位隊友會合到了一起,組成了此次中國銀行“中國之美,世界看見”雲南民族采風團隊。隊友共九人,有來自北京的曉光姐,老宋,文均大哥,沙姐,還有來自山西的老薛,以及武漢的葉先生,曹女士一家。一種共同的召喚,讓我們在雲南相識相聚。接下來的一路行程裡,我們作為一個團隊一起感悟所經歷的點點滴滴。

第二天,乘坐飛往西雙版納的航班 ,也正是在飛機上:第一眼•眸至這片美麗的土地,峰巒起伏,滿目青翠,清雲縈繞……版納機場的建築也是很富有特色的。金色的頂,淡色的牆,儼然是傣族風情式的建構。機場的另一方,則是一帶遠山收入眼中,這裡的山都會顯得清澈無比。在那一刻,我的心被某種東西觸到了。

“人生若只如初見……”對於版納,便是這般的“初見鐘情”。

西雙版納,全稱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下轄景洪市和猛海,猛腊兩個縣。全州面積1.9萬平方公裡,在傣語裡,西雙版納被譯為是“十二個千塊田”。這裡是地球北回歸線上的綠洲,有著保存完好的熱帶雨林和豐富的物種,被稱為是“植物王國的寶石”,“動物王國”,“孔雀之鄉”。

真正地到了版納,會覺得這樣的贊譽完全是恰當的,或者,應該有更高的贊譽才算足夠。

探訪景頗族村寨是我們到達版納之後的第一站計劃。乘車從市區前往。據張導介紹(張導,西雙版納當地資深導游,我們團隊在版納的所有行程,都是多虧了她,感謝張導):我們所要去的這個景頗族寨子由於地理位置較偏遠,還是屬於完全的原生態,具體的位置在猛海縣。它的偏遠也許可以這樣印證:在我們的車經過一個路口時,張導告訴我們,沿著那條路再行車一個小時,便會進入緬甸。而猛海縣則是個多產茶葉的地方,也是普洱茶的真正原產地。一路上經過了很多的茶樹林,更是有一片特殊的古茶樹林子,在林中,有一棵八百年樹齡的古茶樹。

清楚地記得,是在經過了一大批起伏的田地之後到了景頗族的村寨。寨子所處的位置好似在一片高地上,四面風光秀美。村長和幾位老鄉穿著他們的特色服飾,在門口熱情地迎接了我們。他們擺上富有特色的竹制桌凳,又端上了自家的花玉米和茶水。我們每個人都被他們的熱情感染了。老宋用他獨特的視角拍攝景頗族的民俗,沙姐是用DV記錄著這個美麗寨子的細節。老薛,葉大哥,曉光姐,文均大哥則是和村長還有鄉親拉起了家常,我們可以更多的了解景頗族人的生活和民俗:

 景頗族人喜歡戴著筒型的帽子,在帽子的一側又是會有精美的掉穗。女子的衣服則更顯華美,一方面,帽子上的花飾會更鮮艷,另外,上身佩有美麗的銀飾,下身則是手工精美的織裙。

 景頗族人有著高超的手工技藝,男子有冶刀鍛造的技藝,尤其敬佩的是,他們自己手工打制的刀十分精致,頗為鋒利。

 他們至今有紋身的習俗,村長主動向我們展示了他自己手臂上的紋身,在中國西南的少數民族裡,紋身是比較普遍的,作為一種原始的標記,尤其是獨龍族的紋面,更是被跟多人所知曉。

 景頗族是自甘肅遷徙而來,在版納已經有很長的歷史,現在發展成為了幾大支系,村長妻子告訴我們:景頗族的幾大支系,恰恰就是在帽子上加以區分的。

 他們崇尚原始的自然崇拜,認為自然界中萬事萬物都是有鬼神的掌控。對自然心存敬畏。引用村長的小故事:他們的祖先在去領取封地的時候,已經被其他的民族領走了,只領回來了一筐鬼。雖是個風趣的傳說,但也是可以窺得景頗人的原始崇拜。其實,人是應當對自然心存敬畏的。西藏之所以保持了她的聖潔美麗,是因為藏族居民對生命的敬畏。景頗族人之所以可以擁有田園般的美好生活,也正是因為這樣一種對自然的敬畏。敬畏自然,得到了自然同等的回報。

在景頗族的村寨裡,我們得到了太多太多,就像曉光姐(曉光姐,我們此次采風團的領隊)最後說到的:當我們認知了純樸的景頗族人時,我們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去關注他們,去保護和傳承正在慢慢遺失的文化。

來時本來是下著大雨的,到我們快離開寨子時雨又停了,剛好我們可以和景頗鄉親們合影留念。老鄉們真的很好客,臨行前又為我們准備了自家種采的普洱茶葉,這是我們得到的最有意義的紀念了。最後,由於行程時間的安排,不得不與老鄉們告別。村長叮囑我們一定要再來。

乘車返回景洪市區。一路上我們分享了一種共同的感動。景頗族寨子裡的故事雕刻在了每個人的時光裡。

初見版納,便是領略到了景頗族這般原生態的民族風情。

第二篇:拜水瀾滄江

7月20日上午7:40,准時趕上了每天都會從瀾滄江上發出的輪船。乘船前往曼邁桑康風景區。版納屬於熱帶氣候,而這個季節恰是版納的雨季,那日早上從景蘭酒店出發時就下著大雨,由於雨水衝擊的泥土讓瀾滄江水顯得有些渾濁,張導告訴我如若是連著幾個晴天,瀾滄江便是一江綠水。這算是一個小小的美中不足。

但是,雨天又給了江的兩岸一種獨特的韻味。無論如何,我們真是船行在瀾滄江上。瀾滄江,在下游國家裡被稱為湄公河,素有東方多瑙河的美譽。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發端自中國青海省唐古拉山,流經中國,緬甸,泰國,柬埔寨,於越南胡志明市入海。全長4880公裡,是世界第六大河流。古時傣族人將瀾滄江稱為:“南蘭章”,意為百萬大像繁衍的河流。

訪山拜水,本來也是自己的一個夢想。

游輪在江面上緩緩開行,我們幾位隊友都被瀾滄江的風情所吸引了,留在甲板上而不願回到房間裡。兩岸劃過的青山一片連著一片,山上又多是有珍奇壯美的熱帶植物,高低分布,間或又會在一些山上看到種植的茶樹林。與自然樹木相得益彰。雨水不斷,到也是為江岸的青山披上了一層薄霧的衣裳,遠遠地看去泛著青煙,讓山水更顯妖嬈。獨自行至船頭,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副景像,江水順著船頭被緩緩地分開,靜靜地打著小旋渦又流轉開來,水花時不時地被微微濺起,不知為什麼,單單是這江水,已經可以給人一種很輕柔的感覺。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再往遠去看河道是被兩側的青山所遮掩的,仿佛你不會知道下一秒到底會是怎樣的風景。兩岸的山也在視覺上合在了一起,充滿了詩情畫……

船行了一個多小時之後,停靠在了一個簡易的碼頭,我們是從那裡上岸,王司機在那裡接的我們把大家送到了曼邁桑康景區。

未完待續。下一篇:印像·猛巴拉納西

尚西gobi


精選遊記: 西雙版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