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五日——只是想好好看看,寫給想在世博真正有所收獲的人

作者: 璐SAMA

導讀TIPS 一定要盡量利用提前預定!!可以節省不少排隊時間!!詳見預定篇 需要攜帶的東西:水杯(世博不讓帶水進去,但裡面有很多可以接水的地方)、相機、毛巾(擦汗)、折凳、防暑的帽子、墨鏡、雨傘等  關於折凳:在世博入口處就有很多賣小折凳的,攜帶方便,一般10塊一張。但基本就早晨早去等園子開門的時候才會有用,實際場館前排隊的時候都是走走停停 ...

TIPS

一定要盡量利用提前預定!!可以節省不少排隊時間!!詳見預定篇

需要攜帶的東西:水杯(世博不讓帶水進去,但裡面有很多可以接水的地方)、相機、毛巾(擦汗)、折凳、防暑的帽子、墨鏡、雨傘等

 關於折凳:在世博入口處就有很多賣小折凳的,攜帶方便,一般10塊一張。但基本就早晨早去等園子開門的時候才會有用,實際場館前排隊的時候都是走走停停的很少有機會能用到

最好戴隱形眼鏡,第一是因為室內外溫差容易造成霧氣、第二是因為世博園裡采用噴霧降溫方式會弄濕眼鏡(所以也一定注意保管好相機)、第三是因為很多場館裡看3D、4D電影需要戴特殊眼鏡

非常有用的網址:wap.expo2010.cn(世博手機網)。上面定時更新熱門場館排隊所需時間,園區入口處人數、本日節目單等等。

世博園裡會定時廣播熱門場館排隊信息,排隊入口處也會有工作人員提示要排多久,但實際排隊時間總會比公布的時間少的。比如我排德國時說要4個小時,實際也就不到3個小時

一般上午人最多,晚上人會少很多,有些場館甚至不用排隊直接進館,如果這天不想太累可以選擇下午進館。但要注意不是所有場館都是按要求10:30才閉館的(比如法國館),一些熱門場館更是在7點(如德國、石油、沙特)就可能截止排隊了,所以要把握好時間。而且有些帶戶外空間的展館還是白天去比較好,晚上就沒有光線的效果了,而且有些項目晚上不開的。

基本上對那些大熱門,想要將排隊時間降到最低除了搞到預約卷就只能早上早點過去排隊,開園後直接衝過去。像德國、沙特等熱門場館直到截止排隊時間一直都會很多人。

關於場館:那些熱門場館其實不見得個個都好,我個人認為也跟發贈品、有體驗項目等原因有很大關系。基本上外表看起來弄得不錯的場館裡面也都還可以。而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場館或是塞了20幾個更加名不見經傳的國家的聯合館,都沒有進去的必要。除非你有時間,也不用排隊,可以進去看看

一些場館從外面就可以看到裡面,比如羅馬尼亞、希腊、匈牙利。

很多場館都是看宣傳片,只不過把形式弄得花裡胡哨的來達到所謂的視覺衝擊(比如沙特)但是基本都沒啥內涵,也就是過把癮。所以像沙特、美國、阿聯酋這類的其實都可以舍掉。真正有內涵的像石油館做的那個2030,才讓我覺得為了部20分鐘的影片排2個小時排的有價值!!

排隊等進園的時候就會有工作人員發地圖、扇子,裡面問詢處也隨處都能拿到地圖

世博護照:主要是用於紀念的,各個場館都有自己的紀念章,可以敲在上面留作紀念。另外向對西班牙館,集齊巴塞羅那、馬德裡和畢爾巴鄂的章(要蓋在一起)可以直接走綠色通道進館。世博護照各個專營店都有,30塊一個。延伸出來的概念“蓋章族”,就是只蓋章而不看館,鄙視他們。

交通基本可以以地鐵為主,及時對著那個地鐵口的入口離地鐵口比較遠,也會有免費的短駁車,8點起運營,要注意地鐵的運營時間,不要太晚出園。要是想早起五點去排隊拿預約卷可能就得打的了。

預定篇

園區展館個人預約主要是以綜合預約和單館預約為主,部分展館有其他預約方式。

綜合預約主要指的是園區內的22個預約點有預約機,憑門票打印預約券,可提供5個主題館(城市人館、城市生命館、城市地球館、城市足跡館和城市未來館)的預約。每張門票只能預約一個館,5選1,並且時間不能自己選擇,按預約券上的時間准時去。不過那幾個館基本不用預約,即使是白天基本也不用排隊的。

單館預約只是在各個展館附近預約,有些展館有預約機,比如香港館、萬科館等等,顏色是黃色的。操作原理和綜合預約機是一樣的,如果用單館預約機預約,每張門票可以預約4個這樣的場館。數量有限,要是去晚了基本就沒有了。

一些展館可以有其他方式預約,比如芬蘭館可以用短信,中國航空、國家電網、上汽通用館可以網上預約等等。但是一定注意要提前,像網上的基本要提前一周。

中國館:全預約

每天9點開始在各個出入口人工發放當天參觀預約券,每個出入口數量約2000張,五分鐘內發完。浦西那邊的人少,基本6:30左右到就能拿到(我們那天是6:10開始排的,隊伍分流後前面就不到10個人)。如果去浦東那邊就直接去中國館正對著的口,5點多就要去排隊了,拿到預約卷後直接衝到台灣館拿台灣館預約卷(麻醬他們是這麼干的)

台灣館:全預約

每天早上9點半在門口發放3000張預約券,下午6點發放1000張,全天共4000張,發完為止,不接受排隊。下午最早有人一點排隊,基本三點過去就可以拿到。

城市最佳實踐區集章直通觀博活動——(因為時間緊,預約卷數量有限,最後都為了蓋章了,實踐區很多很好的館沒有時間好好看,個人覺得得不償失)

中國館直通方法

直通流程:

1、城市最佳實踐區北部問詢處內憑當日門票領取一份《城市名片冊》,一人一票一份;

2、游覽城市最佳實踐區,收集相應城市案例的世博紀念印章,根據集章要求在《城市名片冊》指定位置蓋章;

3、持一份《城市名片冊》,蓋滿符合條件的15 個城市案例世博紀念章後,至城市廣場預約點內可換取1 張中國國家館參觀券;

4、中國國家館參觀券與其他國家館參觀券不可同時換領。

5、中國國家館參觀券數量有限,先換先得,換完即止。一人一券,當日有效,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活動組織方所有。

集章要求:

在《城市名片冊》指定蓋章位置集滿15個城市最佳實踐區內的城市案例世博紀念印章,其中必須包含5 個實物案例印章。15 個城市案例印章須含7 個亞洲城市案例印章,7 個歐洲城市案例印章,1 個美洲或非洲城市案例印章,總章數不得少於15 個,章樣不得重復。

城市最佳實踐區集章直通觀博活動——沙特阿拉伯館直通辦法

直通流程:

參照中國國家館直通流程。活動最終解釋權歸活動組織方所有。

集章要求:

參照中國國家館集章要求,與中國國家館參觀券不可兼得。

城市最佳實踐區集章直通觀博活動——西班牙館直通辦法(這個很容易拿,一定記得蓋)

直通流程:

1、持中國2010 年上海世博會護照,在護照第37 頁蓋全3 個西班牙城市案例館世博紀念印章(馬德裡、巴塞羅那和畢爾巴鄂城市案例)後,至西班牙國家館,即可通過快速通道游覽一次。

2、活動最終解釋權歸西班牙國家館和馬德裡、巴塞羅那和畢爾巴鄂城市案例館所有。

城市最佳實踐區集章直通觀博活動——德國館直通辦法(這個比較看人品)

直通流程:

1、在指定發放點領取德國國家館“世博德國卡”。城市最佳實踐區內設4個發放點,即漢堡、不來梅、弗萊堡、杜塞爾多夫案例館。

2、“世博德國卡”每日發放數量有限,先到先得,發完即止。

3、獲得4 個德國城市案例館“世博德國卡”電子認證後,即可享用一次進入德國國家館的快速通道權限。

芬蘭館:通過手機預約

1、查詢預約券數量:發到1066666620。如查詢當天9:30AM的入場券數量,可編輯854010930

2、獲取入場券:按照信息提示回復信息編輯“01+開始時間”

如:要獲得9:30AM的入場券,請直接編輯010930

3、使用入場券:如申請成功,則可收到一條二維碼彩信(如果手機不支持彩信功能則收不到)和一條普通短信。彩信和短信只認其一,不可重復使用。一個手機每天可預約三次。

4、每條短信需耗費1元。

國家電網館

可網上預約: http://reserve.magicbox2010.com/main

現場預約:在國家電網前預約機處憑票打印,自選時間,半小時為間隔,如該場次人滿則不可選。

上汽通用汽車館

可網上預約:http://reservation.our2030.com/wsyy/

現場預約:於上汽通用館館前憑票打印,時間不可自選,時間為就近原則,人滿轉入下一時間段。

場館篇

這個主要是我個人的一些想法,不過我也沒看全,建議去世博官網上看看關於各個場館的介紹,因為肯定是要有取舍的。介紹順序基本就是按照我喜歡的往下排啦~~

A片區(亞洲國家館)

中國館——主要就是一個尺度感,以中國各省市館為台基,上面更是有12層的高度,比起世博會其它館要壯觀許多。裡面做的挺一般,但覺得還是值得去看看的。“東方足跡”展區會動的清明上河圖挺有意思,而且還是分白天黑夜的;“尋覓之旅”是坐纜車,裡面都是幾十年前的老手法,模型+打彩燈,有點像龍慶峽冰燈;最後“低碳未來”展區結束之後從中心由手扶電梯直接下到台基上的花園觀外景。下面的各省市館很小,挺無聊的,但還算具地方特色。

香港館——最好晚上去,金屬,玻璃,鏡子,燈光,細部,很都市很現代很香港,三樓有個濕地花園,可以看到中國館,聽到青蛙叫……

台灣館——裡面細部做的不錯,LED球體裡是個全天域球幕劇場,4分鐘的關於台灣的宣傳片,很有感覺~~下來是電子版的放“孔明燈”,最後的展廳可以坐下來喝茶,還有人表演揚琴和茶藝,茶 杯就是禮物,另外還有吃的,飲料等組合的大禮包
以色列——海貝殼,流線型。展館東西很少,就是在“貝殼”實體部分有個展廳放影片,展示以色列的科技技術成果,360度環視,還不錯。

阿聯酋——三個展廳,三部影片,但看的形式不一樣,比如第二展廳是很多個有影像的柱子和立方體,人們分組圍著它們坐地上看。室內做得還不錯,音響效果超級好,據說是世博會裡音響質量最好的。看完影片的感受就是不得不承認那裡真的很有錢。
尼泊爾——大型佛塔形式,環繞數個不同時期的尼泊爾民間房舍,有個可以直接從樓下走上頂的弧形流線,沿著它一步步往高處走可以看到周圍中國館、台灣館、文化中心、沙特,下來才是展廳,主要是一些手工藝品,出口一堆人圍著蓋章,可以花10塊買兩張郵票貼上去再蓋章。
印度——進去是一個庭院空間,周圍一圈全是商店,樓上穹頂宮殿有些展品,,賞景不錯。
日本——世博會所有關於日本的都不要進,都是一些他們N久以前的技術展示,就跟一家一家企業打廣告似的,有一小部分還不錯,但整體看來真的很不值,所以日本館、日本企業館、大阪館最好直接無視。

其它的我就沒去了,其實亞洲區這裡水准都不高,那些小館更不值得去。沙特就是一個大尺度電影院,看一個沙特宣傳片,人們還瘋了一樣排六個小時往裡擠,估計比起裡面,外面排隊的人更壯觀吧,我圍著它繞了一圈,一直走到中國館後面才看見隊尾。

B片區(部分亞洲國家館,國際組織,三個主題館)

聯合館、組織館都直接無視。主題館是城市人、城市生命、城市地球三大主題館聯合,外立面還是挺帥氣的,裡面一般,相比起來浦西那邊的兩個反倒不錯。
新西蘭——造型像一個飛翔的翅膀,從室內一路走上去,出到室外斜坡的屋頂花園,再一路走下來,感覺流線特別好。室內是100多米長的多媒體長廊,造型豐富,用動態影像展示一個新西蘭家庭的一天,很有意思。細節做的很好,像樓梯轉角都有裝飾,有設計感,特別喜歡。

印尼——半開場空間,就順著流線一路折上去再一路折下來,總計600多米長,一路展示印尼的文化和秀美風光,材料以竹子為主,頂部有數十根竹子穿牆而出,特別有自然的味道,很不錯。
澳大利亞——據說那個流線型的雕塑式外形是模仿澳大利亞曠野上的弧形岩石……顏色則是代表澳大利亞紅土。活動區有一條100多米的全封閉通道,沿途有大大小小的展區(就是在那裡我差點被擠得窒息而亡),然後一直走就走到看影片的環形劇場,放反應澳大利亞文化的。
新加坡——二層的無立柱展廳,內部有幾個形狀各異的展廳,展示新加坡豐富的多元文化,通過緩坡和樓梯連結起來,可以一路向上走到屋頂花園,那裡很不錯,還有花香,不過進入屋頂前要看一個好無聊的影片。

C片區(歐洲、美洲、非洲國家館)

這裡是世博會精華所在,尤其歐洲那幾個做的每一個都很經典!!
意大利——是全世博會我最喜歡的館,前後進了三次。由20個不規則,可自由組裝的模塊組合而成一個完整的立方體,代表意大利20個大區,裡面就是意大利的縮影,弄堂、庭院、小徑、廣場,牆上掛著交響樂舞台,服裝設計展示,表現其出名的裁縫、鐵皮匠、小提親工藝,另外還有汽車、工藝品、建築文化、飲食文化等等來表現其在科技、音樂、時尚、建築各方面的成就。主要是那個館太漂亮了,外表皮看到的“玻璃”竟然是和它旁邊材料一樣的混凝土,裡面走黑、白色調,可以看到20個模塊的互相穿插組合,但整體卻給人簡約大方之感。

德國——德國館火是有很扎實的基礎的。整個一個不規則幾何體,還帶變形的,先在室外走再進入室內,室外給我的感覺就是步移景異,室內特別有空間設計感,尤其喜歡它關於建築介紹的那個展廳,除了最後那個腦殘的動力之源,整體水准都相當高。

西班牙——大氣!!!狂野!!!西班牙這次在世博的幾個展館我都超級喜歡!!展館外牆用藤條板裝飾,顏色有變化,鋼結構支撐,陽光可以透過藤條的縫隙滲透進館內。一進去通道兩側、高起的展示螢幕裡伴著激昂的音樂放著激昂的影片,還有藝術家表演弗拉門戈舞蹈。第二個展館是穿插起來的長條狀大螢幕,第三個就是能看到陽光滲透的空間,有個大電動娃娃。最好白天去。

法國——最好白天去。沿電梯在外表皮的網線和牆體之間上樓的時候,看陽光一點點暈染在網線上的感覺很感動~~而且室內也能看出光影效果,一側可以隱約看到庭院,另一側是展品。流線是先進入那個浪漫的景觀庭院,然後上到屋頂,再由室內一邊看展示一邊下行。周圍被水池環繞,上面有藝術畫,清水、園林、藍天、白色宮殿,浪漫法國。
丹麥——小美人魚,室內和流線特別帥,展館是兩個環形軌,走的時候就像螺旋一樣地穿梭在室內、外,而且可以從下面騎自行車一路騎上去。顏色主要就是白色,還有室內水池的藍、天空的藍,如同童話一般,很簡潔漂亮。
智利——室內空間特別特別帥。材料,流線,空間感。展館就是不規則的波浪形,裡面更是很自由流暢。雖然是以鋼結構和玻璃牆為主,在裡面主要感受到的還是木材質,很自然淳樸。
波蘭——可以說是光影的浪漫了,不過沒必要晚上去,這裡的光影是它室內人工光的。表面的鏤空花紋像是剪紙一樣美麗而富有變化,裡面更是如此,空間靈活,色彩變化的光線穿過圖案營造處一種明暗錯落的感覺。
墨西哥——上面是“風箏森林”,展館在地下面,展館裡的展示項目很有設計感,展示文化的東西特別多,琳琅滿目的都是墨西哥的藝術品。

委內瑞拉——展館外觀是個連續的,沒有邊界的曲面,但不是光滑的那種曲……室內外相聯通,露天庭院,上升台階,民族文化,流線從室內上去,下到中庭,通過電影放映廳上升後再由室外下行,旁邊就可以看到鋪滿屋頂的紅花,感覺室內外沒有嚴格的劃分。
愛爾蘭——很純粹的感覺,五個長立方體展區組成,由傾斜度過道連接,錯落有致地分布在不同屋面,每個展區都分別展示了當地的文化。
挪威——很大自然的一個館,屋頂很帥氣,外面看上去就像是高低不一的松樹林,室內主要沿著路線展示北歐特有的自然風光。

芬蘭——與其說是冰壺不如說是冰碗,而且是個在水上的冰碗……進去以後那個在“碗”底看天空的感覺很棒。展廳也不錯,一邊是展品,一邊是大屏幕,一條路走下來,藍色調,跟外表皮的白色一起感覺很純淨。
比利時-歐盟——室內空間做的還不錯,模仿“腦細胞”結構,展示的內容也很豐富,表現比利時和歐洲豐富的藝術內涵和科學技術對人類文明發展的影像。裡面有個“巧克力工廠”,可以直接觀看著名的比利時巧克力制作過程並免費品嘗(入口處發的焦糖餅干很好吃,可以買點兒回去……)。
瑞典——四個立方體結構,十字布局,外牆模仿城市網絡,據說鋪開來是斯德哥爾摩地圖,晚上很漂亮。室內還可以,挺有設計感。
盧森堡——整個一雕塑。室內基本沒啥印像了,特喜歡它的屋頂花園,從室內走出來以後一路走上去再一路走下去,周圍都是植物,可以從不同角度看這個建築以及周圍的建築,還可以坐下來休息。去的時候是傍晚,吹吹小風,看著對面的意大利館的燈光一點點亮起來,感覺特別好。
奧地利——造型是模仿一把大吉他,四周、頭上、腳下都是動態影像,仿佛親歷奧地利奇妙的自然風貌,是個全方位的感官之旅。定時有音樂會。
加拿大——別看挺大,裡面就是一個大展廳,但展示方式多樣,表現加拿大文化。喜歡它的材料還有出來之後的公共活動中央廣場。
英國——就一個展廳,裡面都是種子,還特小,可是仔細看起來很漂亮的,但如果要排隊的話就放棄吧,我當時是10點進去繞了一圈。沿路上有倒掛的城市模型還有植物,特別喜歡它那個“城市廣場”,一大片草坪,可以在上面休息,挺英倫風的。要想看一些文化方面的不如去倫敦零碳館。
荷蘭——一定要去……一定要去上面拍意大利、英國的照片,角度太完美了。8字形,主題是“快樂街”,室外的,在裡面就像逛街一樣,周圍是商鋪一樣的小展館,只能通過玻璃觀賞。
俄羅斯——表皮很漂亮,周圍小水景也不錯,木棧道,流水,睡蓮,室內一樓也還可以,可以透過玻璃賞景,但是二樓惡心的讓我無語,大牽牛花,大睡蓮,大各種植物的雕塑裝飾,顏色醜得可以。
土耳其——兩層外牆,有古老壁畫以及岩畫圖案。裡面主要就是一個360度環幕劇場,展示當地人文風情,因為速度很快,讓人能體驗出或在天空翱翔,或在水中游泳,或行走在伊斯坦布爾大街上。
巴西——表皮挺帥。裡面主要就是用全景舞台,顯示屏之類的展示一些當地文化,紀念店裡全是關於足球的周邊……
捷克——小館裡面做的還不錯的一個。入口處做成螺旋體,內側覆蓋了草皮。室內也覆蓋了草皮,而且是個小山坡,通過一個個掛著的小型全景舞台做展示。

美國就是看影片,據說他們根本就不重視這次世博會。瑞士館裡面什麼都沒有,從外面就能看到,大家排隊都是為了屋頂上面的纜車,也就一分鐘,很不值。其它小館和聯合館也進了幾個,因為晚上基本都是直接進,但都很無聊,不值一提。很多館在外面就能看到,比如克羅地亞(長得像個綠色的蘋果),兩個球,一個球裡放坐席,一個球裡放屏幕和舞台。

D片區(企業館)

這裡主要就是一個接一個的看片子,只不過是形式問題而已。

石油館——其實主要就是為了看一部4D影片,倒是挺好玩兒刺激的。

電網館——魔盒,挺震撼的,利用人們的視覺誤區造成人在隨著建築移動的錯覺。

城市足跡——值得一去,以城市發展時間順序為主線,分為“城市起源”、“城市發展”、“城市智慧”三個展廳,大量的城市元素,人文,哲理和歷史文化,可以看到全球各個領域的典型城市從幾千年前一步步的建設和改革。

上海企業聯合——昵稱“魔方”,晚上的燈光效果非常漂亮,以多媒體視覺、音樂及燈光特效為特點。

震旦——像牙白的外牆,如同一大塊美玉——這也是它的主題,裡面是各種玉文化,有個很腦殘的“女媧補天”3D動畫。

日本產業館——前面提過,很無聊,就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的看廣告片,但其中一個用線來表現人的一生的一個片子我還挺喜歡的。我更喜歡的是它下面的章魚燒店和龍貓專賣店>
o<

E片區(城市實踐區、部分企業館)

E片其實很值得去的,很多城市館都有國家館的水平。而且人不多,很多都不用排隊就可以進。

企業部分:

通用汽車——唯一一個讓我覺得為了部片子排2個小時也值了的館,有深度,有內容。表現了2030的城市,未來的汽車,未來的出行方式,未來的城市。

其它的就不值了,從外面看看就好,像船舶館真正的展廳只是裡面的一個小部分,不進去就能看到外面很漂亮的空間。還有萬科,外面看上去很漂亮,其實裡面就是五個小影視廳放多媒體,超級騙人。

實踐區:

馬德裡—— “竹屋”+“空氣樹”,外立面竹制表皮是一個個單元,開啟時間、方式不同會帶來不同的光影變化。裡面東西主要是關於建築和城市的,從展台到展廳到流線都看得出花了很大心思。

倫敦——超級有設計感,進去之後處處是設計元素,主要是關於節能減排的科技理念和技術的介紹,也有很多關於英國、倫敦文化的元素。

漢堡——整個建築就是它展示的內容,會有工作人員通過介紹這個建築來介紹德國的建築技術理念。裡面很涼快,不需要空調暖氣卻能一年四季保持25度恆溫,建築消耗的外部能源僅為普通建築的10[%]。

巴塞羅那——雖然是在聯合館裡,但用燈光、色彩、音效、鏡牆、多媒體屏幕展示了一個很有歐洲街道味兒的現代空間,喜歡。
寧波——“村在景中,景在城中”,聽著鳥叫,看著樹影,在竹制牆體的包圍中一步步沿坡道走上去,再折下來,很生態、自然。下來回到室內,有一個躺下來看電影的展廳。

城市未來館——主題館裡我覺得最好的一個。不光對於未來的暢想和模擬展示很有內容,室內大空間也做得很有感覺。

這些是一定要去的,尤其前三個,但其它的也都很不錯,甚至是在聯合館裡的小館也都很值得一去,就不詳細寫了,花時間轉轉絕對會有所收獲。


精選遊記: 上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