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文化

作者: 30895592

導讀山西,名吃中,首推頭腦,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醫用食品,對人體有著滋補作用,效果甚佳。專售這一名吃的飯店為太原“清和元”。除此之外,太原“認一力”蒸餃、平遙牛肉、太谷餅、聞喜煮餅、芮城麻片、太原 “羊雜割湯”、“灌腸”、高平燒豆腐、介休貫餡糖、忻州瓦酥、平陽泡泡糕都有獨特風味,是名吃中上品。 ,有刀削面、拉面、刀 ...

山西,名吃中,首推頭腦,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醫用食品,對人體有著滋補作用,效果甚佳。專售這一名吃的飯店為太原“清和元”。除此之外,太原“認一力”蒸餃、平遙牛肉、太谷餅、聞喜煮餅、芮城麻片、太原 “羊雜割湯”、“灌腸”、高平燒豆腐、介休貫餡糖、忻州瓦酥、平陽泡泡糕都有獨特風味,是名吃中上品。

,有刀削面、拉面、刀撥面、擀面、剔尖、貓耳朵、河撈等各種面食,都具有山西特色而吸引著中外游人。

頭腦是太原市特有的一種名早點,為湯狀食品。在一碗湯糊裡,放上三大塊肥羊肉,一塊蓮菜,一條長山藥。湯裡的佐料有黃酒、酒糟和黃芪。品嘗時可以感到酒、藥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具有滋補、活血功能。每年農歷白露到立春期間,太原市各清真飯店大都有“頭腦”上市,但“清和園”的最有名氣。

刀削面以刀工、削技絕妙而被人稱為飛刀削面。所用之刀是特制的瓦形刀。面要揉成尺余長的筒狀,削面時人站鍋前,一手托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裡削。削出的面條呈三棱形,條條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面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面如魚兒躍”。吃起來內虛、外筋,柔軟光滑,容易消化。

拉面又稱為大拉面。用雙手由粗到細拉成很長的面條入鍋煮熟,吃時口感柔軟、筋道、耐嚼,配以三鮮打鹵,或犖素打鹵,別具風味。

聞喜煮餅是聞喜縣生產的著名糕點類食品,已有300多年歷史。煮餅外裹一層芝麻,滾圓狀。將芝麻團掰開,便露出外深內淺的栗色皮層和絳白兩色分明的餅餡,可拉出幾釐米長的細絲。營養豐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膩,久不變質,越嚼越香。


精選遊記: 未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