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游京津

作者: slitlight

導讀北京之行本來是去年11月中旬,T110火車票都買好了,不幸的是,臨出發前遭遇嚴重病痛,幾乎半年時間,所幸健康慢慢有了好轉,到了6月,盡管華北可能地震的消息很讓人擔心,還是決定去北京,買火車票的時候才傻了眼,所有車次10天後的臥鋪統統賣光,原來可惡的世博造成了堪比春運的人為緊張,然後想去西安華山,代售點的小伙子哈哈大笑,說這些方向的車次都一樣無 ...

北京之行本來是去年11月中旬,T110火車票都買好了,不幸的是,臨出發前遭遇嚴重病痛,幾乎半年時間,所幸健康慢慢有了好轉,到了6月,盡管華北可能地震的消息很讓人擔心,還是決定去北京,買火車票的時候才傻了眼,所有車次10天後的臥鋪統統賣光,原來可惡的世博造成了堪比春運的人為緊張,然後想去西安華山,代售點的小伙子哈哈大笑,說這些方向的車次都一樣無票可售,無奈之下曲線迂回,終於買到了6月下旬到天津的臥鋪往返車票。
還是第一次去北方,心情還是很期待的。下午4點多乘3號線到了火車站,終於發現北廣場修好了,不用再繞道南廣場了,上車時發現一車廂的乘客幾乎全部是東北和天津的世博旅游團,海寶玩具出現在車廂各個角落,耗資空前的世博花費了國民多少財富啊。火車開開停停,第二天醒來已經在山東境內,北方夏季麥收後的干旱黃色土地取代了江南小橋流水的綠色田野,中午的時候,天津站到了,列車竟然下空了,一節車廂只剩一個乘客到丹東終點站的。
天氣挺熱的,但空氣干燥散熱快,乘公交車到獅子林橋下,走到金鋼橋邊的7天,入住然後出門吃了個漢堡當作午飯,已經下午3點了,從北門進入古文化街,和其他城市的古街老街一樣,主要游覽了天後宮,虔誠地禮敬參觀,然後從津門故裡牌樓來到海河邊,金湯橋,進步橋,北安橋,北安橋的雕塑很有特色,漢家少女手持古典民族樂器玉立在海河邊,海河水面非常寧靜,最驚奇的是很多人在海河游泳,我也很想下水,可是沒有泳褲泳鏡,又不了解水質水溫,只能眼饞地看著他們從一座座橋下游過又游回。向南穿到和平路,濱江道,還有赤峰道哈爾濱道等,感覺天津的商業區比較一般,許多次要馬路沒有門牌號,挺奇怪的。從中心市區看,天津的建築物密度不高,顯得城市空間並不壓抑,而天津話聽起來很詼諧,天津人挺熱情隨和。瓷房子到了,N多瓷器哇,因為房子裡面主要擺設家具,就沒買票進去了。到南京路乘車回金鋼橋,走到大悲禪院,可惜已經5點多鐘,於是回去休息。我對美食沒有興趣,所以大麻花,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都沒吃,晚飯吃了李師傅的雞肉青菜米飯。
早上起來吃了賓館的粥豆漿三明治,急忙沿著海河去大悲禪院,今天不僅是農歷十五,更加重要的是…………。今天的大悲禪院香火極盛香客雲集,我在大雄寶殿和大悲寶殿前虔誠叩首,誦念大悲咒為曾經關心我為我付出的人祈求幸福平安健康。大悲禪院敬拜結束後,背上行李到天津站,買了去北京的火車票。
“被高鐵”了一會回,58元的票價真貴,不過幾天後滬寧“偽”高鐵票價更加觸目驚心。從十八裡店的石材城開始,整個北京好像籠罩在灰霾中。半個小時北京南站到了,在地鐵4號線北京南站買了公交卡,北京的地鐵公交真的很親民,2元地鐵隨便坐,4角錢的公交把我的記憶拉回20年前電車時代,而且敬老讓座比所見過的其他城市都多。地鐵4號換2號換5號,天壇東下,先吃馬蘭拉面當午飯,然後7天天壇店入住,地鐵5號換10號換4號,到達頤和園北宮門已經下午4點半了。蘇州街在橋上看看,然後是四大部洲,藏地風格的建築,到達智慧海後,從西路下到石舫,然後沿著長廊向東,因為時間太晚,佛香閣已經關門了,到東宮門後向南走,文昌閣,十七孔橋,出新建宮門,覺得頤和園規模大但風景沒有想像的好,空氣能見度太低。乘公交車到公主墳,換1號線轉5號,崇文門下,真功夫套餐是晚飯,以後幾天的晚飯也是這樣,因為對吃實在沒興趣,加上一個人更無所謂,北京的烤鴨羊肉等等就不吃了。
在北京的第二天,早飯還是7天的粥豆漿包子蛋水果,白菜包子很好吃。今天的重頭戲是故宮。5號線換1號線,東單再往西一站就到了,來到地面,游人多得不可想像。南面是世界面積最大的城市廣場,好像有很多人在廣場上,依然悶熱,這時天空的陽光忽然黯淡起來,廣場周圍一堆堆龐大的威權建築物籠罩在陰霾的光線中,散發出晦黯的氣息。隨著人流向北穿過兩道城門,來到故宮正門午門前,頂著烈日排隊40分鐘才買到票。進入故宮,龐大的建築群首先帶來心理的震撼,不過慢慢消散了,古代的皇宮大院,畢竟不能爭勝於現在各種浩大的形像工程建築,看多了也無所謂了,更何況高牆深宮營造出的皇權高高在上,讓古代萬億百姓心中惶恐的同時,也讓皇宮的唯一擁有者心生惶恐,如此看來高高宮牆恢弘殿堂固然宣揚著皇權的煊赫威嚴,更是一種極度權力依戀背後的恐懼所需要的心理屏障。
沒先進太和門,先逛了兩邊的武英殿和文華殿,武英殿的清代禁書展非常好,真實的史料撕開了康乾盛世的虛偽面目,想到屏幕上鋪天蓋地的大便子清宮戲,想說欲愚人者終將自愚。穿過太和門,延中軸線參觀三大殿,後廷直到御花園,然後西六宮,回乾清門游東六宮,進珍寶館,南進北出最後出神武門,故宮5個小時游歷,處處金壁輝煌紅牆黃瓦,宮殿巍峨樓閣重重,60元的票價也極其超值,不虛此行,接下來是北海公園,可惜荷花還沒開,在白塔北面的仿膳門口乘渡輪去北岸,看了雙面九龍壁,很精致,然後出北門,到了什剎海地區,前海水面有不少人游泳,其中有一位70歲的老太太慢慢的蛙泳,佩服佩服哇。延前海東岸步行至銀錠橋,煙袋斜街到鼓樓鐘樓,然後舊鼓樓大街換2號線至崇文門新世界吃飯回去休息。
在北京的第三天,長城,來之前比較了很久,金山嶺司馬台最具吸引力,但一天時間太緊,兩天差不多,而且不確定我這提前衰老的身體是不是扛的住。八達嶺人太多,919風雲變幻的險遇太多,於是決定慕田峪,如果體力有剩余爭取走一走箭扣長城的邊緣。可是當東直門樞紐外找到936時,最後一班直達車早沒了,如果要去只能到懷柔再打車,猶豫一下決定八達嶺,2號線到積水潭,路過N多919,在徳勝門找到直達乘車點,很快,1個小時到了,車上的“導游”熱情鼓動並帶領大家去買滑車票,雖然偶心知肚明,但還是跟著“導游”滑車上,不過只買了單程票,事後證明多慮了,爬長城不累,很短的一段滑車到北四樓,人多得簡直大趕集,沒多久北八樓到了,繼續向下,人少多了,北十一樓有路下到八達嶺熊樂園,意猶未盡還想爬一段,到了北十二樓,沒想到是斷頭路,城樓被封了,只好悻悻然回頭,吃壓縮干糧和面包填飽肚子。出了熊樂園走到八達嶺關隘,這裡是徒步登山起點,到了長城博物館,可惜周一館休,只好旁邊的919車站正好最後一個座位回去了。長城很雄偉,爬的很開心。
回徳勝門乘2號線還是東直門下,401大山子下,玩轉798,798非常大,遠遠超過M50,八號橋等。天色漸黯,很多藝術工房畫廊都關門了,白天喧囂的商業氣息慢慢消退,人跡寥寥,安靜的一個人慢慢游蕩,近代工業設施的巨大光影投射出逝去年代的印痕,東德包豪斯和蘇聯風格的建築,現代藝術家們荒誕而真實的創作表達,一時間迷失在怪誕雕塑和煽情塗鴉中,過去的時光變得迷離不可知,忽而觸手可及,轉瞬光線模糊遙遠地跳出視界。當最後一絲晚霞消失黑幕來臨時,又回到了開往夏天的地下鐵,彷佛感覺到,歷史的沉澱也會散去,只因承載了太多,北京並不是一個單純古老的城市。
在北京的第四天,也是最後一天,退房,到天壇,東門進西門出,草草走馬觀花一圈,天壇不像世界文化遺產級別的古跡,而是北京市民的大公園,各種各樣的運動健身娛樂看得偶眼花繚亂眼界大開。然後是自然博物館,很小,可愛的小朋友們天真無邪,,然後公交車到正陽門,兒童時代大人香煙牌子上的大前門終於看到真身了,前門大街很仿古很復古,但貌似現代建築的復古外殼,大柵欄有不少老字號,不過它的京腔發音更有趣。2號線換1號線軍事博物館,地方不小,室外展區的各種展品,來自內戰的遠遠多於外戰,無話可說,室內展區儼然成為蘇聯戰後第一代兵器的集中營,其他的國產噴氣航空器,小型水面艦艇,槍械火炮坦克,東風彈道導彈和紅旗地空導彈等等,無一例外是蘇聯50年代技術援助或者封閉環境下艱苦山寨的產物,連同俄式風格的建築和內飾,無聲顯現了這個北方強權至今揮之不去的影響力。
換了兩部公交車,到了道教全真派發源地白雲觀,向一位道士請教了自殺的問題,他的回答與佛教給我的答案很不一樣。時間有點晚了,估計恭王府關門了,還是又去了什剎海,途中遇見輔仁大學舊址,參觀了民國的建築和後花園,然後繞著柳蔭街和不知名的小馬路逛了很久,正如新天地之類,只是旅游和消費場所,從來不代表石庫門的生活,那些現在還遍布的二級以下舊裡破敗髒亂,才是底層平民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矮平房四合院和那些富貴靚麗的四合院,我知道真實的生活在哪裡發生。不知不覺又來到前海,急忙111路電車回去。原來准備去北京站退卡,車上售票員說時間太晚退卡點下班了,建議我到東單地鐵站退卡,這次在北京,接觸到的北京人都很熱情隨和,有問必答,游玩很開心,北京,還有天津留給我良好的親和力,雖然現在人員遷移往來交通通訊便捷已經淡化了地域差異,可在不少細節還是感受到京津民風淳樸的一面,
到崇文門老樣子吃好米飯套餐,買好面包火車上吃,然後取行李打車去北京南站,北京的出租車要收1元錢燃油附加費。半小時高鐵到天津,一看返程車檢票了,衝上候車廳發現排隊等車的人阻斷了整個候車廳,始發站居然晚點,唉,半夜時分終於衝上火車睡覺,醒來後全程過半,發現淮河作為南北分界線不十分准確,應該是江淮分水嶺,京滬線上看在明光和滁州之間的丘陵地帶。這趟列車最後給了一個小小的驚喜,第二天提前半小時到終點站,哈哈,趕忙乘3號線回家,京津之旅順利結束。


精選遊記: 北京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