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杭州

作者: bear98

導讀說到吃飯,第一個感覺是杭州菜其實並不清淡,除了口味稍稍偏甜,其它與北方菜並無不同,尤其是鹽和油都放得很重,有幾次簡直讓我們吃出了魯菜的感覺-_-|||第二個感覺是杭州吃飯實在太便宜了,便宜到讓人不好意思,即使是樓外樓、紅泥這樣檔次的地方,人均40-50元也可以吃得很好。 雖然便宜,但還是要推薦一下杭州旅游消費券——這個咚咚吃飯是最好用的,買景點門 ...

說到吃飯,第一個感覺是杭州菜其實並不清淡,除了口味稍稍偏甜,其它與北方菜並無不同,尤其是鹽和油都放得很重,有幾次簡直讓我們吃出了魯菜的感覺-_-|||第二個感覺是杭州吃飯實在太便宜了,便宜到讓人不好意思,即使是樓外樓、紅泥這樣檔次的地方,人均40-50元也可以吃得很好。

雖然便宜,但還是要推薦一下杭州旅游消費券——這個咚咚吃飯是最好用的,買景點門票其次,住宿是用不用都沒什麼分別的。為什麼說吃飯是最好用的呢,因為菜單在你手裡,想湊到40元的倍數太簡單了。我們一般的做法是,拿到菜單,先通讀一遍,記下所有想吃的菜,從中挑出最想吃的一個或兩個大菜,零頭用其它想吃的小菜、主食或湯去找齊,這樣湊到整40元或整80元都不是難事。杭州最有名的幾家店都是接受消費券的:樓外樓、紅泥、張生記、皇飯兒、知味觀、外婆家、奎元館,實踐證明,這些店收消費券都非常痛快,有時痛快到連我們的身份證都不用登記,直接拿走,撕券,蓋章,開發票,與本一起還回來。最妙的是,旅游消費券商家名單上,把每家店下面分店的地址、電話都列得清清楚楚,有時候我們到了一個不熟悉的地方,不知道去哪裡吃飯好,就把打印的商家名單拿出來,對照著地圖,找到距離最近、交通最方便的一家店,奔襲而去:)

樓外樓

有天晚上經過樓外樓,遠遠的就被那璀璨的燈火震撼了,傻乎乎看了半天,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樓外樓啊!門口停的車也令人乍舌,心說這能是俺們小老百姓吃飯的地方麼……第二天中午還是乖乖來報到,很驚喜的發現走廊裡掛著周爺爺的照片,翻開菜單第一頁也是周爺爺的照片,看得俺眼淚嘩嘩的……至於價格,倒也沒有想像得那麼貴,說說點過的幾個菜:

西湖蜜藕:20元,與其它店裡吃到的不同,是一塊一塊的,而不是一片一片的,不過味道沒什麼差別,是我們在杭州吃過價格最貴、分量最小的糯米藕;

杭州素燒鵝:15元,這個蠻好吃的,以千張為原料,大概是先煮後炸的,有點油,但是並不膩,口感還真有點像燒鵝;

蝦籽茄子:20元,這個是我們臨回北京時,為了去樓外樓買叫化童雞,順便吃的,當時已經吃不下去肉了,所以點了這個菜來下飯,沒吃出來蝦籽,茄子與普通的醬爆茄子沒什麼差別;

東坡燜肉:14.8元,五花肉,瘦肉明顯要比皇飯兒的多,鹹甜口,味道與皇飯兒的沒什麼差別;

西湖醋魚:48元,最便宜的一檔,不過還是很好吃,草魚非常新鮮,也沒什麼腥味,我是從來不吃河魚的,也忍不住動了幾筷子:)

叫化童雞:150元,本來以為這個雞能有多大呢,端上來只是小小一坨,敲開外面包裹的泥巴,雞肉酥爛,且因雞肚子裡有料,吃起來有股清香,值得嘗嘗。如果要打包帶走,可以跟服務員說一下,要帶泥的。如果覺得150元貴了,可以去一層小賣部買真空包裝的,重量差不多,價格才39元,曾經問過服務員,150元的和39元的有什麼差別,服務員支支吾吾了半天也沒說清楚,給我們的感覺是其實沒什麼差別……

東坡酥:13元(10只),巧克力餡的,蘇東坡那年代有巧克力麼?未免有沽名釣譽之嫌……太甜了,吃起來很膩,不推薦。

紅泥

到杭州第一天,騎車環西湖時,路過紅泥砂鍋,見大門口掛著一對條幅:“讓價格回歸合理,請百姓走進紅泥”,看來紅泥還真是一個比較腐敗的地方-_-|||後來在教場路附近看老房子,又路過紅泥花園,本想進去吃頓飯,貴也認了,完整一下,可惜當天有婚宴,人很多,很吵,估計後廚也很忙,便放棄了。不過臨回北京時,到底還是去紅泥砂鍋吃了一頓,前面說了,當時已經吃不下去肉了,所以點了下面幾個菜,我媽評價說是在杭州吃的最香的一頓飯:

糯米蓮藕:15元,正常的糯米藕;

蒜泥草籽:18元,紅泥沒有菜單,是看樣點菜的,我媽去點菜,問人家哪個是這裡特色的蔬菜?人家推薦了草籽,是一種細長的綠葉菜,類似於蒿子稈兒?有清炒和蒜泥兩種,我媽要了蒜泥的。這個菜很清爽,不過稍微有點塞牙:)

油燜春筍:20元,我媽想想來杭州這麼久還沒正經吃過筍,於是點了這個,結果發現太好吃了,吃得我們樂不思蜀,回到北京還念念不忘,逼得我爸沒辦法,只好上網查菜譜,做了個山寨版的,也很好吃,啊,寫到這裡都要流口水了~~~

小煎鄉村豆腐:18元,類似於北京飯館裡的家常豆腐,很好吃,只是口味比較重,是下飯的菜,我們專門為它要了米飯,連豆腐帶肉末帶湯汁一起拌著吃,一邊吃一邊大呼過癮;

煎餃:10元(10只),正常的三鮮餡煎餃;

雖然紅泥我們只吃過一次,不過還是開發了一個40元套餐:油燜春筍20元+小煎鄉村豆腐18元+米飯1元*2=40元,用旅游消費券的話就是30元咯,用我媽的話說:“比吃盒飯都便宜”,推薦後來的同學嘗試一下,保管可以吃飽吃好:)

皇飯兒

從布丁酒店吳山廣場店退房出來,直奔高銀街上的皇飯兒,大吃一頓,以示慶祝,點菜如下:

桂香糯米藕:12元,正常的糯米藕;

東坡肉:8元,在杭州一共只吃過兩回東坡肉,再就吃不下去了-_-|||東坡肉還不錯,不過也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吃,小聲說,俺還是更愛吃北京這邊吉祥鳥的……

乾隆魚頭:56元,很大一鍋,裡面有很大一個魚頭,對半劈開,放了佐料,與豆腐一起燉,口味有點重,不過也還好了,我媽吃魚頭,我吃豆腐,吃到撐也沒吃完;

蔥包檜:8元,作為點心來說,還不錯了,可以試試。

知味觀

有天冒雨在延安新村一帶逛街,又濕又冷,看見知味觀武林廣場店就連忙進去了。大堂裡頗有一些人在等位,不過一個大堂經理模樣的女人直接把我們領到了一張兩人桌前,並張羅著擦桌子擺餐具倒茶水。後來分管我們這桌的服務員也很好,點完菜後我們想改一下菜單,試探著問還能不能改了,結果服務員二話沒說,一溜小跑著就去改了。這家店的服務真的很好很貼心,上菜速度也非常快,是我們在杭州吃過的所有飯館裡最快的。說說點過的幾個菜:

農家烤麩:7元,鹹甜口,口味很重,不適合空口吃;

杭州鹵鴨:20元,做得中規中矩,口味不重,所以沒有完全掩蓋掉鴨肉的土腥味,喜歡吃鴨肉的同學們試試吧,不喜歡的就跳過吧;

杭椒牛柳:20元,按說這是個很尋常的菜,基本是個飯館就有,但是吃到還是覺得驚艷,牛柳鮮嫩,杭椒清爽,相得益彰,唇齒留香。推薦後來的同學們試試,不一定要在知味觀,大概杭州本地很多店裡都能吃到這樣好味道的杭椒牛柳呢;

糖醋藕夾:15元,因為在外婆家吃過新味型糖裡幾和杭式酥魚,糖醋燒的肉吃夠了,所以在知味觀沒有點糖醋排骨,而是點了糖醋藕夾。第一口吃到的時候也很驚艷,覺得香而不膩;但是吃多了,菜也有點涼了,就覺出膩來了——也許與藕裡填的肉餡有關系吧,還是嫌肥了一點。有趣的是,一盤糖醋藕夾裡還摻了一塊糖醋排骨,比較了一下,糖醋排骨確實沒有糖醋藕夾好吃:)

菜肉餛飩:8元,北京餛飩侯的菜肉餛飩是俺的最愛,因此在杭州頗吃了幾次以示致敬,沒想到知味觀的菜肉餛飩與眾不同,用的是芹菜而不是薺菜,第一口吃到的時候簡直不敢置信-_-|||味道倒也蠻清爽的,不過俺還是更喜歡薺菜的……

知味小籠:6元/客(5只),正常的小籠包子,純粹是為了湊40元的倍數才點這個的,點了2客,打包帶走作第二天的早飯也不錯。

外婆家

外婆家城站店我們前後去了三次,第一次愛得不行,第二次恨得不行,第三次平淡是真,劃上圓滿句號。需要提醒的是,這家店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周末,我們最久一次等了快一個小時,建議想去的同學提前訂位;另外,因為人多,所以上菜速度比較慢,服務態度也比較差,服務員丟三落四的是常事兒,點菜記錯菜,送菜送錯桌,基本每次去都會遇到,至於茶水、牙簽之類的東西,建議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素燒鵝:8元,同樣是素燒鵝,外婆家和樓外樓的差距咋就那麼大捏……前面說了,樓外樓的是很多層豆皮摞在一起,煮得入味,然後下鍋炸,外婆家的就不同,類似於北京飯館裡的三絲豆皮卷,就是豆皮裡面卷上黃花木耳蘑菇之類的東西,蒸成形,切成段,就端上來了,沒有燒鵝的形狀,也沒有燒鵝的味道,不知道憑什麼叫的“素燒鵝”……總之是不好吃,不推薦;

家常素雞:6元,類似於北京超市裡賣的豆泡,而不是素雞,水當當的,應該是蒸出來的,一般般,不推薦;

話梅花生:6元,話梅味道的花生米,甜絲絲的,很好吃,推薦;

桂花藕韻:12元,藕裡塞的糯米非常彈牙,藕上澆的蜜汁也是我們吃過的幾家店裡最好的——不是濃得化不開的糖稀,而是淡淡的卻有回味的蜂蜜,讓人百吃不厭~~~價格便宜分量足,強烈推薦;

蛋黃南瓜:11元,與家常素雞一樣,水當當的,應該也是蒸出來的,比較難吃,不推薦;

杭式酥魚:13元,本以為是那種連骨頭都酥掉了的魚,端上來發現滿不是那麼回事兒……後來在別家店裡看菜單,看到原料一欄才明白,原來是以魚脯為原料,用做糖醋排骨的方法來做的-_-||| 魚脯的口感類似牛肉干,很干,很硬,肉也是一絲一絲的,而且有刺,不推薦;

手捏菜燒豆腐:8元,我們到最後也沒弄明白,到底是有一種菜叫“手捏菜”,還是有一種加工方法叫“手捏”,無論如何,這個菜是蠻好吃的,推薦一下;

杭三鮮:15元,肉丸、魚丸、河蝦、筍片、木耳、油菜一起炒,可以試試,不過感覺幾種原料之間沒有借味,有點遺憾;

新味型糖裡幾:16元,做得中規中矩,甜得恰到好處,推薦喜歡酸甜口的同學試試這個;

珊瑚蝦;28元,類似於北京飯館裡的桑拿蝦,只是將小鵝卵石換成了珊瑚,與小鵝卵石一樣,珊瑚也不怎麼熱,大抵只是當個裝飾,作個噱頭;蝦就是普通的蝦,椒鹽味,沒什麼特別,總之不是一個非點不可的菜;
龍井茶香雞:45元,這個要重點說下,版上誰說這個菜淡來著?拜托看下後面的照片……不知道是廚師放了兩遍鹽,還是熬湯熬到干鍋了,我們吃到的這個菜,是又鹹又油又膩,一點茶味也沒有,只在雞身上粘著幾片可憐巴巴的茶葉。點這個菜是想空口吃的,硬著頭皮吃了幾口,發現實在吃不下去,只好要了米飯就著吃,就著吃也吃不下去,索性問服務員要了一大壺熱茶,統統倒進砂鍋,待鍋裡的油浮上來,拿湯勺一點一點撇掉,一共撇出來兩碗黃澄澄的油,這才覺得雞肉勉強能吃了……盛了一碗摻過茶水的雞湯,味道居然還不錯,瀑布汗-_-|||估計這只雞要是多放點水,小火慢燉,應該會是相當不錯的一個湯菜,至少不會比北京超市裡賣的那種配好了佐料、專門用來燉湯的土雞差的,可惜這玩意兒沒辦法打包,就算能打包也沒家伙、沒地方燉……

宋嫂魚羹:12元,魚肉做的酸辣湯;

菜泡飯:4元/碗,8元/鍋,我們要的是碗的,服務員說,一碗足夠你們兩個人吃,上來果然是超大的一個碗,吃到撐也沒吃完……口味很清淡,適合飯後溜縫兒,不過俺還是不喜歡南方的米,吃到嘴裡是一粒一粒的,不粘,不彈,也不夠結實;

蔥油拌面:3元,正常的蔥油拌面;

在外婆家,想開發一個40元套餐,簡直是可以信手拈來,隨心所欲不逾矩的,比如:話梅花生6元+桂花藕韻12元+手捏菜燒豆腐8元+新味型糖裡幾16元=42元,用旅游消費券的話就是32元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 對了,這裡還會送餐後水果,只要來吃飯,無論花錢多少,都有一份的,同學們別忘了要哦:P

奎元館

感覺是杭州本地人經常去吃的一家飯館,店面布置和服務態度都很國營。面都是很大一碗,面條是相同的,只是配料不同。鄰桌大概是一個本地人帶幾個外地朋友來吃,一邊吃一邊介紹說,這家的面條是特制的,非常筋道,在湯裡泡得久了也不會發脹,不會越吃越多;不過我和我媽都覺得面條很普通,也不怎麼筋道,懷念新疆甘肅陝西山西的面條ing……

蝦爆鱔面:30元,配料是鱔段和蝦仁,我媽吃的,評價一般;

奎元子排面:22元,配料是無錫排骨,我吃的,吃第一根排骨時覺得好吃,吃第二根時就開始膩了。

九百碗老湯面

也是杭州本地人經常去吃的一家飯館,算是中式快餐吧。面也是很大一碗,面條相同,配料不同。面條也很普通,不夠筋道,再次懷念……另外還有鐵板面、鐵板飯、砂鍋之類的主食,和飲料、甜品。

招牌牛肉面:17元,配料是牛肉,我媽吃的,說牛肉味道是好的,只是沒一塊咬得動;

老火燉鴨湯面:17元,配料是鴨肉,我吃的,鴨肉倒是咬得動,不過也沒覺得怎麼好吃;

魚香茄子鐵板飯:15元,我媽吃的,菜少飯多,且有鍋巴化的趨勢,不過我媽吃得還算滿意,讓我覺得回北京後有必要帶她去吃一次照瀾院的番茄牛肉鐵板飯……

廚師鐵板面:15元,我吃的,面條很粗,很糟,簡直讓人懷疑是不是在水裡泡過,口味比較重,不推薦;

血糯紅豆露:5元,這個很好喝,推薦一下;

熏衣黑米露:5元,這個不好喝,香精味很重,不推薦。

咬不得高祖生煎

說起來,這還是我們在杭州吃的第一家飯館,蠻有紀念意義:) 當時剛在布丁酒店吳山廣場店安頓下來,下樓找飯轍,因為時間有點晚了,皇飯兒和知味觀都打烊了,所以去了高銀街口的咬不得高祖生煎。生煎很好吃,有滾燙的灌湯,還真是咬不得啊,一咬就犧牲了俺一件外套>
_


精選遊記: 杭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