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游首選的景點當然是莫高窟,需包車前往。我們租了一輛車,來回車費100元,四人平攤也只不過每人25元,還是可以接受。況且司機人不錯,一路開去一路給我們介紹敦煌的歷史。雖說只有早上8點多,莫高窟門前已是人山人海,大多是各個地方的旅游人。莫高窟從前秦創建,以北魏為起點,一直走著上升的路。一千多年歷史的積累,形成了莫高窟藝術的豐富和復雜。我們從這個窟進入那個窟,感受著它輝煌而燦爛的藝術,體會著國寶被毀,洞窟由最盛時的“計窟室一千余龕”到如今的只余492個的痛惜。莫高窟是由於沙漠空氣和洞窟牆壁極度干燥,使用的材料性能耐久,所以才有幸保存到現在。然而有許多洞窟是不開放給一般游人觀賞的,只供研究者和一些身份特殊的游客觀賞。“發奮成為國家領導人唄,肯定有你一飽眼福的份。”傑戲謔青,“那還不如用功成為文物研究家更容易。”青頗有自知之明地自嘲。這麼多不同歷史時期建造的洞窟中,我最喜歡的莫過於唐朝時所開的洞窟。第96窟初唐開鑿的坐佛高34.3米,是當今的室內第一大佛。中唐時的158窟是莫高窟第一大臥佛,整個洞窟像一具巨大的棺材。而敦煌的建築畫藝術到了盛唐時則達到頂峰,是一幅幅集人物、景物的精美藝術畫。盛唐氣像在它的敦煌藝術中達到了淋漓盡致的表現。那時候的中國人,一定說話都特別大聲吧?“何止,那時候的女孩子還可以大吃特吃也不用窮擔心呢,真想回到唐朝去。”我真是有感而發。到莫高窟游玩用了我們半天時間,千年的歷史就濃縮在這點時間了,我很有點回不過神來。中午到驢肉黃面館解決肚子問題。對於上海人來說敦煌的吃確實有欠精致,不過仍然味道不錯,就像西北人的熱情。倒是水果特產“李廣杏”新鮮,價錢也不貴,值得一試。
我們仍包昨天的那輛車,決定走雅丹、玉門關幾個景點。司機說這幾個景點間相隔較遠,路途又辛苦,所以要450元一天。我和朋友充分發揮上海人講價的好口才,終於把價錢壓到400元。
先是到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渡玉門關”現在我們要親臨其境了,也難怪當時的守邊將士會怨。一路開去,一路是無邊的大戈壁,沒有一絲的綠色,沒有一棵樹木,甚至是茅盾說的白楊樹。只有漫漫黃沙,一些干枯的雜草。然而就是它們,也算是這一望無垠的蒼涼中存活著的生命了。我真是不能不感激王昌齡,沒有他的這首七絕,想怕我是下不了那麼大決心去的。太陽肆虐,我們擔心沒到玉門關,大家就變成烤豬了。遠遠看見玉門關關城的牆垣,在藍天、烈日、大戈壁中毅然定型,就像一種無法形容的永恆,默然不語。帶著說不出的震撼走近,有一群類似燕子的鳥從裡面飛出來,四散到天空中了,一個個驚嘆號般。牆垣蒼黃色,上面有著太多的坑坑洞洞,我們圍著它走了一圈,少年人的輕狂很難真正明白到它的凝重。守關的負責人和我們聊了好一會,還請我們吃了西瓜,我們感到了他的熱情。
而後我們乘車繼續前往到雅丹地貌,雅丹亦稱魔鬼城。進入雅丹地貌,你會因龐大氣勢而震撼,遠處觀看,它宛如中世紀的古城堡,許多世界著名的建築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縮影,應有盡有,置身其中猶如進入一個宏大的世界建築藝術博物館,讓你瞠目結舌,流連忘返。大自然是奇妙的,雅丹地貌的奇特與壯觀,你可以盡情展開豐富的想像,為它編繪美麗動人的傳唱,
今天的行程到晚上9點多才算結束,我們盡興了,司機也累壞了。為了表示感謝,我們還是給了他450元,司機還給我們留了電話,讓我們下次來敦煌時也坐他的車,他一定算便宜。我真高興,西北人的熱情令敦煌之行更難忘,也更愉快。
敦煌之行結束了,我卻還意猶未盡。七月的敦煌,很吸引,也很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