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台第四日了,今天上午的計劃是前往台北最負盛名的景點-台北故宮。乘坐捷運到劍潭站,然後轉紅30路,到故宮門前下。門票150元,學生票100. 又花了100塊錢租了個導游器,開始細細游覽。我當天是9點開門進去的,已經算夠早的了,可是發現那時已經有大批大批的陸客團開始湧入,我只能與他們打時間差,先去參觀那些人少的展廳。不過這些旅游團在導游的帶領下行軍打仗一般,參觀時間都很短暫,往往直奔翡翠白菜和肉形石,行程非常的不自由,讓人覺得實在可惜。來故宮這種地方,還是應該時間充裕一些,細細品味的。開放台灣自由行實在勢在必行。故宮博物院雖然館藏文物數量巨大,但展廳面積並不是太大,展出的文物也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主要展區共三層,一層主要是一些特展,我去時正在展出明清皇室文物,清代家具,佛教造像等等。二層到三層按照時間順序,展出從舊石器時代到清代的歷朝有代表性的文物,由於展廳面積有限,具體到某一朝代的文物也頗為有限,而且也是以明清文物居多。二層三層有一部分展廳展出歷代字畫,瓷器等文物。在三層一角,一個名為“玉燦珠光”的展廳內,著名的翡翠白菜和肉形石就位於那裡,確實惟妙惟肖,巧奪天工。對台北故宮的整體感覺,就是這裡主要是明清皇宮的珍藏為主,以字畫,瓷器,玉器等見長,和大陸的博物館相比,出土文物相對很少,因而缺乏一絲歷史的厚重。不過這裡的文物的確各個堪稱精品,除了號稱三寶的“翡翠白菜”,“肉型石”,“毛公鼎”,還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貼”等,讓人觀後激動不已。
參觀了三個半小時,離開故宮,來到距離故宮不遠的“士林官邸”。這是蔣中正在台灣居住時間最長的官邸,也是他最後離世的地方。現在已經開辟成為一處公園,面積不算太大,卻也非常雅致。核心建築是蔣公公館,不過我去時正在整修,無法入內參觀。官邸內還有一處中式花園和一處歐式花園。還有做禮拜的一座教堂“凱歌堂”,據說現在蔣家的婚禮都還要在這裡舉行。
從士林官邸出來,回到會議中心,要開一下午的會。晚上,在會議主辦方的安排下,我們所有與會者前往圓山大飯店進行晚宴。第一次進入飯店內部,之間裝飾華麗,金碧輝煌,大堂布滿了中式風格的藝術品,充滿著古色古香的格調。來到12層的宴會廳,居高臨下,周圍景色一收眼底。巨大的宴會廳擺著幾十桌宴席,天花板的藻井中雕著一尊浮雕巨龍,口含一顆夜明珠狀的吊燈,把大廳照的熠熠生輝。席間,台灣著名的“十鼓”擊樂團為我們表演了精彩的歌舞,持續了近兩個小時,讓人印像深刻。他們的節目都以鼓為主題,融合了中國戲曲,古典歌舞,原住民歌舞,日本伎樂,現代舞等藝術元素,頗具特色,使人耳目一新,讓人不禁想到台灣另外一支著名的舞蹈團隊“雲門舞集”,他們都是對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融合,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席間掌聲連連,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晚上十點,宴會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