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陽光燦爛和其他地方一樣,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春天的陽光,令人奮發蓬勃向上;秋天的陽光,照在黃葉上迸射著燦金的光芒;冬天的陽光,像雙溫暖的手撫過你的臉龐;唯獨這夏天的大太陽,還是在一望無際的故宮的一望無際的太和殿廣場上。。。無論是CS式的迂回行進,還是孫大聖的手搭涼篷,都了無用處地擋不住——因為完全沒有可以產生蔭涼的中介物,就像舞台追光一覽無遺地打在每一寸暴露出來或者沒有暴露出來的地方,真正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無死角陽光普照”。極慷慨。
衝過這段悠長的“隔離帶”之前,我特意在售貨處買了根冰棍。因為看到人流中一名歪~國人買了根,還向同伴暗挑了個大拇哥。我很信服這樣口口相傳的人際傳播,就跟著買了根。哎?還真好吃!適合大熱天降溫用的真冰棒“冰工廠(或場)”,裡面還有菠蘿果碎,很冰爽的樣子。
太和殿還有個別稱,對,就是老百姓常說常仰慕的“金鑾殿”。它是故宮建築群內體量最大、等級最高的建築物。從哪裡可以顯示出太和殿是采用最高建築規制的呢?
首先,太和殿的屋頂為建築形式最高的重檐廡殿頂。這種頂式是清代所有殿頂中最高等級。在廡殿頂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條短垂脊,共九脊。這種殿頂構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寬大於進深,前後兩坡相交處是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分別交於正脊的一端。

- 太和殿重檐廡殿頂(網上照片)
屋脊兩端安有高3.40m、重約4300kg的大吻。岔脊上,裝飾10枚脊獸。這裡有嚴格的等級界限,按照建築等級的高低而有數量的不同,只有金鑾寶殿(太和殿)才能十樣齊全,顯示了至高無上的重要地位。中和殿是七個、保和殿是九個,其他殿上的小獸按級遞減。天安門上也只是九個小獸。小獸的排列是有寓意的。 先看這些小獸的最前面有一個領頭的,那是騎鳳的仙人。相傳戰國齊緡王被追兵緊逼逃到江邊,危急中遇一大鳥。緡王騎上大鳥渡江而去,化險為夷。騎鳳仙人排在首位,表示騰空飛翔並有祈願吉祥意,作用是固定垂脊下端的第一塊瓦件。此仙人不計小獸數目之內。仙人之後的十個小獸順序為:“一龍二鳳三獅子,海馬天馬六押魚,狻猊獬豸九鬥牛,最後行什像個猴”,像征著皇權的至高無上。古代的宮殿多為木質結構、易燃,傳說這些脊獸除了固定屋脊還能避火。這些神話動物的裝飾,使帝王的宮殿成為了龍擁鳳倚的仙閣神宮。梁思成先生贊嘆說:“本來極無趣笨拙的實際部分,成為整個建築物美麗的冠冕”。

太和殿脊獸(網上照片)
太和殿面闊十一間, 進深五間,建築面積2377.00㎡,高26.92m,連同台基通高35.05m, 紫禁城內規模最大、建制最高的殿宇。殿前寬闊的平台稱為丹陛,陳設日晷、嘉量各一,銅龜、銅鶴各一對,銅鼎18座。龜、鶴為長壽的像征。日晷是古代的計時器,嘉量是古代的標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權的像征。殿下為高8.13m的三層漢白玉石雕基座,周圍環以欄杆。欄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龍頭,每逢雨季千龍吐水。
小時候進故宮,所有殿堂、偏院都可以自由出入,後來漸漸地分區分片攔擋起來。不擋不行,好幾千萬上億的腳踩來踏去,多精美的石雕磚刻都成了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