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行漫記之一(day1&2)--西安游起始篇

作者: wuhan555

導讀新西行漫記之一(day 1 & 2)--起始篇 西安歸來有一月矣,游記遲遲不能動筆,盡管近日悶熱難耐,汛情告急,還是開始翻檢所謂的私人記憶,既為夢回唐朝的古都、也為險峻無言的華山,更為一段綿綿難忘的情愫,全部的留戀都在K身邊了。 Day 1 抵達西安 鼓樓 回民街 東大街 我和K分別從不同的地方趕赴西安,我在16:50落地鹹陽機場,1號樓到達,取到返程的行程單後 ...

新西行漫記之一(day 1 & 2)--起始篇
西安歸來有一月矣,游記遲遲不能動筆,盡管近日悶熱難耐,汛情告急,還是開始翻檢所謂的私人記憶,既為夢回唐朝的古都、也為險峻無言的華山,更為一段綿綿難忘的情愫,全部的留戀都在K身邊了。

Day 1 抵達西安 鼓樓 回民街 東大街

我和K分別從不同的地方趕赴西安,我在16:50落地鹹陽機場,1號樓到達,取到返程的行程單後又拖著行李去2號樓等候K,驕陽似火,她預計在17:40落地,結果是18:10才會面,出門就是大巴一號線到鼓樓,25元/人,適逢西安高溫,37度對我到無所謂,可苦了來自海濱城市的K,撲面的熱浪體現著三秦大地的盛情,還有我帶來的濱江風情,一並獻給她。機場到鼓樓車程在50分鐘左右,由西門進城,城市的馬路和綠化相當不錯,看得出古都的氣派和風貌,西大街也是車水馬龍,直達鼓樓對面的美侖酒店。時已晚7點,早就耳聞西安的出租車難打,我們預定的是解放路的錦江之星店,按地圖路線看,過鐘樓後沿東大街直行,到解放路口左拐就是。美侖酒店右側就有公交車站,拖著行李箱看了下站牌,到“大差市”的有好幾路車,剛巧來了車,與K迅捷地登車(充分發揮搶地鐵的經驗),但在車繞著鐘樓轉了一圈後,本人的方向判斷就發生失誤,以為車是往南邊開行,有些沉不住氣--錦江之星是在解放路北向啊,倒是K體貼地安慰我:沒關系,到站後再轉車去賓館就是,其實當時車的確是往南大街走了一段,卻又拐彎折回北向,停在東新街索菲特人民大廈附近,再過馬路打車去錦江之星,不到2分鐘車程。這裡面要注意的是--錦江之星解放路店門前公交站名的吊詭之處,往南邊的車站就在門前,統一是“大差市”,而往北的公交車則要從門前到馬路對過的南邊一點點上車(比如去火車站),上面的站名是“民樂園”。

錦江之星解放路店是我住過的最大規模的JJ店,市口不錯,交通便利,對面有人人樂超市、稍遠點還有新開的萬達廣場,離火車站也只有3站路,陝西省政府也在不遠的地方。原本預定如家火車站店的,最終因地段和房間設施的因素,被否決了,現在看來是明智的,若有重游,還會入住解放路店。唯一的遺憾是,可能從攜程訂的房間都是給的背向大街(有歧視之嫌),窗外正對極近的另一棟建築物,有些壓抑,不太敞亮,好在我們白天幾乎沒在房間,也就成天介地拉上窗簾了。商務房和其它的錦江並無二致,IKEA風格的擺設也是我很中意的--簡潔、明快、便利、舒適。

晚餐准備去回民街解決,盡管去那兒的外地人和游客居多,但名聲在外,還是要去探個究竟才踏實。出門叫輛taxi,從東新街走,經過省政府,橫穿北大街後不遠,在市政府的斜對面就是回民街的北入口,的士司機聽見我們誇獎西安的寬闊大道,連連說道,西安要升為直轄市了哦。真的?愚人節的玩笑吧。

回民街--這是一條充滿濃厚生活氣息、勾引你饞蟲的大街、也是一條囊括西安特色的風情街,除了聞名遐邇的“賈三灌湯包子”、“紅紅酸菜炒米”、“老米家泡饃”等,還有數不盡的各種小吃在向你召喚,徜徉其中,目不暇接,食欲大開。有名的“老孫家泡饃”並沒在我們計劃內,在沿街考察一個來回後,選中“老米家泡饃”,2人要了碗“精品羊肉泡饃”,15元/碗,K掰得比我熟練得多,與她相比,我是手拙眼笨,DIY的掰饃技術還是差了點兒,但湯真的很鮮美,配的糖蒜也好吃,就是辣子一般般;門前的烤肉和酸梅湯也一一品嘗,烤肉太鹹,酸梅湯不夠冰鎮,還沒有家鄉那種用大冰塊冰鎮的爽口。路上K又買了幾斤又脆又甜的桃子、酸奶(青海酸奶和本地的銀橋酸奶,乃明天早餐),從回民街南頭來到西大街的鼓樓下,好多擺攤的攤主頭上都支著一個類似攪蛋器的東西,起先以為是什麼標志或識別物,問了一位老人,才知道是頭部按摩器,有新意!

夜色中影影綽綽的鼓樓,讓我想起了北京的鼓樓、鼓樓外大街,還有今年4月的京城之旅,都是皇城,自有範兒!南方城市就沒有這個味道。心裡在納悶,怎不見秦腔的影子,倒是傳來塤的樂音--是不是《廢都》裡的莊之蝶在吹呢?又看見了著名的“金花購物中心”和“同盛祥”餐廳,從西大街北口的地下通道進去後,裡面清晰地標示著各個出口的方向牌,並不是傳說的什麼要熟悉通道至少要一周以上的穿越才能過關, 呵呵!通道裡燈火通明,極為亮堂,通風也好,裝飾大氣。從這點可反映出特大城市應有的某些特征。我們由東大街北口上來後,計劃沿東大街直行,找到解放路再拐回酒店。這條路不愧是繁華市區,雖然已是晚10點多了,人還是不少,沿途店面多數是服飾類,也有KTV和一些燒烤、奶茶類的門點在營業中,但始終沒看見一家餅屋或24小時便利店(原想帶些明天早餐的東西),以後幾天也沒發現24小時便利店(至少我們經過的地方),小缺憾。印像中,應該是走過2個路口就是解放路的,實際得過3個路口,回民街烤肉實在太鹹,嗓子在冒煙,飛奔到路口的書報亭猛灌了一瓶冰“脈動”才舒坦些,又買了份本地的《華商報》--了解一個城市,從報紙和集貿市場是最好的途徑,我以為。回到酒店,稍事整理,即休息,為明日的東線之旅(華清池、驪山、兵馬俑)備足精力。

Day 2 火車站東廣場 華清池 驪山 兵馬俑 大雁塔之噴泉廣場

早上起來,天氣不錯,過街搭公交車到火車站,本不想在車站附近吃早飯,可想到今天還有漫長的旅途,便找了家外觀還過得去的飯館,我吃的肉夾饃、小米粥和煮雞蛋,K也是小米粥、卷餅和雞蛋,還點了盤涼拌菜,結賬20元。出門,我們直奔東廣場找著名的“游5”旅游車,傳說中西安火車站有3000人在招徠游客也是誇張一些,但沿途不斷有人或招手、或攔住你、或引導,都是希望你接受他們的旅游行程安排的,我們一律回答--買火車票,籍此衝出重圍、穿過城門(應該是北邊的尚儉門)。上得國營的“游5”旅游車,方才安心。到華清池6元/人,值車的售票員兼導游熱情洋溢地介紹沿途景點的情況,還發放了“驪山風景區”的優惠券(還果真發揮了用場)。第一站是華清池,楊貴妃和唐玄宗凄慘的愛情故事,對今人會有什麼昭示呢?記得唐玄宗形容楊貴妃出浴的香艷場景是:軟溫新剝雞頭肉,那安祿山也在旁不懷好意地附和下聯,唐玄宗竟不明其意,反倒笑逐顏開,真是絕妙!

購70元/人門票後,華清池門前就有招徠游客的導游過來,我們沒搭理,按攻略裡介紹的過了檢票口後,看見右側就有2位著工裝的MM坐在一張桌前,頭上有遮陽傘,心想她們就是正式導游吧,上前一問,當真是。俄頃,一位亭亭的劉姓女導游站在我們面前,在她的專業引導和解說下,我們依次游覽了御淨軒(洗手間的雅稱,特有格調)、皇家湯池遺址(共五組,其中尚食湯(為皇上做飯的官員洗澡處)的水源竟來自皇上洗浴後的排水,代表了皇恩浩蕩,皇權和等級制度體現得淋漓盡致)等,K把描繪楊貴妃愛情故事的壁畫順序看完了,我也看了最後幾幅,覺出有些宿命的色彩,削弱了愛情故事的感染力。後院還有溫泉的1號出水處,試著洗手,帶著溫潤和滑膩的感覺。來景區的旅游團真多,到處是舉著小旗幟的導游在那兒用小型擴音器在講解,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幸虧楊貴妃不在此處長眠,不然她可能不勝其煩哦。

華清池靠近驪山的地方,是19世紀末臨潼知縣修建的環園,有些江南園林的味道,內有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發生地,蔣介石的辦公室、臥室,秘書辦公室及會議室均保留原貌,窗玻璃上還有彼時的槍戰彈孔,據說蔣介石在聽到槍聲後,以極快的速度(今人有過測試,即使年輕人仍比不上當年老蔣的速度)跑上驪山,終被張學良的士兵捉住,就在驪山上的“捉蔣亭”噢。印像較深的是老蔣辦公室的手書一幅,有12條XX之本,其中“忠勇為愛國之本,有恆為成功之本”尤為醒目。

自華清池的側門可以到驪山索道的入口,我們買了往返票後就開始上山,從緩緩上升的轎箱可一覽華清池全貌,在黃土高坡的關中大地,找到個這麼清秀的所在來沐浴、休憩,唐朝人還是蠻有眼水的。實話講,游驪山,我們僅去了“女媧宮”和“鳥語林”,有名的“烽火台”、“晚照亭”、“天文台”和“兵諫亭”都沒去,一則時間有限,二來天氣炎熱。在鳥語林,K用玉米喂食孔雀的場景歷歷在目,挑剔的孔雀,啄食後剩下的幾粒玉米都看不上,大搖大擺地走開了,我們相視一笑,寂靜的山谷中,只有空靈的世界……

索道下山後,回到路邊,依舊乘游5旅游車去兵馬俑,車上老外不少,西安果真是旅游熱點城市!途中經過秦皇陵地宮,沒下車--對現代的人造建築沒有興趣,據說百年內都無發掘始皇陵的可能,這些靠所謂遙感探測技術和某些專家的推測、想像而興建的非真實空間吸引不了我們眼球。兵馬俑售票窗口讓我誤以為在某銀行的櫃台前呢,裡面的點鈔機在繁忙工作,全是百元大鈔,怪不得在西安地區有對聯雲:翻身感謝共產黨,致富全靠秦始皇。迷人的旅游業,造福千秋的秦始皇啊!過了3道嚴格的檢票口,終於進到主廣場,又是K發揮她的高超親和力和公關能力,尋得一位年齡在50左右的男性講解員為我們依次講解,結果一致認為比那些照本宣科、缺乏互動的年輕女講解員要好出不少,他自稱這是今天的第二場,若是有三場他就滿意了。按照“save the best for last”(把最好的留到最後)原則,我們走的是銅車馬、2號坑、3號坑、1號坑的游覽順序(最後那個環幕電影居然是英文旁白,連字幕都沒有,可以忽略),細節不表,世界第八大奇跡給人的震撼是無法簡單形容的,與古人(尤其秦人)相比,現代人在很多方面都要檢討才是,光看那些秦俑制作的細致工藝,從頭發的編織到鞋底的紋路都是栩栩如生,還有遍地的秦磚使人喟嘆。前幾日,德國總理默克爾也來兵馬俑領略了秦皇的威儀,一般來說,外國元首到中國,必去的城市就有北京、西安和桂林,現在桂林有些式微了,題外話。臨離開時,看見著名的楊老頭(楊新滿)了--就是他在家附近打水井,一鋤頭下去刨出秦俑的瓦片,頓時成為名人,現在已是拿國家頒發特殊津貼的有貢獻人士了,在為兵馬俑畫冊簽名售書,桌邊有個牌子--謝絕拍攝。我還是用FUJI的機子長焦了下,不信那個邪。

今天的陽光很毒辣,加之在驪山吃的涼皮口味重了些,離開展廳時只覺得嗓子眼在冒煙,趕到兵馬俑商業街入口處的KFC,享用了一杯冰鎮百事可樂加個漢堡,K要的牛奶和雞翅,兩人默契相視,盡在不言中。KFC生意不錯,現代的快餐與古代的秦俑,頓生穿越之感,趕緊回去重溫《尋秦記》哦。找到停車場上的游5,陸續又上來三對老外情侶和其他內地游客,直達西安火車站,再乘公交回酒店稍事休息。

早聽說西安的音樂噴泉廣場是亞洲最大的、最NB的,決定用晚上的時間實現這個計劃(以為是20:30開始),20:00出門坐公交直達大雁塔北廣場(補充下,我們可都是人字拖鞋哦,好舒服!),下車站恰在知名的“永豐岐山面館”,穿地下通道上去一看,哇!說廣場上人山人海是一點兒不誇張的。廣場南邊的高台是最佳觀賞位置,我們一路前行,問過他人才知道是21:00開始,利用這半小時去吃飯也蠻緊張,干脆去提前占位羅。夜色中的大雁塔與天上的明月互相映襯,猶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畫,似在訴說著秦時明月、歲月滄桑。擠在人群中的等待是期待而興奮的,隨著身後燃放的禮花在天空發出燦爛的光芒,這種心情愈加迫切。在20多分鐘的表演時間裡,隨著5首樂曲的伴奏,面積為一萬多平米的廣場頓時湧起不同高度、力度、造型的水柱,加上電腦燈光的烘托,三者交相輝映,堪稱壯觀與宏偉!據說噴泉的地下“水庫”是猶如2個足球場大小的“儲水池”,可儲存退水(水質級別:不可飲用)2萬立方米,並實現循環使用,屬低碳經濟,釋然。

回到“永豐岐山面館”(店牌還是作家賈平凹題寫的哦),和K一起點了招牌臊子面、杏仁拌西芹、攪團。我覺得面酸酸的,蠻開胃,攪團也有特色,席間也看見不少看完音樂噴泉的人進來吃夜宵。出門步行一會兒,K說有些累,想起明日安排的西線游,打算去乾陵,就坐公交回城內的酒店休息了。古城之夜,空氣中總有些蒼涼的氣息,我們是在穿越時空嗎?


精選遊記: 西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