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曲阜泰山的游玩之2

作者: 禪心安隱絮和泥

導讀趁著雨,往孔廟而去。從飯店出來往左拐彎,在老城牆的地方,在往前走,就是孔廟的入口了。 孔廟,金聲玉振門右邊較遠處有一售票大廳,內有正規導游和購票處,選擇150的聯票,入口附近會有很多散導游拉生意。像我們這樣一家子閑散慣的人,希望走走歇歇的人,可能更好,另外出游前也帶了本書,對照著看看也是一趣。其實,想聽的話,沿路導游團隊多的很。孔廟給我 ...

趁著雨,往孔廟而去。從飯店出來往左拐彎,在老城牆的地方,在往前走,就是孔廟的入口了。

孔廟,金聲玉振門右邊較遠處有一售票大廳,內有正規導游和購票處,選擇150的聯票,入口附近會有很多散導游拉生意。像我們這樣一家子閑散慣的人,希望走走歇歇的人,可能更好,另外出游前也帶了本書,對照著看看也是一趣。其實,想聽的話,沿路導游團隊多的很。孔廟給我的感覺不錯,大型古建築群、古樹群、碑林都是其他地方難以見到的。在故宮也許它的殿堂遠超它,但是孔廟他有古樹群,碑林;西安有碑林,但是無建築群,而孔廟集中了這些內容,雖然不專,但是較全。

可惜這天的雨是越下越來勁,在長長的石級路上,雨泮著咱們仨,帶著一份敬意,一份虔誠,一份心願,經金聲玉振坊、欞星門,入聖時門,院內古木參天,青苔石磚,述說了幾千年的風霜。過璧水橋,橋下肥水不流外人田,進入大中門,同文門兩旁有重修孔子廟碑,其中明成化碑以其書法精湛言語精辟而著名,碑文曰“朕惟孔子之道天下一日不可無焉何也有孔子之道則天下一日則綱常正而倫理明萬物各得其所”。過奎文閣更有十三碑亭,重檐歇山黃琉璃瓦頂,不過很多石碑在文革期間都所有破壞,感嘆千年古跡保存的不易。其中有一座碑亭的飛檐與大成門的角檐交叉,導游稱其為勾心,而大成門兩條龍柱上的龍爪形成了鬥角之勢,是巧合是牽強,自不必說,只是覺得這個比喻還真正恰當。

大成門內有專為紀念孔子辦學設教而建造的杏壇,乾隆作杏壇贊而立。穿過杏壇便是大成殿,全廟的主殿也是最高建築,據說全木結構,沒有一顆釘子,連曲阜的地震時都沒有毀壞,殿呈重檐九脊黃瓦歇山頂,金龍和璽彩畫,殿基須彌座,重層石階,兩層欄杆。其中檐柱最具特色,廊下有 28根雲龍古柱,每根柱子都用整塊石材雕成。前檐柱十根為深浮雕手法雕成雙龍對舞,襯以雲朵、山石、濤波,造型優美,騰雲若飛,真乃十全十美之像。 大成殿內恭奉孔子塑像。東瞧瞧,西看看後,在大殿處我冒雨磕頭禮拜,心中念念有詞,無非是保佑恩澤。雖然滿身是水,但是我很開心,孔子雲:智者樂水,今天有水,難道豈要葉公好龍?在孔廟大殿前,能有如此之水,難道不是上蒼的安排?老天的意願?喜哉,樂哉!建築,碑林,古樹仨非常和諧,有點意思。往後走是寢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專祠。子曰,惟小人與女子難養也。殿內冷清,毫無布置,全顯得那個時代女子地位之劣勢,不過細看回廊22根擎檐石柱,上面淺刻鳳凰牡丹圖一如皇後宮室制度。這天下第一廟,確實名不虛傳。 穿東門出廟過闕裡街至孔府。

孔府又稱“衍聖公府”,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貴族莊園,衙署大堂用於接受皇帝頒發的聖旨,或處理家族內事務。我們在此小坐,一來補充些營養,喝喝水,休息休息,二來,體驗一下大堂的肅穆威嚴。以前在學校時,說孔子挺想做官的,結果做不了,也就教書了。是這樣嗎?倘真如此,現代文人的功利和目地確實古而有之啊!

孔府後院有一座花園,幽雅清新,布局別具匠心,堪稱園林佳作,園宅結合,其中有五柏抱傀樹,堪稱一絕啊!我們在它的左側六曲橋小亭內小嫻一會,將薩其馬慢慢的投入池中,先是一熬魚,慢慢是大鯉魚一耀而起啊!那劈裡啪啦的聲響,五顏六色的金魚,爭先恐後的交織是一道賞心悅目的魚為食忙圖。荷花葉挺大,堪比圓明園,可惜數量是遠不及的啦!

官衙、內宅界限分明,府內北牆上嵌有“石流”,是當年孔府挑夫到水的地方,體現了男女授受不親,內處有別。建築物的名字也打著儒家思想的印記,“一貫堂”、“忠恕堂”、“安懷堂”等既贊揚孔子的忠怨思想和使人安樂的政治理想,又顯示孔子嫡孫努力仿效的決心。歷代王朝尊崇孔子的同時,澤及後代,對其嫡長孫屢加賜官晉爵。據說,之所以叫“衍聖公”就是繁衍聖裔的意思,從此結束了中國一句古話“一朝天子一朝臣”。只要是衍聖公,不管宋還是元明清,只要是孔家的嫡子孫,就永遠保留著衍聖公這個官位。乾隆皇帝九次下江南八次到曲阜,並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第72代衍聖公孔憲培;到了慈禧太後,她還特許第76代衍聖公孔令詒在紫禁城騎馬。直至最後一代衍聖公孔德成被蔣介石當成國寶送到台灣。所以孔府後來就不叫孔府,而改為叫聖府了。此外,孔府藏有大量傳世文物,歷代服飾和用具等,如慈禧所寫的壽字,拆開來看是大好山河;靜止的時鐘與花瓶、鏡子擺放在一起,喻意是始終平平靜靜。另外有點意思的地方是後花園裡有幅立體畫,畫中一條大路,每個方向看過去都是對著觀看者的。天下第一府也名副其實。

哪雨真是個大!出了門,也分不清東西南北,在門口的小伙說,去孔林要50RMB,豈不是趁雨打劫嗎?算了,留些遺憾,留些故事帶以後吧,我們沿外牆走回南街,已經16:30了。

在從孔廟往孔府的路上,印章,石頭的叫賣聲不斷,有的便宜到一元。二元,但是聽說一刻字,就是九元十元的,其實如真字刻得好,也可以的,這天雨大也就匆匆而歸了。

晚飯吃什麼呢?問金店保安,他說,也真說不好,想了半天,叫我去吃啥?你猜猜看,我聽了也真苦笑,真不愧為曲阜故裡孔子的後代,在之三中,告訴你。


精選遊記: 青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