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7.27再游世博之三
7月26日
還是按照原定的計劃,4天的旅程,沒精力也沒必要全泡在世博園。於是上午讓兒子在賓館看電視休息養精蓄銳,而我就跑到了常熟路、巨鹿路那裡溜達。周一的上午,這裡很清靜,尤其是巨鹿路,沒有到商業的高峰時段,看臨街的別墅、洋房掩映在樹木、花叢中,別有一番景致。這裡的小店也各有特色,太貴的什麼國外淘來的貨自然價格不匪,但一些外貿小店,可以淘的東西就不少了。在一家開間很小的小店裡,與一個帶著小女兒的媽媽一起輪番試衣服,忙得不亦樂乎。最後購得小披肩加吊帶衫一件共計100大洋,另購一條熱帶風情迷你短褲,這有些貴,300多大洋,依依不舍趕回賓館,心裡惦記著以後再來逛個痛快吧!
通過114在賓館附近定了個湘菜館,又是一通饕餮,8折結賬,130多大洋,跟兒子兩人又是肚子鼓鼓地打的去世博啦!
這次我們從4號白蓮涇門進入。
已經下午2點多了,從這裡進門的人並不多。這裡離“醜陋”的日本館最近了。自我感覺,世博所有的自建館也好、熱門館也罷,要評第一“醜”館的話,當推日本館了!
它長得可真像“胖胖蟲”啊!
“胖胖蟲”又名“紫蠶”館,據說還是個中國女公民給起的。
我不喜歡,奈何每次兒子看見,都會興奮地大喊大叫,他是哈日一族啊!
兒子主動要求以“胖胖蟲”為背景照了個像。
猶豫著是不是排隊進館,一打聽起碼三小時以上,哎,實在不舍得這麼多時間啊!兒子也表示可以放棄,於是我們繼續前進。
看朝鮮館不排隊,於是進館,敲章。
聽有人嘀咕:朝鮮館怎麼跟韓國館差那麼多啊!
是的,雖然沒進韓國館,但是可以想像,這裡面的差距不會小!
韓國館是排名第四的A區熱門館。僅次於中國、沙特、日本吧。
而朝鮮館是一個不需要排隊的“垃圾”館。
差距?如果說布展水平,自然有天地之別!
如果說它在我心頭激蕩起的感慨,卻不相伯仲啊!
看朝鮮館某些方面。可以很自然地聯想到我們自己。比如視頻裡演員在交響樂伴奏下的演唱,嘿嘿,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我們國家的演出呢!
再看他們的風光和展示,很多人都感慨,好像是20年前的中國啊!
經濟要發展,人民要富裕,這是硬道理。
離開這一點,其他免談了。
中國人現階段信仰缺失,在這一點上,我們怕是比人家朝鮮還可憐。
走出朝鮮館,一邊打聽著寄存行李的地方,一邊向中國館方向走去。
這次凡是臨近世博園的賓館都一律不給寄存行李,真是可氣。
本來也打算認命了,就多結半天帳吧!後來越想越覺得虧,而且這趕來趕去的又耗費財力又耗費時間,實在不合算。賓館前台的小姑娘說5號門2號門都可以寄存行李,咱今天還是先踩個點吧!
一路打聽,還好,這個寄存處就位於5-2進口的問訊處那裡。寄存處不大,也確實,沒有多少人是會拖著大行李進園的。被告知可以寄存到晚上10點。足夠了,我第二天傍晚6點前一定要離開的。
這個後顧之憂解決,我們一身輕松,向著世博軸那裡的國展線候車處進發。
世博園片區之間有若干公交電車線連接,但片區內的縱向之間卻要靠兩條腿暴走的。所以安排好線路很重要。比如今天,我就想電車直接到美洲區,然後重點歐洲區,看到結束吧!
一切順利。
美洲區有美國、加拿大等大館,當然,它們並非熱館,按網友們的說法也不精彩,所以我打算隨緣,看不看的,隨機應變吧。
美國、加拿大館排隊洶湧,放棄。
巴西館後門處是賣燒烤、套餐的。一串燒烤25元,買兩串50元,園外最多賣10塊錢一串吧。
看見墨西哥、智利館人不多,行,就是它們吧!
墨西哥就是外面飄著很多風箏的那個館,外形別致,裡面也不錯,內容豐富,尤其是那個面具展廳,不僅可以看視頻,還可以借著它拍照,有趣極了!
排隊時天空飄起小雨。今天氣溫不高,很舒服。口渴,又在這裡買了一種叫糯米茶的東東,有點像豆漿,又有點像奶茶。18元一杯。
墨西哥排隊20分鐘,出來看見智利館人不多,10分鐘後進入。
智利館布置精巧,裡面可以探頭探腦,看由鏡子的不斷反射產生的地域延伸與縱深。
兩個美洲小館,雖非熱門,卻看得很充實,很有意思。
此刻已經下午4點多,直奔歐洲區的館吧。
意大利館長龍可怕,移動卻超級迅速,我們簡直是用跑的。跑跑停停、移動等候,30分鐘後,順利進館。
意大利館媒體上介紹得太多了,驚喜不多,中規中矩。
倒是離開之前看見有餐廳和咖啡廳,於是點了杯卡布奇諾,要了個花色冰激凌,一共80大洋。
歇腳之後,繼續前進。
已經華燈初上。路過英國館,看見了“大刺蝟”外面N多人排隊,不禁搖頭,這裡難道值得我們耗時間排隊嗎?不就是玻璃長管子的另一端嗎?
路過德國館,也很是猶豫,進不進呢?
這會兒可是刷館的大好時機,如果下午4、5點,我也就排了,現在麼,想想還是算了。“小白菜”指點著我們排隊的方向,說基本是3個小時才能進館。即便有水分,2個小時還是跑不掉的。還是決定放棄!
再轉過去就是土耳其館,基本不用排隊,魚貫而入。
黑森森的,燈光布置得很有氛圍,腳下、四壁,都是文物,時間多的話,真值得細細觀賞。很羨慕上海本地人,換做是我,會在下班後,隔三差五買個夜票進來細細地看,多帶勁!
這就是大都市的誘惑吧,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挺誘惑人。
說到這裡,不禁又想到那些可以一天狂奔2、30個館的“牛人”,“牛人”們也許可以進許多館,但充其量就是走馬觀花吧,如此的饕餮盛宴,填鴨,不,最多是淺嘗輒止地觀賞,這得失的帳怎麼算呢?
所以,看世博,還是那句話,心態很重要,不要在乎刷多少館,能看多少就是多少,但一定要用心,那樣的話,總有收獲!
轉過希腊館,看見了拉脫維亞,這裡的風洞表演網上好評多多,我們去的時候不是很巧,恰好就被攔在了下一批。這30分鐘等得夠嗆。
拉脫維亞外形漂亮,布滿了塑料圓片,晚風一吹,如水波,又像鱗片,閃閃發光。排在我後面的有幾個東北姑娘,估計以前就來看過,或者事前做足功課,說這裡的帥哥超帥來著,一臉的幸福感,笑死我了,就是灰太狼看見喜羊羊的饞樣,真怕她們見了人家帥哥就會生吞活剝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真沒說錯。
晚8:30准時進館。這裡不大,也就50多平方的圓形場地,中間豎著所謂的風洞,四周有一些互動的布置,可以輸入你的伊妹兒地址,把拉脫維亞的資料帶回家。可惜沒搞得清操作方式。
帥哥高大威猛,還很有親和力,真有那麼帥嗎?倒是未必,不過,見識了風洞的巨大威力,精彩的表演,還有拉脫維亞美女的熱情主持,大家一起HIGH了個夠!
出了館,已近晚9點,趕緊走進比利時歐盟館,這裡同樣精彩,大家知道的巧克力、鑽石什麼的,就在這裡集中呈現。對了,進去的人有姜餅哦,很好味呢!
歐盟、比利時,兩館合一館,介紹歐盟歷史,還有人家比利時的特色。
出館,這會兒可不早了,心裡惦記著摩納哥館,直奔走入,這個時間的歐洲館,大多數不需要排隊了。這裡也有一部大影片,介紹這個礁石小王國,摩納哥,還有美麗的格蕾絲王後和激情賽車。
出來,旁邊就是塞爾維亞館,繞館一周,發現無門如,閉館了。
再奔瑞典館,也是剛截止排隊,工作人員這回鐵面無情,只讓我們趕緊去愛爾蘭或者挪威館看看。
21:50,此刻,看見挪威還開著。
如此匆匆覽勝,總有些館會淡忘在記憶中,挪威其他的已很模糊,印像最深的是自己在這裡接了些經過淨化的水喝,清新甘洌。
出館,記憶中捷克館閉館晚,奔去,發現已經閉館,再放眼,歐洲區也已經大部分結束了,22:00,還會有什麼驚喜呢?
真還有!
葡萄牙館。
10:20,進入我們今天最後一個參觀的館。門口,一個年輕姑娘摸了一下外牆,嘀咕著,這是什麼呢?像葡萄酒瓶塞。進門,呵呵,謎題揭曉,葡萄牙,是世界最大的軟木生產國。所以,巨大的葡萄牙館外牆就鑲嵌了無數這樣的軟木塞啊!
既然已經是最後,倒也輕松了,席地而坐,看一個殖民國的前世今生。
大銀幕展現了這個曾經的海上霸主的歷史和文化。是數字動畫的,制作得很認真。很值得回味的一段歷史。
再出門,除了澳大利亞館還不辭疲倦地開門迎客,世博園大部已經休息了。
謝謝澳大利亞館,對於很多時間有限的游客來說,澳大利亞,讓他們有意外的收獲。
總結:
1、 今天一共看了朝鮮、墨西哥、智利、意大利、土耳其、拉脫維亞、比利時歐盟、摩納哥、挪威、葡萄牙共10個館。耗時7.5小時。排隊、走路共耗時2小時,也就是說,一個館平均觀賞耗時半小時,這是必須的。當然,如果排一個大館,可能就只能另外再看2、3個小館了。這就是是世博園的時間帳。
2、 抓緊晚上的時間游覽,盡量不要耗時在排隊上,拉脫維亞的半小時排隊有些可惜,如果我們能再早10來分鐘,也許就可以節省那半小時的等待了。當然,這都要看運氣。
3、 計劃著以後還是要搞定德國館,畢竟是大家推薦的歐洲第一熱館,可以下午5:00這樣排隊,就算3小時,8:00進去,9:00出來,也還可以繼續看一些其他的小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