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漫記——法瑞意旅行紀事6

作者: chjlee

導讀2009.01.28星期三 農歷乙醜年正月初三 晴 早餐是豐富的意大利甜點,好多好多制作精良的意大利甜點,其中大概也有已經500年歷史,大建築家帕拉第奧(Palladio)喜好的塞滿松仁和果醬的小甜餅Bussola吧。似有飢不擇食之餓感,卻又有想食之難入肚的飽感,即使我們以每人三分之一分食的辦法享用,也沒有能夠嘗遍所有的甜品。而同行的寧波客,則感覺甜品太膩,只想來一點榨菜 ...

2009.01.28星期三 農歷乙醜年正月初三 晴

早餐是豐富的意大利甜點,好多好多制作精良的意大利甜點,其中大概也有已經500年歷史,大建築家帕拉第奧(Palladio)喜好的塞滿松仁和果醬的小甜餅Bussola吧。似有飢不擇食之餓感,卻又有想食之難入肚的飽感,即使我們以每人三分之一分食的辦法享用,也沒有能夠嘗遍所有的甜品。而同行的寧波客,則感覺甜品太膩,只想來一點榨菜什麼的……。意大利人的好客就這樣被“糟蹋”了?約8:15,旅行團繼續啟程,驅車300公裡去比薩,參觀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

比薩斜塔(Torre di Pisa)位於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北面的奇跡廣場上。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洗禮堂、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鐘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志,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等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意大利建築藝術的巨大影響,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

中午在比薩的東方酒樓用餐 。用餐完畢,旅行團繼續驅車往佛羅倫薩(Firenze) (浪漫詩人徐志摩給這座城市的譯稱為:翡冷翠)。

15:00大巴進入佛羅倫薩新市區。

15:30步行在佛羅倫薩老城。旅行團在地接導游的引導下邊走邊看,順序參觀博物館(市政廳)、但丁故居等。最後來到佛羅倫薩像征的華麗的文藝復興之花——花之聖母教堂。

花之聖母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位於意大利佛羅倫薩城中,教堂建築群由大教堂、鐘塔與洗禮堂構成,1982年作為佛羅倫薩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佛羅倫薩最著名的一組建築——花之聖母大教堂(主教堂Basilica)、洗禮堂和鐘塔被緊緊包圍在Duomo廣場中心,人們要一直走進廣場,抬起頭來,才能看清主教堂的立面。廣場和周圍的街道,密密排著各色店鋪,人來人往,非常繁華。這組建築群不像比薩的那樣仿佛是專門供人欣賞的陳列品,而是興高采烈地擠在市民日常生活的漩渦之中。1296年市民們正陶醉於從貴族手中奪回政權的勝利中,為了慶祝勝利而建造這主教堂,於1436年建成。該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又名佛羅倫薩主教堂。整個教堂裝飾華麗。教堂的右側有高85米的鐘樓用托斯卡那白、綠、粉色花崗石貼面。屬於佛羅倫薩哥特 式 Gotico 建築風格。樓內有370級台階,可登高俯瞰全城。教堂的邊上還有一座八角型的洗禮堂,青銅大門上雕有著名的“天堂之門(Porta del Paradiso)”, 是基貝爾蒂(Ghiberti)花費21年的傑作,洗禮堂三扇銅門上刻有《舊約》故事的青銅浮雕,被米開朗基羅贊為“天國之門”。“舊約全書”的故事情節分成十個畫面,從左到右從上到下依次是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該隱殺害他的兄弟亞伯;挪亞醉酒和獻祭;亞伯拉罕和以薩獻祭;以掃和雅各;約瑟被賣為奴;摩西接受十戒;耶利哥的失敗;菲利士人的戰爭;所羅門和示巴女王,浮雕分別鑲嵌在銅門的框格內,現在的門上的作品是復制品,原件在大教堂的博物館展出。主教堂的性格熱情而歡樂,凝結著佛羅倫薩市民熱烈的情緒。

花之聖母大教堂最出名的是它那技巧仿自羅馬萬神殿的圓頂,神乎奇技是最好的形容詞。這也是全城建築的最宏大的交響樂,是天才建築師布魯內萊斯基絕世之作。教堂高91米,巨大的穹頂直徑45米,布魯內萊斯基(Brunelleschi)居然不畫一張草圖,不作任何計算稿,甚至不搭內部腳手架,完全憑心算和精確的空間想像開始動工。他不光是一個建築天才,也是一個謀略家,他知道一個對手隨時想搶走他的設計單,所以他不留下任何圖稿,讓整個工程變成他一個人內心的秘密。1436年教堂落成時,連教皇也驚訝於這個“神話穹頂”。

鐘塔高85米,最初於1334年由大畫家喬托(吉奧陀)設計並監工,因此俗稱“喬托鐘塔(吉奧陀鐘樓)”。屬哥特式建築,由六層方型結構向上堆疊成柱形,外牆鋪白色大理石,純淨優雅。

大教堂於1296年奠基,1347年秋天爆發黑死病迫使工程中斷。1367年由全民投票決定在教堂中殿十字交叉點上建造直徑43.7米,高52米的八角形圓頂。1418年佛羅倫薩市政府公開征集能夠設計並建造大圓頂的方案。精通羅馬古建築的工匠菲利波•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 勝出,為總建築師。在建造拱頂時,沒有采用當時流行的“拱鷹架”圓拱木架,而是采用了新穎的“魚刺式”的建造方式,從下往上逐次砌成。大教堂於1436年3月25日,舉行獻堂典禮。百年之後,米開朗基羅在羅馬聖彼得大教堂也建了一座類似的大圓頂,卻自嘆不如:“我可以建一個比它大的圓頂,卻不可能比它的美。”大穹頂內部為16世紀佛羅倫薩畫家喬爾喬•瓦薩裡(Giorgio Vasari)所繪巨幅天頂畫《末日審判》。中殿北牆上有烏切利(Paolo Uccello)所繪《喬凡尼•阿古托紀念碑》和為紀念但丁誕辰200年所繪的《但丁與神曲》(1465年)。

入晚,在佛羅倫薩城裡算有氣派的中式餐館用晚餐 。

19:45入住Hotel i Ciliegi 酒店。


精選遊記: 巴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