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號,游覽了五台山的精華部份——菩薩頂、顯通寺和塔院寺,晚住五台山。次日,參觀了珠像寺,然後乘車赴北岳恆山第一景——懸空寺。途中,因天降大雪兩遇堵車,無法上山,取消了行程,直接轉道前往大同。然而,車子跑了大半天後,在一座大山前再遭堵車,車子不得不掉頭往回走,准備返回忻州轉上高速到大同,如果高速路封閉,就返回太原,取消雲崗石窟的游覽。好在高速正常開通,但到大同時已晚上九時。25日這一天,幾乎全部耗在路上,整整坐了12小時的車,中飯也沒地方吃飯,直到下午2時才找到一個小店,買了面包、蛋糕和方便面之類充飢,很是狼狽,真有花錢買罪受。
25日晚住大同市,26日一早從大同驅車約四十分鐘,到達雲崗石窟。從前,讀書時知道大同煤礦,那裡有很多煤和煤礦工人。當身臨其境時,感覺比想像中好很多,大同市是山西第二大城市,有現代化的城市建築,馬路寬暢整潔,空中並無煤灰揚天。據說,大同市正在投資30多億元,打造旅游產業。當我們來到雲崗石窟時,附近正在新建景點,據說那是“北魏皇宮”。北魏建立於386年,是北朝時代位於今華北地區的第一個王朝,又稱後魏,拓跋魏,元魏。拓跋鮮卑氏建立,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439年,統一北方,493年起遷都洛陽,皇帝改姓元。
雲岡石窟是我國最大的石窟之一,位於大同市以西16公裡處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鑿,東西綿延約一公裡,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造像5萬1千余尊,代表了公元5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石窟始鑿於北魏興安二年,大部分完成於北魏遷都洛陽之前,造像工程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上承秦漢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隋唐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三大群”。本人雖不太懂藝術,但在2500多年前,古人能雕刻出像菩薩、力士、飛天等形像如此生動活潑,活靈活現,還是令我贊嘆不已。可惜,窟內所有雕像都禁止拍攝,所以只能存於記憶中,遠山拍到的照片全部是窟外景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