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行暹粒1

作者: chjlee

導讀寫在前面 很早就知道,柬埔寨的吳哥窟非常著名,不過,了解更多地柬埔寨,卻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西哈努克親王的年輕登基,柬埔寨的民族獨立,六十年代的中柬友誼,七八十年代柬越戰爭和紅色高棉將城裡人趕到農村勞動改造,波爾布特的殘酷殺戮以及戰後九十年代聯合國的維和……。造訪吳哥窟前,有機會翻閱了卡門著的《柬埔寨•五月盛放》,才知被與中國長城、 ...

寫在前面

很早就知道,柬埔寨的吳哥窟非常著名,不過,了解更多地柬埔寨,卻是上世紀五十年代西哈努克親王的年輕登基,柬埔寨的民族獨立,六十年代的中柬友誼,七八十年代柬越戰爭和紅色高棉將城裡人趕到農村勞動改造,波爾布特的殘酷殺戮以及戰後九十年代聯合國的維和……。造訪吳哥窟前,有機會翻閱了卡門著的《柬埔寨•五月盛放》,才知被與中國長城、埃及金字塔和印度尼西亞壓婆羅浮屠同稱為“東方四大奇跡”之一的吳哥窟和吳哥帝國曾經有過的輝煌和最後的敗落,以及沉睡幾百年之後的被發現……。2010年代初,我的吳哥探究成行。當飛機在這熱帶小國的暹粒機場緩緩降落時,我情不自禁的說一聲:看你來了!

吳哥 通常所說吳哥主公園(main park),涵蓋現暹粒市北部縱橫幾十公裡方圓的廣袤區域裡中世紀時所建造的城市群體。以市區北6公裡處的吳哥窟(小吳哥)、7公裡處的通王城(大吳哥)以及周圍的眾多遺跡為主體,也包括稍遠處的女王宮等地。

目的地(暹粒)行程

2010年2月20日

住宿地 ( Lin Ratanak Angkor Hotel) (當地時間07:00出發)→ (Tuk Tuk車行6km)到達吳哥景區售票處買門票 → (當日行程擬走“小圈”) :(通王城Angkor Thom內)巴戎寺Bayon (游覽時間約需80分鐘)[最佳游覽時間在上午] → 巴方寺Baphuon(或稱:巴扶恩寺)(游覽時間約需20分鐘) → 空中宮殿Phimeanakas(或稱:天宮)(游覽時間約需30分鐘)→ 戰像台階Terrace of the Elephants(或稱:鬥像台)(游覽時間約需15分鐘) → 癩王台階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游覽時間約需15分鐘) → 12生肖塔Prasat Suor Prat Tower(游覽時間約需10分鐘) → (通王城Angkor Thom的勝利門Victory Gate外)托瑪儂神廟 Thommanon (游覽時間約需20分鐘)→ 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游覽時間約需20分鐘)→ 茶膠寺Ta keo(或稱:塔凱歐寺)(游覽時間約需20分鐘) → 塔布蘢寺Ta Prohm(或稱:塔普倫寺)(游覽時間約需45分鐘) → (當地時間12:00)回到住宿地( Lin Ratanak Angkor Hotel)。

住宿地( Lin Ratanak Angkor Hotel) (當地時間14:00出發) → 吳哥寺 Angkor Wat (游覽時間約需120分鐘) → 巴肯山(巴肯寺) Phnom Bakheng (游覽時間約需60分鐘) → (當地時間17:30)回到住宿地( Lin Ratanak Angkor Hotel)。

當日看點

巴戎寺 Bayon 四星級遺跡(只准備看兩座寺廟之其一)

建造時期:公元12世紀後

宗教溯源:佛教

王朝:阇耶跋摩七世

藝術風格:巴戎寺

方位:通王城中心

入口:東門

參觀需時:45分鐘到2小時

最佳參觀時間:任何時候

巴戎寺位於通王城(Angkor Thom)中心,距通王城南門約1500m。巴戎寺是城內保存較完整的遺跡之一。《暹粒吳哥旅行指南》(Siem Reap Angkor Visitor Guide)指出:“如果你只准備看兩個寺廟,那應該是吳哥窟(Angkor Wat)和巴戎寺(Bayon)”。事實也確實如此。巴戎寺的巨石面龐(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吳哥的微笑”)已成為高棉古典建築藝術中最廣為人知的形像之一。巴戎寺共37座塔,大多數(並非所有)有正4面朝向的巨人面龐雕刻組成塔體。但面龐代表誰的臉上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可能是Loksvara——大乘佛教的菩薩,或佛陀和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的結合。巴戎寺是阇耶跋摩七世的國家寺廟,在許多方面代表了他統治下進行的大規模建設活動的登峰造極之作。而其建築本身則以逐漸變化的方式建造了一個多世紀,在一定程度上,建築風格顯得雜亂。

巴戎寺最值得看的是底階外牆上的淺浮雕和上一層石階的石頭面龐。南部淺浮雕牆包含歷史上高棉人和韃靼王之間海戰的真實場景。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表現了公元1177年或稍晚時高棉人戰勝韃靼王入侵的戰鬥。讓人感興趣的還有獨特的日常生活場景,雕刻包括市場、鬥雞、像棋比賽和生育。還可看到另一些未完成的壁雕,似乎暗示闍耶跋摩七世死亡後,其建築活動隨之停止。有一些對內壁的補救措施,是在稍後印度教國王闍耶跋摩八世(Jayavarman VIII)的日子完成的。四周高大的叢林則給巴戎寺附近的日出和日落拍攝些許明暗色調。

吳哥窟 Angkor Wat 四星級遺跡(只准備看兩座寺廟之其一)

建造時期:更早——公元12世紀中期

宗教溯源:印度教

王朝:蘇耶跋摩二世

藝術風格:吳哥寺

方位:暹粒市北6 km,離市中心最近的重要廟宇。

入口:西門

參觀需時: 2小時到半天

最佳參觀時間:看日出;順光在下午,上午少有參觀者。

攝影提示:日出時;下午的正面光照。

《暹粒吳哥旅行指南》寫道:吳哥窟在視覺、建築學和美學意義上都是驚人的。它是一座巨大的三層金字塔,五蓮花塔冠至地面以上65米。吳哥窟是所有參觀吳哥寺廟者的核心。

在高棉人占據該地區政治和軍事優勢的鼎盛期,蘇耶跋摩二世(Suryavarman II)建造了龐大的“廟山”——吳哥窟奉獻給印度教神——毗濕奴(Vishnu)。雖然廟宇呈罕見的向西朝向,卻被尊為國廟。一些人曾建議將它作為蘇耶跋摩二世的殯葬寺廟。同一風格的其他寺廟包括托瑪儂神廟、班提色瑪寺(Banteay Samre)和崩密列,它們或許是吳哥窟的原型。

吳哥窟由護城河環繞,外牆1300米 × 1500米,1平方公裡見方。由三層台階及一個中央塔樓組成。寺廟的內外牆壁上滿是浮雕和各式雕刻。近2000幅有特色的仙女雕刻裝飾著整個廟宇牆壁,代表著最優秀的吳哥時代仙女雕刻藝術。底層外牆展示最有特色的浮雕,描繪的故事從印度神話到蘇耶跋摩二世戰爭中的歷史人物。瀏覽淺浮雕,非常有益參觀者了解其昔日輝煌。

位於北部的池塘前是通常觀看日出的位置。觀日出,在日出開始前很早就要到達(當地時間早晨五時左右)。太陽在吳哥窟後冉冉上升。太陽上升時獨特形狀的天空色彩,映襯著吳哥塔的輪廓。最好的色彩往往呈現在太陽跳出地平線以前。

吳哥窟給予首次到訪人們的視覺衝擊力甚大。當你走過外門,你隱約感覺到它的規模和結構就像一張巨大的明信片出現在二維空間。當您穿越大門沿著人行道慢慢行走,感覺的是廟宇的深度和復雜性。為了最大限度地感覺這種影響,你應該在下午2時的最佳光照下到訪。不要在早上到吳哥窟首訪,背光會影響你的感覺。

吳哥寺底層牆上的藝術感人興趣。大多數游客逆時針方向瀏覽涵蓋這一層外牆的淺浮雕。淺浮雕亮點包括西牆上的庫魯戰役神話,蘇耶跋摩二世軍隊的歷史性進軍,吳哥窟建造者抵抗韃靼入侵者,南牆上來自天堂與地獄的場景,以及東牆上經典的攪動海洋乳汁。

寺廟內部沒有外牆那麼多雕刻,但仍有可誇耀的成千上萬的飛天雕刻和印度神話場景。在《指南》內可以找到各房室、雕塑的故事和建築形式的詳盡解釋。你在最上面第三級中心塔參觀該寺廟的四面佛陀像,每一面孔各不相同。強調一下:雖然吳哥窟是作為一座印度教寺廟建造,它卻是柬埔寨自14世紀始,為已占宗教主導地位的佛教服務的寺廟。有人說,離開吳哥之前參拜所有四面佛像是好兆頭。

塔布倫寺 Ta Prohm 三星級遺跡(必須看的遺跡)

建造時期:公元12世紀中期——十三世紀早期

宗教溯源:佛教

王朝:阇耶跋摩七世

藝術風格:巴戎寺

參觀需時: 45分鐘到一個半小時

最佳參觀時間:任何時間,清晨不擁擠。

《暹粒吳哥旅行指南》介紹道:與阇耶跋摩七世後期建造的聖劍寺和斑黛喀蒂寺的維護立意類似,塔布籠寺只是部分清除了這個寂靜錯綜的寺院廟宇中蔓生的叢林過度生長。刻意的在部分寺塔和廊道留下了一些魁偉的無花果、棉綢樹等與寺廟共生,增加了在吳哥拍攝“樹—廟”結合的機會。教徒的喧鬧驚起成群鸚鵡在樹間掠過,增加了叢林氣氛。塔布籠寺的黑暗走廊和露天廣場非常值得深入探究。這座寺廟是阇耶跋摩七世首屈一指的大型寺廟項目之一。塔布籠寺是獻給他母親的(同一總體風格的聖劍寺建於塔布籠寺後不久,是獻給闍耶跋摩七世父親的)。塔布籠寺原本為一個佛教寺院,並在其後大部分時間,以控制超過3000個村莊,瞻養數千名工作人員和擁有大量珠寶和黃金商店而自豪。塔布籠寺迥異復雜的風格作為一優秀的典範,幾乎包括在所有寺廟參觀者的行程中。

驢行追憶

當日游覽景點在通王城Angkor Thom內的還有巴方寺Baphuon(二星級遺跡)(重要的遺跡)、空中宮殿Phimeanakas(二星級遺跡)、戰像台階Terrace of the Elephants(二星級遺跡)、癩王台階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二星級遺跡)和12生肖塔Prasat Suor Prat Tower(一星級遺跡)(次要的遺跡)。

在吳哥城的是通王城勝利門外道旁相對應的托瑪儂神廟 Thommanon (二星級遺跡)、 周薩神廟Chau Say Tevoda(一星級遺跡)和茶膠寺Ta keo(一星級遺跡)

其中托瑪儂神廟(1960年時重建)與周薩神廟(由中國援助修復)幾乎是對稱、相向、同規模的坐落道路兩邊,只不過周薩神廟的毀壞程度更大些,修復的痕跡更明顯。茶膠寺則是一座當時未完成全部工程的大型廟宇巨作。

太陽快要落山了,在巴肯山腳,我們來不及乘坐大像上山,沿著小道,抄近路徑直衝向山頂。在山頂巴肯寺的台階前,所有攀上山頂的游客,無不遺憾——都是來看落日的,卻遇天色灰暗,太陽躲進雲層再也不和游人照面。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