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映在叢林中的天堂,Angkor—4—柬埔寨之暹粒,初體驗:須彌山之國(上)——2010年7月20日

作者: 僵豆子

導讀暹粒印像:一幅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刻畫著普通百姓燦爛的笑容,那才是真正的高棉的微笑; 神靈隱居的地方、鳳凰花下的rady,藍天白雲須彌山、梵天濕婆毗濕奴阿蔔娑羅、攪拌乳海、風從手指間穿過 掩映在叢林中的天堂,Angkor—4—柬埔寨之暹粒,初體驗:須彌山之國(上)——2010年7月20日 凌晨1:33睡的,4:15就被鬧鐘叫起來,迅速打包,5:40到LCCT機場,已經來不及吃早飯 ...

暹粒印像:一幅幅濃墨重彩的油畫,刻畫著普通百姓燦爛的笑容,那才是真正的高棉的微笑;

神靈隱居的地方、鳳凰花下的rady,藍天白雲須彌山、梵天濕婆毗濕奴阿蔔娑羅、攪拌乳海、風從手指間穿過

掩映在叢林中的天堂,Angkor—4—柬埔寨之暹粒,初體驗:須彌山之國(上)——2010年7月20日

凌晨1:33睡的,4:15就被鬧鐘叫起來,迅速打包,5:40到LCCT機場,已經來不及吃早飯了。

黎明前的黑暗是不是指這樣的天空?

在亞航的櫃台辦理了登機牌,6:20等候上飛機,行李超重,支付20RB,重了1.2公斤。飛機票182RB。

亞航的登機牌,好簡單並且節約,和超市的收銀條沒有什麼區別吧?!這就是廉價航空?

6:50坐在小小的飛機裡,是空客737,很節省的空間,基本上是勉強塞進去的,我坐的這一排6個座位只有我一個人,呵呵。7:00准時起飛,飛機上沒有坐滿,把手表、手機都調慢一小時,柬埔寨比北京時間慢1小時,8點降落,實際從7:00到8:00飛行2小時,中間損失了1小時的時差。

趁著飛機開始滑行的瞬間,立馬換座位到窗口,我要拍照片耶。

准備起飛了。
吉隆坡城市上空。

不曉得下面山巒起伏的地方是不是雲頂?

天空即將旭日東升。

飛機飛行平穩後,空乘人員開始發出入境單子了。

左邊的是入境申報,進入暹粒的時候會被收掉,右邊的是出境申報,進入柬埔寨海關後,工作人員會在上面蓋個入境的蘿蔔,上面有時間的,我將在金邊的機場使用,妥善保管,不能遺失,如果遺失請攜帶足夠的美金,將會被罰款。

海關申報單,入境的時候給海關。

飛機上買早餐吧,8.5RB,三明治和白咖啡,明顯質量比17日的午夜餐好,分量也足。

8:00抵達柬埔寨暹粒省,也就是人生要去的50個地方之一的吳哥窟的所在地,也是我這次旅行的目的地。

柬埔寨以高棉族為主體民族,占總人口的80%,少數民族有占族、普農族、老族、泰族、斯丁族等。高棉語為通用語言,與英語、法語同為官方語言。佛教為國教,95%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占族信奉伊斯蘭教,少數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華人、華僑約60萬。

柬埔寨王朝在1993年復辟,柬埔寨王室有悠久的歷史,如果計算母系和父系,互相有血緣關系的柬埔寨王室維持柬埔寨1940多年,在只計算父系的情況下柬埔寨王室也持續七百多年,1296年柬埔寨國王阇耶跋摩八世的女婿因陀羅跋摩三世繼承王位,因陀羅跋摩三世是現在柬埔寨國王的父系祖先,傳聞是因陀羅跋摩三世可能迫使自己的岳父遜位。值得注意的是柬埔寨王朝雖然有著不一樣的名稱,但這些持續的王朝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血緣關系。現任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Norodom Sihamoni)是柬埔寨王朝第97代國王

柬埔寨是公元1世紀下半葉建國,歷經扶南、真腊、吳哥等時期。9~14世紀吳哥王朝為鼎盛時期,國力強盛,文化發達,創造了舉世聞名的吳哥文明。1863年淪為法國保護國。1940年被日本占領。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法國重新占領。1953年11月9日獨立。1970年3月18日,朗諾集團發動政變,推翻西哈努克政權,改國名為“高棉共和國”。3月23日,西哈努克在北京宣布成立柬埔寨民族統一陣線,開展抗美救國鬥爭。5月5日,成立以賓努親王為首相的柬埔寨王國民族團結政府。1975年4月17日柬抗美救國鬥爭取得勝利。1976年1月,柬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民主柬埔寨”。1978金邊市獨立紀念碑年12月,越南出兵侵略柬埔寨,成立“柬埔寨人民共和國”。1982年7月,西哈努克、宋雙、喬森潘三方組成民主柬埔寨聯合政府。1990年9月成立柬全國最高委員會,西哈努克出任主席。10月23日,柬埔寨問題國際會議在巴黎召開,簽署了《柬埔寨衝突全面政治解決協定》,歷時13年之久的柬埔寨問題最終實現政治解決,柬埔寨人們終於從內戰中解放出來,但是,原本富庶的東南亞國家,變得面目全非,人民生活貧困不堪。

1993年5月,柬在聯合國主持下舉行首次全國大選。9月,頒布新憲法,改國名為柬埔寨王國,西哈努克重登王位。11月,柬王國政府成立,拉納烈和洪森分別任第一、二首相。1994年柬國會通過立法宣布民柬為非法組織。1997年7月,聯合執政的人民黨(以下簡稱“人黨”)和奉辛比克黨(以下簡稱“奉黨”)爆發軍事衝突,拉納烈被廢黜第一首相,流亡國外。1998年7月26日,柬舉行第二次全國大選,人黨獲勝成為第一大黨,11月30日成立以洪森為首相的第二屆聯合政府,奉黨國會議席居次,拉納烈出任國會主席。12月,前民柬領導人喬森潘、農謝歸順政府,柬民族和解取得重大進展,進入和平與發展的新時期。

柬埔寨最負盛名的建築史上的遺跡,吳哥古跡(Angkor)位於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裡,是柬埔寨民族的像征,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跡之一,現在國徽上的玉米塔就是出自吳哥古跡中最輝煌時期吳哥寺的中心塔,世界各地的游客絡繹不絕到這裡拍攝日出和日落。

現存吳哥古跡主要包括吳哥通王城(大吳哥)和吳哥寺(小吳哥)。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時,吳哥寺曾是柬埔寨的王都。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1431年暹羅(泰國)軍隊入侵後,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王朝被迫遷都金邊。此後,吳哥被遺棄,逐漸淹沒在叢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紀60年代一個叫亨利·穆奧的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了吳哥古跡。

吳哥古跡現存600多處,分布在面積45平方公裡的森林裡。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蔚為壯觀。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有些石塊重達8噸以上。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生動逼真。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整個吳哥古跡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在柬埔寨,人們認為左手是不潔的,用左手拿東西或食物是不懂禮貌的表現。他們還認為頭是人的神聖部位,因此柬埔寨民族舞蹈——祝福舞中,不能觸摸他們的頭部,也不能隨意撫摸小孩的頭。在柬埔寨的一些舞蹈中,常用手勢來表達特定的意思,如五指並攏伸直表示“勝利”;五指攥成拳頭表示“不滿”和“憤怒”;四指並攏,拇指彎向掌心,表示“驚奇”、“憂傷”。

柬埔寨人姓在前,名在後。貴族與平民的姓名有所不同:貴族一般承繼父姓,平民一般以父名為姓;貴族起名很有講究,往往寓意深刻,平民名字多數是隨便叫起來的,沒有什麼含義。柬埔寨人通常不稱呼姓,只稱呼名,並在名字前加一個冠詞,以示性別、長幼、尊卑之別。如“召”意為孫兒;“阿”意為小孩;“達”意為爺爺;“寧”意為姑娘;“洛克”意為先生等。

合十禮是柬埔寨最常見的一種相見禮儀。行禮時,要根據對像把握好掌尖的高度,如女子向父母,孫兒向祖父母,學生向教師,應將合十的掌尖舉到眼眉;政府官員下級向上級行禮時,應舉到口部;地位相等者行禮時,應舉到鼻尖。在農村,人們只行合十禮;在城市,現在也有行握手禮的。 還記得,我第一次對著rady行合十禮的時候,rady詫異了下,回禮的時候說了一句,peileiin(音譯),和泰語中的sawadika是同一個意思。

地勤人員超級有耐心的等我拍好照片(估計也是司空見慣了),呵呵,不好意思,太有特色的機場建築物,8點這邊下飛機,3分鐘後,看見那邊就放人登機,同一班飛機,立馬飛回吉隆坡,再次體現了廉價航班,啥都講究一個節約不浪費。

其實還蠻好看的亞航飛機,終於撈到機會近距離拍個照片留念了。

機場內景,目前還沒有見到其它這麼有氛圍的機場內景,好有感覺啊——這尊雕像很有來歷的,具體的故事一下子記不得了,忘記是從哪個寺廟裡發現的,原價在金邊國家博物館,這個是復制品。

麒麟還是馬?

8:30,終於通關,進入了柬埔寨,走出機場,眼前一堆接飛機的,額,接我的rady是哪位呢?呵呵,他舉了張紙,打印了大大的我的名字,很靦腆的站在那裡,笑嘻嘻的看著,很帥氣很溫和的一個人,上張圖給大家看看,希望rady不會說我咯。

怎麼樣,很帥氣的小朋友吧。很多人說巴戎寺的四面佛頭,是高棉的微笑,我卻說,真正高棉的微笑,是普通百姓在困苦的生活中,堅強的、善良的、溫柔的、燦爛的微笑。我喜歡rady,笑得好燦爛,還有點小小的害羞哦,是我抓拍的,其實他是在笑我連地上的黃沙地都要拍一張。

rady這個單詞讓我糾結了很久,不曉得怎麼發音的,問了他本人才明白,是萊迪,好吧,就不叫他叉叉了。

8:55到了National Road 06,Phum Banteay Chas Khum Slorkram的Lin Ratanak Angkor Hotel。

超大的洗手間

玄關部位。

這裡可以隨時辦理入住手續,一般酒店要求下午2點後辦理,提溜著需要干洗的外套和褲子交到前台,2件T恤,1件外套,1條長褲,7$打個8折,是5.6$。酒店是朋友半夜裡面孵在網上幫我搶到的,0元,哇哈哈,爽吧,4星的酒店,帶游泳池的哦,服務超級好,就是有點不習慣,偶們是平民,太高級了也是有點哈斯斯————

9:30,讓rady送到老市場(old market),和他說好,下午13:30到酒店接。

9:45就到市場,這個市場外面看看不大,裡面錯綜復雜,小店鋪密密麻麻的,先買了瓶裝水,0.5$,出門前,就被做老媽關照過,這裡的水我是無福消受的,我的腸胃超級敏感,一點點問題都會立馬體現的,所以,只能用瓶裝水,不要妄想和當地人一樣,美食不可以包括路邊攤、大排檔之類的。

即便是這樣,這瓶0.5$的瓶裝水也是讓我小小的吃藥了下,最後決定,水,我只能用依雲,2$/1.5L,貴啊。

10:07路過酒吧街的The Red Piano,這裡曾經在安吉麗娜朱莉拍攝“古墓麗影”時,天天來報到的一家店。

這個點,只有2桌人,晚上可就人多了,大多數是泡在這裡的老外,這裡的物價對於他們來說簡直是太便宜了。

牆上的皮影,是牛皮做的,我帶了一個小的回來,沒有3根棒子的那種。

櫃台

免費的地圖,很實用的,在各個酒店、餐館、酒吧就可以免費拿,國內都是花錢買的,我很多朋友們知道我收集地圖,在國內出差都是用錢買了給我的。

請看這碗蔬菜湯,裡面彎彎曲曲的,是,沒有看錯,就是泡面,嘿嘿——
Mixed Fruit Shake,每一個到這裡的人都推薦這個Shake,說是每天狂喝的,有好幾個口味,我喜歡混合水果的口味,菜單上面寫著,banana、 pineapple 、apple 、dragon,感覺上在上海就是混合水果冰沙吧,倒是真的蠻好吃的,呵呵,路邊攤沒有發現有賣的,也就是說,要吃這個,一定是在店裡的。

水果沙拉,把邊上的沙拉醬倒上去就可以了,口感非常清淡。

蔬菜色拉,這個暗紅色的物質很奇特,說是棗子,味道是在不大像,鹹甜辣都全了,很奇怪。

這是晚上8點多拍得,已經很多人了,再晚點估計就沒有位置了。

中飯,5$。

吃過飯,隔條馬路就是老市場,很方便的。路口上賣花茶的店,好漂亮。

蓮花茶,這裡的人民貌似很喜歡蓮花,聖潔而高貴,也是和他們信奉佛教有一定的關系吧。喜歡這個包裝,裡面的茶很少的,1$/個,買一個送給coco吧,就是放在那裡也蠻好看的。

大包裝的,很大的分量,2$,沒買,實在是不曉得這個茶的口感怎麼樣,而且rady說這個口味有點獨特——

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水果攤,火龍果1$/公斤, 我天天買,呵呵,好便宜,關鍵是這裡的火龍果是甜的,國內的是沒有味道的。

這個是當地人的一種水果,叫salack,更便宜,因為它是用瑞爾買的,如果火龍果小一點2個不到一公斤,讓阿媽放一點這個就可以了。外表怪怪的,上面一層層的密密的小鱗片,有點像蛇,口感不錯,好像山竹的樣子,裡面也有一個小核,酸酸甜甜的,水分不是太多的,還蠻好吃的。瑞爾,當地的貨幣,1$=4000~4100R。不用兌換當地貨幣,只要帶足美金就可以了,直接付美金的,只有在1$不到的情況下,賣家才會直接找零錢用瑞爾。

水果,1$,依雲,2$,回酒店的tutu車,0.5$。

回酒店休息一下,下午rady是13:30分來接,13:50到吳哥景區門口買3天的聯票,40$。

這裡是注意事項。

我選擇了3天連續的門票,後面的紅皮書是我自制的攻略書,前面是攻略,後面一半是空白的,用來寫旅行筆記的,要謝謝TYY和CAT,呵呵,是她們幫我的,這種裝訂方法偶不會——

門票上面有我大頭照,有的攻略上說帶照片給售票處,我有帶,但是,售票處直接用攝像頭拍了照片,打印在門票上面了,如果是7天的票,她們會用塑封套給你包裝的,我這種票比較容易弄髒,要小心一點的,如果頭像不清楚了,檢票的人就不讓你進景區了。看這個樣子,我保存的還不錯吧。

14:15,巴戎寺,南城門,也叫做勝利之門。

請大家見諒的是,由於吳哥古跡很多地方沉降、坍塌很嚴重,據說70年後這裡將是一個廢墟,所以有時候畫面中的建築物會有傾斜的現像。

兔子頭用手觸碰歷史,手心中感覺著時間在這裡的凝固,人生只有這些砂岩雕刻石像被保留了下來,那些曾經的輝煌、地位、權勢,全部是過眼雲煙,已經消逝在歲月的長河之中,只能從古跡中追尋——

遠處高聳的四面佛就是勝利之門,門前長長的通道,兩邊是印度教中的神話故事,攪拌乳海Churning of the Ocean of Milk,吳哥到處能見到這個題材的石刻、浮雕和塑像。這裡的是代表天神的修羅,兔子頭觸碰的是代表魔的阿修羅,呵呵——

阿修羅:Asura 來自於梵文,梵文‘阿’是否定冠詞,阿修羅翻譯過來叫‘無端正’。無端正自然長相醜陋,且凶狠而好鬥,其實修羅和阿修羅是親戚關系,血緣離開也不算很遠。在攪拌乳海的故事中,阿修羅從頭到尾就被毗濕奴和修羅算計了,出力不說,不但長生不老藥沒嘗到,還落得個身首異處。

在漢譯佛經中阿修羅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眾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欲,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介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

阿修羅原是印度遠古諸神之一,被視為惡神,屬於凶猛好鬥的鬼神,經常與帝釋天爭鬥不休。如同阿修羅的梵文翻譯意指「非天」,他的果報殊勝,能生活得猶如天人般享福,但卻沒有天人的德性,性好爭鬥。阿修羅另被稱為不飲酒神,則有段典故。據說居住在海底的阿修羅原本是很愛喝酒的,但是因為他們喝的是由海水釀成的酒,總是味道鹹苦,所以一氣之下就發誓再也不喝酒。 

由於阿修羅王眾多,其形不一,阿修羅王的形像,也有多種說法,有的九頭千眼,口中出火,九百九十手,八足,身形高越須彌山四倍;有的千頭二千手,足踩大海,身越須彌山;有的三頭六臂,三面青黑色,口中吐火,忿怒裸體相。這些形像都難表現,畫家們往往畫作一面三眼或三面六臂,或四目四臂,手托日月,雙足立海上,身越須彌山。

據《觀佛三昧經》說,世界剛剛形成山海大地時,光音天上貪玩的仙人便到人間游戲。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時,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這肉卵經八千年後,終於生出一個女怪,身長有如須彌山,具一千支眼睛、二十四只腳,頭、口與手數皆為九百九十九,樣貌好不駭人,即為阿修羅始祖。女怪後又產下一男怪名毗摩質多,因有無比威力可自由來去天上人間,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無數美女環繞後,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乾達婆女求婚,結果乾達婆欣然同意婚事,於是阿修羅一族日漸繁盛。毗摩質多風情萬種的女兒,使得已有妻妾億萬的天界帝釋天為之傾心,娶為嬪妃。不料帝釋婚後喜新厭舊,阿修羅女將委曲告之父親,引發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戰。就在阿修羅將帝釋天所居的須彌山團團圍住,千鈞一發時,帝釋天想到佛曾說若遇大難,只要念般若波羅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飛出四只大刀輪,幾乎削盡阿修羅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過此難,但是元氣大傷難以復仇。然而天人與阿修羅的戰爭,並未自此劃下休止符

在經過多年後,帝釋天又愛上一位羅喉羅阿修羅的女兒,便命天界樂神帶聘禮,透過歌曲威脅利誘羅喉羅應諾婚事。不料羅喉羅因氣憤帝釋天欺人太甚,不但將樂神驅逐出宮,並立刻發兵攻打天人。就在驍勇善戰的阿修羅攻下天宮時,帝釋天又憶起上次的神咒,於是阿修羅軍被殺得節節敗退,只好退入蓮藕藏躲。就在帝釋擄走了全部的阿修羅女後,羅喉羅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談判,指出帝釋天身為佛弟子,不應犯戒偷盜。雙方幾經談判最後達成數項協議,帝釋天承認犯下偷盜戒,願歸還阿修羅女,並贈送天上甘露;阿修羅則除將愛女獻與帝釋,並自願受持三皈五戒,成為佛弟子,此戰終得圓滿落幕。在天界的戰爭中,有一位阿修羅王與帝釋天作戰時,因手能執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稱為羅慟羅阿修羅,羅慟羅意即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食的威力;是因他過去生為婆羅門時,見到大火燒塔,滅火而使塔不壞,而以此救塔之福德為因,願得大身。然雖有此願,仍不信正法,常愛鬥戰,故死後墮入阿修羅道。

修羅Sura:意思是“端正”,代表著天神,一般外貌平和,性格溫和。

這裡的天只要不下雨就是這個樣子的,藍色不像話的天,朵朵的白雲,很多時候幻化出各種神話故事中的形像,在金邊的天一樣的藍天白雲下,就沒有這麼變化多端的樣子,所以我認為這裡一定是有神靈在隱居,是神秘的須彌山的入口吧————

用來作為繩子的七頭蛇,Naga,也是很普遍的石刻雕像題材。

城門,四面佛是指印度教主神之一創造神,梵天Brahma。他的坐騎為孔雀,配偶為智慧女神辯才天。由於種種原因,印度教徒對梵天的崇敬程度相對來說不高,反而較崇保護神毗濕奴以及敬畏破壞神濕婆。現在全印度4000多座印度教寺廟只有兩座是專門供奉梵天的,大多數是把他的畫像和另外兩位大神合畫在一起供奉。

梵天,是奧義書哲學的抽像概念“終極實在”或“宇宙精神”-----“梵”的化身。梵天的前身是吠陀神話的創世主。傳說梵天是從漂浮在混沌汪洋中的宇宙金卵裡孵化出來的,或者是從毗濕奴肚臍裡長出的一朵蓮花中誕生的,然後他開始創造世界萬物。在印度教造像中,梵天通常是婆羅門祭司裝束,四面四臂,手持吠陀,坐在蓮花上或乘騎天鵝。梵天居住在迷盧山,他創造的辯才天女薩拉斯瓦蒂(Sarasvati)是他的神妃。梵天原來是婆羅門教至尊的主神,但根據佛教經典記載,他與吠陀主神因陀羅(帝釋天)等為佛教的護法神。印度教濕婆派認為”梵天“”毗濕奴”都是“濕婆”的化身。創造宇宙時濕婆化身為“梵天”,維護宇宙時“濕婆”化身為“毗濕奴”。

與印度不同,梵天信仰在南傳佛教的東南亞,尤其泰國,得到很大的發揮,在泰國的梵天信仰,華人稱之四面佛信仰,據說有保佑人間富貴吉祥的功能,在東南亞地區有非常多信眾。

有求必應,梵天是“有求必應”的神靈,只要是他的信眾無論是“神、魔、人”,他都會應允他們的願望,如,魔王“黑冉亞卡西普”(Hiranyakasipu)向梵天祈禱許願,梵天應允了他的願望後,重始整個世界都被魔王所統治,最後要由“毗濕奴”化身為“人獅那羅辛哈”擊敗魔王,把世界拯救回來。

根據《往世書》的說法,梵天是自我誕生的,並沒有母親。在宇宙肇始之際,毗濕奴肚臍上的蓮花產生了梵天。這也說明了梵天的名字又叫做Nabhija(意味“從肚臍生出來的”)。另一個傳說則說梵天是從漂流在水上的一顆金卵中誕生的,因此梵天又叫做Hiranyagarbha(金卵之意)。最後,金卵的剩余部份則擴張成宇宙。由於他是在水中誕生的,因此他又被稱為Kanja(意味“在水中誕生的”)。梵天是至高存在“梵”(Brahman)和陰性能量自性(Prakrti)或幻像(Maya)的兒子

梵天的傳統形像乃四顆頭、四張臉以及四只手臂,口中不斷地誦讀《吠陀經》。特別在北印度,他常常有著一綹白胡須,代表他幾近永恆的存在。不像其它印度教神祇,梵天的手中通常沒有任何武器;但他的一只手握有一支湯匙型的令牌,代表著將神聖的奶油滴入自我犧牲的火柴堆。這意味著梵天是自我犧牲的神明。他的一只手拿著一個水壺(有時是裝著水的椰子殼),壺中的水代表萬物初始,涵蓋一切。梵天也拿著一串念珠,是他計算宇宙時間流逝的定時器。此外他也拿著像征神聖的《吠陀經》或與代表純淨的蓮花。

有一個神話傳說講到梵天四個頭顱的來歷。梵天原來有五頭,有一次,梵天跟毗濕奴說“他是宇宙的創造者,整個宇宙眾生甚至連毗濕奴都要崇拜他”,這話被宇宙的主宰濕婆聽見,濕婆大怒,因為濕婆才是宇宙的主宰及宇宙的創造者,濕婆化身恐怖之神,派拉瓦(Bhairava),砍掉了梵天一個頭,砍了梵天的頭後,濕婆化身“派拉瓦”犯了殺梵罪,梵天被砍頭不能離開”派拉瓦“的手,直到殺梵罪被清除為止。印度南方的印度教認為,派拉瓦不是濕婆的本身,是濕婆憤怒的顯現而形成的一個神靈。

根據歷史傳說,梵天創造了梵字Brāhmī,成為印度半島最早的書寫符號,一般學者認為在公元前三世紀。從公元四世紀開始,梵字轉化為笈多字體Gupta,六世紀出現悉檀字體Siddham,至十一、二世紀時,天城字體Devanagarī取代了悉檀字體,使用至今。十九世紀,歐洲人開始用拉丁字母轉寫梵文,但跟天城字體是並行不悖的。

梵文字母由天神“梵天”所創,梵文的每個字母代表了一種力量源泉,人們修煉“瑜珈”的時候,也常常冥想著梵文字母。另外,念佛教“真言”的時候,要求發音正確,因為漢字發音跟梵文發音不能完全對等,因此用漢字書寫真言和按漢字音念真言,常常會造成發音錯誤,所以按漢字音念真言,用漢字書寫真言,難以作到准確、有效。因為梵文單詞拼寫和讀音絕對規則,用梵文字母拼寫的真言,能做到所說即所寫,能保持真言純正的梵文語音,所以用梵文字母拼寫真言,是念真言人士的最佳選擇,這就是我們為什麼經常見到佛教高僧,即使不是自學梵文也會自學梵文字母的原因。正統的“梵文”和“印地文”是詞與詞之間沒有空格隔開的,自從西方書寫格式傳入印度後,印度開始模仿西方的格式,詞與詞之間用空格隔開,實際上這對字詞的發音並沒有影響。

在印度,有這麼一個古老的傳說:在世界中心貝拿勒斯(在印度北部)的聖廟裡,一塊黃銅板上插著三根寶石針。印度教的主神梵天在創造世界的時候,在其中一根針上從下到上地穿好了由大到小的64片金片,這就是所謂的漢諾塔。不論白天黑夜,總有一個僧侶在按照下面的法則移動這些金片:一次只移動一片,不管在哪根針上,小片必須在大片上面。僧侶們預言,當所有的金片都從梵天穿好的那根針上移到另外一根針上時,世界就將在一聲霹靂中消滅,而梵塔、廟宇和眾生也都將同歸於盡。

巴戎寺位於通王城中心,建造於12世紀末,屬於 佛教寺院,負責遺跡修復的團隊來自日本。

整個巴戎寺以石頭建造須彌山的形式,築了高台,在高台之上,是54座哥特式佛塔,均為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為典型高棉人面容,據說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阇耶跋摩七世的面容,是阇耶跋摩7世的創作才華和自我膨脹的典型體現。

除了修繕過的寺院樓梯,建造了木質樓梯外,這裡的寺院台階幾乎是90°直上的,最寬的部分20cm,最窄的樓梯是13cm左右,上下需要手腳並用,

這種四面佛造型,是印度教主神之一梵天的造型,東南亞一般稱為四面佛,在泰國特別盛行。54座佛塔,中間一座代表頂峰高高在上,其余略低,如眾星捧月般全部簇擁在它的周圍。廟宇的建築結構相當復雜,建築年代跨度也相當長,藝術風格變化很大。

四面都刻有神態各異面容微笑的佛像,巨大的頭像從各個角落俯視著人間,暗示著居住者絕對權力、控制和仁慈,這就是令吳哥蜚聲世界的“高棉的微笑”。穿行在眾多佛塔間,身處任何一個角落,都會發現有帶笑的眼睛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

很多人喜歡我拍的這張照片,嘿嘿——

其實,在我看來,這些眼睛很是高貴的,冷漠的看著世人的舉動,並不是很舒服的,相比之下,我更喜歡老百姓臉上純真、燦爛的“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的回廊壁畫也十分豐富,1200米長的浮雕長廊令人驚嘆的刻畫了11000個人物。內層回廊主要為神話和宗教故事,而外層回廊則以現實生活為題材,從戰場廝殺到生產勞動、集市貿易的生活圖景應有盡有,這樣世俗化的雕塑題材在吳哥建築群中是非常少見的,可以只參觀底層浮雕,第二層規模和技法都稍遜一籌。

光影之門,很喜歡這種感覺,彷佛通過長長的時間長河,回到那個輝煌的年代——

中間是在跳舞的濕婆大神。

巴戎寺的淺浮雕全長1.2公裡,刻畫了11000多個形像,最著名的是 第一層外牆上的雕刻,它展示了12世紀柬埔寨日常生活的逼真場景。從東門進入,按順時針方向觀賞:①征戰占婆②林伽崇拜③一場水戰④擊敗占婆⑤一列軍隊⑥內戰⑦控制一切的國王⑧勝利游行⑨馬戲團來到城裡⑩一個富庶的國度、占婆撤退、洗劫吳哥、占婆人進入吳哥

武士像

其他的光影瞬間:

林伽,印度教男性生殖崇拜。源自於濕婆。

濕婆Shiva,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毀滅之神,前身是印度河文明時代的生殖之神“獸主”和吠陀風暴之神魯陀羅,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雙重性格,呈現各種奇譎怪誕的不同相貌,主要有林伽相、恐怖相、溫柔相、超人相、三面相、舞王相、璃伽之主相、半女之主相等變相,林伽(男根)是濕婆的最基本像征。

濕婆為印度教毀滅之神,在《梵書》、《奧義書》兩大史詩及往世書中都載有他的神話。據說他有極大的降魔能力,額上的第三只眼能噴毀滅一切的神火,曾燒毀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誘他的愛神,得三魔城毀滅者之稱。諸神和阿修羅攪乳海時,他吞下能毀滅世界的毒藥,頸部被燒成青黑色,得青頸之稱。印度教認為“毀滅”有“再生”的含義,故表示生殖能力的男性生殖器---林伽是他創造力的像征,受到性力派和濕婆派教徒的崇拜。濕婆是苦行之神,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還是舞蹈之神,創造剛柔兩種舞蹈,被譽為舞王。他是妖魔鬼怪的統帥,妖魔鬼怪都受制於他。妻子是雪山神女,兩個兒子是塞犍陀和群山。前者是天兵天將的統帥,後者是侍候濕婆的諸小神之首。他的形像被描繪成五頭三眼四手,手中分執三股叉、神螺、水罐、鼓等;身著獸皮衣,渾身塗灰,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為裝飾,頭發盤成犄角形,上有恆河的像征物。

傳說恆河下凡時曾先落在他的頭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頸上繞著一條蛇。坐騎是一頭大白牛。他的故事散見於各種文獻中。他的教派信徒奉其為最高的神,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化身,除毀滅外還可創造。佛教文獻稱他為大自在天,住色界之頂,為三千界之主。

濕婆還富於自我犧牲精神。當恆河女神從雪山天國降凡之際,濕婆為了避免水勢過猛淹沒眾生,他親自以頭接水,讓恆河在他的發綹間流轉千年,經緩衝後再流到人間。

濕婆居住在凱拉薩山(Mount Kalashi,即中國西藏阿裡境內的岡仁波欽神山) ,他的乘騎是公牛南迪(Nandi),他的神妃是雪山神女帕爾瓦蒂(Parvatī),又叫烏瑪(Umā,光明、美麗)。濕婆的配偶起源於印度土著的母神,也像濕婆一樣兼具生殖與毀滅雙重性格,呈現溫柔相與恐怖相等不同的相貌。帕爾瓦蒂或烏瑪的形像是嬌媚嫻淑的妻子。濕婆配偶的另一種形像杜爾伽(Durgā,難近母)則是美艷而嗜殺的復仇女神,曾代表諸神殺死水牛怪魔希沙。還有一種形像迦梨(Kalī,黑女神),面目猙獰,酷愛血祭,純屬恐怖的死神。濕婆與帕爾瓦蒂的兒子伽內什是可愛的像頭神,後面可以看到我拍的很可愛的大像的,另一個兒子塞建陀(Skanda)則是可怕的戰神。

在印度教現存的聖像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就是鑄造於朱羅時代的濕婆銅像,稱為納塔羅阇,意為舞蹈之王或舞蹈者之王。這種像大量創作於朱羅時代,在南印度一直延續到12世紀。

在印度教造像中,濕婆通常是瑜伽苦行者打扮,遍身塗灰,發結椎髻,頭戴一彎新月,頸繞一條長蛇,胸前一串骷髏,腰圍一張虎皮,四手分持三叉戟、斧頭、手鼓、棍棒或母鹿。他額上長著第三只眼睛,可以噴射神火把一切燒成灰燼。傳說愛神迦摩在濕婆修苦行時打擾,濕婆第三只眼噴射的神火把愛神燒得形銷骨滅,但愛神並沒有死,只不過沒有了形體,所以說愛是無形的。

濕婆被表現為跳著創造和毀滅世界的天舞。他的頭發隨著舞蹈而紛亂地飄散開來,隨著他右側上手所持沙漏裝小鼓的節奏而飄蕩。這種節奏是宇宙(摩耶)的心跳動的聲音,通過創造之舞的善行而產生。宇宙本身被表現為環繞此神的光環,光環出自雕像底座上摩卡羅的繁殖之口。與這創造的瞬間產生互補的,是同時發生的宇宙之毀滅,由那輪環四周的火焰和濕婆左手中的獨朵火焰來像征。這朵單獨的火焰使一切化為虛無:恰恰與他右手中的創造之鼓保持平衡。下邊的右手表示要撫慰他的信徒,作出令人放心的無畏勢以賜福。進一步賜福的是下邊左手的“像手”(gaja hasta)。這種“旗子”手勢由手指下垂撫摸像鼻構成,在此指向從無知的侏儒背上翹起的左腳。這一像征手勢能使信徒解脫摩耶的苦難,同時右腳以舞蹈的全力踏著侏儒的背脊。侏儒握著一條有毒的眼鏡蛇,而同樣的毒蛇像一件裝飾品佩戴在濕婆賜福的右臂之上。

在其他許多有意思的細節中,有一顆飾在此神寶冠上的骷髏,還有一彎新月,像征著濕婆分階段出沒於宇宙,即使隱藏時也一直在那裡。在他那夾雜著死者骨灰的發髻中,濕婆承接了從天而降的恆河——一尊恆河女神微像立於他右側頭發上。她是一尊混合的美人魚像,上身是女性,下身是摩卡羅。這種像征性是無窮無盡的,對於濕婆教信徒來說,這尊聖像在闡釋這位跳著舞創造和毀滅宇宙的憐憫與力量。

15:42,戰像平台Terrace of elephants

350米長的戰像平台曾經是國王觀看公共慶典的一個巨大的觀景台,站在台上,想像在吳哥帝國全盛時期的盛況。

多可愛的像?!

第一朵要說明的雲朵,是不是像鳳凰飛翔??

16:00,瀨王平台Terrace of the Leper King

瀨王平台,原本在平台上有一尊裸體無性別的雕像,是吳哥的一個不解之謎,原件被保存在金邊國家博物館,關於他的意義,人們眾說紛紜,有說在柬埔寨的歷史上有2位患有麻風病的國王,雕像是其中一位;還有一種說法比較容易接受,該雕像刻畫的是死神閻羅的形像,因為瀨王平台實際是一個皇室的火葬場。

平台的護牆上有5層精心雕刻的仙女的坐像,有的還佩戴著美麗的珍珠飾品。在平台的南面有個入口通往一個被隱藏著的平台,這裡的建築被隱藏了幾個世紀之久,所以仙女和七頭蛇的雕像比較新。外面護牆上有很多雕刻顏色不一樣,這些是修復過的復原品,很難做到顏色一致性。

非常非常巨大的一顆樹,rady居然用中文和我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呵呵,要知道,第一次聽柬埔寨人民說英文,讓我當場傻掉的哦,這點在我回來後,一個柬埔寨朋友打電話來確認我是否安全到達的時候,讓cat和TYY差點崩潰。羊咩咩適應的比我快,我那個爛英語,做到連詞成句就很好了,也就這樣,居然還能通行,哇哈哈,神奇啊——不過書到用時方恨少啊,發憤圖強,學語言——

在我讓rady說慢一點後,他大概也明白了,不帶卷舌的口音,明顯好很多,其實他的英語說得不錯的,口音已經很弱了。

第二朵神奇的雲,很像向上飛升的阿修羅。

上集結束——————————————————————————————————

照片在http://user.qzone.***/916682107/infocenter?qz_referrer=qqtips。攜程貼圖總是讓我很郁悶的。


精選遊記: 暹粒-吳哥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