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宜昌的辣》刊登在宜昌熱線的《吃在宜昌》BBS的欄目下,招來幾位宜昌朋友的非議,按實話說,作為一個群體不吃辣的上海人是不應該在宜昌老吃客面前胡言亂語的,特別是有班門弄斧之嫌。但本人有個特點,吃的舒坦了就要多嘴幾句,吃的不順心的時候更要咋呼。我在《感覺宜昌的辣》的結尾有一句:“宜昌,辣的可以”,什麼意思呢?明說吧,其實宜昌菜啊,不辣!至少沒想像中的辣。在宜昌那些時間,本人也很注意那些遠方來的食客群體,特別是南方食客的食後反應,就沒見有給辣的臉紅耳赤、呲牙咧嘴的,更沒見過伸出三寸赤舌扇涼氣的。回上海時,本人特地帶回了兩罐“土家嫂”辣椒醬,750克一罐,3、4天就叫幾個從小吃慣上海本幫菜長大的朋友給報銷了,他們在報告感覺時就覺得這宜昌特產“香”,其次是“偏辣”。食辣能體現一種豪爽,宜昌人知以為是天下最辣的,我看有點偏頗,我有機會食過世界權威組織認定的世界第一辣-----南美墨西哥的小青椒,50克小瓶裝的椒醬,嘗了一口筷頭上點過的醬汁,本人頓時從脖頸到耳朵,甚至連眉毛也腓腓紅,覺得腸胃被燒灼的開了鍋,辣的在地下蹲了5分鐘再起來,這舌頭真想立刻泡在冰水裡,幾分鐘裡將我一個夏天的汗都出完了。厲害啊!!!
宜昌人知道,宜昌真正的風格是“原汁、鹹鮮、偏辣”,特別是祖宗菜“老九碗”,都是較清淡的:雜燴頭子、炸相蝶子、炸春卷子、魚糕丸子、魷魚筍子、錘碗蓮子、白肉肚子、香菌雞子、珍珠丸子。我想說,宜昌菜的特點並不是體現在“辣”上。
我再點幾個宜昌名菜,大家看看,有幾個是以辣見長的?宜昌名菜主要有白剎肥魚、峽口明珠湯、滿籃桔紅、一品鱔魚、三游神仙雞、八寶水雞、桂花荸薺丸、蓮蓬蛋、三絲腰花、銀針雞絲、軟炸魚餅、香酥蓮米鴨、瓢兒豆腐、壽星白菜、魔芋豆腐、涼拌魚腥草等。
胡言亂語到現在,真覺得有關公面前舞大刀的感覺,但說出來以後倒有一種食辣後同樣的感覺------爽!
宜昌,辣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