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首爾旅游記
2009年10月4日~2009年10月7日
〈賭文化〉
除了老牌的華客山莊是我們這次行程既定的景點,老公和我又自己去了06年新開在希爾頓賓館裡的人氣賭場SEVEN LUCK。
第二天晚上,把兒子丟給爺爺奶奶後,我倆雄赳赳氣昂昂,從賓館打的出發,跨過漢江大橋,來到燈紅酒綠的SEVEN LUCK,一番拼搏最後卻應驗了一句老古話:十賭九輸。盡管金額不算小,但心態卻好得很(不好又能如何):
我對老公說“上次你們單位到韓國來玩,你在華客山莊贏了一點,這次就算抵消吧,我們純作參觀參觀SEVEN LUCK,買門票吧!”
老公說,“嗯,我發覺賭博也沒什麼意思。”
(呵呵,沒想到這麼輕易就讓個“賭徒”浪子回頭,值得,值得!)
有了這樣的心態墊底,第三天晚上,我們倆以純觀光客的身份拜訪了華客山莊(老公是再訪)。
先報告我們的戰果:
我們的戰果是“資產負債表”—— 完全平衡,一分不賺,一分不虧!真不容易哦!
哦,有賺的,就是通過買籌碼賺到了華客山莊的籌碼形狀的鑰匙圈兩個。
在華客山莊消磨的兩個小時中,因為小朋友不能進賭場,所以我們分成兩批,先是老公帶著爸爸媽媽進賭場觀摩,我和兒子在免稅店購物,然後接到老公電話,在賭場門口完成換崗儀式——把小朋友交接給爺爺奶奶,我和老公進去開戰。
首爾的賭場沒有澳門的大,設施也不如澳門先進。有些還需要自己手工記帳:把之前的紀錄寫下來便於分析。
首爾的賭場是不允許韓國人自己進去的,只對外國人開放。據本人觀察,混跡在賭場裡較多的是中國人和日本人,前者以人數勝出--中國人,難道真是一個好賭的民族嗎?
〈明星文化〉
我看韓劇其實不太多,對韓星的了解僅限於安在旭、裴勇俊,還有崔智友等名字,完全屬於菜鳥級別。
所以即使來到明星韓流館,看到展示著的與明星真人等高的全身照片時,也沒啥特別激動的。不像同團的兩個小妹妹那般興奮。
在這個韓國觀光公社開的免費旅游點,如果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從自動點唱機裡選歌來唱,還可以穿著大長今的戲服拍照。這些自由行可以享受到的樂趣,對團隊游來說簡直就是奢侈。短短十幾分鐘,我們又被導游哄上了車。
〈佛文化〉
(注)--佛文化的博大精深豈是我等粗俗之人能領會的,只不過前面的內容都用了“文化”二字作為標題,為了對仗工整,我就干脆“文化”到底了!
曹溪寺,據說這裡是韓國佛教最大宗派“大韓佛教曹溪宗”的中心。
去之前,我對這個宗派的中心心存無限好奇與憧憬,是不是像普陀山--海天佛國?(盡管我也沒有去過~`~)
可是沒想到,它,它真的很小!---就一個大殿,圍繞著它四周轉轉,就沒有了噢!
雖然小,但大雄寶殿威武莊嚴。
大雄寶殿內正在做著佛事,高音喇叭裡放著念經的聲音,配著佛樂。雖然一句都聽不懂,但還是油然而生一種肅穆之情。
大雄寶殿的外圍,與中國的寺院有些不同。木制的牆上有很多彩繪的畫,每一幅都有個佛家故事。
〈南山谷韓屋村〉
這裡復原了好幾幢傳統的韓式房屋,有士大夫的公館,也有一般平民老百姓的家。這裡都配備了不同的家具。沿著山谷小溪的傳統庭園,一路慢慢走來,讓我們也融入傳統的韓屋吧。
〈南山N首爾塔〉
首爾塔位於韓國首爾的南山, N首爾塔的N既是南山(Namsan)的第一個字母,又有全新(new)的含義。
據說很多浪漫的韓劇就在這裡拍的。我們乘坐纜車來到山頂塔底下,然後再乘坐電梯來到展望台,首爾整個市容盡在眼底。這裡,還有首爾最高的衛生間,我們當然不能免俗地體驗了一把。
塔底下,有泰迪熊展館,瞧,我也和熊熊親密合影。
〈戰爭紀念館〉
人類一直呼吁著和平,但人類歷史上充斥著戰爭,為了表達這種奇怪的矛盾,很多地方都建有類似的紀念館或者紀念碑。首爾,也有一座這樣的戰爭紀念館。去韓國前我看了些相關的文章,驚異地發現網上對抗美援朝戰爭有著不同的說法,與從小我們受到的教育截然不同,難道,當初那場戰爭的真相,真是一場隱藏在援助面紗下的侵略嗎?也許,真相已經不重要了,歷史的長河自會去評說一切。
當年這些叱吒風雲的大家伙們,如今都靜靜地臥在草地上,我家的小伙子,兀自攀上攀下玩得高興,卻不知道這裡面凝固著沉重的歷史。願藍天白雲,永遠都是那麼美好。
〈青瓦台〉
首爾是韓國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青瓦台則是首爾的中心的中心,相當於中南海吧,是政要們的辦公所在地。因為它的主樓由青瓦所搭而成,所以叫做青瓦台。主樓背靠著山,據說這裡是首爾風水最好的一塊寶地了。
〈飲食〉
這些天,我們吃了韓國冷面,還有石鍋拌飯,還品嘗了人參雞,濃郁的參味、鮮美的雞湯,`讓我們印像深刻。 不過說到飲食,最最有韓國特色的還是“韓國泡菜”,這幾天來,無論我們吃什麼,泡菜都是少不了的,幾乎任何蔬菜都能做成泡菜,我個人嘛,還是比較喜歡傳統的白菜,蘿蔔。
於是導游帶大家去體驗了制作泡菜。看,下面這幅照片就是我們的工作照,大家都帶著圍兜,還帶著一次性手套,面前是半成品的白菜泡菜(已在鹽水裡泡過幾小時),我們要做的就是在工作人員知道下把白菜葉子一層一層扒開,把韓國辣醬仔仔細細地抹在葉子裡面,最後,把白菜卷起來包好,讓汁水盡量包在葉子裡面,套上個保鮮袋,就算大功完成了。
最後,促銷人員拿出了泡菜向大家推銷,我小人之心地想,這個,不會是前一團旅游團的作品吧,忍不住開口問:“我們剛才做的泡菜派什麼用處呢?”人家回答:“拿來捐獻給老人院”,哦,原來如此啊!
〈語言〉
我和老公都不會韓語,但感覺上靠著兩句話基本能走遍首爾。~~~大言不慚一下吧!
第一句:“Can you speak Chinese?”
有時這句話一拋出去,馬上擊起千層浪:“我能說中文!”“我就是從中國來的!”特別在明洞購物時,感覺特別明顯。據說來自中國的客人很多,所以老板們會雇些來自中國的留學生作店員。
第二句:“Can you speak Japanese?”
從1910年起大約有35年吧,韓國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一些上年紀的人都會說些日文。然後最近這些年來,整個韓國都有哈日傾向,會說日語的韓國人大有人在。免稅店裡,這句話問下去,基本通行無阻,能得到はい的對答。然後就用日語溝通了。還有出租車司機,也能侃上幾句。如果這兩句話問下去,得到的都是No的答復,那我和老公就痛苦了。這時基本上就拜托老公搞定了,誰讓人家的英語比學日語出身的我要好呢,想當年高考150分滿分的英語我考了135分,底子也不算差的哦。。。
而滿街的招牌基本都是用韓國特有的文字寫的,很少見到漢字。據說這是600多年前某位國王苦思冥想創造出來的。真是個聰明人!
〈總結回顧〉
短短四天,一晃而過。去之前,很多同事都說首爾一點勁都沒有不去為好。也有人說街道陳舊,像上海的青浦。我一直抱著這樣的想法:任何地方,只有自己去體驗過了,才有資格評論,況且每個人的觀點也僅僅只能代表自己此時此刻的所感,所以,我還是出發了。
回來之後,又過去一段時間後,回顧整個首爾行,我,僅代表本人,有了如下的感受與觀點。1. 這是個干淨,整潔的城市。
2. 這是個傳統與現代的城市。
3. 這是個外表有些誇張內在卻樸素的城市。
4 .這是個值得再深入體驗的城市。
我想,以後有機會,我或許還會和老公再去逛逛首爾的。團隊游太匆忙,下次就自由行吧~~~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