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夏日的清新之旅(三)

作者: feisi521

導讀 去老虎灘之前,要去棒槌島。行程單上我沒有留意這個地方。一路走去,卻給了我不小的驚喜。 我們沿著迎賓大道走,到大連這麼幾天,這是我發現的最美的一條路。它依山而建,兩邊都是綠樹和草坪,偶爾幾叢鮮花點綴期間。最不可思議的是,作為旅游點的主要道路,它居然那麼安靜,除了偶爾幾輛車掠過,幾乎沒有行人。空氣很清新,讓人有下車走走的衝動。可導游要 ...

去老虎灘之前,要去棒槌島。行程單上我沒有留意這個地方。一路走去,卻給了我不小的驚喜。

我們沿著迎賓大道走,到大連這麼幾天,這是我發現的最美的一條路。它依山而建,兩邊都是綠樹和草坪,偶爾幾叢鮮花點綴期間。最不可思議的是,作為旅游點的主要道路,它居然那麼安靜,除了偶爾幾輛車掠過,幾乎沒有行人。空氣很清新,讓人有下車走走的衝動。可導游要按行程來,只好直接開到國賓館的沙灘邊。這個地方同樣令我們喜愛。那天霧很大,看不到棒槌島,但只是在沙灘踩水踏浪,就讓我們樂不思蜀了。一波波的海浪追逐著我們,我們叫著笑著往沙灘上跑。有時候,我們會跑贏海浪,有時候,它出其不意地衝過來,於是,我們的衣服就全濕透了。這個時候,什麼煩惱都忘卻了,也忘掉了年齡,我們都成了孩子,簡單地快樂著。

導游的催促打斷了我們的嬉戲。開車去老虎灘海洋公園。有些後悔提前定好的這個行程。因為所有的海洋公園都大同小異。在去過了北京海洋館,香港海洋公園,海南海洋公園甚至鄭州海洋館之後,實在不指望大連的海洋館會給我什麼驚喜。果然不出所料,人多得像趕集,表演場館得提前四十分鐘排隊。兒子在極地館差點丟了,而他們連找人的廣播都沒有。我唯一的收獲是看到的企鵝比我想像中的大。兒子的收獲是他拍到了北極熊,女兒買到了一個58元的泡泡槍。然後小家伙們就在游樂場瘋玩,孩子們到哪裡都是這樣,只要有游樂場。原定的是2:30導游來接我們,可不到1:00我就頂不住了。因為那裡的游樂項目很多都是20元一次,小家伙們玩了一次還要玩第二次。兒子更是抱著電腦游戲不放。帶他出來旅游就是為了抵制電腦游戲的誘惑,怎麼一不小心又掉進去了?於是給導游打電話,提前回賓館。

路上和司機約好了第二天還要去棒棰島。他幫我聯系了一輛面包車,租半天包括送機場只要200元。覺得很劃算。因為我們到大連那天定的接機服務從機場到酒店就要125元呢(按人數算的),本來他要300,我說我們就是圖一方便,帶著孩子呢,要不打的肯定100元都花不了。他就同意了,東北人還是挺實在的。

午睡。晚上本來打算去啤酒節,因為看大連晚報這幾天介紹啤酒節挺多的(自由行必做功課:看當地晚報)。可導游建議我們不要去了,帶著孩子,人又多,除了喝啤酒,沒什麼好玩的。還有發現王國,據說是大型游樂場,可大部分設施孩子們也玩不了。夜場一般周末才有,我們來之前的周末剛舉辦了一個萬人化妝晚會。於是決定逛街。出租車師傅建議我們還去青泥窪橋,說有一個天津街是步行街,我們上次沒去過。司機沒繞路,直接把我們送到了。我姐說如果在南方,一看是外地人,絕對要兜圈子。所以對大連人又多了份好感。

那條街上商場很多,中間是小攤販和小吃。我姐條件反射到看到海鮮就要去看價錢,看了價錢就想吃。於是我們又吃了10塊錢5只的生蠔,15塊四只的牡蠣。這裡不要加工費,現做現吃,挺好的。就是芥末很衝,他們大連人叫“辣根”,很形像。

到海產品店買了些特產。有種開袋即食的海參和鮑魚,三四十元一個,買了幾個。女兒買了一條玩具蛇,木頭做的,很逼真。她纏在自己脖子上面到處嚇人。邊走邊吃,轉眼來到一個廣場,有人唱露天KTV,有人在乘涼。孩子們去玩蹦蹦床,我們坐下來聽歌。又一個美好的夜晚。

天氣預報有雨。早上拉開窗簾卻是晴朗的天氣。珍惜最後的半天時間,我們跟著司機出發了。這次有了充足的時間,我們在迎賓大道和濱海路看到好的景色就停下來欣賞拍照,到棒棰島又盡情玩了幾個小時。最後到機場的路上,暴雨來了。司機說我們的運氣好。在大連的幾天都是好天氣,我們也覺得很幸運。可到了機場就不那麼幸運了,因為天氣原因,好多航班都延誤了,我們的航班也晚了三個小時。不過機場也是一個小世界,看到了嚴謹的日本人,隨意的韓國人,還有俄羅斯人,歐洲人。一個美國老先生自己拉著行李箱要去青島,可他的航班時間一直沒出來,很迷茫地站在顯示屏前。我告訴他,估計要三小時以後,要他每隔一小時再來看通告。問他一個人出行怎麼樣,他很自信地說,沒問題。可剛才他差點跟著去浦東的飛機走了。人太多,機場管理人員都忙不過來了。後來看到他找到了機場人員才放心。

終於等到了我們的航班。起飛了,在大連的上空默默對這個城市說再見。看到鄭州的報紙,我們出去這幾天是鄭州最熱的天氣,居然有人中暑熱死了。很慶幸在大連度過了幾天清爽的日子。不過外面再好,總是要回家的,家還是我們最安逸的地方。只有小女兒,在車上朦朧睡著了,還在念叨:“我還要去賓館.......”

——完——


精選遊記: 大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