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7月27日(周二)
早上5時多,被門外嘈雜的聲音吵醒,老婆問我去不去看炊煙,一想到要步行半個多小時,走在下雨之後泥濘且到處是馬糞的小路去觀景台,心裡就打起了退堂鼓,倒頭大睡到9時。女兒起床後吵著要去找馬叔叔玩,於是帶她來走到馬師傅住的木屋二樓,遠遠望見觀景台上還有一片片的白色霧氣,趕緊抓拍了幾張;瑞豐的服務員已經張羅好了早餐,吃完早餐,拿著行李等在門口,10時左右上了區間車,沿昨天來時的原路回去。回到禾木售票處的停車場,才發現昨晚的那場雨下得不小,馬師傅的車沾滿了泥漿,布爾津的洗車成果全沒了。然後又是曲折的山路,路上和馬師傅開玩笑:這裡的居民都是有房有車,有牛有羊,每天觀賞美景,呼吸清新空氣,這樣的人生還能有什麼遺憾?中午12時左右到了賈登峪,一幢幢的別墅式酒店、度假村,顯示出了此處旅游業的繁榮,再往前走5公裡左右,就到了喀納斯景區的售票處;我去買票,這裡和禾木的規矩又不相同:只認教師資格證,不認教師證,只好刷卡買了兩張全票,含區間車費總共是460元。馬師傅說此處查得比禾木要嚴格,他現在暫時無法和我們一起進景區,只能等下午檢查放松之後,由景區裡的人帶進去;於是我們一家人拖著皮箱,帶著女兒,經過武警把守的檢查站,在蜂擁而來的游客人群之中排除等候景區大巴,上了大巴,每輛車都有個講解員,講解沿途風光,很幸運地坐到了面向“三灣”的一側,一路飽覽風景,快下午14時,終於到達喀納斯景區,一路電話聯系鄉政府賓館的老板,他指點我到游客換乘中心轉小巴到他開的旅館。到了鄉政府旅館,老板正忙碌地在招呼一桌桌用餐的客人,音箱裡高聲放著俄語歌曲,雖然已經有心理准備,但住宿條件之差還是超過我的想像:五個人一間的小木屋,無獨立衛生間,只有公共沐浴房和公廁,尤其是公廁,甚至還不如我們家鄉農村70年代的模樣,與周期的美景反差實在太大,心裡很郁悶,有些後悔沒有提前在網上預訂住宿條件好一些的賓館,草草用過午餐,軍軍以及另一部越野車突然出現在我們面前,原來他們是從白哈巴方向開過來的,憑著關系進來了,這時心情舒緩了一些,心想在這種環境條件下,就將就一個晚上吧!況且廁所還可去自治區旅游區興建的免費星級旅游公廁可用,隨後軍軍拉我們一家人去觀魚亭售票處,與臨時認識的幾個人一起拼團,每人省了20元門票,區間車拉著我們往山路上盤旋疾馳,引得車上的游客一陣陣驚呼,來到觀魚亭景區,山風呼嘯,一團黑雲遮過來,下起了小雨,2分鐘不到,雲被風吹開,又露出了燦爛的陽光,為了鼓勵女兒自己爬山,買了瓶康師傅冰綠茶飲料,10元!一路沿著木階梯往觀魚亭走去,右邊往下看就是墨綠色的喀納斯湖,不時停下來拍照,女兒穿著厚厚的美羊羊造型的棉外套,蹦蹦跳跳地跟著我們上亭子,1千多級的台階,感覺難度不大,至少比我每周堅持去爬的山要容易得多,一路上也是風雨更替頻繁,不過總來說的還是好天氣多,女兒走到一半,就喊熱了,把棉外套脫下披著,半小時左右就了觀魚亭,果然氣勢不凡,看了第一層的碑記介紹,才知道現在已經改名了“觀魚台”了,一字之差,大有深意,隨後跟著客流上了第二層,台子的四周都有人在擠著拍照,等到人稍少一些之後,我們一家人才盡情地拍照觀景,頂著大風,女兒還興奮地跳起了自編的舞;下山的路經過百花園,一大片的各種顏色的繁花生長在草坡上,引得不少游客往草地裡鑽,結果又被景區工作人員大聲喝出來,甚至以罰款相威脅,但不少游客面對美景仍是不管不顧。從觀魚台景區回到藍湖餐廳的換乘中心,往前走了走,遠遠望見鴨澤湖,感到有些累了,就往回走,一路上游客絡繹不絕,路上有不少圖瓦人家的木屋掛著“家訪”的招牌,路過寫著蒙文的哈納斯小學,木柵欄有個口子可以進入,老婆好奇地進去看,才發現這所學校裝備的豪華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內地小學!回到鄉政府旅館,遇到“影子”一行四人,就住我們房間隔壁,大家約定明天早上7時30分一起去三灣拍晨霧,馬師傅也坐老板的面包車進來了;晚餐是團餐,軍軍還請大家吃了大塊的羊肉,喝了三台酒,有說有笑,很開心,下午剛到時的不快已經一掃而空,明天又得和軍軍分手了,他們要往禾木去,然後是往塞湖方向走,繼續大環游,而我們則是沿217國道去烏爾禾,然後回烏魯木齊,吃完晚飯又開始下雨,軍軍、馬師傅等幾個司機回房間繼續喝酒,而我們則各自回房休息;半夜雨下得較大,聽見王老板的圖瓦服務員站在房門外說:司機們住的小閣樓漏雨,是不是讓他們進我們房間來睡覺,我打開房門出來,等了一陣,卻沒有一個人進來,可能是大家都覺得不好意思麻煩我們吧,剛回到房間,又聽到旅館外有狗吠聲,好像是來了一車客人,但停留了片刻就走,於是我們一家人就獨享了這個五人間。調好手機鬧鐘,迷迷糊糊地和衣而眠,也許是真的累了,倒也睡著了,也創造了未衝涼就睡覺的生平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