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有些不似流水帳,有游記之嫌,如不喜歡看的朋友就別看了。也許這篇是我才寫的緣故,距旅行澳門到現在已有一時間,所以,我開始懷念那時那刻旅程的點點滴滴啦。
香港澳門自由行攻略(純玩型)--澳門流水帳+補充香港流水帳
當我和我朋友再次相遇在旅店時,已將近18:00了,所以我們匆匆吃了些食品和方便面。拉著行李箱,沿彌敦道步行,後拐向左邊的海防道上,海防道的盡頭就是廣東道,沿廣東道前行,很快就到了中港碼頭,准備渡船去澳門。
其實我們原計劃是從九龍去廣州,然後在廣州住一宿,清晨再乘坐廣州往返澳門的大巴,當日在19:30在珠海返回,這個想法很經濟,因為廣州往返澳門的價格才人民幣40多元(不含午餐)。
可我們臨時改變計劃,就打電話給廣州的朋友讓她幫買一張第二天晚去沈陽的火車票。後來事實證明這個計劃的改變不太明智。
在中港碼頭售票處是168元港幣/人,必須用現金支付,八達通不能用了。我們的八達通是想帶回家的,所以我們事先也沒退掉。(這地方也沒有退換八達通的服務,所以一定要注意)
而售票處的對面是一家旅行社,他們是160元港幣/人,我們決定購他們的票,這樣兩個人就可以節約16元港幣。
我發現,中港碼頭的大廳指向不明顯,我們現場打聽別人,f口在何處,感覺沒有人在服務,有些迷糊。
急忙坐上19:20去澳門的船,人很少,船很大,有些清冷。
在辦完入關手續後,我們在澳門港口大廳的出口處右側的接待台拿了關於的很多資料,澳門雖小,資料卻是很多設計不同的資料。我順便向接待小姐咨詢了一下旅店位置,她告訴我,大約葡京酒店那側都是高檔酒店,而新馬路是澳門古跡的軸心位置,也是澳門最繁華的地方,但住宿條件差,但價格很便宜。
葡京酒店周圍酒店住宿條件好,但當天是澳門的節日,聽說很客房已爆滿,最便宜的價格也近1400元/天,嚇了我們一跳。這樣的價格對於我們這樣的背包客來說真是太奢侈啦。
當時,我心裡一陣懊悔,事先沒定一家便宜的酒店。taobao.com的網站有一家大酒店(記不清是哪家)與葡京酒店很近,外觀很也不錯,當時網上才240元人民幣/天特價。地理位置也好,散步去海邊不到十分鐘。
我們極度懊悔。
沒辦法,因為我們的錢是有限的,只能坐3路車到新馬路站,每人是3.2元/人(要准備好零錢呀,因為不找零,使用人民幣、港幣和澳幣一樣)。因為,在沈陽我們已通過中行兌換了港幣(10 :8.812港幣人民幣比率),這樣,我們使用港幣比較合算,因此在澳門我們全部使用的是港幣。
在澳門港口出口處,有一個水池,有點臭臭的、潮濕的味道,讓我們真的感覺到香港和澳門是不同的,感覺我們來到一個海邊的小鎮。
而我在香港尖沙咀地鐵出站口時,感覺到了好似國外的大都市。街道上外國人居多,高樓聳立,滿眼是商鋪,玻璃牆幕讓樓宇外透出店內的奢侈和時尚的色彩。
讓站立在樓群和街道中的人,向上仰望時,感嘆那撲面而來的城市氣息。
而澳門,讓我們離開國外的大都市般的香港,來到發達的漁鎮,這便是澳門給我最初的感覺。
我們車經過的地方,很少有人,當時已快近21:00了,但車經過“議事亭前地”時,發現那裡滿滿的,全都是游客。新馬路的大街上也有很多人。
我們在“新馬路”下車,步行幾十步,正好是一個小街心空地小憩,中心是小花壇,兩側是戶外桌椅,坐滿了邊吃邊聊的食客,兩邊則有幾家小飯店。
因為我們是地道的北方人,吃不習慣南方菜,就選了“四哥3北方菜”,點了一盤鍋貼(12個,很實惠,才18元港幣)、一大碗排骨紅署粉(裡面的排骨很多呀,才20元港幣)、一大碗米飯(6元港幣)、一盤豆芽涼拌菜(19元港幣),共花了63元港幣。
我們吃的很開心、很飽。感覺比香港便宜多了,而且也是很地道的北方菜。
結帳時,同收銀小妹兌換了幾塊錢的1角澳幣,以方便坐公交車時使用。
無意中與收銀小妹聊談才得知,第二天也就是清明節,是澳門人的假日。大部分的飯店也不會開門,住宿至少也要800元,很多地方已經爆滿,她還告訴了我們附近較便宜的旅店的方向。
我們沿路按收銀小妹告訴的方向走去,發現還有很多人在逛,當時已過近22:00了。
新馬路兩邊的小街很窄。
我們走過的那條街,舊時澳門的三層小樓,兩邊一層是門市,已有一些家關閉大木門,房屋的建築有些奇怪,二樓以上只有緊閉的黑色的百葉窗,沒有任何光亮透照到外面,當時我們還以為住客都睡覺了或者根本就沒人居住。直到後來,才發現,那黑色的百葉窗根本沒有窗,只是一個景觀。我猜想,也許是澳門的天氣或澳門政府為了保護老建築的風格吧。
夜晚,在紅紅的霓虹燈照耀下,古樸的小街,讓我感到有種妖嬈的味道,這種美讓我也有一絲緊張感,沒有敢拿出照相機拍下這特有的晚景。但也有許多游客在邊走邊拍照。
有許多家食品店,澳門最著名的“鉅記手信”在這裡也有一家,店裡和店外堆滿了購買的游客。
直到我回到沈陽,才在網上查到,我所走的街道是福隆新街那片地區,福隆新街是澳門舊時的紅燈區。
我想,這也是在澳門港口接待處的那位咨詢小姐不建議我們住在那個地區的原因了。
當時,我們見到第一家是大新華旅店,但已滿員。第二家800元/晚。兩位內地來的游客告訴我,因為節日旅店人才多,價才漲起來的,近22:00的時間就不要在這條街道上瞎逛了。
第三家,我朋友進去問過140元/晚, 條件很不好。我們決定不能計較了,湊和一宿就算了。
這家小旅店,沒有一層。窄窄的小木樓梯,鋪滿大紅色的地毯,長長的,直通到二樓大廳。大廳裡有幾位打份艷麗的女子。
接待處有一位四十多歲的老板娘,她衣著樸素。她領我們進了旁邊的一間小房間,房間沒有窗戶,只有通向二樓大廳的那面牆的最上面有大約60釐米高的長天窗,而且是全開的, 二樓發出一點點的聲音,我們也能清楚的聽到。
屋內沒有衛生間,但有一個小水池,因為有點漏水,屋內有點潮濕的、發霉的味道。床單和被套也還干淨,但我們還是和衣而睡。
這一宿,挺難熬的。價格真是決定質量的因素。
這一宿,也幾乎沒有安靜的時候。
那些艷麗的女子,直到快天明才停止小聲的、唧唧喳喳的聊天。
旁邊住的內地南方的小女生,半夜還發現了老鼠,嚇得她半夜驚叫,也嚇了我們一身冷汗。
還有半夜進店的醉酒老頭,一連連的嚎叫;也有內地男子被皮條客半夜帶進來……
我們這一宿,是整個旅程最差的一環,心情糟糕極了,第二天早6時就起來洗臉刷牙,泡過一個方便面,吃過便結賬離店。
再次走在新馬路的大道上時,街道上幾乎沒人,也許是我們起床太早了,也許是因為澳門人放假的緣故。
我們乘坐3路公交汽車到“開閘”站下車,這也是3路的終點站。從終點站上電梯,出電梯口就是出關大廳,從這裡步行出關,就是內地的珠海啦。
因為,朋友來過澳門,又因頭一天沒有睡好,她就在出關處等我。
我自己准備獨自乘坐10路公交汽車去漁人碼頭。
也許,《漁人碼頭》那首歌給了我太多的想像,讓我想到的第一個參觀澳門的景觀居然是它。
乘坐10路公交汽車時,我坐在第一排,與司機是斜對著。我手裡拿著地圖,問司機在那裡下車是漁人碼頭?
好心的司機,發現我是內地游客,主動建議我從媽閣廟開始旅行,這樣會節省時間和車費,更重要的是很多景點是9:00和10:00才開大門,當時的時間是8:00左右。
旁邊一位在澳門航空工作的西安小伙子更是熱心的告訴我具體的路線,在他臨下車時,還讓我記得從澳門觀光塔一定走著到葡京,因為那一段景色很美。
我在10路公交汽車的終點站,媽閣廟下車,遠處是海,感覺空氣是清透的,心情也變得很輕松,一掃那頭一夜陰霾的不快。
游過“媽祖閣”,然後從旁邊坡路斜走上去,不遠處,就是“港務局大樓”的側面圍牆,隨手拍了兩張照片,便返回到10路公交汽車站,乘車到新馬路下車。
其實,後來我也很後悔,我沒聽從熱心的司機和西安小伙的話,我應在“港務局大樓”的側面小坡路,沿媽閣斜巷這條路到“亞婆井前地”和“鄭家大屋”。這個路坡度高,其實兩個地區很近很近,如我按他們的建議步行去“亞婆井前地”或搭乘小巴車,就不會發生後來我走重復路的問題了,就不會沒有時間去漁人碼頭。
澳門很小,真的是很小的島,但它畢竟是個山城,很多都是那種窄窄的、長長的、坡度很大的小街道,兩旁是擁擠的樓群。
很干淨,隨處有綠色的植物或者是鮮花,在假期的日子,一個人悠然地走在一個靜靜的、完全陌生的小徑上,讓我感覺澳門有種清悠小鎮的味道,心底泛起對恬靜生活的呼喚。
因為時間還比較早,我先去“崗頂前地”。從地圖上瞧,“崗頂前地”與“議事亭前地”很遠,其實很近,只是走路要會感覺累,因為它在新馬路的一邊的“東方斜巷”裡面,全是坡路,而且坡度不小,上上下下的。
“崗頂前地”很美,碎石平鋪成波浪形呈現在地面上,綠色的西洋路燈靜靜地站立,很多植物和鮮花,與鮮艷的、帶有歐域風情的小樓互相呼應,這也許就是葡萄牙和中國風格的建築融合體。
聖若瑟修院大門緊閉,聖若瑟修院聖堂和聖奧斯定教堂素顏地透出、那特有宗教氣息的清幽雅致。
何東圖書館未能開放。
沒有開放參觀的圓頂劇院,門前那棵大樹卻給我留下深刻的記憶。
那綠色的植物與鮮花叢中,有兩個鐵藝制作的小椅,上面坐著的一位大約六、七十歲的阿婆,旁邊放著一藍子的菜。我想,她可能是在買菜時路過此地。她還在不忘在小憩的時刻默默禱告,望著她虔誠的樣子,心中有一絲心動,也許這就是澳門的人文生活,也許這就是宗教的魅力所在。
帶著一絲心動,我繼續前行,這段路,我走的比較辛苦,坡度越來越大。
我也不瞧地圖了,沿路經過交叉口時,我就向路人或到路邊小店裡面打聽路況,隨便買了3元錢一個面包,太好吃了,做的很精致,材質也很好,澳門的小店消費真比沈陽便宜。
隨便打聽一下房價,我又無限傷感,澳門的房價真是太貴了。最便宜的小房間也要100多萬。如果以這樣的價格在澳門賣面包,什麼時候才能買房子呀,窮富的差距原來並不比香港小呀。原來世界各地的窮人都一樣,房子是窮人一生中最大的消費啊。
聖老楞佐教堂在一個小山頂上,越接近它,你會越感覺是在爬山,只不過它是以小徑的形式讓你攀岩。教堂的圍牆,也能感受到那時間的漫長歷史,這也是一處風景。
小青石路面中時不時透出小草的蹤跡,我快速地行走在這蜿蜒的坡徑,四周只有我一個人,也許是心急的緣故,能清晰地聽到我那急促的喘息聲。
這路幽深蜿蜒,大樹遮擋住了炎熱,只留下大自然的聲音和我的鼻息聲。我停下腳步,站立,就讓時間在此刻凝固,我深深地、狠狠地用鼻吸進這大自然的氣息,再用我的肺和我的嘴,慢慢地、輕輕的吐出我體內的濁氣。
這段路最辛苦。後來,我才明白,在澳門旅程中,讓我最喜歡的就是與這個教堂有關的一切。
一面是遠處的景和海,一面是近在咫尺的教堂,當穿過這長長的石欄時,經過長長的石梯後,踏進教堂前地時,心不禁要大叫起來,那遠處高高聳立澳門觀光塔,那水水相間的大廈樓宇,在雲霧的纏繞中尤如海市蜃樓。
一個大約四、五米左右高的小圓柱上站立著聖母瑪麗亞,面向遠處的海市蜃樓。聖母瑪麗亞那堅定的、仁慈的目光,讓她整個透射出超然的氣勢,讓人怦然一動。
恍悟自己,正是缺少這樣超然的氣勢和面對一切的勇氣!
這聖老楞佐教堂,面對無邊無垠的天空,是澳門城市中最美的地方之一,難怪它又稱“風順堂”。
創建於16世紀中期的它,外觀的特徵帶有歐洲古典的巴洛克風格。如果你親自到這個教堂,你一定會感受到這個與眾不同的教堂,它超然的地位,帶來其超然的氣勢!
我沿原路返回,注意打聽和查找路標,來到“亞婆井前地”和“鄭家大屋”。 “亞婆井前地”是在下山後,有一片路標的對面,有幾階樓梯通向更低的樓面,這地一定要注意,一不小心就走過了。
歐式風格的“亞婆井前地”,依舊保持著鮮艷的風格,澳門有句老話:“喝了亞婆井水,忘不掉澳門;要麼在澳門成家,要麼遠離重來。”
很喜歡這地,窗的樣子很別致。
我站在中心的大樹下,閉上眼睛想像,在那很久很久的以前,遠方來的葡萄牙人,在這縱情品飲美酒,在這縱情跳舞,他們被亞婆井――“山泉”滋潤全身每個細胞,心永遠地留在了澳門,開始他們新的生活,成為他們後代在澳門生活和繁衍的珍貴開端,他們的後代永久地成為澳門人。
從“亞婆井前地”穿過,不遠就是“鄭家大屋”。 “鄭家大屋”的服務人員強烈宣傳低碳生活,宣傳資料每五個人才給一份,因為考慮到我來自是內地遙遠的東北沈陽,特殊地給了我一份宣傳資料。
“鄭家大屋”是中國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的故居,我認為總體上還是中國風格更偏重一些,外來的歐洲建築的體現在小細節上更多。覺得那院中的窗,上面的浮畫,很美。很值得參觀。
參觀後,我返回到新馬路,整好走了重復的舊路返回。
走在著名的亞美打利庇大馬路上,感受澳門與香港、與我們內地不一樣的街景風光。有些店鋪仿佛讓我只在電影中才能瞧到的舊上海的影子,而有些充滿現代裝飾的歐式建築,在同一條大道兩旁,絲毫沒有感到它們不協調。
中式與歐式、現代與過去、古老與時尚,處處展現,融合成一個特殊的城市風格。
“議事亭前地”有一個噴水池,它的馬路對面是“民政總署大樓”,建於1784年,以葡國瑪佛拉修道院的圖書館為設計藍本,現收藏17到20世紀50年代的外文古籍。
整個前地的地面是由碎石鋪成,由黑墨色和石頭本色造成長波浪的圖案,整個前地尤如大海,而那黑墨色的碎石恰似大海中奔騰的浪花,使平坦的路面有波浪起伏的感覺,也許,這是澳門人為炎熱的天氣,帶來大海的涼爽的傑出創意;更也許是澳門人最愛大海的緣故,為記住大海是生養他們的母親,是他們生生不息的源泉。
“議事亭前地”的游客似乎比我之前去的任何一個地方的人都多。似乎所有的游客都到這了,其它澳門的歷史古跡與之相比,在他們眼前這兒可能更代表澳門。
四周是顏色鮮艷的歐式建築,“仁慈堂”就在其中,於1569處澳門首任主教賈尼路創立,它成為中國第一間西式醫院。
沿路兩邊現已大多為飯店和商場,沿路一直走就是“玫瑰堂”,在“玫瑰堂”旁邊右拐就是著名的“大三巴牌坊”。
“玫瑰堂”供奉玫瑰聖母,富麗堂皇及歐洲古典的巴洛克風格,而且它收藏了澳門三百多件天主教珍貴文物。
“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羅教堂)正面前壁的遺址,因1835年的大火而遺留至今。因形似中國傳統的牌坊,稱之為“大三巴牌坊”,這中西合璧的建築遺址成為全世界天主教堂中獨一無二的。
時間也到快到中午12:00,我急忙趕回新馬路公交車站,突然想起給朋友買飯,就走到頭天晚上小街心附近的飯店,大吃一驚,一家也沒有開,只有巷子裡兩家店開業,我在一家雲吞店購買,好似叫店名打頭是:鳳記…,實在沒記住,後來我回沈陽才查到,它家真的很有名,也很好吃,大餃子14元7個,雲吞14元10個,青菜11元一盤,可是港幣呀,很便宜,與我們沈陽的相比,食品的份量也很足量的,並給我打包得很好,我急忙坐3路公交車返回“開閘”,與等待我的朋友一起出關。
節日出關的人很多,花了二個小時,如果不是在出珠海關口前,購買兩張去廣州的大巴車票,還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珠海到廣州的大巴是75元人民幣/張,平時打8折,因為當天是節日,所以只能全價購買。
我們急急忙忙在坐上大巴前吃了那好吃的雲吞和大餃子,實在美味啊。
珠海到廣州,理論上是2個多小時的路程,但實際花了四個多小時才到達終點站 大酒店 ,我們就近乘坐地鐵到達廣州火車站。
從廣州火車站的地鐵出口進入廣州火車站時,我一點也沒感覺到廣州的地鐵好。
我和我朋友在香港時,無論有多少人,我們都不會走丟。但是我們一出廣州地鐵口不到1分鐘,就走丟了。當時還有很多穿警服的人在現場管理,有人在維持秩序。而在香港,我沒見到什麼工作人員,地鐵裡面只有賣票的工作人員。
理由很簡單, 地鐵的設計者可能沒有仔細研究一下香港地鐵, 不懂得用設計來控制分流人群。 進口和出口都是一個,而且進地鐵和出地鐵的人互相交錯,影響了時間效率、擁擠度和秩序性。
其實香港也很多人啊,但進地鐵和出地鐵的人完全不會相撞,因為每個人都按規矩行事,都在規定的範圍內行走,而且大家都速度很快,地鐵中的人群就很快會散去。
在香港,嚴格的按照“兩邊上,中間下”的基本規定,無論多少人,都會很秩序,而廣州地鐵卻是峰擁而上,搞得下車的人要拚了命似的往下擠,尤如一場戰鬥。
我急忙找到朋友,去購票處買了一張到沈陽的火車票,急急忙忙地與廣州的朋友在大功夫餐廳,三個人共花了100元,很豐富很好吃,尤其是糖水,廣州人煮糖水的功夫的確不一般。
終於趕上19:00開往沈陽的火車。
補充香港部分游玩地方口乘車路線:
(1) 幻彩詠香江:(最佳觀賞地點) 20:00-22:00
星光大道(尖沙咀) 地鐵尖東站J出口
金紫荊廣場(灣仔) 地鐵灣仔站A5出口,沿天橋前住,步行15分鐘
或天星小輪的灣仔碼頭,步行5分鐘
(2) 蘭桂坊(中環): 地鐵中環站D2出口,沿戲院裡和德已立街前往,步行5分鐘
(3) 跑馬地賽馬場:(周三19:00開始 夜間賽事)
地鐵銅鑼灣站A出口,沿黃泥湧道步行約20分鐘。
沙田賽馬場: (周六或周日 日間賽事)
地鐵馬場站
(4) 荷李活道/文武廟(中環): 地鐵中環站D2出口右轉至戲院裡,沿皇後大道往中環中心
方向走,然後搭乘到半山自動扶梯前住。
(5) 玉器市場及玉器街(油麻地): 地鐵油麻地站C出口,步行前住甘肅街。
(6) 廟街夜市(油麻地): 地鐵佐敦站A出口,右轉沿佐敦步行三個街口就是。
(7) 女人街(旺角): 地鐵旺角站E2出口,向奶路臣街方向步行兩個街口。
(8) 赤柱市集(赤柱): 地鐵銅鑼灣站B出口,步行到登龍街,搭乘40線綠色小巴。
或從中環出發,地鐵香港站D出口,步行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搭乘6、
6A、6X、66、或260線巴士。
(9) 淺水灣(淺水灣): 地鐵香港站D出口,步行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搭乘6、
6A、6X、66、或260線巴士。
(10) 軒尼詩道: 地鐵銅鑼灣站B出口,步行到軒尼詩道。
(11) 西貢: 地鐵坑口站B1出口,搭乘101M線綠色小巴;
或地鐵彩虹站C2出口,搭乘1A線綠色小巴,到西貢市中心總站下車。
(12) 林村許願樹及天後廟(大埔): 地鐵太和站,然後乘計程車前往。
(13) 青衣大橋(青衣): 地鐵青衣站A1出品,乘計程車或308線綠色小巴到訪客中心下車。
青衣站出發:308線小巴時間是周一到周五10:00-16:00,每小時一班車,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是9:30-18:30.
返回青衣站:308線小巴時間是周一到周五10:30-16:30,每小時一班車,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是10:00-19:00
觀景台開放時間是每日7:30-24:00,訪客中心開放時間是周一到周五10:00-17: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是10:00-18:30,聖誕節、元旦及農歷新年休息。
(14)馬灣公園諾亞方舟(馬灣): 荃灣渡輪碼頭(地鐵荃灣西站D出口),乘渡輪前往珀麗灣;
或中環二號碼頭(地鐵香港站E1出口,穿過國際金融中心商場)
周一到日及公眾假期開放時間 是 10:00-18:00(每月第一個及第三個星期三休息民,公眾假期除外)
(15) 太平山頂: 由地鐵中環站J2出口,步行前往,搭乘山頂纜車登山。
或在中環交易廣場巴士總站(地鐵香港站D出口),乘15C巴士。
或中環六號碼頭外停車地乘15C巴士。
主要花費項目:
(一) 交通:
(a)人民幣部分:2600
(1) 1430元飛機: 沈陽--深圳 1人機票740+20保險=760元 (深航)
沈陽--深圳 1人機票740+20保險—100晚點5個小時現金補貼=660元 (海航)
去沈陽機場2 人共10元(因電話訂票免費送只收過橋費)
(2) 40元深圳機場大巴: 2人*20元/人=40元
(3) 20元打的費: 深圳火車站到七天酒店東門二店20元
(4) 2元公共汽車: 華聯商廈公共汽車3路到七天酒店東門二店2元
(5) 19元打的費: 七天酒店東門步行街店到深圳出關站(去香港地鐵口)17元+2進口費=19元
(6) 150元港中旅大巴: 珠海--廣州 2人*75元/人=150元
(7) 1087元火車票: 廣州--沈陽t124次 上鋪537元/人+中鋪550元/人(34小時,實際用了36小時)
(b)港幣部分:550元hk
(1) 地鐵:深圳--香港 2人*38元/人=76元大約(因為由八達通直接扣除)(深圳羅湖到香港紅勘站)(連過關時間大約2小時左右)
(2) 320元輪船: 香港--澳門 2人票*160元/人=320元 (售票處是168元/人)
(連過關時間大約不到2小時左右)
(3) 在香港因丟失一個八達通,又購一個八達通150元hk
注:其它部分為香港地鐵費用、天星小輪3元/人、有軌電車2元/人、普通公交3元/人(參見詳細內容)
澳門公交是3.20元/人
(二)住宿:人民幣400元+港幣950元
(a)人民幣部分:400元
(1) 176元深圳兩天: 深圳第一天 2人的大床房=77元 (東門二店)
深圳第二天 2人的大床房=99元 (東門二店)
(2) 223元香港一天: 預定一天房費2人一房
(b)港幣部分:950元hk
(1) 810元香港五天 2天*240元/天+3天*110元/天=810元(雙人床)
(2) 140元澳門一天:1天*140元/天=140元 (雙人床)
(三)香港景點門票等人民幣:1690元(免費快遞)
迪斯尼樂園成人現票 2 人*265元/人=530元
海洋公園成人現票 2 人*165元/人=330元
杜莎夫人蠟像館成人換票+纜車費:2 人*115元/人=230元
昂坪360水晶纜車往返 2 人*120元/人=240元
地鐵一日通:2 人*42元/人=84元
八達通:2 人*138元/人=276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