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周一晴在皮卡迪利廣場休息過後,我們先到攝政街,後到牛津街。我們的重點是逛牛津街,因為攝政街上排滿了—家家著名品牌的專賣店,估計價格不菲。而牛津街的商店,多少要平民化—點。沿攝政街走到盡頭,便是牛津街了。
就商店的數量及人流量而言,牛津街都要勝過攝政街,從而坐上了倫敦的頭把交椅。這裡有許多面向年輕人的具有隨意輕松風格的店鋪,在這裡,可以知曉倫敦最具普遍性的時髦感覺是怎樣的。這裡還有倫敦人最喜愛的賽爾福利奇百貨公司,它與哈羅茲齊名,同為倫敦兩大百貨公司。它位於西段路北,外形如宮殿。午津街上,大百貨公司還有多家。此外,各種服裝店、皮鞋店、化妝品店、快餐店也比比皆是,還有不少出售鮮花、報刊、炒栗子和水果的攤檔,顯出熱鬧而平民化的氣氛。很多老字號,裝飾得古色古香,有些店鋪一二百年都沒改過名字挪過地方。
我們重點逛了瓷器店、唱片店和服裝店。瓷器店裡有許多瓷貓,但特別貴,造形則一般。去唱片店主要是問有沒有朋友托買的CD和VCD,結果沒有。在服裝店也沒發現款式和價位都合適的。所以結果什麼都沒買,只是粗粗了解了一下行情。
在逛牛津街時,由於資料准備不充份,當時沒記住與哈羅茲齊名的賽爾福利奇這個名字,所以拍照時沒能拍上它,只隨便選了個街景,不具典型性,這是有點遺憾的(《倫敦牛津街》)。
逛了這麼久,還沒用午餐,為了節省開支,我們去麥當勞買了3.50鎊的特大份套餐,外加 一個0.70鎊的漢堡,就對付了—餐(2人)。
餐後,我們化了6.50鎊打的到今天的最後一個景點-貝克街221號福爾摩斯博物館(其實可以坐地鐵去,但因不知如何換地鐵,時間已不早,人也有些累了,只好打的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