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雜草的精神征服華山(二)

作者: MXYCM515

導讀西峰的住宿很讓人不適應,一般的人是無法忍受的。沒有水,而且是二十人的通鋪,男女混搭。第二天早早的就起來了,可惜始終是濃霧彌漫,不見日出的跡像,看日出的念頭只得作罷,踩著晨間的薄霧,我們出發了。 經過一夜的休整,走起路還是覺得腿很沉重,一路走走停停,終於來到南峰。南峰是華山最高頂,站在山頂,其他四峰盡收眼底,真有點泰山“一覽眾山小”的 ...

西峰的住宿很讓人不適應,一般的人是無法忍受的。沒有水,而且是二十人的通鋪,男女混搭。第二天早早的就起來了,可惜始終是濃霧彌漫,不見日出的跡像,看日出的念頭只得作罷,踩著晨間的薄霧,我們出發了。

經過一夜的休整,走起路還是覺得腿很沉重,一路走走停停,終於來到南峰。南峰是華山最高頂,站在山頂,其他四峰盡收眼底,真有點泰山“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南峰真正吸引我們的是長空棧道,早聞大名,今日終於有緣得見。

長空棧道可謂華山險道之首,它尤如一道奇異的仙練鑲嵌在南峰絕壁。多少年來,長空棧道以它特有的絕險情懷召喚著天下英雄豪傑一試身手,體驗驚心動魄,揮灑豪邁人生。站在懸空的棧道上,四周美景入目,心情激動得難以言表。俯視腳下萬丈深淵,體會著那句“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古訓,又有些頭昏目眩之感。





在金墉的笑傲江湖中,思過崖曾作為五岳劍派殲滅日月教十長老的場所。魔教長老死前在石壁上刻下了五岳劍派的所有劍法和破解招式,後來令狐衝意外闖入,得以一窺五岳劍派的高深劍法。長空棧道盡頭,思過崖靜候著我。崖頂面積百余平米,三面懸崖,一面是山壁,山壁上有一洞名曰“賀祖洞”,內供華山第一神,乃是元代長空棧道的開鑿者賀元希。來到崖頂,空谷清幽,有絕世獨立之感,不由得心神入定而有思過之意。



華山與長空棧道的險要齊名的地方,非鷂子翻身莫屬。在鷂子翻身華山東峰,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其路鑿於倒坎懸崖上,下視唯見寒索垂於凌空,不見路徑。游人至此,須面壁挽索,以腳尖探尋石窩,交替而下,其中幾步須如鷹鷂一般、左右翻轉身體才可通過,故名。   

從視覺衝擊上來看,鷂子翻身遠遠比不上長空棧道。但是真的下去了,才知道這鷂子翻身的難度更大一些!首先它是傾斜的,而且是往裡傾。其次鐵鏈太松動,左右搖擺度偏大,不易抓牢。再者人是從上往下攀緣,崖壁往裡傾,眼睛看落腳點有點困難。這就需要手、眼、腳、膝的全面配合了。   在鷂子翻身的全途中,不能有絲毫的松懈。手要抓緊,眼要看准,膝要頂住,腳要踩穩。全神貫注,集中精神。論難度,鷂子翻身更勝長空棧道一籌。我覺得自己有點像特技演員,在懸崖峭壁上輾轉騰挪,小心翼翼的尋找著下一個落腳點。





下棋亭,有點像天龍八部裡的場景。傳說宋太祖趙匡胤與陳摶在此對弈一局,輸掉整個華山。



華山的精華,我都用心體會過了,心想這次來得值了。東峰轉回中峰後,我們又做出一個決定,從智取華山路,經3999級台階下山。事實證明,這是對自己體能極限的一個重大挑戰。我不得不再次佩服一下自己!

下午四點左右到達山下。回首兩天的行程,整整十八個小時,我們用腳一步一步丈量了整個華山,親近了整個華山。我在慶幸自己沒有跟團,否則我不可能有這樣完美的華山游。不過,這也是需要體力毅力和耐力的,所以說,我們是用雜草的精神,征服了整個華山!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