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雜草的精神征服華山(一)

作者: MXYCM515

導讀像一株雜草,即使老天不給我陽光雨露,也不能阻止我追尋幸福的腳步。 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論劍,誰與爭鋒。金庸筆下的郭靖,令狐衝都與華山有著不解之緣。這些,都像一只無形的手,召喚著我,向華山前進。 09年8月,向著夢想中的華山,進發。 全程徒步上山,再徒步下山,艱苦卓絕,將雜草精神發揮到極致。不怕苦,不怕累,寧願流血不流淚。 下山的時候,覺得 ...

像一株雜草,即使老天不給我陽光雨露,也不能阻止我追尋幸福的腳步。

奇險天下第一山,華山論劍,誰與爭鋒。金庸筆下的郭靖,令狐衝都與華山有著不解之緣。這些,都像一只無形的手,召喚著我,向華山前進。

09年8月,向著夢想中的華山,進發。

全程徒步上山,再徒步下山,艱苦卓絕,將雜草精神發揮到極致。不怕苦,不怕累,寧願流血不流淚。

下山的時候,覺得自己像個英雄,佩服了自己好久。

一夜都在火車上,清晨六點到華山站,天還蒙蒙亮。玉泉院上山,寧靜的華山,清甜的空氣,讓人陶醉。走了大約一小時,只是偶爾有些很陡的斜坡比較難走,其他的感覺還好,難道華上並不如傳說中的險峻?聽同事介紹,這是平地地段,我們只是在做爬山前的熱身,真正的爬山還沒開始呢!這熱身一做就是四個小時,­過青柯坪,轉彎、過橋,上陡坡之後,發現有一大石壁上篆刻“回心石”三個大字,何時何人所題刻,無從考證。為什麼起名“回心石”呢?原來,這裡距山門口已五公裡之多。雖然之前一直走在峪道,到這裡才算真正開始上山,況且眼前就是又陡又長,又窄的千尺幢,百尺峽,勢如刀削,天開一線。游人到此常常畏險不前,許多人因而原道返回,因而取名“回心”。我們是無視這“回心”二字的,絕不回頭,勇往直前。

回心石這段路整整用了一個小時,映入眼簾的,是華山第一險道——千尺幢和百尺峽。華山,終於撕開了它神秘的面紗,向游人展示了它險峻的真面目。千尺幢往上看為一線天,往下望如深井,它形如裂隙,四壁直立,鑿石為梯,游人經此,如同穿行井中,上有青天召喚,下有陰風催促,到達幢口攀出井外,頓有超塵脫俗之感。 在山崖極陡處開出的一條小路,共370多磴石級,石級的寬度只能容納一個人上下,兩旁掛著鐵索,游人要手攀鐵索,一步步向上登,往上看,只見一線天開;往下看,就像站在深井上。千尺幢的頂端,就像井口一樣。這裡的崖壁上刻有“太華咽喉”、“氣吞東瀛”的字樣。其形勢真像咽喉一樣的險要。



驚心石,平心石,卡在兩處山崖之間,讓我體會了心髒提起到放下的全過程。忽然感覺眼前豁然開朗,好像華山所有的人都集中在這裡,原來我們已經到了華山五峰之一的北峰,海拔1614.9米。終於征服了華山的五分之一!右轉來到擦耳崖,據說這裡既窄又險,游客只能“擦耳而過”而得名。爬上天梯,蒼龍嶺遙遙在忘。傳說為漢武帝劉徹和唐玄宗李隆基由此登山,所以稱為御道。遠看御道如一條蒼龍蜿蜒於山峰,兩旁青松蓊蓊郁郁,行人如螞蟻一般沿御道上行,真是壯觀!加快腳步,我們也想快點成為這個壯觀隊伍中的一員。御道雖不及千尺幢百尺峽險要,卻也是萬萬不能掉以輕心。從兩旁的鐵鏈往下看,滿目綠色皆被白色雲海圍繞,一眼望不到邊,想必底下是萬丈深淵,一個不留神,後果不堪設想。絲絲縷縷的白雲將我包裹,像太上老君煉丹爐的仙氣飄出,我們也仿佛正在登上可以直達天庭的階梯,就等著修煉成仙了。大自然像開了具大的空調,涼風一吹,真真心曠神怡。

過了金鎖關,我們終於可以看到今天的目的地,西峰,傳說是沉香劈山救母的地方,西峰由於這段傳說,又稱蓮峰。可惜,山上濃霧不散,過了一會居然下起了雨,最負盛名的“蓮峰夕照”看不到,遺憾!在西峰賓館住下,當天的行程終於告一段落。


精選遊記: 華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