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達人言世博會形式興盛於百年前,而今已入遲暮之年。
個人感覺的確有別於愛迪生時代世博的印像。並非重在呈現未來世界的雛形和科技巨大潛力的可能性,而偏重了文博風俗的交流和主題教育。由此合情理的世博會參觀更應是閑適的游園。
能來攜程翻帖子的起碼是疑似驢友,出游時避峰躲人是共識。面對中國特色的全民大聯歡,何去何從。
可憐吾輩驢友本只心系人文山水,既不爭鋒戰場又非角逐商場,如何消受滿世界殺氣騰騰的“世博攻略”。湊時段抄近路多敲章少排隊,在對全民健身運動作出傑出貢獻之余還培養了國人耐力機變素質。天熱地大人多,多年前偉人為其樂無窮開出的前提全了,願君鬥出樂趣來。
意興闌珊壁上觀,機緣巧合團體游。
遂於月底某日,伙同五十二萬同道入園,花費七小時遍逛浦東ABC三片區,重在領略國家館不同造型和旺盛人氣。其間觀摩到非洲亞洲廣場羅馬尼亞館的三台演出,瀏覽了幾個不用排隊的展館,倒也充實。日落收工得知有單位同事慘絕人寰地把一整天祭獻給了沙特館的排隊人龍。
近日得聞上海灘俞老大表態世博園外國館原則上是要拆除的,一日游的收獲彌足珍貴。
< 照片1已添加在此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