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至15日,我一行四人去上海、常州、揚州出差。三個城市走下來,用了八天的時間,單調且疲勞,只是城市不同。常州、揚州我沒去過。本著我“把出差當旅游”的觀念,我和隨行人員盡量忙裡偷閑去看景點,有時早起,有時晚出,有時順路。
只要善於發現,好景致和好心情一樣,無處不在。
上海
7日晚,我們在豫園的“老上海飯店”吃了晚飯。飯後我們就近在綠波閣一帶轉轉,然後去外灘,因為同行的小孫第一次來上海。周末下午,我們提前收工,又到世博園看一遍外景。看外景也是無奈,原本我們以為周日的晚上人少,還計劃進幾個館,可是進去一看根本沒戲。動輒“還需要2、3個小時”的提示讓我們誰也下不了決心去排隊,相反,我們開始不理解甚至去笑話那些死心塌地排隊的人們。僅用了五個小時,我們走遍了世博園全部的五個區,看了幾個不用排隊的國家館和主體館,完成任務般地跑了出來。我比較知足,因為是再次進園,補齊了看浦西片區、看夜景等項目。
常州
10日下午,在動車快到常州站時,我看到不遠處兩座高塔。後來得知那是常州最有名的天寧寶塔和文筆塔。得,在常州就看塔吧。12日早,我獨自去了文筆塔、紅梅公園和天寧禪寺,登上了天寧寶塔,然後去營業部繼續查帳。下午去揚州的途中,我們又順路去了天目湖。在深圳就聽說天目湖的沙鍋大魚頭好,那天晚上吃到了正宗的,味道確實不錯。只是在天目湖中的長興島上,我們冒著近四十度的高溫穿行在密林中一個小時,幾人的衣服完全濕透。沒辦法,這是旅游項目的安排。
揚州
一到揚州,我們就來到“陸琴腳藝”總店,體會揚州三刀之一。打工妹陸琴以傳承修腳技藝而成為全國人大代表,幾年來再國內開了幾十家連鎖店,為很多名人修過腳。給我修腳的女孩也是位師傅,她的小刀玩得也很嫻熟,不一會兒就把我的指甲修好了,而我根本沒感覺出刀的接觸。第二天晚,我們又體會了揚州的“水包皮”,去泡澡搓背。要說我那個搓背的師傅更是了得。他的手法細膩、技藝純熟、力道適中,半個小時內,上到眼皮,下到腳趾縫,全部將我細細搓遍,搓得我舒舒服服,很享受。兩次的體會,我折服於揚州師傅的技藝,對揚州的休閑生活羨慕不已。仍然是借著工作的空檔,我又去了何園、個園、瘦西湖等景點,對我自己也算有個交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