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九日上午八點三十分,我們旅行團一行二十一人在導游的帶領下,從張家界天門西路出發,驅車前往永順縣猛洞河景區。
它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地跨永順、古丈兩縣。景區面積達五百平方公裡。“它是集山勢、水色、、洞景、生物為一地,彙山水、民俗、人文為一體的旅游地,原始古樸,險峻威猛,清秀神奇。”
猛洞河因山猛似虎,水急如龍,洞穴奇多而得名。從張家界到永順縣猛洞河相距約八十余公裡,需二個小時的車程。十點四十左右,我們一行順利抵達猛洞河支流——司河哈尼宮渡口,這裡是猛洞河漂流的起點。
上張家界看山,下猛洞河玩水。每當提起猛洞河漂流,人們就激情四射,童心蕩漾,我心飛揚。仿佛那驚險刺激的場面歷歷在目,峻峭的峽谷,迷人的瀑布,奔騰的激流,驚心動魄的險灘有著巨大的誘惑力,讓人興奮不已。
猛洞河漂流最精彩的河段是從哈尼宮至牛路河,這一段水路全長約17公裡。河流所經區域兩岸植被繁茂,郁郁蔥蔥。“山清水秀,碧水藍天,有十裡絕壁,十裡瀑布,十裡畫卷,十裡洞天的美譽,被稱為‘天下第一漂’。”
下車後,導游給了我們十分鐘時間准備漂流必須的道具,即上橡皮舟後與對手交戰的水槍、水瓢、水桶等。我們在規定的時間內迅速采購了必須的物品,於入口處穿上救生衣,到達渡口邊集結。
從岸邊放眼望去,只見渡口的水面上,整齊排列著許多色彩鮮艷地橡皮舟,或藍橙、橙綠相間,或黃綠、藍黃交錯。岸邊人頭攢動,身著橙紅色救生衣的人群絡繹不絕,爭先恐後地尋找自己的橡皮舟。
在分組確認了人數後,我們各自帶著裝備登上了“戰艦”—— 橡皮舟。此舟為充氣式皮伐,兩側呈圓柱形狀,底部有氣墊相連。舟的兩邊各可乘坐六人,每伐限乘12名游客。游人以跨姿騎坐在舟上,每個坐位的前面有一條可拽的繩圈,一旦遭遇激流險灘衝擊時,可讓游人應急時保持平穩,避免失衡跌入水中。
為我們撐橡皮舟的艄公是個土家族人小伙子,年齡約莫二十三、四歲。因常年在水上飄蕩,風吹浪打,日曬雨淋,皮膚顯得黝黑發亮。今天由他負責掌控我們這一行人的橡皮舟,帶我們過關斬將,衝鋒陷陣,完成此次漂流任務。此行程通常大約需要三個小時左右,但艄公會隨著季節不同,視水流的大小調節航行速度。依今天的水位和水流狀況,漂完全程大約需要二個半小時。
中午十一點,隨著一聲“南京號”起航的呼喊聲劃過哈尼宮渡口上空,猛洞河漂流正式開始了。我們的橡皮舟在一片歡呼聲中解脫纜繩,只見艄公手握竹篙奮力一撐,橡皮舟迅速駛離渡口,載著我們向猛洞河下游漂去。
剛駛離河岸不久,我們就遭遇到同行游友水槍的襲擊。於是,我等全體舟民,迅即拿起手中的“武器”水槍、水瓢進行全力反擊,經過數分鐘的交鋒,打退了他們的進攻,取得了水上戰鬥的首仗勝利。
就在我們為剛剛取得的勝利沾沾自喜的時候,歡呼之聲余音未消之際。只見前方有一葉木舟,上面站著一個年紀約莫十五、六歲的少年,手撐竹篙,迎面疾駛而來,就像水滸中的浪裡白跳——張順。就在離我們不遠處,他迅速放下手中竹蒿,換上水槍,動作敏捷,身手不凡。說時遲,那時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槍接一槍地橫掃過來,向我們發起了瘋狂的進攻。片刻間,待我們反應過來,大家不甘示弱,紛紛操起家伙發起絕地反擊,試圖撲滅他的囂張氣焰。
一個回合下來,雖然我們人多勢眾,也沒沾到什麼便宜。別看對方勢單力薄,孤軍奮戰,卻憑借他那大口徑水槍,壓力大,射程遠,占盡了天時地利之勢。而我們的水槍口徑小,水壓低,射程短,且水瓢,水桶此時根本使不上勁,被對方控制在射程之外,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我們雙方打得正不可開交的時候,他的同行不約而同從周圍作為後援接踵而至,四、五只木舟全速支援,成合圍之勢,竭力參戰。一時間,水柱如傾盆之勢,覆蓋了我們的橡皮舟上空,只感到“殺聲陣陣”,昏天暗地。我等只有招架之勢,毫無還手之力,終因寡不敵眾,敗下陣來。結果可想而知,我們橡皮舟上的所有人都從頭到腳濕了個透徹,成了落湯雞,終於嘗到了落後就要挨打的滋味。
這一仗打下來,原本以為到此為止了。不料,對方卻開口了,他們拿著水槍向我們炫耀他的威力。衝著我們喊道:“我這水槍質量好,口徑大,射程遠,每把只要二十五元”,什麼“抓緊時間買,不然的話,後面還有很長的行程,你們注定要吃虧的”,極力慫恿我們購買他的東西。原來如此,他們向我們進攻的目的,就是為了展示他們的水槍性能,對他們來講就是一次真刀真槍的實戰演習,好促銷他們的產品。
我等憤而不平,正為剛才的失利怏怏不快。結果對方一轉臉,居然向我們推銷起了他的產品,豈有此理?這邊剛打了我們的士氣,破壞了我們的情緒,反過來賣弄自己的“武器”,出此下策,怎能讓他得逞。故而全體舟民群起而拒之,沒有一人響應。
但是他心有不甘,一直尾隨我們橡皮舟吆喝著,演示著。隨著橡皮舟的漸行漸遠,水槍的價格也從二十五元,降到二十元,十五元,大約追隨了有數百公尺,見實在沒有人理會他,才敗興離去。
這樣類似的木舟在漂流的前半程(約四、五十分鐘的時間裡),我們遇到了很多很多,也遭到了不下十余次的水槍襲擊事件。他們的木舟上大都載有十幾,乃至數十只口徑大小不等的水槍,且性能極佳。經向艄公打聽後得知:每逢此季節他們都在水面做這樣的生意,賺取點生活本錢,養家糊口。不過,河面上叫賣者甚眾,掙錢也實屬不易。當木舟追隨我們接近中途的時候,水槍的價格跌落至十元,也無人問津了。
在這段行程中,我們除了與小販發生多次磨擦外,還與同行的游客發生過許多次交鋒,互有勝負。因為所有的人全身都濕透了,勝敗就再也沒有人計較了。本身到這裡漂流就是玩個痛快,娛樂一把,無所謂勝敗得失,大家玩得都非常開心。
上橡皮舟之前,導游曾提醒我們不要將現金、相機、手機等貴重物品帶到橡皮舟上,以免遭遇激流險灘,發生翻船事故,導致物品落入水中,造成不必要的金錢或財物損失,若不聽從勸告,否則一切後果自負。
我經再三斟酌,還是認為兩個多小時的漂流,這麼激情的經歷,如果沒有留影紀念,豈不會留下終身遺憾。於是決定其它物品可以留在車上,交導游看護,而相機應當隨身攜帶一部。將相機有塑料袋密封,別在腰間,再用一只塑料袋從上往下套住,作為二次防護。在做好了充分地防水准備之後,帶著相機登上了橡皮舟。
事實證明:這是我在全部旅**程中作出的最正確的決定。在整個猛洞河漂流的幾十只橡皮舟,數百位游客中,唯一帶著相機隨橡皮舟漂流的只有我。這是一個“英明”的決定。我為之自豪。在整個漂流過程中,我不失時機地尋機抓拍,最終拍攝了一百二十余張猛洞河水景照片。它可以載入我的旅游史冊,極具紀念意義。
在猛洞河前段打水仗只是整個漂流的一個小小插曲。真正驚心動魄,令人興奮,激情奔放場面在後面漂流中,全程有激流險灘一百零八處,大小瀑布二十余個。衝急流,闖險灘,穿越瀑布,才是漂流過程中最驚險、刺激的,最讓人亢奮,最能體現人與自然的搏殺,對抗,挑戰!
橡皮舟在河流中行駛,前方閃現出了一片岩石陣,這裡就是人們常說的山腳岩。猛然一看,宛如能工巧匠植入河流中的山水盆景,體態大方,而不失典雅。仔細端詳,有的形似奔馬,有的貌如綿羊,有的態若彌猴,形態各異,可圈可點。
雖然景致誘人,但不能麻痹大意民。俗話說:水以載舟,亦能覆舟。言下之意,這“盆景灘”雖美,很可能是紅顏禍水哦!不要只顧及欣賞美景,忘記了它美貌的外表下還有暗礁陷井。小舟行至此處稍有差遲,弄不好也會人仰馬翻,四腳朝天。
橡皮舟行至險處,彎多水急流速快,岩石當道,橡皮舟需要在亂石灘上迂回穿行,如果撐篙稍微控制不好,小舟就會擦上岩石,來一個一廂情願的親密接觸,有被強行接吻的感覺,很是不爽。
好在艄公老馬識途,輕車熟路。只見他竹篙在橡皮舟的兩側不停地左推右擋,小舟在岩石間迂回繞行,穿梭行駛,總算有驚無險,安然駛出這片水域。
繞過了山腳岩,乘舟來到了捏土瀑布,捏土是方言土語為兩個的意思。但見一簾瀑布高約三十米,水寬五十余米,從斷崖飛身而下,似白練落水,隆隆作響,濺起的水花,向上蒸發出的水汽仿佛薄薄煙霧,在陽光的照射下,一道彩虹泛現,連崖接水,“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當然猛洞河是也。
離開了捏土瀑布,小舟載著我們來到一個幾近九十度的河彎,只見彎內凌亂地散落著一塊塊巨石,其中一塊岩石上用朱紅陰文刻著“閻王灘”三個大字。閻王灘水急灘險水道狹長,水面亂石密布,巨石凸現,水下暗礁分布,水位落差大,最窄處有幾塊巨石擋著水道,形似山門,寬不足五米,且水流湍急,是易進難出的天然峽關。就像有人故意撒在河道之中,形成天然的屏障,似乎要阻止游人乘坐的橡皮舟前行。
但艄公操作技術嫻熟,手法老道,過關斬將,不在話下,每每化險為夷,平安通過。只見他駕著橡皮舟衝灘時,左衝右突,左右搖擺,險像環生。它在激流中行駛,隨水流起伏,時沉時浮,時而飛躍,時左時右時而騰空。遇落差水流時,舟身跌落急流深處,剎那間,那水迎面撲來,浪擊臉頰,煞是驚險。膽小的游客驚叫之聲連連不斷,恐為水淹,為之膽卻;膽大的人,引吭狂吼,吼聲力壓水鳴,在空谷中回蕩,激情不已,為之震撼。
有詩為證:舟沉舟浮浪花裡,人歌人笑煙雨中。
穿越了閻王灘,又見一處瀑布。遠遠望去,一片映似白雪的陡坡,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閃閃耀斑,遇斷崖跌落而下,又繼續伏坡而行,奪路下行,成梯次瀑,名曰落水坑瀑布,最高處約200米,呈上窄下寬形狀,就像打魚人撒出的一張漁網,是猛洞河上最大的一處瀑布。它是由上游一條溪流行至此處,遭遇懸崖斷了它前行的路,沒有了山體的依托,便飛身而下,跌至陡坡,呈扇形伸展開來,撲入河中。但見崖下滔滔之水,水霧朦朧,景色壯觀宜人。
漂流過程中,艄公還將橡皮舟駛入瀑布下,讓我們接受了一次瀑布的沐浴。
越過了落水坑瀑布,前方又遇一個九十度河流彎道,且突然變得愈發狹窄,兩岸山勢陡峭高聳,“石崖高萬丈,山高接雲霄”,小舟來到了夢思峽。
峽谷長百余米,寬僅為七米,高達二百多公尺。岩壁陡峭,光線終年為高崖阻擋,常年不見陽光,峽谷陰森。谷底崩落的岩石,被綠茵茵地籠罩著布滿了青苔,呈絨球狀。舉目仰望,岩壁上方似一劍劃過,若一線天。兩側絕壁不時能看見涓涓細流直落而下,形同雨簾。與時下炎炎烈日天氣形成鮮明地對照,給人帶來了清涼,倍感愜意。
穿越峽谷,我們漂過了一段平穩淺水河面,不少游客興奮地撲到河裡,和橡皮舟同行,與舟上游人嬉戲。
此間我們靜靜地漂了約二十來分鐘,遠遠看見一座大橋橫臥天空。真是一橋當空掛,方便你我他。
我們抵達了此次漂流的終點牛路河大橋,它高八十米,寬五十米,是連接永順縣到王村的生命線,它構築了當地旅游經濟的命脈,也給游人開啟了尋夢的之路。
激情已迸發,夢境已激活,留下的是繼續幻想,帶走的是不舍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