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周末行——2010年7月

作者: 飛了1973

導讀敦煌!敦煌! 敦煌其實就像一個夢! 年少時就與這個夢多次擦肩而過,無論彩色畫報上的絲路花雨,童話書中的九色神鹿,抑或是曼妙身姿的飛天……. 而這次終於在繁忙的差旅行程中擠出了周末時間,伴隨著蘭州百年難遇的酷暑高溫(其實這裡40度的高溫對於一個在重慶長大的人來說算不了什麼),搭乘上西去的列車,開始了我的尋夢之旅。 有如夢境總是不可預料,此次 ...

敦煌!敦煌!

敦煌其實就像一個夢!

年少時就與這個夢多次擦肩而過,無論彩色畫報上的絲路花雨,童話書中的九色神鹿,抑或是曼妙身姿的飛天…….

而這次終於在繁忙的差旅行程中擠出了周末時間,伴隨著蘭州百年難遇的酷暑高溫(其實這裡40度的高溫對於一個在重慶長大的人來說算不了什麼),搭乘上西去的列車,開始了我的尋夢之旅。

有如夢境總是不可預料,此次行程也基本上沒有什麼准備,而14個小時的硬座之旅(蘭州——敦煌)把自己是折騰的筋疲力盡,半夢半醒中來到了這片"戈壁綠洲"。

“敦,大也;煌,盛也。”甫一出車站,回頭望去,敦煌火車站頗有些氣勢地立在面前,投入運營才兩年的這個新車站讓人感覺到這個歷史文化名城的時代氣息。當然車站就是一個偶遇之處,我們遇見了兩天行程中的好的士導游(張艷霞, 13195975336,車號甘F-29960,夫婦兩人都很好,各自負責了我們一天的行程),可見好地須有好人引才能一路順暢。老天也開眼,居然周末兩天都不時地揮灑甘露,盡掃炎夏暑熱。

談好價錢,上了的士,直奔莫高窟而去。莫高窟位於敦煌市東南25公裡處,開鑿在鳴沙山東麓斷崖上。南北長約1600多米, 上下排列五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壯觀異常。它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內容最豐富的古典文化藝術寶庫,也是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中心。

在王道士的碑陵旁匆匆地吃過早點,開始了我的藝術之旅。所有游客都會被分配成組,各自有一個無線耳機,專業導游會為大家介紹十個洞窟,然後可以追隨其他小組多看幾個寶窟。敦煌莫高窟始建於公元366年,一直到清代的一千五百年間,在三華裡長的鳴沙山上壁上,密密層層地建造了四百八十多個洞窟,布滿了彩塑佛像和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壁畫。彩色佛像共有兩千多身,最大的一個高達三十三米。壁畫的技巧高超,數量驚人,如果一方方連接起來,可排成五十多華裡長的畫廊。此外,在一個封閉的石室中,還發現了大量的價值極高的古代經卷,文書,畫卷等。當然,被嗅覺靈敏的國外文物大盜們偷搶盜騙的寶貝更多,而國人對其的無知損毀更是令人悲嘆(國畫家張大千剝損的壁畫總共約有30余處)。回想國人大拆大遷的各大城市鄉村,驚嘆國人毀滅能力遠遠大於建設能力!

揮別石窟頂著烈日來到市區,一路上行道燈均為飛天造型,凸顯這座昔日繁華邊城,今日旅游聖地的文化底蘊。投宿在敦煌鑫鑫快捷酒店(攜程上可預訂,酒店2010年才翻修一新,價格經濟實惠,服務值得稱道,晚上免費送上的西瓜果盤可謂意外之喜)補了一覺,下午感覺精神好了很多。由於陰天起風,讓鳴沙山之行感受了一回沙塵天氣。坐電瓶車行進時,飛沙襲來如萬千小針刺身,張口便是一嘴的沙塵,行在沙山上也是走一步退半步,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還是不管不顧地爬上半山腰坐著滑板衝將下去,尋我的月牙泉去。

一彎清泉,漣漪縈回,碧如翡翠。泉在流沙中,干旱不枯竭,風吹沙不落,蔚為奇觀。月牙泉,古稱沙井,俗名藥泉,自漢朝起即為“敦煌八景”之一,得名“月泉曉澈”。月牙泉南北長近100米,東西寬約25米,泉水東深西淺,最深處約5米,彎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稱。不過我懷疑是否有引水進去才停止了泉水干涸的命運,但願這只是我的臆測。在月牙泉邊喝了杏皮水,酸甜可口,很是解渴。

晚上去逛了著名的“沙洲夜市”,先喝一碗羊雜湯,再吃一碗驢肉黃面,而後穿行在各類旅游紀念品的攤位中,欣賞了各種精美的特色工藝品。

為了次日雅丹魔鬼城之行,早早睡去。。。。。。:)

第二天早上五點,司機准時來到酒店接行,開始了西線之行。一路戈壁荒漠伴隨,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不見牛羊,連飛鳥都沒有,只有那無邊無盡的黑色戈壁灘。“雅丹”是維吾爾語,原意是指具有陡壁的小山。在地質學上,雅丹地貌專指經長期風蝕,由一系列平行的壟脊和溝槽構成的景觀。這處雅丹地貌,面積約400平方公裡。它的形成經歷了大約70萬年到30萬年的歲月。當大風刮過時,會發出各種怪叫聲,因而也被人們稱之為“敦煌雅丹魔鬼城”。這裡看不見一草一木,到處是大自然鬼斧神工所塑造的黑色礪石沙海,黃色黏土雕像,整個境區還在開發中,可參觀的也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而後參觀的“十裡一大墩,五裡一小墩”漢長城,“春風不渡”的玉門關,“西出無故人”的陽關都陡剩斷垣殘壁,只可在蒼涼荒漠中憑吊一番,感嘆這些古老邊塞的輝煌與衰落。而後去了日本為拍電影“敦煌”投資修建的影視城(比起銀川鎮北堡影響城差得太遠),欣賞了“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爛”的胡楊,結束了兩天的敦煌之行。傍晚7點,離開敦煌,所幸終於補到了一張臥鋪票,在火車轟隆的搖擺中一夜安睡,平安返程。

敦煌,歷經滄桑,幾度盛衰,步覆蹣跚地走過了近五千年漫長曲折的裡程。悠久歷史孕育的敦煌燦爛古代文化,使敦煌依然輝煌;那遍地的文物遺跡、浩繁的典籍文獻、精美的石窟藝術、神秘的奇山異水……使這座古城流光溢彩,使戈壁綠洲越發郁郁蔥蔥、生機勃勃,就像一塊青翠欲滴的翡翠鑲嵌在金黃色的大漠上,更加美麗,更加輝煌。


精選遊記: 敦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