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1:30的時候,我還在猶豫到底是乘7:00還是7:48的火車。也不知道幾時睡著的,居然在4:30就醒了,天意不可違,毅然決定坐7:00的2135去嘉善。按說5:30出門能搭上6:00的地鐵,正好銜接7:00的火車,可偏偏偶遇上一個超級遵守交通規則的TAXI司機,偶不過才很小聲得拜托他稍微開快一點點,這位大叔差不多就把上海市交通規則都背了一遍給我聽。唉,晨跑的老爺爺都快超過我們了,我可是要去趕火車的呀 -_-||幸好到底還是趕上了。嘉善火車站離嘉善汽車站2、3分鐘的路程,出站往保險大廈方向筆直到十字路口左轉過橋就是。汽車站裡有直線到西塘的依維柯。西塘停車點到西塘古鎮推薦叫輛黃包車。車夫會游說你請他當導游。
發現傳說中的豆腐花純粹是一個意外。我拿著一張導游圖想找人問問自己在哪個位置,突然路旁邊有個老爺爺笑嘻嘻得跟我打招呼,抬頭一看,啊!那不就是傳說中永寧橋邊的祖傳豆腐花嘛!賣豆腐花的挑擔很古樸,深紅油漆,豆腐花是裝在一個很普通的鍋裡,我偷瞄了一眼,裡面的水豆腐白白嫩嫩仿佛一碰就碎,非常誘人。RMB1一碗,量很足,只能坐在長條板凳上吃,可以放辣椒醬,並不十分辣。總之,材料異常簡單,組合起來卻異常美味。老爺爺人很好,我正好身邊只有RMB100整錢,他就自己跑到隔壁的店裡買了東西再找我99塊。吃完豆腐花我突然想為他和他的挑擔拍張照片,他不僅欣然同意,還很配合得把豆腐花的鍋蓋掀開,認真得擺姿勢讓我拍。呵呵,其實我站的位置,跟本拍不到鍋裡的豆腐花。西塘淳樸善良的民風,從這個時候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像。
接下來就是我每到一地必做的事……尋找美食。首先去了北柵街上的回味齋,這是ctrip上有人吐血推薦的,我點了青菜肉絲面,面條微黃,很勁道。最棒的是面湯,又讓我有了揚州九如的感覺。為了節約空間給別的東東,我留了大半面條,但還是忍不住喝光了所有的湯。
北柵街屬於西塘較偏的地段,人煙稀少,沿街基本大門緊閉,我慢慢蕩在青石板路上尋找燒香港,微雨,空氣干淨清涼。燒香港名字的由來其實很簡單,從前很多香客坐船過來西塘這裡燒香,港就是小河浜的意思,因此得名。燒香港裡最著名的大概要算水陽樓,門樓很漂亮。而它的陳列品對於我這樣的外行人,實在看不懂。水陽樓斜對面有一家東坪客舍,可供游客住宿,主人專攻國畫,且健談,據說他是西塘唯一可以晚上穿巷的導游。西塘的123條小巷,他無一不知無一不曉。可惜,得到這項服務的唯一途徑就是在東坪客舍留宿。燒香港還有一個有名的地方,那就是阿牛粉蒸肉。西塘有兩家注冊登記過的阿牛,這一家生意一般,但味道真得很不錯,是我認為鎮上最好吃的一家。
從燒香港繞回永寧橋,賣豆腐花的老爺爺已經走了。橋那邊的錢塘人家居然這時候就坐滿了人,反正還不餓,索性去走走煙雨長廊。長廊真的很長,每次以為快要結束的時候轉個彎又出現另一段,雨水從瓦當邊緣很急得掛下來,偶爾有條黃狗從腳邊踱過,如果你在吃麥芽塌餅,它也許會回頭多看你幾眼。說起麥芽塌餅,真的是很值得一吃的東西。外表實在難看,黑丘丘的像燒焦的煤球,咬第一口的確需要勇氣。不過幸好我這人沒那麼講究,才不致錯過人間美味。推薦一家叫丁記麥芽塌餅的,是個慈眉善目的老太太。要趁早買,我之後兜了3遍煙雨長廊,都沒有再看到這家丁記。
中飯最後是在西街的又一村吃的,點了蟬衣包圓,冰糖紅棗,椒鹽南瓜,千裡飄香,醬汁螺絲。量足,蟬衣包圓和椒鹽南瓜味道一般,千裡飄香、冰糖紅棗還不錯。又一村一樓臨窗有兩個靠水的好位子,本來以為觀景會很好的二樓倒遮得嚴嚴實實的。服務很好,結帳時老板娘會送兩個一口棕,熟悉的人還可以問她要一碟熏青豆。
西街的石皮弄是一定要走一走的,因石薄如皮而著名,但是我覺得最特殊的地方倒不在這裡。西塘所有的小巷都是通的,既有入口也有出口,惟獨這個石皮弄,只有一個窄窄的入口。我走進去的時候連傘都撐不開,好不容易走到弄底,竟然是一間門戶大開黑洞洞的屋子,我躡手躡腳走進去,整個房子一片死寂,一盞燈都沒開,正中央擺了四張桌子,但是根本不像在營業。窄窄陡陡的木頭樓梯通向另一片黑色,看不清是門還是走廊。唯一有生氣的,大概就是院子裡的那棵芭蕉樹。可能是恐怖片看多了,我覺得背後根根寒毛直豎,一刻也待不下去,轉身就往外跑。跑到半路想起來回頭拍張照片,才赫然看見“靜怡軒”三個大字,就刻在石皮弄底的門樓上。這裡……竟然是ctrip上眾網友極力推薦的傳說中西塘最佳的住宿地?!最後一次路過石皮弄是因為要買一口棕和茨實糕帶回家。
回上海是乘16:24的5053次列車,這裡要多謝歡歡的幫忙,我差點就錯過了這班車,有驚無險。看到新客站明亮的燈光,突然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好像今天的一切就像一場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