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花樣年華》,梁朝偉,往吳哥的石縫裡塞寫滿情債的紙條,第一次明白了什麼叫極品悶騷(很喜歡梁朝偉,無貶義),也第一次為那個地方心動;今年初,得到一本吳哥的台歷,放在臥室裡;某日,夢見支離破碎的吳哥,一張張高棉的笑臉,對好朋友暖子說了,她說,Angkor Wat在叫你,去吧。
抵達和住宿:通過旅行社訂的機票和酒店。東航直飛暹粒的包機,可惜時間被框死了,8月13號晚到暹粒機場,8月16日晚十點半回程,8月17日凌晨返回上海浦東機場。在那裡的時間只有三天三夜,下次一定自己提前訂票,多玩幾天。
住在吳哥假日酒店(Angkor Holiday Hotel),還不錯吧,離老市場很近,走路也就20分鐘。
www.angkorholiday.com,可以看看。
出行:在網上找到Pete的介紹,給他寫了郵件,他回復得很快,英文非常好,於是包了他三天車,兩天tuk-tuk,一天豐田(去外圈的崩密列和女王宮、高布思濱,汽車比較好,因為路況不行,路程也比較遠)。
8月14日凌晨五點,Pete如約出現在酒店門口,帶我們去看日出。
名不虛傳的pete,讓我們三天的行程沒費一點心。他很誠實很守信,從來不遲到,總是提前等候在那裡。我們每到一處進去玩,他告訴我們在哪裡等,出來的時候他就迎了上來,我們不用像別人一樣找司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到的,聰明兼用心吧。三天我們沒有打過一個電話給他,根本不需要,你要找他的時候,他都在那裡。
Pete樸實體貼,笑容真誠而帶有幾分羞澀,而且是一個非常有教養的人,讓你很舒服。前兩天沒怎麼聊天,因為在tuk-tuk上我們的聲音是飄向後方的,最後在汽車裡跟pete聊聊天,羞澀的pete用高棉人特有的溫和方式講笑話,笑得我們前仰後合。
他的車都整潔漂亮,車上有免費的冰凍礦泉水。Pete是用心為你想的,我們感覺到了。
他的聯系方式:angkorwatpete@yahoo.com,想去的人不妨就選擇他吧,我的預感是,以他的才干和努力程度,五年以後,不一定是我們這些游人的司機了,他會有更好的發展。
吃喝:因為離老市場近,除了早餐在酒店吃,其余基本在老市場搞定。有兩餐忘了飯店的名字,就記得米線湯很好吃(他們叫Kyteow),還有類似冬蔭湯的Samlor machou bawng kawng,魚肉來自洞裡薩湖,非常鮮嫩而無刺,其他肉就一般了,特別是雞肉比較老。
記住名字的飯店是khmer kitchen高棉廚房,阿莫克魚和咖喱很好吃,性價比高。另一家餐廳去了兩次,叫Angkor Palm吳哥棕櫚,菜非常好吃,人不多的話,可以點他們的套餐,裡面包含了他們主要的招牌菜,7美金一份。他們的水果shake只要1美金,味道極好,特別是mango shake。老板是旅居法國多年的柬埔寨華人,好像做過攝影師。
街邊的小吃我沒怎麼嘗,pete買過一種竹子裡面包米飯的東西請我們吃,很香,好像叫sticky rice.柬埔寨矮矮胖胖的小香蕉也是一個美味。
當地的瓶裝水沒問題,我這個腸胃虛弱的人都沒事,別聽LP上說最好買依雲,那玩藝兒在歐洲都算奢侈的水。
購物:我們主要在兩個地方買東西,老市場和Lucky Mall,前者買禮品,後者買食物什麼的。
格羅麻,也叫水布,在當地到處可以看到,當地人用它來包頭、蒙面,洗澡後還當浴巾圍著,卻不像我們這樣用作圍巾。格羅麻很漂亮,有棉質的和絲綢的,當然也有化纖的(化纖的很便宜,但真的沒買的必要,一摸就手感不好)。我買了五條中等大小全棉的,3美金一條,一條大的全棉的,4美金,兩條小的絲綢的,是2美金一條。我不太會還價,可以參考我的價格再壓壓價。
胡椒粉。老市場有一種彩色草編小盒子裝的香料,有胡椒粉、香茅什麼的,一套六個,3美金,送人很好。柬埔寨的胡椒粉世界第一。
另外還有一些色彩鮮艷的可愛小布包,可能是從泰國來的,那種大像圖案的零錢包比較好用,我買了15個,7美金。
其他一些零散的小貼士:
◎ 不要嫌孩子纏人,他們出來賣東西補貼家用,要點糖果,也不容易。不想買就別還價了,會一直跟著你的,給糖吧。我們帶了很多糖,但是到第三天不夠了,崩密列、女王宮那裡的孩子更淳樸,看見他們失望,我也很遺憾。
◎ 還價的時候面帶笑容,任何時候說話都是,在那些東南亞佛教國家,微笑是基本禮儀。在面容僵硬的城市生活久了,到了一個松弛面部肌肉和心情的地方真的不錯。
◎ 即使在雨季,出門也可以不帶雨傘,雨一會就停了。
◎ 牛仔褲、結實的背包,長褲短褲自己看著辦,我基本是牛仔長褲。去吳哥窟,不要穿短褲和無袖上衣,會不讓上中央塔的,別的地方無所謂,只要不怕曬黑。
熱帶陽光曬出來的黑是很漂亮的,和在城市裡曬的不一樣,呵呵,個人看法,怕黑的女士還是做好防曬,一頂寬檐遮陽帽,一瓶SPF30的防曬霜足夠了,沒那麼玄乎。我臉部用的就是平時每天用的隔離霜。
◎ 穿運動鞋,每天需要爬高爬低,高布思濱和崩密列就更有難度了。T恤、襪子、內衣褲准備每天換的,牛仔褲我是連穿三天的,再不行就當地買,還很好看的,看見有些人穿。
◎ 帶一小瓶免洗洗手液,放在隨身包裡,濕紙巾幾張就夠了,用不著。
◎ 我帶的防蚊水不曾打開過。
◎ 酒店要給小費,兩個人每天給一美金。吃飯看著辦吧,不給也行,服務很滿意就給。司機是每天三到五美金小費,包車費則到最後一起結。至於機場過境的小費,大家也看了很多介紹了吧,我去的時候沒有美金的零錢,給了十塊人民幣。回來不想給的,但是人家開口要了,就給了一美金。說實話,懶得跟他們磨時間,也怕耽誤我後面排隊的人的時間。一個國家的腐敗與否是體制決定的,不用在這個問題上較真。我們的海關是對此不屑一顧,其實更黑,要撈大的。
◎ 旅游指南我買了三本——《五月盛放》《柬埔寨和吳哥寺》《Lonely Planet:柬埔寨》,最實用的是《柬埔寨和吳哥寺》,只帶一本的話,就帶它,其他兩本預習和復習用。
◎ 少說話,多走路;少拍照不可能,但記住同時多看風景。
◎ 這個國家風景美麗、制度腐敗、人民正直善良而聰明,帶著善意和謙遜平等的態度與當地人交流,會有收獲。
小游記:
那天凌晨坐著突突車駛向吳哥窟看日出,夜色中兩旁是紅土和叢林,雨季濕潤的空氣裡,有微妙的吸引的訊息。不知它來自那些偉大的神王們修建的寺廟,還是雨林,或者土地。一路來不及感動的感動,我靠近它時沒有一絲怯意,在神的殿堂上攀爬卻那麼自然,神王已逝,神還在天空俯視嗎?土地裡埋著地雷,埋著傷痛,無論大人孩子,他們的笑容都是深深的、有光芒的,大人的笑容裡卻更多一絲絲苦澀,來自不願回望的過去。
每一位看到這篇文章的人,我知道和我一樣,吳哥在召喚你,那麼上路就是,你會帶很多回來。
巴戎寺Bayon——目光、微笑
Jayaviravarman VII(1181-1220),最後一位神王把把這座偉大的神廟獻給了佛。你們都是即將上路的人,不用說太多,總之巴戎寺是一個可以從日出呆到日落的地方。看完日出就去,那時旅游團都回暹粒吃早餐去了,巴戎寺沒什麼人。找一個台階坐下,看朝陽中那些臉孔。小仙女會不期而遇,在兜兜轉轉的石頭路上。
空中宮殿Phimennakas——去爬爬,很有意思的,如其名。在陽光下有點高高在上的驕傲。
戰像台、癩王台——站在台上看對面的十二塔廟,紅土、綠樹映襯下非常好看。再繞到台下看浮雕。
塔布隆寺Ta Prohm——著名的樹和石的痴纏,很美的地方,只可惜那些繩子•••。不過沒有繩子的大樹也有,拍出的照片看上去匪夷所思。
茶膠寺(塔高寺)Ta Keo——又是高高的,爬上去,重門、窗台。
吳哥通王城的門Gates of Angkor Thom——看上去,和中國的古城一樣,四面有門,看上去差不多,以王的形像為參考的四面佛微笑千年,仔細品來其實不一樣,有的熱鬧,有的幽靜,爬滿蒼苔,與紅土路相映成趣。
聖劍寺Preah Khan——名氣不如巴戎寺、塔布隆寺那麼大,面積卻很大,走了一條長長而優美的林間小路到達聖劍寺,濃蔭中的聖劍寺給了我一個大大的驚喜。人不多,從窗台看出去,俏麗的小仙女站在斑駁的牆裡向你垂下眼簾微笑。人在黑暗的走廊裡猶如另一世界,小仙女卻在外面明媚的人間。聖劍寺的牆有古典戲劇的美。
遇見一個白衣老尼坐在無人的路上,她很可愛,可能的話,請照顧她,她會給你系彩繩,請付她一些錢。
塔遜寺Tasom——有聖劍寺的感覺,但是較小。
東梅奔East Mebon——燃燒的金字塔形廟宇,很暢快,想到埃及。
比粒寺Pre Rup——一個小的東梅奔。
女王宮Banteay Srie——紅色的精美宮殿,不妨穿藍綠色系的衣服去,拍出照片會很好看。女王宮外面的孩子很招人喜歡,崩密列的也是。
崩密列Beng Melea——它確實崩了,一個小圓明園,也被洗劫過,即便如此,崩密列還是吸引著我們驅車兩小時趕到,莽林中的它有神秘的氣息。它是孩子的樂園,在那裡做個孩子吧,大膽地爬過那些長滿青苔的巨石。
走在黑暗的過道裡,一個小女孩用中文說“小心”,並伸手扶我,我用她的語言謝了她。出來後,我的同伴告訴我,在我們後面一個中國年輕女子嬌滴滴地叫道“她碰我!”。難道這是在印度嗎?有不同種姓,不可以互相觸碰?愛護孩子,不管她是哪裡的孩子。
高布思濱Kbal Spean——除了“千林迦河”的有趣別稱,讓你知道可以看溪水下的林迦雕塑和其他浮雕,高布思濱的樂趣有很大部分來自於在沒有路的山路上攀登。吳哥的石頭取自這裡。大塊岩石上有風化形成的細沙,和優質海灘的一樣細,所以會比較滑。最好穿牛仔褲和運動鞋。
吳哥窟Angkor Wat——這根本不是窟,是一座王獻給神的宏偉殿堂。留到最後說,是因為我不知如何形容,還是親自去看吧。
往崩密列的路也是非常好看的,四面藍天白雲,兩邊有吊腳樓,鮮花在房屋外面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