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國之旅直播博客:http://***/ethanlo
一個人攻陷一個城市的辦法無它,便是步行走全城。
在出租車上點到點的景點觀光很無趣,要領略一個城市的內在,還是要靠走動去看。主要的古跡看的是這個城市氣質的人文傳承源點,而主干道是看城市的現代建設水准,隨便看著哪個有趣或有古意的街道走入,可以看到活在城市生活現代時裡的人和事。你了解這個城市的深度,視乎你順應天意走入的街道,是不是就是那個精髓之處。有時候,不經意地游走,會有很多意外的發現,是計劃好的行程所不能比的。
像今天步行走寧波城,雖然城市不大,但一大圈走下來來,還是累到崩潰。最消耗體力的倒不是走路,而下午一出門始料未及的強烈陽光,以為三點點出門已經躲過正午陽光,卻不料跟正在西落的陽光余威撞了個正著。沒遮沒擋的陽光曬在臉上身上,似乎都能聽到皮膚被炙烤時的聲音。不由地懷念起南方那些城市裡遮天蔽日的樹木來,那些樹的樹冠幾乎可以從路的兩旁長得在道路上空合起來,所以南方的城市街道反而顯得比較清涼。
不過沿著中山路一路西行,去看天一閣,我此行的唯一目的。寧波這個城市,因為余秋雨在文章裡多次提到的這個天一閣,才勉強上了我的訪問城市排行榜,但有時,一個地方就夠了。這個城市引以為傲的古跡,是一座古代私人藏書樓,在我的內心認同感就比較好,大概會認為它的出處是很有人文情懷的吧。找到天一閣其實並不難,但我卻從中山路邊上一個叫偃月街的地方走入,便發現了範宅,以及月湖這一片很有質感的水面。老宅、石橋,是條很有古意的街道。然後經由衙馬巷就走到了天一閣的南門。天一閣是那種有著若干區域的地方,不是我想像中望文生義的一閣樓而已。其實很大,包括了不少其他宅院,看似小巧,其實處處別有洞天。往往在一個庭院中以為到了終點,沒想到一個小門一轉,又是一片開闊的天地。廳、堂、祠、閣、樓、池、山、榭等諸多中式庭院元素一一呈現,五層檐角的女兒牆是江南大宅的鮮明特色。內裡陳列了不少藏書、碑貼介紹,甚至還有一間陳列麻將歷史的展覽館,原來這個經典的中國游戲與寧波也有深厚淵源。在看一個關於中國各處藏書樓介紹的展示時,發現中國明清藏書樓以江浙一帶為多,尤其集中於蘇州和寧波這兩個城市,倒底是溫柔富貴鄉,才能有藏書的雅趣。
出了天一閣,便是隨處亂走了。我仍沿中山路東行,經過天一廣場,遠遠地看到天主教堂,又一直走到江廈橋,寧波的江水也是很有特色的,甬江、姚江和奉化江三條江在市中彙合,所以在市中心這裡,有多條橋連接三座江,江廈橋是連接奉化江和姚江彙合處的,甬江大橋是連接甬江的,新江橋是連接甬江和姚江彙合處的,三江水在這裡很舒緩地向城市的各方伸展,而且江面甚寬,讓城市的線條變得柔和又開闊。走到江東,途經慶安會館,這也是一處與天一閣類似的精致古宅,可惜已經關門了,便繞館一周賞了一下外景。
然後又走去甬江大橋,沿大橋往北,便是江北區,下橋便能走入寧波老外灘,這也是一個用老宅改造出來的休閑餐飲商區,新天地的復制品一樣的地方。又沿江邊走,看到江北教堂。寧波也是個天主教堂很多的地方,市區很近的地方就有兩座不小的天主教堂,而寺廟都在郊外,著實讓人猜不透其中奧秘。再從新江橋走回海曙區,新江橋是個鋼鐵構架的便橋,走在上面能感受到結構性晃動,不由令人有些肝顫。
回途又在天一廣場停留片刻,這是個集中諸多業態的大型購物廣場,還是做得很有氣勢的,也管理得很有條理,冒似上海並沒有這樣的廣場型購物中心,我說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廣場,而不是叫成廣場的SHOPPING MALL,開放式的空間,有不少人文和景觀的營造,加上南端的天主教堂,顯得很大氣。說句題外話,寧波現在好像在努力跟香港套近乎,我街上看到不少甬港合作的宣傳,以前親滬的寧波大概有了更高的目標?
回來在酒店附近的永和解決了晚餐,豆漿油條,又讓我想起南寧中山路夜市上吃到的極品美味豆漿油條,唉,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比起來,這口中的就只能是充飢的食物罷了。
今天算是這次南中國之旅的最後一個旅游日了。明天,收拾一下心情,回上海。今天接到好友E的電話,聽到一個不錯的工作機會,不論成否,也說明生活總是會有轉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