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去年就已經拿攜程積分區換了3張世博門票,我的目標大約是用一周時間去看。
最近正好有事就順便帶姐姐和小孩們去世博了。很慶幸第一天是通過旅行社帶隊入園的,排隊少,曬的少,入園早。因為第2天是直接自己去買票進入的,那個過程仿佛回到了計劃經濟+自然災害年代,還在排隊時就打電話訂了第三天的團隊游。
無法接受長時間排隊的我們基本上沒有看到啥大國館,主要是些歐亞非些小國和聯合館,以及一些主題館,印像深刻的是的太平洋聯合館中各個海洋國家的土著風情,真的希望有錢去看看。城市家園那個系列的3,4個主題館我們基本趁中午人少時一起打包掉,那種追求人與社會,世界,自然的和諧還是對我很有啟發和觸動的,希望小孩們不是走馬觀花。
本想有機會去看看日本產業館,思科館,上海通用,石油館等工業展館,事實證明我的思想還是比較主流的,那邊排隊基本上就是人山人海+黑丫丫的一片,我只在日本產業館邊有幸看了靜岡縣的中老年傳統舞(類似西北的秧歌),一下改變了我對日本人看法,其實老人還是很陽光,很奔放的,就是表演著的臉上水泥刷的太多了,感覺像僵屍在笑。
最好一天花了大約20分鐘進了國家電網館,主題好像是智能而堅強的電網,以及3網融合,我看的比較認真,還是覺得信息量很大(水分有待證明), 在方形的MAGIC BOX裡的電影7也很震撼,孩子們很過癮。
因為不排隊,我們基本上速度很快,應該參觀30-40個館,世博護照可以證明,我還在馬來西亞館得了個像鼻候的小禮品,小孩們高興了小會兒。
裡面的食品並不想傳說中的高價,因為我們都在正常的餐飲點買,堂食,只是那個所謂的正大美食真的很貴,口味很不地道,其他基本上和溫州的水平類似。很遺憾沒有喝到捷克的啤酒和斯裡蘭卡的紅茶,希望下次有機會彌補。
痛並不快樂,是我的世博感受,總比不看遺憾好,孩子的體力耗盡後總是拉長了臉,不希望他們以後遺憾,總是讓他們盡量多看些。回來的車上聽到後面的婦女說自己2天只看3個館,我可以感覺到孩子們那種油然而生的自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