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哈根“氣候變化”的峰會中熱論“氣候變暖”問題,老天有點生氣了,氣候變暖是你們說了算,還是我說了算?!於是,暴風雪先是在米國的“花生囤”一頓狂下,然後又橫掃歐洲大陸,還在新年之際光顧北京。各地的溫度驟降,北京的溫度達到零下15度。
氣候的變化當然會影響到健康,我們今天不去討論氣候變化,還是說飲食和健康。在這數九嚴冬的季節,如果是在北京的話,“涮羊肉”肯定是首選。想想看呀,屋外冰天雪地、寒氣襲人,屋內鍋火正旺、人暖心暖,親朋好友圍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周邊,從鍋中夾一大筷香香的羊肉,沾著調料來上一口,再來上一口“大二”,推杯換盞,熱乎乎、暖洋洋,真是身心兩享受啊。
今年的冬天在遙遠的瑞士逗留,吃涮羊肉是“渴望”不可及,只能是奢望。瑞士雖然沒有“涮羊肉”,但有一種類似我們火鍋的吃法,叫“Fondue”,俺根據發音、自己的體會和理解翻譯成“豐肚”。
“豐肚”也就是“奶酪火鍋”。第一次吃“豐肚”是在洛桑一個叫“老慢的”(Cafe Romand)的餐館。這個餐館在當地有點名氣,在當地136家餐館中排名第12,這裡的“豐肚”是特色。在進這個餐館前,發現旁邊有一個“皇朝”的中餐館,到那裡都能看到我們的中餐館,親切啊。
進“老慢的”餐館一看,有近30多張桌子,規模算是不小了。一個大平面,桌子一排一排擺開,有單獨擺放的,有兩三張拼在一起的,根據就餐的人數可以隨時調整。大家注意,歐洲的餐館裡可沒有什麼包間,在這別想搞什麼“特殊化”!桌椅都是木制的,顯得有些陳舊。桌上鋪著白底藍色大方格的桌布,但不知為什麼處於“布不遮桌”的狀態,看著不像買不起桌布的樣子啊。牆上掛著些老照片,無聲地訴說著餐館以前發生的故事。
每張桌子上擺著一個木制的“胡椒棒”,有30-40公分高,裡面裝著胡椒粒,旋轉上面的圓頭就可以現磨現用。我們落座後,“店小二”拿上了菜單。菜單的封面是一張“老照片”,可以依稀辨認出是描述1951年當時餐館附近的景像,一個教堂,大街上是三三兩兩的人們。
看看價格,開胃菜在3-5瑞士法郎(和美元基本一樣),其他的菜點每份在20-30瑞郎。折合成人民幣就貴了,但從當地的收入來說,還是屬於大眾可接受型。我們商量的一下,點了一份“豐肚”,一份炸小魚配土豆,一份蔬菜沙拉,……。吃飯得有酒吧,點了一瓶白葡萄酒。盛酒的容器有點意思,有點像做化學實驗用的錐形瓶,只是個大點。
不一會兒,“豐肚”上來了,先是放上一個黑乎乎的加熱用的東西,應該是酒精爐,點燃了。然後拿上來一個“飽經風霜”的外紅內白的小鍋。可能是用的時間長了的緣故,鍋邊、把手處有些地方的搪瓷有點斑斑駁駁,應該不影響食物的味道吧。我好奇地往鍋裡看去,白呼呼、黏黏的有三分之一的奶酪,聞著味道還可以。過了一小會兒,鍋裡的奶酪有動靜啦,開鍋了。我們趕緊掰一小塊面包,插在叉子上,放在奶酪裡一蘸,然後迫不及待地想先嘗為快,且慢,有點燙呀!吹吹,小心地放在口中,香香的倒沒有什麼怪味,可以接受,呵呵。大家都很喜歡,吃的不亦樂呼。隨著加熱,奶酪在鍋裡咕嘟咕嘟作響,散發出奶香摻雜著酒香味。吃這種“豐肚”火鍋也得邊吃邊攪和,要不會粘鍋的。其實若微有點糊味也不錯。我們的炸小魚配土豆條、蔬菜沙拉也上來了,味道都不錯。
吃完飯出來一看,夜幕已經降臨,路燈已經點亮。老照片上的人一個也沒看見,教堂依然還在。
給大家介紹下“奶酪火鍋”。奶酪火鍋的“鍋底”用的就是奶酪,把大塊的奶酪放入鍋中,待其溶化後,加一些白蘭地或白葡萄酒調勻就行了,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
有了“鍋底”得有鍋吧。到超市一看,哈,長見識了。“豐肚”火鍋的品種還真不少,有大有小,有薄有厚;材質有金屬的,也有陶瓷的;顏色有紅、白、黃,……,說是五顏六色不算誇張;有的是純一色,有的配著各種圖案,……。鍋的共同點都是圓的、耐熱。
火,不知道以前是什麼樣的方式加熱,不會也用木炭吧!現在用的是酒精爐,不像我們的“涮羊肉”每張桌子下面放一個煤氣罐。
我們無論吃什麼一雙筷子全能對付。吃“豐肚”有專用的叉子。不鏽鋼的,大約有30公分長短。一頭是木把或塑料把,中間是長長一條,另一頭分開成小叉叉,用於插食物用。
吃“豐肚”涮的是,其實不能是算,應該是蘸,面包,也有蘸水果、蔬菜的。
吃的時候,將小塊的面包叉在叉子上,然後放到鍋中奶酪裡蘸,想多吃點奶酪就多蘸點,……,接下來就是吃了。這時候,聞聞奶酪加白蘭地釋放出的獨特味道,讓人倍感溫暖。但奶酪的能量比較多,吃多了會覺得膩、撐,所以俺就它“豐肚”。
“豐肚”的口味受各地奶酪特點的影響,咱們有的同胞可能不習慣厚重的奶酪味道。但作為一種生活和飲食體驗,幾個人要上“一人份”嘗一嘗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的“涮羊肉”的吃法在不斷改革,從木炭變成了煤氣,電火鍋,調料在超市也隨時可以買到。方便了許多,但傳統的元素越來越少了。這裡的“豐肚火鍋”也是這樣,也有了方便型,超市裡就可以買到配好的“豐肚”鍋底,回去放到火鍋裡加熱後就可以食用。還有一種微波爐用的奶酪火鍋底,把它放進微波爐加熱,就可以拿面包蘸著吃了。看來何止是全球的氣候在變啊,其實什麼都在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