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再回陽朔龍勝(下)

作者: 一籮菜

導讀 實際上,來陽朔之前,因目的地的選擇問題,我和家中領導已多次大聲討論過。 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老婆自認冰雪,我也自認憨厚!前者想去海邊“閱水”,我堅持走龍勝陽朔“閱山”。最後因為與龍勝大寨梯田觀景樓老板潘瑞七的一個電話改變整個形勢。 “快來啊,這幾天有雲海啊,這裡晚上氣溫才22度,白天也是28度,舒服啊!”潘老七比我更憨厚的聲音 ...



實際上,來陽朔之前,因目的地的選擇問題,我和家中領導已多次大聲討論過。

所謂“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老婆自認冰雪,我也自認憨厚!前者想去海邊“閱水”,我堅持走龍勝陽朔“閱山”。最後因為與龍勝大寨梯田觀景樓老板潘瑞七的一個電話改變整個形勢。

“快來啊,這幾天有雲海啊,這裡晚上氣溫才22度,白天也是28度,舒服啊!”潘老七比我更憨厚的聲音把我們牽了過去。

當日(周五)決定次日(周六)出發,相當地瘋狂。因2006年那次經歷讓我們倆愛上這個地方。

話歸正題,在陽朔停留一個晚上後,次日(周一,8月8日)下午2時,我們向龍脊梯田進發。



(從陽朔出發前往龍勝的路線圖)

汽車沿著321國道向北(桂林)方向出發,按指示可以有兩條路,一是進入市區,在火車站附近向西走琴譚路,二是直接上環城高速。但事實上這兩條都是黑路,前者進市區鐵定塞車,後者注定要為廣西高速作貢獻。

正確的路線應當是,經過桂林收費站後,向西走萬福路,再向北走人民路、榕山路,再向西回到321國道。這條路基本沒車,想開多少都可以,特別是非廣西籍車輛,超速被拍也不怕,反正年審時沒人卡你。

過了機場路收費站後,沿龍勝方向繼續進發,沿321國道前行。

路況可以,但下起了中雨,下午4點多,天已黑了下來,能見度極低,又是盤山公路,不時有一定的積水,很快變成了傾盆大雨,幾輛跟我們一樣愛折騰的廣東車,一起放慢了速度,閃起了警示燈,成了一個小車隊,緩慢向前推進,老媽、老婆緊張得說不出話。

盤山公路約走了半小時後,終於到達久違的和平鄉路口,按指示牌拐入龍脊梯田景區,路變成更小,幸好也是柏油路。只是雨實在是太大了,雨刮瘋狂地舞動,但前方依然一片模糊,更恐怖的是,右側山體上雨水夾著黃泥往路上傾倒,形成一道黃色水幕,這黃色瀑布隨時可能變成凶猛的泥石流。

恐懼中,我們的臨時小車隊依然保持陣形。偶爾有會車,大家都小心翼翼。快接近景區售票處時,雨勢才逐漸變小。




(臨時車隊)

派老爹下車買票,雨居然小到可以不用打傘,服了,這收錢的地方竟受到上天如此的眷顧。

進入景區後,雨勢又略有變大,但已沒有原來那麼嚇人,家人終於松了一口氣。

一路上,山間出現了迷人的雲霧,更有峭壁上懸掛的瀑布,組成了一幅典型的中國畫。可惜山路狹小,停車不便,想下車搶拍幾張卻遭全車人批評,只得繼續往前趕路。

很快過了平安寨,山路更加彎曲驚險,老媽又嚇到了,立馬表示這跟九寨溝的路沒兩樣,下次堅決不從。

下午5點半,終於到達大寨停車場。

觀景樓老板的親戚,如約跟我們碰了面,安排向導兼搬運行李,25元。

進入大寨梯田,雨依舊下個不停,很快鞋就濕透了。

路都是石板台階,雖不難走,但要一路抱著兒子登山,難度還是很大,經驗不足,沒有帶背帶,兩手累得很。第三天返回時才想起用書包帶代替,再用毛巾包住書包帶,防止小兒的腿擦傷,效果非常好,值得廢話以傳播經驗。

雨中登山的浪漫注定只適合二人世界,拖家帶口冒雨來這地方,必然要受到部分群眾的強烈批評,老媽就是這樣的代表。

而老爸則興奮不已,看到梯田上的雲霧絕不放過,不時停下來拍照,這更讓老媽很光火,兩人一路上都是大聲辯論。

雨中登山近1個半鐘頭,在向導的帶領下,終於到達1號景點的觀景樓。

放下小兒和行李,發現整個客棧只有我們一家住客。

站在觀景樓門口,涼風習習,千層梯田一覽無遺,幾座吊腳樓點綴在翠綠的山間,白色的雲霧縈繞在上空,天變成了墨藍色,星光開始出現,與遠處吊腳樓屋檐下亮起的燈籠交相輝映,偶然幾聲蟲叫響起,靜謐……舒服……。




房費還是60元一間,四年不提價,通脹進不了這個小山溝,就如同污染的魔掌無法伸到這裡一樣,讓整個大寨梯田永久保持著清新,並讓我們消費得起。

隨便挑房間,在這種吊腳樓裡,肯定要選3層,風景好,無噪音,要是住在下層,上面有人走動,咯吱咯吱的聲響,誰也受不了。

安頓好,下樓讓主人安排吃的,准野生的爬山雞,山泉水泡制,直接滾湯,開吃,湯甜,味香,肉質爽口。

飯畢,上床,入睡。

第三天(8月10日),清早,打開東邊的窗戶,晨曦下的梯田景觀如同掛在牆上的活畫卷。立即架起腳架,一陣狂拍,更有日出勝景、暖調下的瑤族婦女、滿山的碧綠。



(觀景樓陽台,拍日出的絕佳位置)



跟老爸兩人去了一趟2號景點,景色一般,沿路的感覺倒是挺好。天然的石板小道,不時有小水渠跟著,兩者相互纏繞,有趣得很。或者是水渠被石板路堵住,要用竹筒導流,以延續水路;或者是石板路被小溪阻隔,要用幾根粗壯的木頭架起小橋。走在路上,一切都是天然的,雖然是夏天,卻布滿老掉的落葉,踩上去,舒服從腳跟開始,彌漫了全身。



不過,8月對於龍勝來講,終究不是最佳時間,看不到梯田裡的水,也沒有秋天的艷麗,色彩相對單調,唯一值得期待只剩下:雲海。只可惜,美好的願望注定要變成牽引你的一個誘惑,讓你記住她的好,繼續做夢,追尋。

美景如過眼雲煙,還是不要太執著了,這裡氣溫只有20幾度,還有一陣陣涼風,跟全國各地絕大數處於水深火熱的廣大人民群眾相比,我們已經是最幸運的了。

叫上啤酒,在陽台就著景色開懷暢飲,悠閑自得,不時有游人從客棧前面經過,投來羨慕的眼光。

午餐時段,老爸親自下廚,自炒從遇龍河抓來的石螺,又一頓美餐。

只可惜客棧在升級,不時有裝修的吵鬧聲,影響賞景的心情,決定改住更高一點的全景樓,當即走人,老板潘瑞七也通情達理,退錢放人。

實際上,如果當從拍照角度考慮,這裡觀景樓要略勝全景樓,但從裝修檔次、管理水平看,肯定是全景樓要好點。最關鍵的是,全景樓的洗手間相當干淨,而觀景樓就不敢恭維了。畢竟前者是大老板科學管理,而後者是農民自營。而且,全景樓每天還在桂林火車站安排兩輛大巴全程接人,車費才40元/人,價格公道,方便快捷,免費廣告一下。

全景樓的房間的確舒服,價格也差不多,套間房無風景,風景房非套間,只能使用公共廁所,應了那句老話“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估計老板知道色友一般都不太講究,而對住宿條件要求高的人也不大在乎這一窗的風景,反正走出客棧,門口的平台足夠你賞個飽。

房間還提供電腦上網,但由於起得早,此時最想做的事除了洗個澡就是睡個午覺。



(全景樓門口的平台,全景在望)

中間半醒,聽到外面一陣雨聲,開窗確認,空歡喜一場。原來是客棧兩側各有一條小渠,水聲潺潺,在靜的午後,聲音不覺間被放大,尤如雨水從屋檐流下。也罷,雖無及時雨,卻聞山水聲,天籟之音,聽起來總那麼舒服,繼續入睡。



(窗外就是小溪)

醒來時已近黃昏,懶得走動,直接吃飯。

正所謂睡好了吃,吃飽了睡,睡到自然醒,吃到自然飽。

小兒則興奮過頭,直接從石桌上摔下,以頭搶地爾!除了額頭驟然浮起的大包和嘴角擦傷處,幸好還無大礙,在隔桌旅友的指導下,用芝麻油塗抹,大包很快消退。

雖然出現了這個小插曲,但好像絲毫沒有影響到大家的情緒,依舊賞星飲銘,怡然自得。

把燈關掉,周圍一片漆黑,天空中的星辰多得讓人驚嘆,尤其是銀河,比遇龍河邊的更加清晰。大家一起歡呼起來,“牛郎織女,北鬥七星”---上了年紀的老同志如數家珍,小屁孩兒們則聽得一頭霧水,可憐的他們,除了看城市的霓虹燈,又何曾見過如此多的星星!

夜深了,老婆小孩很快睡著,我則不時打開窗戶,看真正意義的鬥轉星移,臨睡前關上紗窗,要不然,一開燈,梯田裡的無數昆蟲,一窩蜂地湧進來,那就麻煩了。

第四天(周二,8月10日)清早,小兒又是第一個醒來,還提醒我太陽升進來了,禮節性地拍了幾張,沒有雲海,再好的太陽也拍不出來。

大家都醒了,又是吃,店家自制的糍粑加了一種好似艾草的草藥,非常好吃,買多幾個路上享用。

8時10分,下山返回,這一次沒有雨,天色蔚藍,家人心情舒暢,再沒有出現大聲說話的情形,感覺一點也不累,尤其是我自制的小孩背帶,相當實用,毫不費勁,小兒還不時堅持自己走路,一副大哥哥的模樣。




(回望山上的全景樓和觀景樓)

9點20分左右,居然已到山腳下,用時才1個小時多一點。

下山的公路也很順暢,看到平安寨門口的大巴讓人覺得煩膩,毛爺爺說過“無限風光在險峰”,要感受好地方,還得辛苦一點。

很快出了景區公路,回到321國道和平鄉路口的小餐館,雖然才10點左右,老婆卻堅持要回味這裡的桂林米粉,無計,放她下去,老實跟從。3元的米粉,果然美味依舊,好吃,可能是桂林地區最好吃的米粉!米粉是用滾燙的大鍋湯快速涮熟,筋道足,湯料美,更可自己加料,最鮮美的是上面的幾條青菜,爽口,清甜。

中午1點多,回到陽朔,本想安排住在西街附近,但老爸爸還是喜歡遇龍河邊的清靜,只得又回到“微笑的魚”客棧。

又是美餐一頓,又是玩水,小睡一會。

傍晚時分,開車到西街吃“大師傅”啤酒魚。

走在西街上,人流多,溫度高,氣味雜,透不過氣。無意間又碰到兩撥熟人,一撥鄰居,一撥同事,上次來這裡也是這樣,麻木了,完全沒有他鄉遇故知的激動。

啤酒魚實在不合我們的口味,就是紅燒魚加點啤酒。我一直以為魚只有清蒸才能吃,否則被污染了有煤油味了我們還當成美味,豈不是自欺欺人。

飯畢,趕緊回鄉下,到達客棧,坐在竹筏上補上一泡茶,腳放在河裡,水涼,茶香,舒服。

第五天(周三,8月11日),閱完十裡畫廊,10時許,進入高田入口重上高速返回廣州。

回味無窮,依依不舍。

(完成)


精選遊記: 陽朔

評論